教案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课堂氛围的活跃度,教案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感,以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的加减教案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数的加减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8和9相关加减,掌握一图四式的列式过程。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重点:
掌握8和9的加减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口算。计算后请学生说说一道加法,一道减法是怎么算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8可以分成几和几,你会填吗?看到这个你还能想到什么?9的组成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和8、9有关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一)、学习一图四式。
学习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8个梨,左边2个,右边6个。
谁能来看图问问题吗?能编不一样的吗?
其余学生根据问题写算式。2+6=86+2=8
为什么根据同样的一幅图,你们却写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呢?
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减法算式。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将?写于不同处)编题,其余学生写算式。
8-2=68-6=2
这两道算式又有什么联系呢?
3、幅图,我们一共写出了几个算式?分别是哪几个?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写出4个算式,2道加法,2道减法。
你能根据一幅图来写出4个算式吗?请你拿出5个红色的小园片,4个黄色的小园片,象我一样摆。你能根据这些小园片,写出4道算式吗?把你的结果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谁来汇报一下。
(二)、教学8和9的加、减法。
出示p57摆一摆的图,这两个小朋友也在摆园片,他们写出了四道算式,你觉得对吗?
这些算式的答案你能算出来吗?你可以象这两个小朋友一样摆一摆小园片,也可以用别的方法来算一算。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的方法呢?
出示p57想一想,你会做吗?做完的小朋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出示小棒图,让学生列式计算。
四、小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
数的加减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三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下列各题。
1/4+2/4
1/5+3/5
2/7+2/7
1/8+3/8
3/99
7/1010
7/99
5/66
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二、新课讲授
1.出示以下例题3。
电视台少儿频道各类节目播出时间分配情况图
2.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1)问题一: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①找出前三类节目所占的分数。(4157/15)
②尝试计算这三个分数的和。
(2)问题二: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①想一想:每天播出的总时间用什么数表示?
②求其他节目时间应该怎样算?
列出算式:11515
③尝试计算
算法一:11515=15-215=1/15
算法二: 2/15+12/15=2/15+12/15=14/15
115=1/15
3.归纳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91~92页练习二十三的第5~11题。
1.第5题
这是一道利用连加、连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由学生独立列式解决第(1)(2)题,然后全班反馈,解决第(3)题时,教师让学生提出问题,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并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理由和解答的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第6~8题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第9题
这是一道分数连加、连减的开放型练习,条件和问题同时开放,练习时要让学生审题,按要求分类,再写算式。
4.第10题
算式接龙。多让一些学生起来做游戏。
5.第11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习通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两个分母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因此在教学中将自主探究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过得成功的喜悦。
数的加减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检验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探索的精神。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运用转化思想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东营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我们每个公民都要为建设文明、卫生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生1: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生2:我们要保护环境,不随便扔垃圾。
生3:
师:对,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能随便扔垃圾,但是我们日常生活能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我们可以对垃圾分类处理。一般情况我们把生活垃圾分为四类(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布图),其中纸张和废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从而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二、探索新知
(一)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
(1)采集信息
师:从这个表上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23名学生回答。
(2)处理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纸张和食品残渣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师:我们一起列式解答。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师: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指名回答。
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提出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生2:危险垃圾比食物残渣多多少?
生3:食品残渣和危险垃圾一共占几分之几?
(教师根据需要在黑板上板书。)
(3)探索方法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废金属和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吗?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师:这个加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我们学习的分数加法分母都是相同的,今天学习的加法分母不同。
师:这就是今大我们要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数的加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加减法运算的乐趣。
2、学习4的加减法。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我是汽车小司机》幼儿做开汽车动作入室。
1、教师引导语:"今天邹老师要开着小汽车搭小朋友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请跟随我来吧。
2、"瞧瞧,我们来到哪里了?"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画面,引导幼儿说出:"农场"。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农场。
二、学习4的加法。
1、播放课件,带领幼儿进入马棚,幼儿观看动画,引导幼儿列出相关算式题:1+3=4,教师引导幼儿看算式,交换其中两个数,得数不会变,还可以怎么列算式?,!来源:屈,老,师教。案网"3+1=4,教师告诉幼儿,交换前面两个加数的位置,它的得数不变,这种方法叫加法交换律。
2、播放课件,带领幼儿继续往前走,来到奶牛栏,幼儿观看动画,引导幼儿列出相关算式题:2+2=4,三、学习4的减法1、播放课件,带领幼儿来到羊棚,幼儿观看动画,并根据动画写出相应的算式题:4—1=。
2、播放课件,带领幼儿前往鸡舍,幼儿观看动画,并根据动画写出相应的算式题:4—2=2。
3、播放课件,带领幼儿前往猪棚,幼儿观看动画,并根据动画写出相应的算式题:4—3=1。
四、游戏"给动物喂食",复习4以内的加减运算。
1、播放课件,"因为农场里太多动物了,饲养员实在忙不过来,请我们帮他给动物们喂食,你们愿意么?"请幼儿观察画面,并说出有哪些动物需要喂食,它们是吃什么食物的?
2、游戏规则:根据动物要吃的食物,给动物喂食,没种食物身上都有一道算式题,只要把算式题算出来,可以给所需要的动物喂食了。
五、送动物们回家,复习4的加减运算。
播放课件,"天晚了,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帮饲养员把动物们送回家吧。"幼儿观看图画,每个动物的家都有一把锁,动物身上都有一个密码,只要把动物身上的密码解开了,动物们就可以回家了。
六、结束活动:
天快黑了,我们也要结束一天的农场生活了,开着我们的'小汽车回家吧!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教师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在互相启迪、互动互学中促进幼儿不断思考,不断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善”学。(文。章出自教。案网)幼儿的兴趣被引发了,他们都争抢着参加各种游戏,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让幼儿通过实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师也积极地参与活动中去,师幼配合得很好,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通顺、流畅。“热闹”而不“杂乱”,当时听课的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赞叹这次活动很成功。
数的加减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3)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联系
1、谈话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指名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及计算法则。
2、先找出下列算式中两个分数的公分母,再口答结果。
1/5-115+28-36+1/3
1/4+35-17+13-1/2
(1)先指名学生口答。
(2)完成后点拨:你是怎样找出这些分母的公分母的?(找原来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二、练习引入,巩固法则
1、先计算,同桌交流并要求验算并评改。
4/5-16+5/9
2、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有错请口头改正。
(1)7/20+1/5=7/20+4/20=11/20..................()
(2)7/30+11/12=7/60+11/60=18/60=3/10.........()
(3)2/7-1/35=2/35-1/35=1/35.....................()
(4)1/2-5/14=14/48-10/48=4/48=1/7............()
3、进一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与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进行比较。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由于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可直接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由于分母不同,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两种类型分数加减法对计算结果的处理要求则是相同的。
4、练习。
先填空再说说方法,并注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同分的几种情况。
1/9()3/16()
1/4+5/9=()3/5-1/8=()
1/3()5/8()
教学过程
备 注
三、变式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15=13/20;5/12+()=11/24;7/9-()=1/6;
()-7/12=5/18;()-2/5=3/8;15/25-()=5/14
(1)学生自练,同桌说说思考过程。
(2)反馈。(注意对解题思路的反馈)
2、列式计算。
(1)已知甲乙两数的和是5/12,甲数3/20,乙数是多少?
(2)比5/7米多2/21米是多少?
(学生自练,注意抓好反馈)
3、根据算式编写应用题。
1/2+2/3
(1)学生尝试编题。
(2)反馈:注意事情是否合理,题意是否合理,题意是否正确。
特别注意:把分母1/2和2/3看作两个数量还是看作表示关系的两个数来编。
四、课堂
1、学生同桌互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反馈,师生共同。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
通过练习看出,大部分学生已养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正确思维过程:“通分――相加减――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数的加减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一112页的内容和第11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一4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同学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安排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身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生活垃圾种类
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可回收的垃圾
(二)教学实施
1、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同学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同学列出算式:+=
2、研讨“+”的算法。
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同学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②+=+=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