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干小手教案优秀7篇

时间:2024-10-22 作者:lcbkmm

认真研究教案可以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编写教案时,可以更好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策略,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能干小手教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能干小手教案优秀7篇

能干小手教案篇1

活动设计

?能干的小手》选自省编教材中班下主题一《了不起的我》次主题一《我有一双小巧手》教学活动一《能干的小手》。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认识,特别是对手的认知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对小手的能力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现在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家长包办替代和过度宠爱,使孩子们失去了自我服务的机会。通过此次活动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用手亲自做事情,体验做事的成功与自豪,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了解自己的手和爸爸妈妈以及其他成人手的不同本领,知道手很能干。

活动重难点

通过尝试用手亲自做事情,体验做事的成功与自豪,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1、音乐:钢琴曲图片:交警、清洁工、厨师、皮影戏表演者、剪纸艺人。

2、操作材料:各类积木、绘画工具、剪刀、彩纸、筷子、豆子、修补图书工具、魔术箱及用品魔方、纸杯、光盘、沙包、乒乓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幼共同做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手指游戏好吗?

一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毛毛虫爬爬爬;两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白兔跳跳跳;三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喵喵喵;四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螃蟹走走走;五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大老虎,啊呜啊呜啊呜。

2、师幼共同表演儿歌,巩固手的特征。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个子高高是中指,个子矮矮大拇指,还有食指、无名指、和小指,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二、通过谈话知道手可以做很多事情,通过游戏体验手的不同本领。

1、谈话:讨论手可以做很多事情,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的小手可以玩好玩的游戏,它还可以做什么事情?幼儿自由回答我的小手可以做什么。

教师:我们已经长大了,会做得事情可真不少,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朋友们可真棒。

2、游戏:摸宝贝,了解手具有感知物品特性的能力。

看,老师这里有一个魔术箱,师演示,手伸入魔术箱内,用手感知物品,然后猜一猜是什么,最后拿出来验证。

幼儿模仿教师,继续游戏。

3、了解手可以传情达意。

(1)我们的小手还会说话呢,师演示动作“嘘”,它在说什么?(安静)握手、竖起大拇指、拍手、再见等

(2)关爱聋哑人

还有一些小朋友他们不能用嘴巴说话,要用手语和我们交流,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手语“我爱你”,萌发幼儿对聋哑人的关爱之情。

三、通过动手操作,体验用小手做事的成功与自豪感。

1、我们的小手有这么大的本领,现在就来发挥一下小手的作用吧!

播放音乐,幼儿自由选择区域活动材料进行操作:涂色,夹豆子,给积木分类、修补图书、剪窗花。

2、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自己的事情做完后可以帮助别人,提高速度。

3、:展示劳动成果,教师给予肯定表扬,使幼儿体会到自己完成事情后的自豪感。

四、出示图片,了解爸爸妈妈以及其他大人的手的不同本领。

1、小朋友的手可以做很多事情,爸爸妈妈的手可以做什么?

2、出示图片交警、清洁工人、厨师、民间剪纸艺人、皮影戏表演者。他们呢?

感受成人手的不同本领,激发幼儿愿意向成人学习,让自己的手变得更灵巧、更能干的愿望。

五、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废旧光盘制作一件手工作品,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进一步感受手的本领大。

设计反思

本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设计本次活动我首先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知识以及生活经验,树立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的观点,运用多种方法达成教学目标。

本节教育活动设计的第一个环节,采用游戏导入,引发幼儿兴趣,结合朗朗上口的儿歌巩固手的主要特征,从幼儿生活经验入手,经谈话讨论知道小手可以做很多事情,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游戏活动摸宝贝和形象的肢体语言,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了解到小手的其他本领。接下来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小手有多能干,并体会到自己动手的快乐和自豪感。最后,通过认识不同成人的手,可以做更多事情,激发幼儿愿意向成人学习,让自己的手变得更灵巧、更能干的愿望。

本次活动设计的整个环节层层递进,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幼儿参与的热情会很高,但内容较多,担心幼儿活动时间过长。

能干小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的小手,手心、手背、五根手指头的名称。

2.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自理能力在活动中有所增强。

3.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初步掌握保护手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手指头的名称,知道手心、手背。

2、了解小手的本领。

3、掌握基本的护手方法。

教学难点:

1、自己动手穿鞋子、做大红花。

2、保护小手方法。

教学方法:手指游戏,教师示范、谈话,自己动手做。

1.游戏:手指变变变,导入活动。

教师带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一个手指头呀,一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老鼠,吱吱吱。(两个手指头变小白兔,三个手指头变小花猫,四个手指头变小黑狗,五个手指头变大老虎)。

2.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

通过观察、感知、提问和描述,知道手心、手背、五个手指头的名称。

教师:"我们有几个手呀?""小手的手指头叫什么名字?"教师出示大拇指,引导幼儿回答。依次出示一个手指头,幼儿集体回答。

教师请幼儿手心向上,再请幼儿手背向上。表扬小朋友。做手指游戏,复习巩固手指、手心、手背名称:"大拇哥、二拇弟、中三娘、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3.了解小手的作用。

游戏一:送玩具宝宝回家,亲身体验小手的作用。(请个别幼儿游戏)提问:玩具撒了,你们的.小手要怎么做呢?

游戏二:让幼儿不用手把鞋子脱出来,再穿上去。(请所有幼儿游戏)提问:不用小手可以脱鞋子吗?那不用小手穿鞋子呢?

引导幼儿从学习、日常生活中了解小手的本领。

讨论:小手除了可以玩玩具、收拾玩具以外,还可以干些什么事情?

小结:(游戏结论)我们的小手可以把玩具收到盒子里;不用小手也可以脱鞋子,但是不用小手就很难穿上鞋子了。

我们的小手还可以帮助我们拿东西、穿衣服、喝水、整理餐具……,小手真能干。

4.掌握一些基本的护手常识和简单的护手方法。

提问:小手真能干,我们要怎么来保护它们呢?

观看图片和课件,了解小手的安全保健知识。如: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小手干净和美观;天冷时给小手抹上护手霜,戴上手套,以免冻伤。不随便将小手伸入电风扇或门缝,不拿锋利的危险物品,使小手安全、健康长大。

5.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用小手来做大红花。

教师示范,幼儿自己练习做,教师指导。

6.教师与小朋友一起做小手操:拍拍手、拍拍肩。

结束活动。

能干小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用手能做很多事情。教幼儿初步保护手的方法。

3、帮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数的概念。

重难点分析:

难点:1、手指的名称不同。2、对手和手、手指和手指进行比较。

重点: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魔袋一个,里面装有软、硬、光滑、粗糙等多种材料。

2、丰富的手工材料,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

1、导入

2、展??

3、结束

一 导入部分

老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 展开部分:

观察发现法:

1、看一看:启发幼儿观察,然后说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

2、比一比:启发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并比较不同,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3、说一说:看图片,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手能做许多事情,教育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变成最能干的小手。

4、保护好我们的小手。讨论:怎样保护好我们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门要戴手套等。教育幼儿保护好自己的小手。

游戏巩固法:玩一玩手指游戏。

感知操作法:变一变,老师和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如印画、撕纸、穿项链、用橡皮泥串糖葫芦等。

三 结束部分

听音乐离开活动场地

四、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好朋友"。

能干小手教案篇4

一、说教材

1、小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探索兴趣。然而,幼儿对身体器官的认识还很肤浅,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的经验又比较缺乏,此活动的进行,可以使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处,对自己的小手感兴趣并萌发保护小手的意识。

2、现在的独生子女是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的,家长包办替代和过度宠爱使孩子失去一些自我服务的机会,通过此活动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我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1)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

(2)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3)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保护手的方法。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活动教育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确定为:引导幼儿通过活动了解自己的小手,知道手能做许多的事情。

活动的难点为: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手能做许多事情。

活动准备:

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玩玩具这一特征,为幼儿准备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具,有积木、橡皮泥、串珠等。

二、说教法

1、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能够给幼儿带来许多乐趣。小班的幼儿年龄小经验缺乏好模仿,所以在活动中多处采用模仿游戏,如:组织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做手指游戏等,在游戏中使幼儿自然习得对手的认识,知道了手能做许多事情。

2、谈话法:所谓谈话法,就是围绕活动内容,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的一种方法。由于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在引导幼儿认识小手时,就通过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谈话,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围绕我的手上有什么,我的小手本领大,怎样保护手等问题,师幼进行谈话、讨论,达成共识完成教育目标。

三、说学法经验感知法:

由于小班幼儿的经验缺乏又喜欢模仿,容易在经验分享中产生人云亦云的现象,如在讨论小手会干什么时,一个幼儿说我的小手会刷牙,其他的幼儿也会跟着说会刷牙,幼儿的思路打不开,就不能较好地完成教育目标。所以我为幼儿准备了不同的玩具,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拓展幼儿的经验,再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幼儿的思路就会打开,经验就能较好的分享,知道手会玩很多的玩具,会做许多的事情,并能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能够有效的化解难点,突破重点。

除经验感知法外,游戏法也贯穿于活动始终,有趣的小手变变变,引发了幼儿的兴趣;讨论法、谈话法引领幼儿认识手指的名称和作用;经验感知法的运用使幼儿在游戏和探索中知道小手能做许多的事情;通过倾听教师讲解、回答问题,孩子认识到手能做许多的事情,了解了保护小手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本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包含健康领域、科学领域的内容,我采用猜谜语引入——师生讨论——探索感知——谈话小结的教学流程,逐步深入,环环相扣,自然达成教育目标。

1、创设情境,引入活动活动开始,教师出示手型玩具导入活动。

2、在中间环节,通过观察、比较、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

教育不能通过灌输来进行,必须通过幼儿自己的活动来进行,通过观察、比较、游戏等形式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每人都有一双手,有手心手背手指头。每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作用。通过玩游戏操作,使孩子在探索中自己发现手能做许多的事情。

3、通过让幼儿讨论。从而懂得了怎样保护自己的小手。

4、最后以歌表演:小手爬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能干小手教案篇5

活动内容:我的小手真能干

活动目标:

1、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 培养幼儿自信心。

2、让幼儿尝试使用筷子,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大盘、小盘(每个幼儿3个)、筷子若干。

2、可喂食的小熊宝宝纸偶若干。

3、食物:桔子、小红果、花生米若干。

4、教师准备一盘小红果。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兔妈妈:兔宝宝,你们的小手洗干净了吗?就让我们起唱起《小手歌》吧!(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伸出来,看看谁的小手白.兔妈妈:你的白,你的白,你洗的也很干净。)宝宝们,小手洗干净了,快来帮妈妈做事吧!

( 二 )展开:

1、分食物。请幼儿把相同的.食物分别用筷子夹到小盘里。

兔妈妈:今天小熊宝宝要到咱们家来做客,妈妈给他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食物。妈妈要请兔宝宝们帮忙把这些食物分开。请宝宝们把相同的食物放在一起。我们怎么分呢?(用筷子分吧!)你们那么小,能行吗?(鼓励幼儿的自信心)

(1) 兔妈妈:请兔宝宝用筷子把桔子夹出来放到小盘里。你们能行吗?(请幼儿对自己说:我能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

(2) 请幼儿说说是怎样夹的。教师小结:把筷子放在这两个手指中间,把筷子分开,用力一夹,就夹起来了。

(3) 兔妈妈:大盘里还有两种食物,请兔宝宝用筷子把它们夹起,分别放到小盘里。(请幼儿对自己说:我很棒!)

幼儿分红果和花生米,教师巡回。

2、讲故事。

看幻灯片,听故事《小蚂蚁上高塔》。(鼓励幼儿增强自信心)

听完故事后的提问:

(1)兔妈妈:小宝宝们,你们喜欢故事里谁?为什么?

(2)兔妈妈:你们不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请4—5名幼儿来讲)

兔妈妈:妈妈最喜欢故事里的小蚂蚁了。因为他做事情的时候不气馁,始终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会成功的。

3、 招待小熊宝宝。

咚咚咚。(敲门声)

兔妈妈:小熊宝宝到我们家来做客了。让我们热情的招待他们吧。

(1) 和小熊一起跳舞。

(2) 喂熊宝宝吃食物。用筷子夹食物走到小熊宝宝跟前,喂到熊宝宝的嘴里。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坚持到底。(让喂到小熊宝宝的幼儿对自己说:我喂到了,我成功了!)

4、兔妈妈奖励兔宝宝每人一个小红果。

请幼儿用筷子夹住小红果喂到自己的嘴里。(使幼儿进一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结束:

开小火车送小熊回家。

附:故事《小蚂蚁上高塔》。

动物园里有座塔,又高又陡,塔顶什么样,谁都没见过。有一天,小豹子、小猴子、小蚂蚁都在动物园里玩,一只老鹰飞过塔顶,它高叫着:“从塔顶往下看到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谁能爬到塔顶,我有奖励。” 小豹子心想:“这有什么难的呢?”他爬呀爬,爬呀爬,爬了整整半天,离塔顶还老远老远。小豹子生气的说:“我不行了,我爬不了了。”小猴子说:“看我的。”他爬呀爬,爬呀爬,爬了整整一天离塔顶也还老远老远。小猴子说:“实在太困难了,我看我是不行了,算了吧。”小蚂蚁要爬了,小动物们都笑话他:“他那么小,什么时候能爬到塔顶,这是不可能的。”小蚂蚁不灰心,他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会成功的。” 小蚂蚁从塔爬起,风来了,雨来了,他都不怕,他一个劲的往上爬。他爬了整整两天才爬到塔的第一层。他不气馁,继续爬呀爬,爬呀爬,他爬了整整十天十夜,终于爬到了塔顶。小蚂蚁说:“从塔上往下看,景色实在太美了。”老鹰张开翅膀飞了过来,他让小蚂蚁坐在他的身上,围着高塔飞了一圈又一圈。

能干小手教案篇6

1、乐意用左手做各种各样的事,体验操作的快乐。

2、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图片上的内容。

3、知道左右手是对好朋友,要互相帮助。

4、练习说短语:"我会用×手……"。

活动准备:调羹、盘子、涂色练习纸、油画棒、剪刀、纸、红、黄五角星。

活动流程:

一、小手变魔术。

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变个魔术,你们可要看仔细了。

刚才我是用什么来变魔术的?(手)

小朋友,你们的手在哪里?举起来给我看看。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叫什么名字呀?

二、讨论:

1、我们平时用哪只手吃饭?用哪只手画画?学说句型:我会用×手……

(引导幼儿联系平时的习惯,体会平时用左手做事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右手能干。)

我们的右手会做这么多事呀,真能干,来给我们的右手贴一个红五角星。小朋友也给你们的右手贴一个红五角星。

2、右手可神气啦,它骄傲地对左手说:我们右手最能干了,会做很多很多的事,你们左手什么事都不会做。左手听了很生气:你做的这些事我们的左手也会做。哪左手是不是也会做呢?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1、今天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调羹、盘子、弹珠,你们可以用左手拿调羹去舀弹子,比一比,谁舀得最多。这边为你们准备了油画棒、涂色练习纸。你们可以用左手拿油画棒去涂一涂颜色,还为你们准备了剪刀和图片。你们可以用左手拿剪刀去剪一剪纸。记住,要用左手去做哦!现在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最喜欢的去试一试。(幼儿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组材料进行尝试,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没有贴红点点的那只手是左手,鼓励幼儿充分地尝试用左手做一件事,鼓励动作快的幼儿进行新的尝试。)

2、幼儿交流操作情况,刚才你会用左手做什么了呢?原来我们的左手也很能干,给左手贴一个黄色的五角星。

四、体验两只手的互相帮助。

这一下,左手和右手又吵起来了,他们两个好朋友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到底是谁的本领大呢?老师要想个办法来考考他们,看看他们到底谁的`本领大。看,这是什么?(球)如果右手能把球抓起来,就是右手的本领大,如果左手能把球抓起来,就是左手的本领大。(请幼儿上来试一试)。

怎样才能把球拿出来呢?(请一个幼儿试)

原来,只有两只手互相帮助,他们的本领才是最大的。

五、我们的小手真能干,他们不仅能抱起球,瞧,我们的小手还会跳舞呢(小手爬)。

能干小手教案篇7

一、主题活动: 《能干的小手》

设计思路:托班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较感兴趣。今日活动设计是围绕 着主题 " 能干的小手 " 展开的。本次活动主要目的是认识手,初步了解手的作用。提高动手操作的兴趣,鼓励婴幼儿大胆地运用自己的小手做做、玩玩。 小手拍拍

手指变变变化

我会吃饭

大手和小手

二、活动内容:

生活角: “ 我的小手 ”

1 、我会吃饭 2 、手会喂饭

说说话: 说一说,找一找

感知角: “ 小手灵巧 ”

1 、字母宝宝 2 、我会 纽 纽扣 3 、串珠子

动手角:

1 、圣诞树 2 、手指变变变 3 、好玩的手印

搭建角:叠叠高

我会玩: “ 玩玩乐乐 ”

1 、 小兔跳

2 、小鸭走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能运用材料进行活动,同伴之间是否有交流。

三、学习活动

插入式分组活动: 儿歌《手指歌》

活动目的:在看看、说说、做做活动中,愉快地感知儿歌有趣的内容。

活动准备:书一本

活动流程 看看讲讲 —— 学念儿歌 —— 说说做做

1 、看看讲讲

老师出示书,引导孩子看看讲讲,说说书上有谁,他们在干吗? ……

2 、学念儿歌

一边做相应的动作一边学念儿歌,让孩子做做,念念,最后连成一首儿歌。

3 、说说做做

老师带领孩子游戏,感知儿歌。

四、生活活动 《洗手》

活动要点:鼓励孩子愿意自己洗手。

方法:在环节中,老师运用简单的`儿歌引导孩子有兴趣的洗手。

五、户外活动

活动名称:《放鞭炮》

活动要点:

1 、鼓励幼儿注意倾听指令,能有相应的表现( 蹲和跳 的动作)

2 、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自制的鞭炮

方法:

1 、出示鞭炮,引起幼儿兴趣。

2 、学做放鞭炮的动作,重点 练习蹲和跳 的动作。

3 、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六、英语活动

活动内容: hand( 手 )

活动目标:

1 、体验英语活动带来的乐趣。

2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 学习新授单词 : hand

3 、复习单词: hello

活动准备:自画的手宝宝

活动过程:

1 、以 “ 新朋友来做客 ” 引入活动,激发婴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有一个新朋友要来我们苗苗班做客,我们一起来请他出来(新朋友我们大家欢迎你)。

2 、老师出示 “ 手 ” ,并向婴幼儿自我介绍。

3 、让婴幼儿跟 “hand” 交朋友,跟 “hand” 打招呼并握手, 师注意 婴幼儿 “h” 的发音。

( 1 )提问新朋友的名字叫什么

( 2 )鼓励婴幼儿大胆用 hello 跟 “hand 问好

4 、与婴幼儿玩 “ 找 ” 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掌握 “hand” 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