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已经养成了在工作结束后,认真书写工作总结的好习惯,经过推敲的工作总结才是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欣赏的,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开发人员工作总结7篇,供大家参考。
开发人员工作总结篇1
_年顶着名校硕士的光环加入了一家非常有名的非软件公司做软件开发,刚开始一切其实都很美好。大外企的各种好在头一年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光环,当然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主要是非技术的东西)。
可是从第二年开始,当自己被各种邮件,开会和扯皮的事包围后,技术能力急转直下。然而自己当时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感觉钱还行,也不忙,再加上本来就很迷茫,就得过且过了。
直到去年,很多清华北大同事的离职,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工作,明显的天花板,不涨的工资,以及家庭原因的集中爆发才让自己后知后觉,才开始反醒,才开始下决心做转变。
然而转变是痛苦的,这五年技术上主要是在windows平台上做一些企业内部业务的处理和展示,主要用一点c++/c#,还有mfc,winform,wpf,wcf。
技术基本上是做的皮毛,一般问题用msdn,google和stackoverflow就能基本解决。用不到数据库,也用不到什么数据结构,用到一点点网络知识,主要精力都在业务展现上。这一切在我看来招个应届生用一年也能有和我一样的开发能力,唯一懂的多的业务,也长进不多,都是繁杂的重复。
所以在自己开始面试和找工作时被bs了很多次,顶着光环人家一般都给你面试机会,但是一旦聊到技术细节,自己很多都答不上来,也曾经一度非常沮丧。
庆幸最后找了个技术相关的职位,能够兼顾到家庭和自己后面发展的想法,还算可以,这是后话,暂不讨论。
开发人员工作总结篇2
过去的一年,我参与了较多的产品设计,从中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对动态产品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培养了我作为机械工程师所应该具备 的基本素质。同时,我坚持自学,学习了当前机械行业新的工具软件和专业书籍,提高了理论水平。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设计、调试出口印度的摩托车试验机
印度之行是成功的,也是艰难和值得回味的。我们一行三人,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克服当地天气炎热和饮食不适应的困难,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将四台 设备调试完毕,拿到了用户的验收纪要,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觉得也有一些遗憾的地方。由于是第一次做车辆产品的出口,缺乏经验,我们的包装和防锈做的不 够好,设备出现了故障,让印度人对我们的满意度下降。如果我们注意这些细节,用我们的产品打开印度这个工业刚起步的国家的大门,那么,我相信我们会从中受 益。
2.主管设计pws-j_b1
此试验机已经交检完毕,各项指标达到了技术协议要求,等用户款到发货。
3.参与设计pws-_0b
与毛工一起设计,对液压夹头,气液增压泵等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毛工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设计的严谨和严肃性,此产品已发货。
开发四部的工作是繁重和艰巨的,我在车工和毛工的指导下,较好的融入了这种紧张和严谨的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对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
开发人员工作总结篇3
从入职到现在,我在xxx导师的指导下走上了前端之路。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和项目中使我对前端业务需求和项目开发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前端也有自己的理解。前端是建立在以产品为核心,用户体验为基础的一门技术(其实我个人更喜欢用艺术来形容前端),每一个细微的视觉效果、交互体验都能给用户带去不同的感受,舒适、简单、不失高雅的前端产品更能获得用户的好评。
项目中我参与讨论产品实现的技术方案,例如:移动端中webview空页面加载方式和有内容页面加载方式是采用进度条还是蒙层加载,对比分析那种加载方式对用户更加友好;pc端中置顶小动画按钮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是在出现滚动条的情况下马上出现,还是滚动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再出现会对用户更加友好。前端开发中“细心”极为重要,任何一个页面的行为,它都可能关系着产品的成败,更是对用户的责任。作为一名前端,在项目上需要熟悉整个业务才能更好的开发,例如:花币领取项目中,由于对需求了解的不够透彻,在完成开发后发现有很多场景未考虑完全而大大的延迟了迭代周期,如果一开始就熟悉业务,了解需求,考虑到所有的场景,那么可以大大的减少开发的时间。
学习中在我导师的指导下了解到前端基础的重要性,了解结构和表现在前端技能中的分量。前端基础就好比大楼的地基,只有拥有坚固的地基,才能搭建起一座摩天大厦。结构和表现是区分后端的重要凭证,前端注重视觉效果,后端着重功能实现,作为一名合格的前端,在结构和表现的技能上必须具备自己的专业优势。
前端是整个项目的桥梁,沟通产品、后台、和设计。整个项目中不仅需要对自己技术肯定,更需要了解业务,才能更有效率的开发和维护产品。
十年磨一剑,我怀揣着梦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紧跟着的脚步希望能越走越快,有朝一日,晚霞落幕,回望过往,那片片云彩皆在欢笑。
开发人员工作总结篇4
以前在校很少自己做程序,对软件工程更是一无所知。来到公司,开始接触"大规模"(其实现在看来实习的项目其实还是很小的)软件开发,一时真的有些迷茫。比起vss,mvc,qa,cmmi,我对java,jsp,_ml的一窍不通根本不值一提。大家都不想输在"起点",所以都默契地在加班,这样一直持续了实习的两个月。
刚来的时候"始业教育"显得慢吞吞,我们还经常盘算去哪哪玩之类的。我和__(20个新生里一个南区的兄弟,软件学院的)还经常出去吃各种小吃,每到一处都尝尝本地的风味,这是他的习惯。之后开始的培训还不是很难过,java,c++,oracle,老师们讲的很"好",可以说是非常好,好得我们没有几个人能听懂。大家开始发愁,我也是每天晚上都基本看书到10点。
"我心说得亏哥们我还练过",来之前的2月份我就自己买了一本thinkinginjava,看懂看不懂怎么说也算是准备了一下java。c++虽说没去上过课,但凭我的直觉我就一下看中这东西很有用,自己也看过一阵。至于oracle,虽然不了解,但毕竟因为佩服"云飞扬"的性格和敬业精神,咱sql选修也不是白混的。专业倒还有点"基础",再加上咱这自学能力也不是吹的,基本维持。可等到后来的日语课就全迷糊了:本就没有语言天赋,再加上记忆严重欠缺,总是特别害怕去上日语课。不过特别喜欢那个老师说话的感觉,加上她一直对我都很好,所以还是很用心的学着。
随着培训的收尾,我们开始正式进入项目。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我们一步一步的开始接触软件开发的每个细节。不了的就是每天都要记"周报",填写自己的劳动成果。因为这个我还被qa通报了好几次呢,真的很郁闷。其实现在我很感谢这种制度化的东西,某些情况下好习惯的养成是要靠强制来确保的。详细设计之后就是企盼已久的编码,我心想终于可以做点"正事"了。现在回头一看才知道,其实编码只占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劳动量的1/4左右,而且其他的环节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无足轻重。
编码我其实做的很不好,主要是因为需求分析阶段就没有认真仔细的理解需求和规格说明,加上编码时一个关键时段我回校和老同学叙旧。那阵项目经理(pm)就经常和我们说,"有问题自己想办法,不要经常问我"。pm其实是在叫我们自己酝酿,遇到难题只有"憋"一"憋"才能有真的收获。而我不在的那三天正好是大家技术/思路上的一个"跃迁",很多难题的解决方法都基本成熟,大家的编码也接近50%了,所以回来时我感觉已经掉队很多。再一个就是编码中期时机器出问题,环境搭不上了,这使我更加紧张和急躁,大大影响了我的士气。
后来利用五一其间的加班我终于赶完了自己的模块,达到了第一个里程碑。其实从发现落后到加班赶完这段经历,对我来说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仅考验了我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也证明了我对集体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我可以叫别人来帮我做赶上进度,但那样我会错过自己学习的机会,以后再遇到难题我还是不行;我也可以硬着头皮导致项目延期,那样我以后的日子保证不好过,而且这么做也不符合我的性格。事实证明我顶住压力独立完成任务不管是对集体还是对我个人都是一件大好事。
紧张的编码之后是单体测试,很多人都在继续编码,原来大家的编码都是没有完全做完。本是自己给自己挑毛病的过程,我们却都用来完成之前没有完成的任务,说来不禁可笑。
单体测试之后就是恶梦一样的系统测试。传说系统测试压力很大,测试组找到bug上报后这边就得限期修改,之后提交给测试组进行下一轮的测试,回归若干次,测试结束后产品达到允许的缺陷率才可以出荷。不过由于这时已经有人要返校体检,其他人也军心涣散导致集体"早退",测试没有很正式的进行,只是简单的做了一下界面的统一和功能的检查,连性能测试都没做。不能不说是实习的一个败笔。
回想之前的工作,不到10周时间我们从学生开始转变为员工,从对公司完全陌生到有了一定的了解,不管是处世为人还是技术思想我们都有确确实实的进步。
再结合我自己来看一看。的收获就是我克服了有些自大的坏毛病,虚心的向别人学习。我知道这就是我练习与不同类型的人适应,交流的开始。技术上自不必说,我绝对学到了以前在学校一年也不一定学到的东西,这就是一个态度的问题。"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太有道理了。
另外一点遗憾就是小孟说的,我似乎也感到自己有点"工作狂"的味道。为了拿下那些代码和bug,我有好几周都连续加班到晚上11点,由于工作占用了时间,我连以前一直的跑步都没坚持下去。这样不是好兆头,我必须要养成合理的作息制度,不管工作怎样忙,必须不能占用自己的作息时间。还有一个就是和别人的交往。曾因为一些小事分别和老胡和哲明闹了不愉快,幸好后来都说开了,大家没计较。我一定要严谨,克制,绝对不在以后的正式工作中做这样的蠢事。
总体来说,我对实习充满了快乐的回忆,也许是因为我在大学的生活过于平淡和压抑。希望我可以延续这样的快乐,将自己带上事业的顶峰。
开发人员工作总结篇5
时间飞逝,转眼间,做为一名web前端开发的正式员工已经有两个月之久。在这个难忘而又夸姣的 日子里,我深入体会到了公司的积极氛围和各个部门的巨大魅力,目睹了公司一步步走向成熟,看到了公司网络的不断健全和系统不断完善,并日渐不乱,同时,也看到了运维中心给 于系统管理职员带下世人向往的学习平台和和无穷的机遇与挑战,所以,我在此对于过去的工作做下总结。
在运维中心工作期间,我工作认真,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极富工作热情,确实完成上级交付的工作,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公司部门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辑穆,配合各部分负责人成功的完成各项工作,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注重自己的个人发展,不断努力学习系统、网站架构知识。所以我现在已经能够纯熟维护公司的 系统服务和监控网站架构,包括前段节点,源站各个站点服务的流量信息等,能及时查看并 报警所引起的网络服务相关故障,能注重公司的种种流程细节,拥有了一名系统管理维护员的基本工作技能。
九月份,是我成为公司正式员工最幼嫩的时期,一直都处在学习阶段,学习公司网站的架构分布情况,以及在系统中各种常见网络服务的搭建,包括学习系统基本的操作,pure—ftp的搭建,php网站的发布,对后台数据库的管理,通过各种熟练的基本操作之后,在此之上,我为迎合公司的发展需求,在网络服务监控方面我准备了各种实战经验;在上级的指挥下,我独自一人自主搭建了新版本软件nagios监控服务器,并通过测试,可以和公司现阶段运行的服务器媲美,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方便的管理,我又研究了nagvis,通过实现对监控设备的3d效果使之管理人员能第一时间更清晰的了解网站后台服务器的负载情况。
通过我们部门定期的进行小组的学习,使我对linux自身的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和憧憬,为此我研究基于各种网站类型的发布,包括对apache,varnish,lighttpd,等各种平台网站服务器的发布,样使我今后在监控,事件处理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此,我特地独立创建我们部门的bbs论坛,并且发布于外网,使部门员工不仅在公司,而且还可以在家 里进行访问与交流,以方便我们公司部门员工的共同学习和交流。十月份,我有幸的见证我们公司sns2.5新版本的新上线,同时我也参与了公司内部测试,配合公司对新版本的bug,并及时提出问题。由于公司正处于现阶段发展之中,所以我必须迎合而上,配合其他部门积 极工作,争取能为公司的发展出一己之力。
瞻望未来 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有几个大方向是我需要努力。nagios监控系统拥有极其多的复杂服务,它是我的核心工作,它的完成情况反映着我 的工作是否尽职。我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还有,cacti监控设备系统,因为时间的分配,有很多多知识未能及时巩固,同时也需要紧抓时间实践操纵,并参加实际建设和规划,使自 己能更加灵活应用系统网络知识,并积累处理相关异常经验。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努力与充 实自己,研究 shell,pure 各种脚本的编写,使自己处理处理突发事件的效率提高,以及nginx和squid这些常用的服务搭建。
在今后的一年里,也会参加相应的证书考核,不断晋升自己,并紧抓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it知识,搭建各种服务器知识,包括自己学习小型机跟进步英语水平。
开发人员工作总结篇6
在踏踏实实的工作中,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在领导班子和其他科室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努力工作,努力钻研,做了几个项目,有成绩,有不足,下面就一些情况向领导和同事们总结一下:
一、进一步完善了xx水政普法网系统
实现水政普法网站系统的整合;该系统是省、市(管理)局水政普法宣传、互动、办公自动化与以在内的总平台,该系统运行后,即可实现网内信息共享、协同办公,进而大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提高了现代化的管理水平。编写了项目的技术报告和验收资料,积极与省局相关部门联系,于xx月份通过验收。
二、积极与经济局办公室进行了xx经济情况统计
申报、汇总系统的商榷与论证。利用休息日时间完成了山东全局近xx个单位的ip地址更换工作,ip地址更换牵扯多单位、多部门,即包括路由器、防火墙、三层交换机,也包括应用系统的地址,相当于重新建设一个山东局新网络的工程量,我们技术人员认真分析资料,整理资料,及时和市局和直属单位联系、交流,达成共识,使ip地址更换工作顺利完成。
三、维修了财务处服务器和防汛办水情科服务器
这两个处服务器相当复杂,财务处服务器是双击备份,水情科两台服务器造病毒攻击瘫痪,(按理来说这些都不是我们工作范围),但我们知道我们是服务单位,人家提出来,就要想尽办法解决好,我和义东同志利用了一夜的时间把财务处服务器维修好,水情科服务器利用4天时间维修好,两个处室领导非常满意。
四、xx工程局erp系统顺利完成
项目软件研发人员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加班加点,从项目设计、需求分析、安装调试到运行维护,开发技术人员对系统每一环节都做了详细分析设计,对开发过程一丝不苟,力求系统功能多元化,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开发需求。erp系统的开发成功,得到了应用单位的好评和认可,为研发团队积累了经验,极大地提高了研发团队的知明度,为今后项目的申请开发建立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和环境平台。
我们树立的理想,就是干好工作的基础,理想也可以理解成规划,就是规划出要做那些事情,能做那些事情,按照规划一步一步去实施,去实践,停留在纸张上的规划那是摆设,只有按规划去实施,才能做出更大成绩。
我们勤于学习,因为知识是干好工作的本质,知识也可以理解成能力,知识可以在任何时间内、任何工作场合都可以学习获得,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发展。
开发人员工作总结篇7
1、分享第一条经验:“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未来。”其实这是一个来自国外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结果。相信工作过几年、十几年的朋友对这个道理有些体会吧。但我相信这一点也很重要:“重要的道理明白太晚将抱憾终生!”所以放在每一条,让刚刚毕业的朋友们早点看到哈!
2、一定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为此目的制定可行的计划。不要说什么,“我刚毕业,还不知道将来可能做什么?”,“跟着感觉走,先做做看”。因为,这样的观点会通过你的潜意识去暗示你的行为无所事事、碌碌无为。一直做技术,将来成为专家级人物?向管理方向走,成为职业经理人?先熟悉行业和领域,将来自立门户?还是先在行业里面混混,过几年转行做点别的?这很重要,它将决定你近几年、十年内“做什么事情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3、软件开发团队中,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在技术型团队中,技术与人品同等重要,当然长相也比较重要哈,尤其在mm比较多的团队中。在软件项目团队中,技术水平是受人重视和尊重的重要砝码。无论你是做管理、系统分析、设计、编码,还是产品管理、测试、文档、实施、维护,多少你都要有技术基础。算我孤陋寡闻,我还真没有亲眼看到过一个外行带领一个软件开发团队成功地完成过软件开发项目,哪怕就一个,也没有看到。倒是曾经看到过一个“高学历的牛人”(非技术型)带一堆人做完过一个项目,项目交付的第二天,项目组成员扔下一句“再也受不了啦!”四分五裂、各奔东西。那个项目的“成功度”大家可想而知了。
4、详细制定自己软件开发专业知识学习计划,并注意及时修正和调整(软件开发技术变化实在太快)。请牢记:“如果一个软件开发人员在1、2年内都没有更新过自己的知识,那么,其实他已经不再属于这个行业了。”不要告诉自己没有时间。来自时间管理领域的著名的“三八原则”告诫我们:另外的那8小时如何使用将决定你的人生成败!本人自毕业以来,平均每天实际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
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软件开发人员尤其如此。书籍是学习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不要过多地指望在工作中能遇到“世外高人”,并不厌其烦地教你。对于花钱买书,我个人经验是:千万别买国内那帮人出的书!我买的那些家伙出的书,100%全部后悔了,无一本例外。更气愤的是,这些书在二手市场的地摊上都很难卖掉。“拥有书籍并不表示拥有知识;拥有知识并不表示拥有技能;拥有技能并不表示拥有文化;拥有文化并不表示拥有智慧。”只有将书本变成的自己智慧,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它。
6、不要仅局限于对某项技术的表面使用上,哪怕你只是偶尔用一、二次。“对任何事物不究就里”是任何行业的工程师所不应该具备的素质。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看看windows程序的设计、加载、执行原理,分析一下pe文件格式,试试用sdk开发从头开发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用vc++、delphi、java、net开发应用程序,花时间去研究一下mfc、vcl、j2ee、net它们框架设计或者源码;除了会用j2ee、jboss、spring、hibernate等等优秀的开源产品或者框架,抽空看看大师们是如何抽象、分析、设计和实现那些类似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的。试着这样做做,你以后的工作将会少遇到一些让你不明就里、一头雾水的问题,因为,很多东西你“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7、在一种语言上编程,但别为其束缚了思想。“代码大全”中说:“深入一门语言编程,不要浮于表面”。深入一门语言开发还远远不足,任何编程语言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理由,所以也没有哪门语言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编程语言对开发人员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式的影响与束缚的例子俯拾皆是。我的经验是:用面对对象工具开发某些关键模块时,为什么不可以借鉴c、c51、汇编的模块化封装方式?用传统的桌面开发工具(目前主要有vc、delphi)进行系统体统结构设计时,为什么不可以参考来自java社区的ioc、aop设计思想,甚至借鉴像spring、hibernate、jboss等等优秀的开源框架?在进行类似于实时通信、数据采集等功能的设计、实现时,为什么不可以引用来自实时系统、嵌入式系统的优秀的体系框架与模式?为什么一切都必须以个人、团队在当然开发语言上的传统或者经验来解决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8、养成总结与反思的习惯,并有意识地提炼日常工作成果,形成自己的个人源码库、解决某类问题的通用系统体系结构、甚至进化为框架。众所周知,对软件开发人员而言,有、无经验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无经验者完成任何任务时都从头开始,而有经验者往往通过重组自己的可复用模块、类库来解决问题(其实这个结论不应该被局限在软件开发领域、可以延伸到很多方面)。这并不是说,所有可复用的东西都必须自己实现,别人成熟的通过测试的成果也可以收集、整理、集成到自己的知识库中。但是,最好还是自己实现,这样没有知识产权、版权等问题,关键是自己实现后能真正掌握这个知识点,拥有这个技能。
9、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外双修。工程师的内涵是:以工程师的眼光观察、分析事物和世界。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是真正理解了软件产品的本质及软件产品研发的思想精髓的人(个人观点、欢迎探讨)。掌握软件开发语言、应用语言工具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完成目标任务是软件工程师的主要工作,但从软件工程师这个角度来看,这只是外在的东西,并非重要的、本质的工作。学习、掌握软件产品开发理论知识、软件开发方法论,并在实践中理解、应用软件产品的分析、设计、实现思想来解决具体的软件产品研发问题,才是真正的软件工程师的工作。站在成熟理论与可靠方法论的高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并在具体实践中验证和修正这些思想与方式,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方法论。
10、心态有多开放,视野就有多开阔。不要抱着自己的技术和成果,等到它们都已经过时变成垃圾了,才拿出来丢人现眼。请及时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开发的产品、有创意的设计或代码,公布出来让大家交流或者使用,你的成果才有进化和升华的机会。想想自己xx年间开发的那些windows系统工具,5、6年之后的今天,还是那个样子,今天流行的好多windows系统工具都比自己的晚,但进化得很好,且有那么多用户在使用。并且,不要保守自己的技术和思想,尽可能地与人交流与分享,或者传授给开发团队的成员。“与人交换苹果之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交换思想之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道理大家都懂,但有多少人真正能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