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作文800字6篇

时间:2023-02-19 作者:tddiction

作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率最高的文字表达形式之一,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培养大家的思考才能,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少年的作文800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少年的作文800字6篇

少年的作文800字篇1

窗外,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年来了。关于年的记忆也随之苏醒,鲜活地飘荡在眼前。

4岁,春节是个麻烦事

4岁时,春节很可怕。老妈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所以,年根底下,我必须去剃头。理发师给我围上一块大布,拿一把小刀在脖子后刮来刮去,很吓人,我就哭。老妈则使劲地用手按着我,我更怕,更使劲地哭。等到剃完头,围在前面的布都湿透了。

除夕,我要跟着奶奶守岁,很困,却不让睡觉。

年初一,老妈带着我给长辈拜年,要跪在地上磕头,跪得膝盖疼,还要走很多路。

最开心的是拿红包,但是只有几块钱是属于我的,其余的都装进了老妈的腰包。

7岁,义务劳动发奖金

7岁那年腊月底,跟着老妈给姥姥扫屋,打扫卫生。老妈说,每擦一扇窗户给1毛钱。我和表妹争着擦,擦了五六扇窗,我喜滋滋地去领工资,拿着挣来的钱,心里乐开了花。可是老妈不让花,回家后又替我收了起来。

10岁,我的红包哪儿去了

10岁那年年初五,奶奶家来了一大堆人,有两个姨奶奶,3个姑姑,5个哥哥。我左一个右一个地要红包,可没一个给的,最后屁股上还挨了老妈一脚。老妈的眉毛拧成一个大疙瘩,训斥我:“10岁的大小伙子,还要红包,羞不羞?”我哭了。奶奶心疼我,便背着老妈,偷偷地塞给我10元钱。于是,那一年我第一次收了红包没给老妈。回家后,严严实实地藏起来,可惜,后来却找不到了。

12岁,你能拿着鞭炮放吗

10岁左右我爱上了放鞭炮,年年缠着老妈买鞭炮,买一堆才罢休,放得不亦乐乎。往往是还没春节就把鞭炮放完了。那时候爱逞能,老在别人面前用手拿着鞭炮放,吓得大家直往后躲,我便哈哈大笑,像是打了大胜仗。12岁那年初三,我当着所有小朋友的面,将一个炮仗拿在手里,用香点着,却没响,我想看看怎么回事,刚缩回手,啪的一声,炮仗响了,炸得我跳了起来,手指头黑了一片。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拿着鞭炮放了。

……

噼里啪啦的鞭炮还在响着,春节了,我又长大一岁。现在,我不要红包也不要鞭炮,能跟老爸老妈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地一起春节,比什么都好!

少年的作文800字篇2

“还记得昨天,那个夏天,微风吹过的一瞬间……”初次听到这首歌时,我还只有十一、二岁。然而,就在十二岁的那个暑假,我一直听着这个旋律,一直看着视频中的林俊杰和金莎相遇。结果,这个夏天真的被风吹过,把我吹到初中。

刚刚踏入这所陌生的校园,心里有压抑,有恐惧,有担心。便和小学好友一起说笑来缓解这害怕。可是,踩在自班的领土上,心里还有些不踏实。多少张陌生的面孔啊,那种担心不禁油然而生。和同桌坐在一起,小心翼翼的交谈。大家都一样吧,对全新的生活有些许茫然,也有按捺不住的喜悦。吊扇在头顶不自然地旋转,班主任在讲台上,和这军训的教官,教我们唱《一二三四歌》。回想起这首歌,我们还凭着它,独占歌咏赛的鳌头。班歌,是不会被风吹散的!

全班人都在一种新鲜的气氛下度过。到了初一下学期,夏天的风吹来,吹起我们的信任。全班同学已经打成一片。而初二,大家都熟悉了彼此。便常常可见在跑道上奔驰的我们,在操场上打球的我们,在角落练习的我们。初二的风,有些温和有些柔软;初二的夏,有点火热;初二的我们,即使放假也要聚在一起,登山、打球、唱歌……随着友谊之风,这个夏天不知不觉过去了。

初三了,我们还哼着《被风吹过的夏天》。那风,不再是不自然的了;那夏,也不再火热;那歌,却有些凄凉。再过两个月,夏天又要降临了;再过四个月,我们就要分离了;再过六个月,我们有该重复那种感觉了。可是,有谁希望那个夏天会被风给吹散?有谁希望,这夏天是最后一个夏天?又有谁不希望这夏天的风能一直吹着?初三的我们,开始努力了。我们把头埋在重重(念chong)的书本中,或是苦思冥想,或在奋笔疾书。一个皱着眉头咬着笔头的思索,一份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喜悦,在默默中激起我们的斗志。偶然间,抬头望见黑板上显眼的“中考倒计时”,心中不自觉地开始惘然。风吹着吹着,这夏,就要来了。

在这最后一个夏天,我们不要说再见,不要让全班的情感,在风吹来的一瞬间,破碎。

少年的作文800字篇3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们已经步入初三,昨天的我们仿佛刚刚熟悉,而明天即将说再见。同窗三载,多多少少都有些不舍。现在的我无比怀念刚上初中时的生活。

刚刚步入初中,脸上依旧挂着未摆脱的稚气和羞涩,及对新学校的憧憬与向往!丝毫对学习未制定什么计划,感觉上不过是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而已。每天都还像个疯子一样听到铃声就一溜烟的跑出去。每次的考试成绩一下来,老师都会预测我们收敛不超过3天,但事实也是如此。可能还是因为太小,没有感到有什么压力,迷迷糊糊的就走过了初一!

到了初二,可能是因为大了一岁的缘故,或是知道了初二这一阶段在初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初一的教训,有了不少的经验,懂得了如何去预习,复习,掌控好学习的时间,开始为初三打下好的基础,不再疯疯闹闹的溜出去。以前的时候,每次成绩一下来就会伤心好久,而现在将更多哭的时间换做去反思错误,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试卷的奴隶!

转眼间我已是一名初三学生了,可能是因为我们长大了,明白这是关键的一年了,离毕业近了,中考也不远了。同学们都有了各自的目标,没日没夜的学习无非是希望在中考中无愧于自己老师和家长。现在我们看不到操场上奔跑的身影,听不到课间的欢声笑语,身处在题海中,被函数,文言文,元素……所包围,过得很充实却不愉快,可能这段时期过去之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紧张感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相信,辛劳的后面一定会有果实收获。

曾经的我们还在畅谈几年后的理想,现在也都在为一年后的考试而奋战,为了我们的明天,加油!

少年的作文800字篇4

“财神到,财神到,到你家口,迎财神,接财神,积善别落后……”收音机里的旋律越来越激昂,车速越来越快,终点越来越近,我的心,渐渐激动起来。

高速路上,无数的车缓慢地前行着,同一条道路,不同的终点,通往家的方向;车上坐着的人,不同的身份,却都怀着同样的感情。

又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了,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连空气都如此亲切。不同的是,这里仿佛披上了一件红色的外衣,看上去一大片一大片的红色,家家户户的窗门被贴上了对联,“福”字,树上、灯上挂满了灯笼,仿佛在提醒人们,除夕要到了。这个小镇,像精心装扮好的一位母亲,微笑着等待她的游子们归来。

这位安静平和的母亲,在除夕那天,仿佛变成了一位顽皮的女孩,整整吵闹一夜。

除夕的午睡,梦里醒来,就能闻到从厨房里飘来的香味,就能听到厨房里剁炒的声音。大人们不顾睡午觉,早早就在整备晚上的年夜饭。嘴馋的孩子守在厨房门口,等哪道菜一出锅,就马上去偷偷嘴,然后用衣袖擦擦嘴角,心满意足地离开。一道道香喷喷,热腾腾的菜端上了饭桌,一个个漂泊在外的游子也赶回到家。一家人围在一起谈天说地,幸福洋溢。每一道菜都有一种独特的味道——母亲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故乡特有的白菜酿,把母亲的爱意牢牢包着。精致翠绿的白菜外壳下,有香嫩的肉团。这是奶奶用灵巧的双手,小心轻轻地做成的。一口咬下,一丝甜蜜融入心房,夹杂着母亲的爱。

马蹄,对于家乡的人来说,可谓是年夜饭最好的饭后水果了。故乡产的马蹄新鲜又便宜,不用煮熟,只需冲冲水,把让它们身上的泥沙清洗掉,然后削皮,就直接可以吃了。这马蹄肉甜汁多,涩涩的口感使人喜爱。这小小的马蹄,也包含了美好的祝福——马到成功。

吃过,聊过,耳边断断续续的鞭炮声越来越大,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吵闹的鞭炮声中,孩子们拿出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烟花,找出一块空地玩起来。黑暗里点点烟火,这转瞬即逝的美丽,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与愿望,绽放在空中。

“大家冇争斗,快乐无忧,听只歌轻松下,抛却恨仇,啦啦啦啦啦啦啦……”歌曲渐渐接近尾声,回头望去,离家乡越来越远,想念的思绪越来越浓,高速两旁的景色陌生起来,我的心,突然伤感起来……

少年的作文800字篇5

一大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抢占了公鸡的活儿,早早地就吵闹起来,“啪—啪—”,那声音真是震耳欲聋。把熟睡的我从睡梦中惊醒,我揉了揉双眼,睁开了朦胧的眼睛,依依不舍地从被窝里爬出来,懒懒地伸了一个懒腰,打了一个哈欠。然后就慢腾腾地穿好衣服,磨磨蹭蹭地走出来。

匆匆洗漱完后,就推开大门。顿时,一阵微风与我装了个满怀,悦耳动听的鸟鸣送入我的眼中,深吸一口气,我感到这毫无杂质的空气中透出一种清香,使我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放眼望去,一片绿色的麦苗,隐隐还会有些波浪。几棵笔直挺拔的大树,挺立在朦胧的寂静中,守护着这个绿色的海洋。

我随后走进厨房,妈妈还在准备饺子。我走进里屋,看了会书。就吃饺子了,我拿起勺子和碗,去盛饺子。我掀开锅盖,费力的去捞,而饺子就像活泼的鱼儿,怎么也捞不到,气得我直跺脚。我又去拿来一个勺子,三下五除二就盛好了,我望着这水灵灵的饺子,想起它耍我的场景,恨不得全把它吃光,没过一会儿,我的肚子就变成了熟西瓜。

我捂着肚子,打着嗝。来到爸妈面前来赚我的压岁钱,我笑呵呵地说:“爸、妈,儿子给您拜年了,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今年30,明年20,红包。”“好儿子,给你。”我接过鼓鼓的红包,撒腿就跑。来到爷爷奶奶的面前,说:“爷爷奶奶,祝你们:身体健康,笑口常开,越活越年轻。”“乖孙子,红包。”我拿起红包,就向后面找同龄玩了,“奶奶,我去玩了。”我扯着嗓子叫道。“慢点跑。”奶奶连忙嚷道,我已不顾一切了,欣喜若狂地跑到后面去找人玩。我来到路口,我发现了一位陌生的叔叔的东西掉了,而他却毫无察觉。我连忙喊道:“叔叔,你的东西掉了。”叔叔忙探头望了一下,看到东西掉了,连忙浮起来,并感谢,我害羞地说:“不用客气,叔叔再见!”我说完就跑走了。

我会到家时,太阳已经亲吻着西山,我拿出烟花放,天空顿时闪现万朵彩花,五彩缤纷的烟花成了天空中的焦点,我感觉它像一个笑脸,朝我眨眼,微笑着。

少年的作文800字篇6

今年一放寒假,我就特别想回奶奶家,盼着在农村热热闹闹过大年,走亲戚。

腊月二十八那天,我们回到了胶东老家。一进大门,就看见三间大瓦房早已被哥哥擦得窗明几亮,院子里靠墙放的大缸塞满了姑姑用了两天的时间蒸出来的面食,有枣馒头、水饼、面鱼,还有小蛇叼钱形状的小馒头(据说是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压窗台用的,有吉祥的兆头),当然还少不了那最最有名的胶东大饽饽,那个头儿真叫大,我几顿才能吃下一个。除了大小不等、形状各样的馒头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包子:地瓜包、排骨包、黏米包、豆包……当天晚饭我就吃到了我最爱吃的地瓜包,这种包子在济南是吃不到的,据说要先把地瓜切成丁,放点花生油和糖,再放些肥肉丁,包起来上笼蒸就可以了,所以地瓜包吃起来又香又甜,又软又糯,每年我都吃不够。

第二天一早,大人们就忙个不停,妈妈切菜、剁肉馅,爸爸和叔叔搬梯子、挂灯笼,爷爷打浆糊准备贴春联,我也赶紧把从济南买来的年画和窗花摆在炕上准备张贴。对了,顺便说一句,这胶东的大炕可真是好东西,炕边生上一个小火炉,另一边和厨房的锅灶相连,这样家里也暖和,炕上也暖和。听奶奶说夏天把大米装进袋子里,放在炕头,米就不会生虫,而且过去家里人冬天都在炕上吃饭,这火炕的功能可多呢!我把挑选好的年画和窗花按事先打算好的位置贴了起来,瞧,东家窗上一对“福临门”,西家窗上则是年年有“鱼”。窗花

一贴,家里家外顿时感觉变了样,到处透着一股喜庆劲儿。

一转眼就到了下午。我正在帮妈妈包大年三十晚上和初一早晨吃的饺子,就听见鞭炮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爸爸要我放下手里的活儿,说要带着我跟爷爷去给老爷爷、老奶奶上坟。我们一走近墓地,就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爷爷、二爷爷、爸爸、叔叔和我在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坟前鞠躬、烧纸,又放了几挂鞭才回去。当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吃水饺时,天已经黑了,我喜欢看的春节联欢晚会也马上要开始了。看着屏幕上的歌舞、小品、魔术,听着窗外或清晰或隐约的鞭炮声,看着爸爸、妈妈不断地收发拜年短信,想着这两天来的忙活劲儿,我确定真是过年了!

当我还在热乎乎的被窝里睡得正香时,爷爷就在门外叫我们一家起来去拜年。哇塞,才早上四点多钟,不过窗外已是“爆竹声声迎新春”了。在夜幕中,村里拜年的人成群结队,走东家、串西家,大家见面都说“过年好”。我们主要到村里那些本姓家串门拜年,这一圈走下来,天都亮了,我兜里也塞满了不同面值的压岁钱。

往家走的路上,爸爸边走边说:“也许明年我们就不能这样串门儿了,周边几个村儿要合并,平房要拆除,听说今年年底就要盖起九座楼,到时每家都要搬进楼房里居住,想串门儿可就不容易了。”我听了好纳闷,为什么要大家都住楼?到那时,奶奶家的大锅、大炕、大饽饽岂不是都没有了?我喜欢像现在这样过大年,不喜欢农村也变成城市模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