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漫画读后感8篇

时间:2024-05-20 作者:Lonesome

通过写优秀的读后感,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书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写读后感是我思考书中角色发展和变化的方式,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半小时漫画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半小时漫画读后感8篇

半小时漫画读后感篇1

看完此书,不禁想起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从传说时代到晚清时代的历史,是中国人共同的家族史。《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让历史人物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与读者见面,在此,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历史素养,与天马行空的想象。用一个班级来引申一个时代,让“中国最乱的一个时代”变得有条不紊,有理有据,我想看过的读者应该都会对这段历史豁然开朗。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从秦大一统到汉朝崛起,此书简述的`这一阶段令人深思。我曾和朋友开玩笑说,古人都懂卧薪尝胆,能屈能伸的道理,你进化了两千多年,怎么还不懂呢?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更多的是对古人的敬佩,成功者都是有共同的特点,虽历经千年,尤有余温。自古英雄多磨难,齐桓公、管仲、伍子胥、乐毅、孙膑、信陵君、苏秦、张仪、商鞅、屈原……太多太多,哪一个不是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才取得成功。

乱世出英雄,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有太多的英雄人物,给我们太多的惊叹和传奇。愚以为,学历史不是为了好奇,不是为了炫耀,而是通过学习,与千年前的英雄,进行心灵上的交流,灵魂上的洗礼,使自己变得优秀、坚强,如此而已。

半小时漫画读后感篇2

今天我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这本书情节幽默,将东周列国比作一个班级,将东周列国的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比作两个学期。第一个学期——春秋,比较弱的同学一般都会给强大的同学当小弟,强大的同学(越越、小吴、老晋……)一般也不会下狠手,但都想当个班长。第二个学期——战国,强大的同学开始将弱小的同学们赶出班级,最后小秦(指秦国)统一了班级。

读了这本书后,我发现小秦的崛起跟他在别的同学乱打时,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战术有很大的关系,要不然到最后,他也不会连横战术攻破那个几个同学的横纵战术的'。通过这一点,我知道了不能在自己强大时就目中无人,你可能会强大一会,但不会永远强大。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我想对小齐说:周老师在你眼里地位很高,当别的同学们忘掉他时只有你记得。我还想对小吴说:你不能觉得自己很厉害就老欺负别的同学。我还想对小鲁说:你很有才华,如果让我选王,那必然会选你。

半小时漫画读后感篇3

在这个暑假里,我除了作业生涯、娱乐时光,还有那充实的阅读生活。

假期里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最喜欢的当属半小时漫画系列,这个系列的书全套12册,其中《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共4册。读了它,我才知道:原来历史还可以这么的诙谐有趣!

通过这些书,我知道了东周列国的班级纷争、大秦帝国的过把瘾就死、大汉王朝的夜郎自大、三国的男神大卖场、大唐的贞观之治、五代十国的广场舞、大宋风云……

这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看半小时漫画,通五千年历史。比如它是这样描述唐玄宗的一生:“唐玄宗在位45年,是唐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45年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可是一个身处顶点的男人,人生轨迹非常简单,活是一条抛物线:前半生英明神武,王者荣耀;后半生惨不忍睹,整个垮掉……”

我一口气读完了中国史4部,中国史5还未出版,第4部在元朝的历史长河中戛然而止。想到这里,我不禁“悲从中来”,真希望作者能快点更新,我无比期待!

最后,我想借用作者的一句话来形容《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翻开本书,在笑出腹肌的同时,不知不觉通晓历史”。

半小时漫画读后感篇4

用诙谐幽默的方式理清历史脉络,让我受益良多,也学到了不少。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来作为开场。在已经进入速度时代的当下,历史类的读物对于现在工作学习都相当繁重的我们来说未免有些枯燥和乏味。但这本《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却能通过用漫画的形式和幽默的语言带领读者进入五千年的精彩世界。

作者用聊天说话的方式,加上现今社会的网络流行用语,把历史事件放在我们熟悉的现实场景中,结合漫画的表达,把历史讲成了活生生的小段子,仿佛就在眼前。读者在爆笑中慢慢记住了那些艰涩难懂的历史事件。例如其中有一段,作者将春秋列国比喻成一个班级,把周朝比喻成班主任,十分诙谐幽默。让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时,知道了很多成语的真正来源,如秦晋之好、朝秦暮楚、退避三舍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着重从纷繁复杂、事无巨细的历史中捋出清晰的历史脉络,避免信息繁杂而使读者产生负担或厌烦,帮助读者通俗易懂地掌握历史主干,让我们在有兴趣阅读其他史书时能更加轻松。

正如诸多历史学家所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作为读者,我认为正确解读历史,了解历史,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世接物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使国家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延伸阅读

书籍是良药,可以医治我们的"顽疾",不同的人对于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那么在读后感的书写当中应该注意什么呢?请你阅读栏目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前半生读后感》,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半小时漫画读后感篇5

刷第二遍,因为讲到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发现对先秦的历史不成系统,回过头来整理一下框架。(班里有个孩子刷《大秦帝国》,讲课时讲得战战兢兢[擦汗])。

凭记忆整理一下历史脉络。有个班主任姓周。周老师挑战高冷妃子的五星级笑点,烽火戏诸侯,玩狼来了的故事,最后被少数民族给揍了,打得屁滚尿流,打怕了都城牵到洛阳。这就是东周的开始。

因为周老师威严扫地。所以班里面有个姓齐的孩子成了老大(这里作者是不是落下了齐国的崛起?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使国力强盛。齐桓公成了中原霸主。)打着尊重班主任的旗号管理班级。后来齐同学家里出了点事,相继有晋、楚、吴等同学的崛起。春秋五霸: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接下来上演驱逐战,韩魏赵三家分晋,(李悝变法,胡服骑射,申不害变法…)田氏伐齐是谓书中所说的小齐也,秦国经历商鞅变法和吞并少数民族的土地迅速赶超其他大国,楚国也有吴起的帮忙,燕国大概是靠国君崛起的吧?这就是战国七雄:韩魏赵齐楚燕秦。

连横、合纵、远交近攻扯出三个口才极好的历史人物:苏秦、张仪、范雎。秦国技压群雄,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历史偏爱那个把握住机遇的人:嬴政。22岁真正执掌大权,38岁统一全国,50岁突然去世。贡献:建立中央集权的基本模式、路同轨,书同字,钱同文、南取百越北修长城。厉害了,我们的秦始皇。

只是碰见了李斯这个大臣,赵高这个司机,胡亥这个混蛋儿子,你是真没招啊。智商不在线,分分钟钟领盒饭。15年历经三个皇帝,二世而亡。曾有人断言亡秦必楚,果真是项羽杀的子婴,烧了阿房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楚汉相争,鸿门宴此项羽一愚也,衣锦还乡二愚也,乌江自刎三愚也。到手的江山拱手让做他人,可能对于项羽来说打江山易守江山就比登天还难吧?另外市井混混刘邦在用人方面确实厉害,萧何、张良、韩信,得此三人者能不得天下?关于刘邦的花边新闻戚夫人我就不说了,该安生的就让他安生吧。不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嘛!

在本书中成语有一些: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 负荆请罪 围魏救赵 胡服骑射 窃符救赵 朝秦暮楚  尊王攘夷  背水一战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好啦,书不长,又幽默,大家自己好好看吧,我磨叽一遍是为了加上记忆。晚安!

半小时漫画读后感篇6

看了一下时间仍然是花了一个多小时把书读完,估计我看书问题,做不到半个小时也或者半个小时是一种心理暗示,告诉我们看这本书花不了多少时间,这对于现在静不下心又充满焦虑的社会人来说是个很好的办法。

这本书由于所说的内容都是以前自己比较熟悉的,所以就没有进行梳理,主线上来说这本书梳理得挺好的,只要是想大概了解一下历史进度,至少在和朋友聊起历史来不至于一脸懵逼的话,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每个人读史都有各自的态度,但对于某种带有个人偏见或者为了迎合市场调侃的这类一定要保持一个谨慎度,对于本书在最后的“两晋之魏晋奇葩说”一节所表达的历史偏见,我是不太赞同的,特意在此写出来就是不希望读书的朋友被误导,供参考。

其实魏晋时期所产生的思想解放,是一个极其辉煌、灿烂的时代,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开拓了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和意义体系,那么魏晋时期就是继百家争鸣后的另一个中华文明思想解放巅峰,在这个时代,人们开始从人与社会的相处进入到思考完善个人风骨、风韵和形象问题,即使到了现在,这个影响对我们依然巨大,历史上很多人可能会根据政治上的混乱而错误解读这一时期的思想,这是历史上极大的不公,即使被誉为解放了千年黑暗欧洲的文艺复兴也不一定能比得上这场盛会,那时候的贤者将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各类文艺形式之间互相沟通的这种自觉的美学追求,才会孕育出中国文明史上璀璨的唐宋文明。

至于竹林七贤,在本书中被黑得发亮,但其实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都是才华横溢之人,因为政治矛盾尖锐,所以他们超然物外,不附权贵,追求自由,不同世人的趋炎附势又有何错误?王羲之父子、陶渊明、谢家三杰、祖冲之、郦道元等,哪一个不是牛人,明星批量生产的年代。

另外对于民族融合的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阶级细而广的分化等等这些历史意义,都是耳熟能详的知识点了,所以说一句我国以后的政治、文化、思想的发展,都可以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找到源头也是不为过的。

敲了这么多,其实有几点感慨总结的:

中华文明底蕴深厚,五千年的文化无数的风流人物,如果有兴趣只要拿一个点出来研究也是十分有趣而充盈满足的;看历史书可以看主线和梳理脉络,但对于作者带着个人色彩部分一定要谨慎和辨别,不能别人说是坏的就坏,人家说是好就好,读史使人明智,所以这一步更是至关重要;读历史未必不能以轻松的心态去阅读,看到有很多书友在一些评论上说读史要严肃一本正经等等,其实还是在于个人的把控,读史只是个人成长的一部分,但要求一定边读边查资料边辩证,我会觉得很累,也坚持不下来,我还是会有间读、精读和经典读的划分,自行把控,我们都应该有适合各自的读书风格;看历史书一定切忌对某一个作者进行崇拜心理,这样真的会把你带到山沟里去,而且很多所谓语言所表达的未必就是作者真正所想,同时你也会发现很多经典的文学作者是不会提出自身观点的,而是构建一个小型社会,让每名读者去领悟去感受,所谓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过度的崇拜和过度的解读作者思想都只是会让自己中毒,有害而无益;如果是一个想读历史但又不知道从何开始,甚至一看就晕的朋友,我会建议其先看这类漫画版的,对主线有个了解(作为一种过渡);然后再看历史小说类(如明朝那些事儿、王守仁知行合一);再递进一层去看一些大师的作品(如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演讲录、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到了最后再来看正史(如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这样的一个流程下来个人的历史知识架构也就大概能落定下来了,剩余的一些枝叶自己不断补充就好。

半小时漫画读后感篇7

众所周知,历史书籍现在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中,其中书籍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这些历史书的典例就是我在近期补全的《半小时漫画》系列了。

?半小时漫画》正如其名,是一部简短到病态的历史书目,它只描述了国家历史的主干部分外加各个朝代的主要特点,其中还将大量历史情节转化为国画。这种简化的历史虽然方便了读者的理解,减少了阅读量,却失去了历史复杂和深奥之美。同时,本作还有着强烈的子供向特质――从本作的文字和图画都能看出。事实上,无论是简短还是子供向严格来说都不是本作的缺陷。《半小时漫画》最严重的问题是其中充滞着大量的梗口嗨情节,例如《中国史1》中的“绿帽子”、“丁丁大”等词汇。如果本书真的是想面向低龄群众的话,应减少玩梗情节。

其次,与故事内容毫不相关的情节经常会出现在书中。例如唐朝史时的李元霸(《说唐》人物)特辑,既然李元霸是《说唐》虚构的`人物,那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地计算他的武力呢。除了添加槽点之外就没有别的作用了。(是个人都不会把《说唐》当真的)

总之,《半小时漫画》适合历史入门人阅读,如果想进一步的发展,还是去研读真正的历史长篇长书籍更为合理。

半小时漫画读后感篇8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是半小时漫画系列丛书。这系列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讲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实用又好玩的经济学、连小学生也能读懂的唐诗宋词等。此丛书即有趣的讲述了复杂的难懂的学问,也让你快乐地玩转整个世界,每页都有极其好笑的段子让你捧腹大笑。比如其中我比较喜欢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简单的网络语言,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利用通俗的比喻,别开生面的介绍了历史大事件。书中把东周列国比喻成一个班级,各个国家是有不同特色的同学,大家或是一起学习,或是打打闹闹,在诙谐幽默的描述中引人入胜,增加了阅读的乐趣。通过阅读中国史这部分,使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同时能够快乐的学习历史知识。

这系列丛书远远不止我介绍的那样,里面的知识足以让我们了解整个世界的`起源到现在的鼎盛,知道一些世界上深层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喜欢这系列的丛书,通过阅读这套有趣味的课外读物,多了解历史,多了解我们的国家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