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的总结推荐6篇

时间:2024-03-25 作者:Trick

一篇优秀的观后感是需要结合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观后感的书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回顾和总结电影的观影体验,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观后感的总结推荐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观后感的总结推荐6篇

观后感的总结篇1

2月18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组特别的调查数据:经向全国152所高校1475名大学生发起的问卷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北京冬奥会上的中国运动员,呈现出的鲜明特质是自信(89.83%)、刻苦(52.20%)、大气(42.51%)。这个调查足以让国人欣慰:中国的年轻运动员们用自己的拼搏和魅力赢得了大家的高度认可。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同样要自觉向这三个“关键词”看齐。

关键词一:牢树“自信”,干事业要“拼搏无悔”。

北京冬奥会上,中国的运动员们比以往心态更轻松了,他们开始真正享受这场四年一次的体育“盛宴”。武大靖在2月13日晚进行的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半决赛中,无缘a组决赛。赛后,他表示:“无论是好是坏都过去了,接受遗憾。最后一场还有接力决赛,还是做好自己跟队友一起全力以赴”。中国的运动员们不会像以前一样因为未得到金牌而承受巨大心理压力,而是马上调整状态投入到下一场比赛。自信的背后源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日益强大,源于中国观众对中国选手更加包容、更加理解了:金牌固然重要,但金牌绝不是全部。年轻干部作为国家的“生力军”,风华正茂,爱国家、有知识、有能力,在干事业时,一定要挺直腰杆,自信满满,即使偶尔犯了非原则性的“小错误”也不要害怕,不必妄自菲薄、诚惶诚恐,有些错我们“输得起”。

关键词二:用功“刻苦”,干事业要“孜孜不辍”。

此次冬奥会上,刚满18岁的“小栓子”苏翊鸣已将一金一银收入囊中,不满19岁的“青蛙公主”谷爱凌更是斩获两金一银。在二人成绩瞩目的背后,不了解他们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两个年轻人成功只是因为“天赋异禀”。然而,这两个“别人家的孩子”都曾付出过别人想象不到的艰辛:苏翊鸣可以“每天就一个动作练上6个小时,有冻疮也要坚持上山”,而谷爱凌讲述自己训练累的时候只能在缆车上吃饭或者休息几分钟,然后马上接着训练。年轻干部们想要在工作上取得成绩也是一样,必须“扑下身子”“脚踩泥土”“甘之如饴”,方能真正体验为人民工作的酸甜苦辣,才能长见识、积经验、增本领、获发展。

关键词三:胸怀“大气”,干事业要“成人之美”。

北京冬奥会的“大气简约”已经为世人熟知,其实此届冬奥会的中国小将和中国志愿者们也将“大气”“风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无论是中国冰舞组合王诗玥、柳鑫宇给未能站上领奖台的羽生结弦送上了“新春版冰墩墩”让他实现了“人手一个冰墩墩”,还是外国比赛选手被“场外运动员”中国志愿者的暖心服务“感动哭了”,“谢谢你,北京”成为他们高频使用的一句话。年轻干部们也要像中国选手和中国志愿者一样,时刻胸怀“大爱”,用“帮助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的理念帮助同事、帮助群众,彰显自己的“大气”之风,定能收获群众称赞的口碑,收获工作带来的“满满成就感”。

观后感的总结篇2

一直都听说《阿凡达2》很好看,再加上想写一篇真实的观后感,就抱着好奇的心态看上了这部充满了幻想色彩的《阿凡达2》。

?阿凡达2》中纳美族人的健硕、俊美、豪放和森林里虚幻的梦景,让我对潘多拉星球充满了向往。

我多想变成阿凡达。就像杰克那样,拥有一副高大的身段,迷人的宝石般的淡绿瞳孔,标志着胜利的v型装饰傲人地镶在额前,气魄逼天,然后给自己编上一束能与神兽融合的长辫,一条优美的尾巴,让长辫和尾巴与自己一起穿梭在深山中,我可以一身天蓝的皮肤,站在高山上,似乎能融入一方蔚蓝的天空。他们美得让人感叹,就连牺牲后从高空坠下时,与四围的绝壁葱茏也能构成一副动人的画面。

眼前的潘多拉星球绝美风景真的让人们觉得特别精彩,如果我们真的置身于其中想必是一件特别精彩的事情。美好的风景会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想去守护他的美好。

当然让我向往的不单单是纳美人和纳美星球风景的美妙。

我多想变成阿凡达。在满天繁星的夜里,睡在宽厚的绿叶上,轻卷页边。不远处的灵魂树摇曳出一片淡紫,小虫子展开翅膀画出一圈光盘,好似与那星星争宠。身下长年翠绿的大叶散发着从林的气息,带着我融入纳美之夜,与圣母在梦中相会。

我多想变成阿凡达。荡过一根根藤绳,腾飞在半空,在那岩石之巅与其它纳美人一起体验万鸟齐飞的壮丽,嬉戏在夕阳的映衬下。

看完《阿凡达2》我的心潮依旧澎湃着,我掷笔静思,阿凡达吸引我的究竟是什么呢?恍惚间,我似乎明白了,是纳美族人的善良、勇敢、真诚还有那满眼绿色,没有一丝暇疵的美景。

我多想变成阿凡达。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与猛兽一起并肩作战,义无反顾的冲向罪恶的人类,手挚寒矛,直指苍穹,对着敌人一口啸出自己的愤怒,一箭射穿敌人的心脏。

我多想变成阿凡达。骑着一身火红的幻影从悬崖上直飞而下,碧蓝的天为我削出壮美的身段,残阳为我定格出一尊激昂的雕像。脚下的幻影翅展九千丈,划破苍山的宁静,就像一团火焰在蔚蓝的苍穹画下热辣的一笔。

再一次在观看后仔细回味这部《阿凡达2》,我心中感受到了导演说的要保护环境的那份急切,也希望,希望能永远生活在那种环境中。

突然间又一只神鸟呼啸而过,纳美人俯卧在它身上,在绝壁上一个停顿,一昂头直飞下山,只有扇出的丛林湿风留给我无限遐思。

观后感的总结篇3

一个梦,一个五彩缤纷的梦,从窗子里飞了出去。它是一个冬奥梦,它要去寻找今年的冬奥冠军。

这个梦越过国家体育馆,越过水立方,越过白雪皑皑的赛道,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云雾缭绕,15个大项的标志在天上半明半昧地发出亮光。冬奥梦又看见了两个闪闪发光的奖章,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四方响起国歌,中国红照亮了奖章。一枚是冬奥会会徽,一枚是冬残奥会会徽。冰墩墩和雪容融从会徽后走出来,梦赶忙飘向前去问:“冰墩墩、雪容融,你们觉得谁是冬奥冠军?”“在你心中,谁是冠军,谁就是冠军。在我心中中国就是冠军!我们的祖国多伟大,有这么多优秀的运动员。运动员们都有着蓬勃向上的心态、夺冠的梦想,有了梦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冰墩墩说得对,”雪容融在一旁补充,“冬奥会在中国举行,中国就必胜无疑。你是一个中国的冬奥梦,你承载着无数中国人的远大梦想。你要做的就是弘扬奥运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梦深受启发,它道了谢就踏上了新的旅程,飘向孩子们的家中。就这样,每个孩子都有了一颗冬奥的'心,中国必胜的信念飞速扩散。这个梦也飘进了我的心里,我心中的冬奥梦就是让中国成为冬奥冠军。可究竟事实上谁会是冬奥冠军?

通过思考,我想:也许中国就是冬奥冠军。中国的花样滑冰双人滑、速滑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都是优势。其他孩子们似乎也想到了这点,滑冰场上的人数不断增加,滑雪场的队伍排得长长的;建筑工人也日夜不停地造滑冰场、滑雪场,大家都为了夺冠而奋斗;运动员们更是不辞辛苦地训练,他们要在冬奥会上为祖国争光,为此付出更多汗水。看到这一幕我很自豪,能在一个人民团结的国家中生活很可贵。中国人民一致坚信:中国是奥运冠军!

也许未来,这些在溜冰的孩子们也会成为运动员,在冬奥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夺得金牌。从滑冰场的上方向下看是一幅多美的画卷啊!滑雪场上也充满冬奥气氛。纯洁、坚强、健康、活泼的心都献给冬奥、献给祖国!

这些,只不过是梦想,过不了多久,这个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观后感的总结篇4

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东道主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灯笼代表着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并突出了举办地的特色;装饰图案融入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面部的雪块既代表“瑞雪兆丰年”的寓意,又体现了拟人化的设计,凸显吉祥物的可爱。

灯笼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渲染了2024年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身体发出光芒,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寓意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寓意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观后感的总结篇5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即,各国运动员已陆续入住冬残奥村。无论在冬残奥村,还是冬残奥赛场上,各种无障碍设施细节满满,为运动员及相关工作人士带来了友好而温馨的体验。

比如,在“冰立方”,除了10间永久的运动员更衣室外,工作人员还改造了10间集装箱式更衣室灵活补位,更衣室内部坐便器、洗手池、淋浴设施应有尽有;“冰之帆”则增加了36个无障碍看台,分散在各个场馆的入口处;而在高山滑雪比赛场地,“雪飞燕”里的饮料柜每排各种饮料都放一点,可以让不同高度的运动员都能拿到自己想喝的。

诸多人性化的设计,让冬残奥村和赛场更加安全舒适。满满的细节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与周到细致。

可以看到,从北京冬奥会到北京冬残奥会,可不只有“雪容融”接替“冰墩墩”上岗,也不只是景观与标识的不同,更多的改变藏在那些温暖的细节里。冬残奥村地面的防滑材料、一高一矮的手部消毒机、餐台的流食搅拌器与盲文菜单……这些未曾被忽略的环节,彰显了人文关怀。

正如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运行团队残奥整合经理刘杰所说的,“我们希望尽量不要借助人抬等外力帮助残疾人运动员行动,而是努力形成一个包容性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通行,这体现了平等与尊重。”

这份尊重,也收获了运动员们的好感,不少外国运动员变身冬残奥会“夸夸团”。荷兰残疾人高山滑雪队的教练尼基称,在他参加过的三届冬残奥会里,“北京冬残奥会的设施是最好的”;美国运动员诺亚·艾略特则称“北京冬残奥村的生活像做梦一样”。

每一处体贴细节的背后,都是“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的体现。从居住、餐厅、交通,到冬残奥会的赛场上,所有的服务与设施都为方便残疾人运动员生活与比赛而设计,让他们感受到“运动员之家”的温暖。

更重要的是,这些细致入微的设施,并非临时安排部署。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为例,“雪飞燕”早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坚持两个奥运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这份“提前规划”中,蕴含着我们对冬残奥会的重视和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尊重。

观后感的总结篇6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一方面彰显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与魄力,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决战决胜的必由之路。脱贫攻坚战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是全人类迫切期盼解决的难题。

回首2019年,全国有340个左右的贫困县摘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展望2020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现在,我们站在迈向全面小康的重要关口,需要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坚定百倍的信心,打起百倍的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伟大事业。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中华民族摆脱贫困的千年愿景即将梦圆。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脱贫攻坚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我们积极投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频道不换,靶心不散,必能迎来新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