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的积累能够提供丰富的例证和案例,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写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敏锐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风故事优秀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篇1
越聊越近的沟通距离 越来越浓的亲情味儿
沟通是架起亲情的桥梁,沟通是传递关爱的媒介,沟通是连接心灵的纽带。烽烟四起的战火时代,一封平安家书可以蕴藉家人的担心;独在异乡漂泊时,一声“爸妈,我还好”可以解除家人心中的“担忧石”;在收获成长之刻,一个视频可以与家人分享喜悦……血脉里的情感即使在千里之外也从未曾断绝,在当今社会不少人远走他乡,为理想和生活奔波,赚到的钱越来越多,但陪伴家人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聚少离多的日子里父母逐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从前的日光很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先生的《从前慢》记录着从前的慢时光,饱含着鸿雁传书的憧憬等待、电报传信的紧张守候、排队打电话的焦急难耐,那些盘算着时间苦苦等待的点滴,虽有无奈和缺憾,却承载着时代变化独有的记忆。
家书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传承着心底最深沉的家风情怀,生生不息的亲情文化,在一卷素笺一卷墨中融进字里行间,纸墨芬芳里回荡的是对父母的关怀挂念,是家人的一颦一笑,是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光。在电话、网络日渐普及的今天,如果让你来写一封家书,会怎么去表达呢?一定不会是杜甫那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心境,但或许会有陆游“写得家书空满纸”之情。对父母说不出口的“我想你了”,通过家书的形式,用温暖话语写上对他们的思念与嘱托,让蝉翼薄纸载墨千金,盖上最思念的邮戳,邮去最熟悉的地址,把心里的爱也一同捎去。
由李春波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一封家书》,唱出了对传统交流方式的一种追怀,歌词虽略显单调,却让人感受到家书的朴实,从而传达出浓浓的亲情。父子间的家书往来《其实父母也是装的》《你的形象已经荡然无存》在网络上走红,当时读大学的郑艺即将毕业,本来一直对孩子坚持“自由发展”理念的父亲郑国强没忍住,一口气写下23页的长信,希望在关键的地方对儿子有所点拨,几天后这封家书经郑艺稍作处理连同自己的回信发到了网上。虽然这封往来家书看似“另类”,语言又有些“简单粗暴”,但却真情流露不加任何修饰,让人能够读到父子俩同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们之间比普通父子更深、更浓的感情。
生活总是需要点仪式感,不如就趁着岁月静好,动手为父母写上一封信吧,让这些温情的文字,直达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加深我们最绵长的亲情。可以把平时说不出口的话写入信中,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与牵挂,用小小的举动,温暖父母日夜操劳疲累的心。一封家书,从写到寄、到等、到读,时间是缓的,心是静的,情是饱满的,它系上了家人之间的那份爱,不似烈酒、只如清茶,清冽却直抵心底。
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拉近着我们沟通的距离。但诸位不妨在繁忙中脱出身来仔细想想,多久没给父母打过电话了?上一通电话又聊了些什么?想必他们已经在电话那头等待了很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事业与梦想总是会推着年轻人止不住地向前奔跑,联系已然甚少,即使偶尔记起,也只能湮没在岁月匆忙之中。追逐着时间,我们长大了,却也渐渐失去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本应该轻松说出口的爱,总是说不出来,每次挂掉电话都是遗憾结尾。
缺少了沟通交流,难免会出现争吵,即使父母与孩子之间总是无私,也会无法避免地划出道道伤痕。父母更需要我们精神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抚慰,这与物质的多寡关系不大,请多给他们打几通电话,他们一直在背后默默关注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与父母之间早就建立起了“情绪共同体”,我们一不小心就会给父母带去一种直击心底的失落,却也能轻而易举为父母送来一份简单的快乐。他们打电话聊的永远是那几个话题——按时吃饭了没有、工作忙不忙、身体好不好……他们从来都没有过多的要求,即便只是听到我们的声音,也会觉得满足。逢年过节,很多人像“赎罪”一样,给父母各种“买买买”,试图弥补因为工作太忙不能陪伴的亏欠,可过年时再多的物质补偿,也无法弥补父母这一年来独守空巢的盼望。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流。”《父亲》里的这句歌词充满了遗憾,常回家看看吧,别总是说“忙”“没时间”“等有空再说”,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用行动去陪伴给你生命的人。你可能会说,陪伴父母来日方长……那我们究竟还能陪伴父母多久?有这样一个计算公式:假如一年中,只有过年7天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相处11小时,若父母现在60岁,假设活到80岁,我们实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540个小时,也就是64天。这64天就是我们口中的“来日方长”。父母在时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时人生只剩归途,没有人愿意父母老去,但谁都不能阻止这一天的到来,多陪陪父母吧!不要让头发花白的老人,每天守在窗边张望,一次次地希望、失望……
进入智能手机时代,特别是因为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出现,沟通联系也变得方便了许多,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和父母亲人互动,即使相隔万水千山,也能实时分享声音与画面。我们年轻人总是无时无刻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然而对于父母而言,这些却是新鲜陌生的事物,难以像我们一般“玩转”,尽管他们在努力追赶,在网络信息时代里寻找我们的踪迹,但飞速变化着的信息时代让他们应接不暇。我们长大了,可父母却越来越老了,小时候他们对我们细心呵护,可我们拿得出同样的耐心去照顾他们么?倘若父母最终与社会脱节,抛弃他们的不是时代,而是我们!所以当他们不会使用手机、电脑,来向我们“求助”的时候,请不要不耐烦,因为他们也曾经手把手地教会我们用筷子。
所有父母都不愿缺席子女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去年国庆,一张背影照刷爆朋友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一男子为了让父亲看到升旗仪式,毅然决然地让老爷子坐在他的肩头。升旗期间,老爷子激动地不断鼓掌,男子脚下如同长了根,稳稳地站立着,扶住父亲的双腿。这一幕,让无数人泪目,小时候,我们常常被父亲高高举起扛在肩上,当父亲年迈之时,身强力壮的儿子将他扛起,我想“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大概就是如此吧。每次与父母视频通话,看着他们日渐苍老的容颜,内心就有一种深深的眷恋,看着他们还算健硕的身体和布满皱纹的脸上开出一朵快乐的花,内心就会有一种深深的暖意。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既是长辈对孩子的牵挂和惦念,也是他们藏在内心的深深思念,也许只是简短的一段视频,就能够慰藉他们的思念之情。可能我们会觉得他们有点烦、有点唠叨,甚至与我们格格不入,面对父母嘘寒问暖的言语,也只是嗯嗯啊啊地应着,有时间打游戏、追剧、刷微博,却“没空”听他们唠叨家常。“子欲养而亲不待”不应该成为我们人生之中的遗憾,在闲暇之余请多陪陪父母,趁时光尚早、岁月尚好,多关爱他们、体贴他们,时常跟父母视频通话聊聊天,叮嘱他们保重好身体、照顾好自己。
“笔墨行间”的书信时代里,藏着的是时间酝酿而出的浓情,在“天涯若比邻”的信息时代,则更需要我们细微之处的关心与沟通。爱是一种力量可以穿越一切,让我们跨过时空的纬度感知它的存在,及时把爱带给父母,无论方式怎样,都不会让其中的情感受到任何一点稀释。
“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他偷走了父母的青春和壮年,让我们看着父母一点点老去。莫再谈人生忙碌、来日方长,如若将世间万物都衡量出一个价值,那还有什么能比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更贵重呢?舍弃低价值的,换得更为珍贵的“宝物”,这一定是人生之中的幸事吧。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都是对父母爱的回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更应以那颗赤子之心回报他们。请担起主动沟通的责任,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分抱怨和指责;多一份感恩,少一分尴尬;多一份亲切,少一份冷漠。没有永远的来日方长,只有突然而至的生离死别,我们无法控制父母的老去,但至少我们可以用时间与爱让亲情不留遗憾,所以,请多一些陪伴和沟通,去追赶一下父母老去的脚步吧。
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篇2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记得在我还是懵懂孩童时,父亲便将规矩一点一点的烙在了我那几乎一片空白的脑袋里。
其中有几件令我影响特别深刻的事……
记得在一次吃晚饭时,我用筷子在一碟菜中挑三拣四的,结果把整碟菜弄得乱七八糟的,而我却没有多大感觉。可就在这个时候,爸爸突然喊了我一声,我正疑惑爸爸为什么要叫我。爸爸也做出了解释:“你看看你把这碟菜弄成什么样子了,嗯!”爸爸的声音越来越低沉,我也感受到了爸爸的怒火。“如果你在和别人吃饭的时候把大家要吃的菜弄得乱七八糟的,你觉得别人会怎么看你。别人会认为你没家教,没礼貌!如果你以后当了一位老板,当你和客户吃饭的时候,你这么做,那么你那个客户将会永远离开你。而你的公司也会因为你而一落千丈甚至破产!”说到这,爸爸突然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后,继续用那严厉的声音说道:“如果你以后在饭桌上这么做,那你以后就别吃了。”说罢,爸爸就没有再说什么了。那时候的我还小,还不能完全明白爸爸的意思,但他那最后的一句话却让我不敢再继续那样做了。
还有一次在我写作业的时候,我还模糊记得我那时候正边听着音乐边写作业。双脚随着音乐的节奏踏着地板,踏出一阵阵与安静的房间不和谐的声响。过了一会儿,爸爸似乎想检查一下我做作业的情况,随着“吱嘎”一声,爸爸推门而进。而我还沉浸在音乐的美妙节奏中写着作业,并没有发现爸爸的到来。突然,一只手从我身后伸出来,迅猛而又小心翼翼的将塞在我耳中的耳机拔掉,我顿时被吓了一跳。猛地转身却看到了爸爸那张黑的如锅底的脸,我顿时觉得我好像闯祸了。这时,爸爸终于开口打破了这令人不自在的气氛:“做作业就要一心一意,不要边听着音乐边写作业。三心二意不是好习惯,坏习惯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若你不能解决这个坏习惯,那你以后就准备好失业吧,准备好做个社会最底层人士的心理准备吧。”说罢,爸爸便转身离开,留下一个呆愣在原地的我。
父亲十分严厉,在我小时候便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规矩塞到我那小脑袋里,留给我长大后细细回味。而也正是爸爸的这份严厉,才能使整个家洋溢着良好的家风,才能使我在如今如此的出类拔萃,为我奠定人生的基础吧……
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篇3
每人的心中都会有四五条父母要你铭记于心的家训。我也不例外,现在就让你来跟我体验一下我家的家风吧!
有一年的新年,我远方的小姨来我家做客,爸爸让我去接大姑,要我客客气气的跟大姑打招呼、热情的和大姑打招呼、热情地帮大姑拎东西。我把大姑请进了屋里,小姨坐下了,我突然发现桌子上有水,我就想去擦水,妈妈马上把我叫了回来,说:“你在擦水的时候要注意一件事,不要朝着客人的方向擦,这是对客人的不敬,要往自己的方向擦。”我当时还嫌妈妈啰嗦呢。饭做好了,是我最爱吃的饺子,我要吃了,爸爸赶紧拦住了我,说:“孩子,等一下,吃饭的时候要等客人,这是礼貌。”小姨坐下来吃饭的时候,还夸我是懂事的好孩子呢。
记得还有一次,我在家里自己做木偶,做木偶的事对我这个笨手笨脚的男孩来说简直是天大的难事。做木偶既费时有费力,做到一半我就生气的把木偶扔到了一边,坐在边上生闷气。这是爸爸走了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这只是人生当中很小很小的挫折,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要有不服输、坚持不懈的精神,再苦再难也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听了爸爸的话,我又重新拿起了木偶,耐心地做出了一个木偶。这只木偶到现在我还一直保留着。
就是这样,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教育我、鼓励我。教育我怎样做人、怎样为人处事,应该具备着什么样的精神,使我健康、快乐地成长着。现在我也渐渐懂得了,父母为什么要对我进行这样的教育:因为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也要靠我们这一代去建设。
这就是我的家风,相信你们的家风也和我一样吧!
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篇4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家庭式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
在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家风故事。宋代的司马光,虽管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子女的培养。他所著的《训俭示康》传至当今,还告其子曰:“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的儿子们,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可见一个好的家风对一个家族有多大的影响!不但是中国,外国人也对家风十分重视。
曾任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且富有,但他仍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独立,决不让他们依赖父母。儿子失业后,一边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说到家风,我的身边有这么一件事儿。在我奶奶家边上,有一户张姓人家,儿子四十来岁,我叫他“张叔”,他的老父母七十多岁。一般在农村里,像他这个年纪的人,都爱抽个烟呀,喝个酒呀,赌个博啥的,可是张叔却从来不去。有一次与他闲聊问起他原因,他很从容地对我说:“在农村,每逢节假日或者农闲时节,村里的人就聚在一起喝酒、赌博。可是我的老父亲从来不去参与,并且从小就告诫我说:‘赌博不能碰,赌博会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准吸烟,烟有百害而无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伤身。’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我也就养成了不赌博、不吸烟、少喝酒的习惯了。”这,应该也算是良好家风的一种。
好的家风,就应该将其发扬光大。
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王守仁先生曾经在家训《示宪儿》中这样写道:“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在此,我将这两句话与大家共勉。愿好家风渊源流长,善哉!
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篇5
好家风像优美的音乐浸润我们心田;像经典的书籍传授我们知识;像明亮的灯光指引我们前行。
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呀,天才与凡人只有一步之隔,这一步就是勤奋,勤奋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妈妈说:“越勤奋,越幸运”,这就是我家的家风。是啊,别人可以替你开车,但不能替你走路;可以替你做事,但不能替你感受。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行走,成功要靠自己去争取。”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他们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在我身边,就有一个勤奋的好榜样,那就是我爷爷。爷爷从贫瘠的农村来到了部队参军,他做事严谨、性格坚强勇敢、勤奋上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军官。
级别越来越高,爷爷也越来越勤奋努力。他要求司机在自己车上放几本书,出车的空隙就拿出来看看。他还经常鼓励战士们,要坚毅、能吃苦,要继续自己的学业,去考学、到军校进修,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和能力。爷爷大校转业后担任了测绘局领导,同样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努力,为国家的测绘事业作出了贡献。
爷爷带了个好头,爸爸自然要向他看齐。爸爸在工作上也是勤勤恳恳,很多事情也是亲力亲为,从不抱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工作中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勤奋帮助爸爸在工作上越过了暂时的失败和挫折,助他摘下甜美的成功之果!
我从小学习舞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练基本功的时候,我经常因为肌肉疼痛而想要放弃,但是爷爷和爸爸的榜样力量,让我不甘落后,我坚持着、努力着,很快我的基本功变得扎实、各种有难度的动作也能很快做到位,舞蹈起来更是行云流水、流畅优美,因此在各类舞蹈比赛中,我获得了很多奖项。
我想,在若干年后,带着“勤奋努力”的好家风,我长大了,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我相信自己仍然会延续这种好家风,让它伴我成人、成才。
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篇6
奶奶的实木玻璃相框
在围着奶奶绕的小时候,时常看到她擦拭墙上的实木玻璃相框,每到过年,再把它打开补充几张新的照片,然后挂在老屋泛黄却依旧干净的墙面上。就这样,在一年又一年的新春爆竹中映出了奶奶的一生。
然而,生活的困难并没有因此结束。先后几年,大爷爷成为烈士,爷爷痛心成疾,身体每况愈下,奶奶逐渐支撑起整个大家庭。为了抚养四个孩子,奶奶糊灯笼、编竹篮、卖粮食、卖首饰,成功把孩子养大,还把爸爸送入大学的校门。爸爸常说,他的学费都是奶奶的首饰钱,每每说起也是一脸的内疚。“你爸爸出生的时候是家里最穷的时候,所以给他名字取了‘俭’这个字,就是希望他以俭为美,珍惜当下。”
爷爷去世后,奶奶更恋家了。“你爷爷在这呢,我要在这陪他过年。”每到年关,奶奶都不愿意离开和爷爷生活了三十余年的家,仅在我订婚那年,奶奶带着相框来到了我家。陪着奶奶整理那大相框,看一张张饱含记忆的照片,一层叠一层,有的已经褪色,但曾经的记忆仍是那么鲜活。“这是新中国成立那年……这是你爷爷入党那年……这是你爸爸大学毕业那年……这是你出生那年……”每当看着照片说起过去,都是奶奶最开心的时刻。
2020年底,奶奶不在了,我把奶奶的相框带回了家,仍旧期待过年,念着奶奶言传身教给我们的珍惜当下的家风,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传承。
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篇7
我的爷爷是一名退休老师,今年八十五岁了。他满头银发,慈祥和善,热心快肠。他每天脸上都笑呵呵的,对每个人都很友好。他是社区合唱团里声音最洪亮的那个“老先生”。每到“邻居节”的时候,他都会精心做他的拿手好菜“粉蒸肉”和“炸藕夹”,热情地招呼大家分享。爷爷坚持每天看电视看报纸,晚上七点戴上老花镜看《新闻联播》是他雷打不动的节目,看到有的地方发生了地震、水灾、台风,爷爷都非常担心,还会掏钱捐款。
我的爸爸是一名大学教授,他课讲得好,是学生心目中的“男神”。每年过年都有很多学生给爸爸打电话、发祝福、寄贺卡,这些学生里有他帮扶过的贫困生,有他批评过的“调皮佬”,有喜爱他课程的“粉丝”,也有要他指点迷津的“创客”。爸爸每天都很忙,但他还是坚持热心做公益,还经常带着我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他担任着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经常组织活动,向贫困地区学校捐图书、捐文具、捐衣服。
我是一名热心有爱的少年。去年暑假,我参加“希望工程—出彩讲堂”乡村公益活动,来到了国家级贫困县河北滦平的偏道子村。这个村里的小朋友很多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他们和爷爷奶奶住在村里。我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一起背诗词、一起上山采摘、一起去看望孤寡老人。我把自己带来的一大包沉甸甸的图书、笔记本、彩笔、玩具、棉手套送到他们手里,我们紧紧地搂在一起合影,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我心里感到非常快乐,非常满足。
我们家不是土豪,只是普普通通的家庭,我们没有很多的钱去做慈善。但是爸爸告诉我:我们不能忽视了身边的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给人一个笑容,说一句体贴的话,送人一本书,捐出几件旧衣服,给老人和孕妇让个座,帮陌生人指指路,献一次血,开车礼让行人,给贫困学生买一件过冬的羽绒服,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它们就像是雨天里的一把伞,酷暑里的一杯茶。
我们语文课上学过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善良、关爱就在平凡的生活里。前几天在微信里看到了一条消息,杭州萧山82岁的老人陈阿毛徒手疏通下水道,清理路面积水这个小举动已经坚持做了20年。20年啊!一件小事能连做20年,真是不简单!善良有爱心的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或许是同事邻居,或许是大叔阿姨,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每天充满善意地工作、学习、生活,用关爱去触摸别人的心,用力所能及的帮助去给人欢喜、给人信心、给人力量,这就是我的家风故事。
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篇8
我的家是成千上万个家庭中很普通的一个,父母都在当地一家工厂上班,平时也很忙。但却是幸福的,快乐的。面对挫折时,我们不会气馁;面对不足,我们可以知足;面对失误,我们会一起分析原因……
我家的勤劳之风。我出生于农村,小时候就和山坡庄稼打交道,随着小麦,稻子一次次的丰收,我也渐渐长大。现在虽然身在城市,可我那颗乡下勤劳朴实之心还是没变。所以在家里一有时间,我也会受父母的影响,帮助做些家务。我帮妈妈晾衣服,拿着扫把扫地,爸爸则在一旁整理桌上的东西,一家人显得十分默契,最终房间会被我们打扫得一尘不染。
我家的智慧之风。我和爸爸妈妈经常在茶余饭后进行些智力小游戏。比如说一些含动物的四字成语啦,描写春天,花朵的四字词语等。这不,游戏又开始了,我脱口而出:“马到成功。”妈妈反应很快:“一马当先。”爸爸也加入了:“老马识途。”我不慌不忙道:“井底之蛙。”妈妈接着说:“亡羊补牢。”爸爸也不假思索:“闻鸡起舞。”又到我了:“龙马精神。”看了这些,你是不是也觉得好玩?你的家庭有智慧之风么?
我家的感恩之风也是名不虚传的,从小爸爸就经常对我说:“一个人要知足,要知道感恩,孝顺长辈回报他人。”父母都是很有孝心的人,所以在这个方面,他们给我做了很好的榜样。爷爷奶奶每次来我家时,爸爸总是会给他们添茶倒水,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给其它客人添饭还会偶尔给客人们送上几句祝福语,客人们看我这么懂事,不由得连连称赞。
我的家里有着各式各样的风,幽默,乐观,勤劳,感恩……有了它们,我的家才更和谐经,更美丽,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