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合理布局有助于教师掌控课堂,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一份注重实践经验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建立技能与知识的联系,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术教学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美术教学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
掌握数字美术字的两种写法,认识数字美术字的装饰作用,用运用其作为图案纹样装饰水杯。
二,课前准备:
收集有数字美术字的商标、工艺设计供学生欣赏,几种数字美术字表。
三,教学过程:
1、出示有数字美术字的商标、工艺设计及装饰画供学生欣赏,领略数字美术字的整齐美,及讲解其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从对几种数字美术字表的欣赏去认识数字美术字的字形特点,不管如何变化,一般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基本笔画形状,形式分为竖写和斜写。
3、书写时先画出方格,然后分出二小格,上部略小下部稍大,“上紧下松”使字更稳重。
4、书写步骤:
打格;按上紧下松的`原则,单线起稿;改成粗细一致的双线;填色。
四,用数字美术字作图案资料美化生活用品。
画出水杯基本形。
重点在水杯的部分用数字美术字作图案的主要纹样,再添加小花纹装饰,以烘托数字美术字,使其意更突出。
形式可对称或均衡,图案要适合水杯外形。
涂色: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运用对比色或类似色的配色方法,画出鲜明的效果。
五,学生设计,教师辅导。
六,作业展览,评出优秀设计奖。
美术教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2、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具学具: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欣赏:
(1)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寻找邻近色的彩纸,用剪贴的形式表现色彩的和谐。
美术教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人的长相的差别所在,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人的长相,感知自我。并表现出内心到外形最具特点的我。
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人物五官的特点。
难点
如何用各种手法表现出特征更突出、深刻的自我。
教学准备
五官比较有特色的人物图像小镜子、图画纸、铅笔、橡皮。
教学方法
展示、实践法等。
板书设计
雕塑自己的形象
一、面部构成:眼、鼻、嘴、眉毛、耳朵等。
二、雕塑方法:刻、粘、挖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的脸都是一张无声的介绍信,传达了我们的面部特征和一些内在信息。
特别处于青春期的你们,更在意自己的脸,因为它代表了自己个性的形象。你能准确的说出自己的特点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长得各不相同呢?板书标题:“认识我们的脸”。
二、新授
经过同学们的观察与讨论,我们得知,五官以及脸型、发型是区分人与人差别的主要部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些关于“相貌”的知识。(课件展示:发型、脸型、眉、目、鼻、口、耳)
(一)头发是我们头上的一片茂密的森林,它不但反映性别,还表现出人的某些爱好,性格。
讨论总结:长发、短发、直发、卷发、传统发型、新潮发型……,反映出潇洒、直率、古典、时尚等个性。
(二)脸的形状对一个人的长相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脸基本上是卵圆形,但仔细分析又各有特点,找几个脸形有特点的同学分析,如方形脸、圆形脸、瓜子脸。老师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每个人的脸“田国目用,甲申由风”。请同学们用小镜对照自己的脸形,找出自己更靠近哪一种?
(三)眉毛是我们脸上的一道天然屏障,脸上浓重的一笔。眉毛又是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观察并讨论。长眉、短眉、浓眉、淡眉、平眉、上挑眉、下垂眉……等
(四)眼睛像是什么呢?眼镜是心灵的窗子,人的丰富的感情世界都靠这扇窗子来展示。看看自己的眼,杏眼、吊眼、垂眼、平眼、细眼、眯眯眼……你是哪一种?
(五)鼻子又像什么呢?——“脸上挺拔的山峰”。看看、摸摸自己的鼻子,它是什么样子?高鼻、塌鼻、瘦鼻、肥鼻、长鼻、短鼻、勾鼻等等
(六)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自己的.唇形,有平嘴、大嘴、小嘴、上厚嘴、下厚嘴……无论那种嘴,老师都希望它的嘴角永远是向上提的,因为这说明我们永远在微笑。微笑的姿态永远是最美的!
(七)我们的头上还有一对永远也不能见面的“双胞胎兄弟”——耳朵,它也有长短、厚薄、大小之分。
以上我们了解了自己的脸,怎样去表现才让人过目不望,印象深刻?先看看冯小刚、陈佩斯、宋丹丹的相片,每看一位都让学生讲出他(她)的五官特征、脸型及发型特征,讲完后再让学生看明星的漫画像,通过漫画像证实学生分析的正确与否。
讨论如何表现人的特征:一、夸张的手法,将特征因素适当加强,例如嘴大是一特点,就适当将画中嘴的尺寸比实际还大。二、用突出的手法,增强特征部分的对比强度和刻画力度,或用削弱非特征部分强度的方法,突出特点,也就是要有主次之分,不处处夸大。比如重点刻画有特点的眼睛,削弱非特征的耳朵。
三、布置作业:
利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五官、脸形、发型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性格,从不同角度选一自我感觉最美、最酷的造型,可结合漫画的表现手法,为自己画一张生动的画像。此时教师在教室巡视,帮助一些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并进行造型的辅导。
四、小结:
用展览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共同分享,体会是否挖掘了内心的情感和突出了自己的外形特征。
通过这一节课的设计,我觉得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能量是巨大的,他们会去主动地联系自己,学习效果便十分明显。教与学真的是需要花一番工夫去研究的,不能把全部的知识都通过教师交给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
教学反思
我觉得课上如果做雕塑同桌的形象效果会更好.现在的学生全部为独生子女,平时在家娇生惯养,很多孩子表现出自私,不独立,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些时候导致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他们在下面幻想自己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成绩。有些家长问老师孩子的成绩为什么上不去,有部分原因就在这里,所以我认为在原雕塑自己形象的基础上改为雕塑同桌的形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关心他人的情感,而不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美术教学教案篇4
一、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
师:“哈,多可爱的手宝宝啊,小朋友们喜欢吗?我们一起看看手宝宝长什么样子?
教师出示已用嘴巴、鼻子、眼睛等装饰好的小手模型,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观察制作的手宝宝,了解手的结构与宝宝的关系。
师:手宝宝这么可爱,小朋友们知道它是用什么做的吗?(画笔、卡纸)我们叫它手宝宝,那么手宝宝的脸上都有什么呢?(眼睛、嘴巴、鼻子、辫子等)手宝宝的嘴巴、眼睛在手的什么地方呢?(手心) 小朋友的手心在哪里呢?……
当孩子的兴趣被激发,有了想做的欲望时,教师可引导孩子观察了解手的结构与手宝宝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孩子制作手宝宝。
三、教师示范制作。
1.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老师要把自己的手装饰成一个可爱的手宝宝。请两个小朋友观察两个手宝宝(模型)的眼睛是画出来的还是贴上去的.,并帮助老师的手宝宝画或贴上眼睛和嘴巴。
2.教师示范画辫子,提醒孩子在画的时候要把手指分开伸直,从手指的下面一点一点地往上涂颜色,直到将辫子都涂满。
3.师:看了老师装饰的手宝宝,你们想不想来装饰一下自己的手宝宝呀?
教师可根据孩子的能力强弱,让幼儿为手宝宝画或贴上眼睛。教师示范画三条,画第一条 时教师讲解示范,画第二条时引导孩子说老师画,画第三条时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画。
四、孩子动手操作。
1.引导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装饰自己的手宝宝。小朋友们可以直接在自己的手上为手宝宝画上眼睛、鼻子、嘴巴,也可以将没有颜色的小贴片涂上颜色再贴在自己的小手宝宝上。
2.展示自己装饰的手宝宝,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不同的肯定和表扬。
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适时帮助能力差的孩子装饰手宝宝。
美术教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方式及欣赏活动,培养学生感受抽象美和以抽象的色彩、点线表达情绪的能力。
操作:能用不同的色彩、点线来表达特定的情绪。
情感:通过欣赏、交流讨论,激发创造精神,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教学重点:欣赏绘画作品,体验色彩和点线变化的丰富,感受艺术元素所带来的特有表现力。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色彩、点线表达特定情绪。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水粉颜料、油画棒、水彩笔、画纸等。
作业要求:用简短文字写出特定的情绪,并且用色彩、点线表达。[注:线条的粗细变化、冷暖色块的搭配。]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3课《画情绪》。板书课题:画情绪
2、情绪就是心情、心境。我们平时都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常见的有喜、怒、哀、乐。
3、你能找出和画面相同的情绪吗?[课件]
这些画中画了些什么?[点、线、面、色]。师小结:这些画没有直接画出大家的表情,而是用点线面色的组合表现了人物的情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画情绪]
二、创作与表现
1、哪些色彩、点线和形状可对应哪些情绪?进行讨论。[见课件]在视觉刺激中,色彩最直接地…
2、欣赏范作。说一说画面中哪些色彩的搭配、点、线和形状可对应哪些情绪?
3、画一画。听一段音乐想想作者表现的什么情绪,请你高举你的食指在空中画线条或形状:播放热情的音乐(欢快的节奏),柔和悲伤的音乐(江河曲),你又是用怎样形状的点线面?师生交流:说说画的点线面是怎样的.?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长的、短的、急的、慢的、自由的、规则的)
4、情绪是一种个性的,自由的,因此每个人的理解都有差异,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同种心情可以用不同的画面来表现。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大师是如何来表达自己
内心的情感的。出示凡高的《星月夜》。师:画中表现的是什么?是用什么颜色来表现的?你能感受到画家是怎么样的心情?生:不安、恐惧、旋转的星空让人感到画家对自身悲剧的预感。[见课件]
5、教师师范技法。
6、学生练习,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巡视。(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三、反思与评价
1、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2、作品交流,为什么有的作品缺乏表现力?
拓展:
1、来自大自然的色彩、点线面。[课件]
2、尝试用电脑绘画等方法来表现情绪。
美术教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生活中的美,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及成功感。
2、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一盒与众不同的蛋糕。
3、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协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实地观察蛋糕店,丰富有关蛋糕的知识,共同搜集各种制作蛋糕的材料。
2、相关课件和电教设备。
3、分组放置幼儿操作用的材料:泡沫、海绵、橡皮泥、皱纹纸、糨糊、各种颜色的珠子。
4、室外设置若干柜台,帽子、围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趣引出蛋糕。
师:蛋糕是小朋友最喜欢的点心,你们知道蛋糕是怎么做成的吗
二、讨论、观察了解蛋糕。
幼儿先互相描述自己过生日或平时吃的蛋糕的模样,然后再仔细观察画面中的图象,回答老师的问题。
1、蛋糕的主要部分(底座)一般是哪些形体
2、蛋糕上面可以放哪些食物
3、一盒漂亮可口的蛋糕是怎样做成的呢
4、观看课件第二部分。(演示课件,幼儿观看蛋糕的制作过程。)
三、自由创造制作蛋糕。
1、教师逐一介绍材料,与幼儿一起讨论每个材料的用法。
2、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材料,按自己的意愿制作与众不同的蛋糕。
3、教师巡回指导。
4、启发幼儿给已经做好的蛋糕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体验、交流展示蛋糕
幼儿联系生活,戴上帽子、系上围裙,向大家介绍、出售自己的产品卖蛋糕。
活动反思: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给艺术以启发。此活动中,蛋糕是幼儿常见、常说的事物,因此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充满激情。在看看、说说、做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个个兴致盎然,完全沉浸在活动之中。丰富的操作材料给幼儿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在其中的一组放置可食用的材料,活动后把自己做的蛋糕给大家尝尝,就可以以点带面,让幼儿切实感受创作与实际的关系,体验其中的快乐!
美术教学教案篇7
一、教材的分析:
这学期美术一共十八课,教材的内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创作和学习。内容丰富,从而使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简单、具体的形象。本学期在绘画的具体形象上有所要求,学习一些简单的简笔画,把基础打实。
二、学生知识能力及情况分析: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至于其他学习成绩还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学生的差异很大,有许多学生基础很薄,需要时间和教师的个别注意。从幼儿园上来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和理念很重要,让同学们对美术产生的畏惧感逐渐的消失。
三、教学目标任务:
1、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加强绘画的技能。
2、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爱好。
3、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形象具体化的观察力等。
四、教材重、难点:
1、学习有关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等。
五、针对该年级的教学计划:
该年级学生男生较多,学习很活跃,在课上纪律需要维持,学习简单的简笔画,提高具体思维的能力。
六、主要措施:
1、认真学习美术课术新课程标准,加强有关艺术课理论的学习,认真学习研究、钻研美术教材,把握教材内容,抓住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及代表性的学习内容。
2、认真备课,不打无把握之仗,备课内容要体现创新,即力求实用,又方便灵活,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3、按时上课,上足课时,布置作业要有灵活性并可以及时批改学生作业。
4、加强课外辅导,特别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5、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如实践能力比赛和测评。开展评选优秀作品展评活动。
6、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绘画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美术教学教案篇8
教材简析:
上学期也学习过电脑美术,但这学期要求学生能够利用画图程序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游戏。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板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敢于上机操作,并能利用矩形、椭圆形等工具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准备:
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及电脑软、硬件设备。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专用教室的教学设备。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做好学生进电脑教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
引导学生正确的开机,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复习上学期填色知识。
活动二:
通过大屏幕欣赏一些优秀的电脑美术作品,并当场演示一幅电脑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打消学生对用电脑作画的恐惧。
教师清晰的演示如何利用画图程序界面中的各种工具组合成有趣的画面。
请学生随意的使用一下各种工具,熟悉工具的使用。
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电脑绘画的操作。
活动三: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矩形工具和椭圆形工具设计并画出一幅有趣的电脑绘画作品。
在作业重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和绘制。
活动四: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欣赏、评述其他同学的作品。
安全关机,有秩序的离开电脑教室。
第二节
活动一:
电脑大屏幕出示教师用画图软件制作的《拔萝卜》童话故事的`连环画。
请学生具体分析画面中的人物、背景等分别用了哪些工具,怎样进行组合的。
请学生照老师做的试着用各种工具组合一下。
活动二:
教师出示画在纸片上的小猫、小熊、兔子、猪、熊猫等小动物的头像,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选择画图软件中合适的形状工具画出来。
选取最漂亮的颜色涂色,使画面更丰富。
用画笔、喷壶等工具装饰背景。
鼓励有基础的或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自由的发挥,大胆的创作。
活动三:
在大屏幕上互相欣赏作品,体会成功的愉悦。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的寻找上机的机会,去创作更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教学评价:
1、是否积极大胆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敢于上机操作。
2、能否利用矩形、椭圆形等工具进行绘画创作。
3、是否对电脑绘画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