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案的准备工作能够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深入学习,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篇1
目标:
1.从同一时候各地气候的不同感知祖国真大。
2.感知诗歌的趣味性,学习用图标朗诵、记忆诗歌。
重点:
学习诗歌。
难点:
学习用图标朗诵、记忆诗歌。
准备:
1.课件《我们的祖国真大》,天气预报视频。
2.有观看天气预报的初步经验,布置好动态天气预报中的材料。
过程:
1.出示中国地图,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认识这是什么?
我们的中国地图像什么?
你觉得我们的祖国怎么样?
小结:我们在江苏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很小的地方,我们的祖国真大啊!
2.播放天气预报视频,以播报天气预报的方式来朗诵诗歌
(1)师:你们看看这位阿姨在干什么呀?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她今天给我们播报了一段什么天气预报
(2)教师朗诵诗歌
3.幼儿学习诗歌
(1)回忆诗歌内容,教师逐一出示图标。
(2)教师完整朗诵诗歌
(3)幼儿看图标学习朗诵、记忆诗歌
4.通过提问让从幼儿同一时候各地气候的不同感知祖国真大
(1)师:我们都看过了天气预报,有没有发现全国各地的气候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说我们的祖国真大呢?
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个时间温差那么大。作为中国人你们心里感觉怎么样?
(2)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我们的'祖国很大,南方和北方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南方一年四季都很温暖,而在北方,现在就开始下雪了,很冷很冷,因此在同一个时候我们的祖国会发生很多不同的事情。
5.游戏:动态天气预报
(1)幼儿自由分组,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幼儿巩固诗歌内容。
(2)幼儿游戏,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欣赏儿童诗,增强对诗歌韵律的敏感性。
2、感受我们的祖国真大,增强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
前期经验:对中国地图有一定了解。
活动过程:
一、看看中国地图——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1、师:你知道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吗?
师:中国的地图像什么?
2、小结: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我们的祖国很大,很大。它在就像一只雄壮、美丽的大公鸡。
二、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了解南、北方因气候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情况和活动
1、师:中国的最北方在哪里?最南方在哪里?(最北方:漠河,最南方:南沙群岛)
2、师:最北方和最南方的天气一样吗?
追问:零下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
那里的孩子又会做些什么呢?(最北方的地方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最南方那里则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3、随幼儿的回答,教师在地图的相应位置贴上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卡。
小结:我们的.祖国真大!当北方飘着雪花,人们在雪地上滑冰时,南方却盛开着鲜花,大人和孩子们在吃着西瓜。
三、欣赏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
1、结合小图卡,用甜美、自豪的语气朗诵诗歌。
2、师:听了这首诗歌,你们有什么感受?
3、师:这首诗歌是怎么赞美我们祖国的?
4、幼儿跟随教师朗诵诗歌。
5、小结:从这首儿童诗中,我们知道了祖国幅员辽阔。那么除了北方和南方有那么大的不同之外,东面与西面有什么不一样吗?关于这个问题,请你们回家去动动脑筋找找答案吧。
大班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飘、鲜”等7个字。学写“北”“家”等6个字。并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
能力目标: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诗歌,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中国地图 看,这是我们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它傲立于世界的东方。小朋友你知 道咱们国家的名字叫什么吗?(中国) 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感受一下——我们的祖国真大。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诗歌,随文识字
1、自读诗歌 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你认为难的字就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做记号。
2、小组合作读。合作读的过程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音。 选一小组汇报读。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评议朗读诗歌的同学的优点与不足。
3、读诗歌,谈收获。
a、指名读各小节诗,课件出示图片
b、生谈读完诗歌后的收获。(课件演示)
4、检查字音和认字情况 “开火车”形式读生字,后用生字卡片反复读、组词,选词说话。
5、再读诗歌,加深理解。 边读边想我们的祖国有多大。(课件出示全文) 师:假如我们一天走8小时,平均每小时走我们操场的20圈也就是4千米,我们按这个速度走下去,沿着国界线走一圈,我们没有任何困难、任何阻碍的情况下,我们要走整整三年多的时间。
你有什么感受?
三、教师小结
四、课外作业
搜集有关祖国各地的图片资料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 飘雪花 南方 开鲜花 有的滑雪……
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学习内容
1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卡片认读。
2 、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好。
二、交流收集的图片
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的祖国的什么地方。
2、全班交流 小组内推荐一名说得好的同学在全班汇报。
三、写字练习
1、在黑板上田字格中,教师范写“北”让学生观察笔顺书空后在练习本上写。
2、仔细观察课本田字格中范写的字后,讨论其余5个字应该怎样书写。
3、指名学生说说这几个字怎样书写,书空笔顺。说说写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课外作业:
把诗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反思:
?我们的祖国真大》是一首简短的'诗歌,诗歌内容讲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也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南方于北方的气候差异。
首先通过一个找中国的游戏,让幼儿进入活动中,利用地球仪,大家都能一下子找出中国,其次通过地图中的比较,让孩子知道中国的广阔,从而激发孩子的自豪感。为了使幼儿能更有效的记住诗歌,我利用了东西南北中的向标,将歌词中的事物放入向标中,帮助孩子记忆。诗歌中的“十月就飘大雪花”“围着火炉吃西瓜”通过讲解以及与我们自身的比较,幼儿都能够理解,也了解了北方的气候特点,知道南北方有着明显的气候差异。
诗歌中心句:伟大的祖国——妈妈,幼儿对于妈妈的概念只局限在自己的妈妈上,对于祖国妈妈还不能理解,一直有小朋友问:“为什么要叫祖国妈妈?”在念诗歌时也经常落下这句,在此老师还需要做更多的讲解,让幼儿真正理解句意基础上,更有效的学习诗歌,不仅知道中国的地大物博,也增进幼儿对祖国的了解与热爱。
大班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使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几个"世界之最",知道祖国地域辽阔。
3、使幼儿初步知道万里长城、故宫都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建造的。
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难点:使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几个"世界之最",知道祖国地域辽阔。初步知道万里长城、故宫都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建造的。
三、活动准备:
有关长城、故宫的图片和录像。一幅中国地图,有关诗歌内容的图片
活动指导:
1、教师有感情示范朗诵诗歌,并随着诗句内容的变化分别将图片贴在地图的相应位置。
2、认识地图,教师介绍东西南北中同一个时候的气候变化,使幼儿感受祖国真大的含义。
3、教师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朗诵诗歌,体验对祖国热爱的情感。
四、活动过程:
1、引入激趣:话题引趣。
请幼儿说出我们国家首都的名字。(激发幼儿了解祖国的兴趣)请幼儿分别谈谈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些什么?
2、让幼儿看"大地图",使他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
(1)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首都北京的位置。
(2)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中国最北、最南的地方。(最北的地方是漠河,那里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中国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岛,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3)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东北的大片森林和我国的两条河流:长江、黄河。
3、引导幼儿看图片,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
(1)师生共同观看《长城》录像,给幼儿讲解:长城的一头在山海关,另一头是嘉峪关,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很长很长
(2)师生共同观看《故宫》录像或图片,教师讲解: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近一万间房屋。房屋的顶是金黄的琉璃瓦,四周装饰着各色的图案,雕刻着龙、凤等吉祥物。故宫里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4、活动结束:
请幼儿"游览"美丽的祖国,幼儿自由结伴,在大地图上的"各地"游览,说说自己来到了祖国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些什么。
师:"小朋友们,"游览"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后你们有什么感觉呀。"
幼:"我们的祖国很大,而且很美丽。"
师:"那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我们祖国那个地方最美。"
让幼儿自由的发挥语言能动性,表达自己认为美丽壮观的地方。
五、活动延伸:
请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幼儿旅游,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让孩子了解了古人的智慧与我们祖国的伟大。更深的了解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反思:
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就带领大家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有的内容幼儿理解不够,例如: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大班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篇5
活动目标:
一、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幅员的辽阔,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二、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三、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认识中国地图,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祖国各地同一时间的气候变化,理解、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二、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是带来了一张中国地图,关于它你都知道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多种方式欣赏诗歌(帮助幼儿自主感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1、老师运用播放课件、充满感情的朗诵的方法,让幼儿倾听并欣赏图片,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师提问:听听看诗歌里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都在干什么?他们在同一个时候干的事情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集体交流。师幼共同理解诗歌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三、多形式帮助幼儿学习诗歌
1、看图示幼儿自主朗诵诗歌(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3、教师采用分组、分段等方式鼓励幼儿大胆、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四、活动结束: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思维。
师:我么的祖国这么大,还有哪些不同?小朋友们回家好好想想,等下次我们一起也把它变成好听的诗歌。
活动反思:
今天上午我执教了大班语言活动——《我们的`祖国真大》在课的开始,我就带领大家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从而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同时我感到电脑带来的方便,自己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适时播放图片。在观看南北方景色的时候,我就让孩子们看了好几遍,让幼儿充分感受南北方景色的差异。
我以游戏"我是小导游"的方式,和大家观看大屏幕上的中国地图,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因为在诗歌中有一句是:啊,祖国妈妈,您的孩子在同一个时间里,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诗句。让孩子们在了解祖国人们在同一时间里的不同活动,从而激发孩子去探索世界上人们在同一时间里的不同活动,孩子们说出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名字,积极性很高。
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有的儿歌的内容教师的解释不够到位,幼儿理解不够。例如: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大班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篇6
活动目标
对中国地图感兴趣,知道中国的南北区域。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中国南北气候差异。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中国地图”图片;“南北大不同”组图;《我们的祖国真大》诗歌音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中国地图”,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南北区域。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什么?(大公鸡)
——找一找我们住的地方在大公鸡的哪里?
——这是中国的北方还是南方呢?
——中国地图上的的“南方”和“北方”以哪里为分界线?
小结: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以秦岭、淮河为界限,分
为北方和南方。我们住在xx,是秦岭淮河以x,所以我们住在x方。
出示组图“南北大不同”,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南北气候的差异。
——在夏季的'时候,中国所有的地方都比较炎热,但是到了秋冬,南北方的差别就很大,一起来看看吧。
——冬天的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得怎么样?
——冬天的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的怎么样?
小结:在冬天,北方非常非常寒冷,经常下雪,人们外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而南方很少下雪或者不下雪。在最南的地方,即使到了冬天,天气也不会很冷。
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感知祖国的广阔。
1.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有一首诗歌描述了我们祖国南北方的不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北方是谁的家?几月就开始下雪?说明了什么?(北方秋冬气温低)
——南方是谁的家?什么时候会盛开鲜花?说明了什么?(南方一年四季气温都比较高,四季如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时候,都做了哪些事?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感知祖国真大。
——东西南北中是什么意思?请你在中国地图上指出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为什么能在同一时候做不同的事?
小结:中国很大很大,所以住在中国东边、西边、南方、北方、中部的小朋友们在同一时候做的事情也不一样。比如秋冬时节,南方的广东、海南天气还很热,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游泳;而北方的黑龙江已经很冷,开始下雪,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滑雪;同时西北边的新疆因为早晚和中午的气温变化很大,所以有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
再次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鼓励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鼓励幼儿跟读、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呀,你爱我们的祖国吗?请你带着热爱祖国的心情朗诵诗歌吧。
2.组织幼儿分组朗诵诗歌。
附【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在同一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大班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利用课件让幼儿欣赏祖国的壮美河山,让幼儿感受到祖国各地四季的不同美景。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学习诗歌活动,感受诗歌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2、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3、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内容;
难点是让幼儿学习一年四季有哪些季节,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录音机、磁带,画好祖国版图轮廓线的背景图,诗歌相应图片及内容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引出课题,引导幼儿感受“祖国真大”。
(1)出示背景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寻找家乡位置,感受“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表达。
二、基本环节
(一)通过范诵、欣赏图片、配动作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做些什么?)
(二)集体交流,师、幼共同梳理理解诗歌内容。
1、幼儿交流互动学习: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教师重点观察、了解幼儿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
2、教师用图片梳理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三)多形式支持幼儿学习诗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看图幼儿自主朗诵诗歌。(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四)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充分地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学习朗诵诗歌。(初步学习用动作表达诗歌意境)
2、多形式朗诵诗歌(采用相互朗诵、分段朗诵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
3、配乐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诗歌优美的意境。)
四、结束环节
教师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性思维。
五、延伸环节
请幼儿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用手中的画笔画一幅漂亮的画,表达自己爱祖国妈妈的情感。
教学反思
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就带领大家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有的内容幼儿理解不够,例如: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