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实际教学内容的指导下编写的教案,才能让教师更好地评估教学效果,教师想要加强学生理解,首先应确保教案内容的清晰与连贯,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健康《我们的身体》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健康《我们的身体》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尝试跟随音乐轻拍身体各部位。
2.边念歌词,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3.在空地方表现相应的动作,体念活动身体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cd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玩指认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游戏,了解身体各部位名称
1.今天,身体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它请小朋友猜猜它身上各个地方的名字
2.老师慢速地从头到脚让幼儿指认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这是我身体的什么地方?
4.老师快速指身体各部位,让幼儿指认
二.引导幼儿欣赏歌曲,了解音乐旋律和歌词
1.听!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也说了身体的事情,我们一起听听它说了什么
2.播放歌曲请幼儿欣赏,然后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欣赏到的歌词内容
三.老师慢速哼唱歌曲,让幼儿根据所听到的歌词内容,有节奏地轻轻拍打身体各部位
四.老师播放音乐,用夸张的动作拍打和指认身体个部位,边引导幼儿念歌词,跟音乐表现相应的动作
五.提醒幼儿做动作时在人少的地方进行,注意安全。
2、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我的身体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并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功用。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初步的发散性思维和手口一致的能力。
4、懂得要爱清洁、讲卫生,爱护自己身体。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1、大的身体挂图
2、“我”的练习卡、彩笔
3、小朋友的照片
活动步骤:
1、小朋友指认挂图上的五官及身体部位,指一下图片上的一个部位,摸一下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并说一句完整的话:“这是他/她/它的鼻子(或其他),我的自己在这儿!”
2、教师带领幼儿作“点鼻子点眼睛”的游戏,要求幼儿迅速准确地指出五官及身体部位。
3、引导幼儿讨论五官、身体部位的作用,每说一个作用,要作出相应的.动作,如鼻子闻味,引导幼儿做出闻一闻的动作。
4、引导幼儿利用身体部位,五官以及相应的动作编儿歌,例:“我的小手拍拍拍,我的小脚踏踏踏,我的眼睛看一看,我的耳朵听一听”等。
5、引导幼儿发现身体完成的动作:如眼睛眨一眨,耳朵听一听,鼻子闻一闻,肩膀晃一晃等。
6、指一指:如,老师说:“什么声音?”幼儿用手指耳朵。
7、给每人发一张练习卡和一张照片,并根据自己照片的形态画自己的五官和身体。
8、作品展评。
活动延伸:
协助幼儿用自己的照片装饰墙壁,把幼儿完成的练习卡张贴在作品栏。
大班健康《我们的身体》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让幼儿知道感冒了抵抗力会减弱,身体会不舒服。
2、让幼儿了解简单的预防感冒的知识。
活动重点:
让幼儿知道感冒了抵抗力会减弱,身体会不舒服。
活动难点:
让幼儿了解简单的预防感冒的知识。
活动准备:
感冒的一些特征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你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小朋友什么时候发出这些声音?发出这些声音表明他生了什么病?感冒以后除了咳嗽、打喷嚏还会怎样?(喉咙干痛、头痛、发烧、鼻塞、严重时要挂水等,打人病了不能上班,小朋友病了就不能上学、上幼儿园了)
小结:感冒了会使我们感到浑身不舒服,打人得了感冒会影响工作,小朋友们得了感冒会影响学习。
2、讨论感冒的起因。
提问:人们为什么会感冒呢?
(1)着凉:天气凉了没有及时加衣服,晚上睡觉蹬被子,运动前不脱衣服,出了很多汗,被冷风一吹就会受凉感冒了。
(2)不注意卫生,昆虫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活动,到生病的人家里去玩,被传染感冒了。
(3)小结:平时受了凉和不注意卫生都会得感冒。
3、教师拿出感冒的一些特征图片。
提问:感冒了怎么办呢?让幼儿边看边讲述。(及时到医院去看病,按时打针吃药,注意休息,多喝开水)
小结:感冒了以后要积极治疗,除按时打针吃药以外,还要注意多休息,多喝开水,身体才能还起来。
3、学习预防感冒的.方法。教师出示图片。
①、注意气温变化、教师增减衣服。
②、注意锻炼身体,身体健康能抵抗疾病。
③、注意卫生,不到病人的家里去玩,要经常开窗让空气流通,感冒流行季节可以经常吃点大蒜、预防药等,冬天外出要戴口罩。
小结:我们知道了,有的时候人们会生一种病,就是感冒,得了感冒会是我们不舒服,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要积极电联身体,提高抵抗力。还要注意为什么,在感冒流行季节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玩,并吃一些预防感冒的食物和药物,这要我们就会不感冒或少感冒,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大班健康《我们的身体》教案篇3
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能够配合歌曲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2.能够改编歌词,并用改编后的歌词来唱歌。
教材:
1.人体拼图
2.词语卡片(头、肩膀、膝盖、脚)
3.歌曲挂图
4.作业:认一认,连一连
活动与步骤
引起动机:让幼儿玩人体拼图,并把词语卡片贴在人体相应的部位旁边。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头儿、肩膀、膝盖、脚》
2.让幼儿根据歌曲内容,用双手拍出相应的部位,如唱至“头儿”时,就轻轻拍头,唱至“肩膀”时,就轻轻拍肩膀,依次类推。
3.请幼儿用较慢的速度边唱边拍出身体相应的部位,逐渐加快歌唱速度,并准确拍出自己身体相应的部位。
4.引导幼儿改编歌词,教师提问:除了头、肩膀、膝盖、脚,我们身体还有什么部位?引导幼儿说出身
体其他部位,如耳朵、鼻子、眼睛、嘴巴等。
歌词改成:
眼睛耳朵鼻子嘴,鼻子嘴,鼻子嘴,
眼睛耳朵鼻子嘴,眼睛耳朵鼻子嘴。
结束活动:
让幼儿用改编后的歌词来唱歌,提醒幼儿注意身体各部位的顺序性,要求幼儿边唱边做出相应动作。
延伸活动:
看图认一认,连一连。
大班健康《我们的身体》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欢乐。
2、学习让自我欢乐起来的几种方法。
3、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表示欢乐的照片若干,绘画用的笔和纸。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自我什么时候感觉欢乐。
1、每个人都有欢乐和悲伤的时候,你什么时候会感觉欢乐呢?
2、请幼儿结伴进行讨论。
二、请幼儿说一说照片中欢乐的事。
1、这张照片中你发现的欢乐是什么呢?
2、幼儿大胆猜测照片中的资料,并说一说自我有没有这样的情景。
3、请照片的主人说说这张照片中欢乐的事。
三、不开心时如何调整。
1、欢乐时我们的心境会怎样?悲伤时我们的心境又会怎样呢?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我们会用什么方法帮忙自我欢乐起来呢?
2、让幼儿经过和同伴之间的讨论明确: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欢乐,游戏是欢乐的,帮忙别人是欢乐的,在分享别人的欢乐时,自我也会感到开心,观看表演和参与表演时我们都是欢乐的等。
3、小结:我们要善于发现周围的欢乐,并能够用欢乐赶走自我生活中的不欢乐。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将自我感到最欢乐的一件事画下来,并讲给同伴听。
大班健康《我们的身体》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吃零食过多对身体不好,零食不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
2、让幼儿知道自己不可以吃,其他的人也不能吃。
3、助其他吃零食的幼儿。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知道吃零食的坏处
难点:怎么助其他吃零食
活动准备:
1、一些吃零食的图片
2、一些常见的食品(零食,水果,面包,蔬菜)
活动过程:
1、看教学挂图讨论:
1) 这一幅图的`概意思是什么?
2) 夫给小朋友说些什么?为什么小朋友会这样?
3) 零食吃多了,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2、引导幼儿分清我准备食品中哪些是对健康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让幼儿不吃卫生不合格的小食品。
3、让幼儿了解食品中对身体各有什么害处和益处。
4、让幼儿观察日常图片,并说明图片上做法是对还是错?为什么?
5、讲解助图片上错的行为。
6、让幼儿讲述以后的生活中要怎么做。
7、观察日常生活中哪些还在吃零食,我们要去助他们不能吃零食。
大班健康《我们的身体》教案篇6
目标:
1、初步了解人体骨骼具有支撑、运动等重要作用。
2、学习在运动中保护自己的身体。
准备:
1、教学挂图:身体动一动。
2、幼儿用书:身体动一动。
3、《健康歌》磁带,录音机。
过程:
1、引导幼儿找找身体个部位。
●教师启发幼儿说说运动场上运动员的各种锻炼项目,如跑步、跳高、踢足球等,并现场模仿这些运动。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运动时,我们身体哪些地方在动?
让幼儿边做动作边说说相应的部位,如胳膊、脚、腿。
●教师和幼儿一起摸摸身体的这些部位,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请幼儿回答。
教师:这些硬硬的是什么?(让幼儿知道是骨骼等。)
●教师引导幼儿看书:《身体动一动》,进一步明确运动时身体相应部位骨骼的`活动。
2、了解身体中主要骨骼的名称及对身体的重要性。
●教师启发幼儿找找身体中还有哪些骨骼,分别了解它们的名称,如头骨、肋骨、四肢骨、躯干骨等。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如果我们的身体没有这些骨骼,会怎么样?(知道骨骼对我们的什么很重要,支撑我们的身体
3、学习在运动中保护骨骼的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如何在运动中保护骨骼,如辨别安全与不安全的行为、不做危险的动作、受伤时告诉成人进行处理、使用保护用品等。
●教师现场设置若干游戏情景,如"过小河""爬山"等,让幼儿模拟练习。
●教师和同伴及时评价,帮助幼儿形成保护意识和安全观念。
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特别是户外锻炼游戏中,巩固幼儿的认识,对于幼儿一些动作及时引导其进行辨别、讨论,从而形成安全意识。
大班健康《我们的身体》教案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也应把握时机。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供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
幼儿们已经五岁了,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好奇心。在这次活动中,我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活动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并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作用。 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培养幼儿初步的发散性思维和手口一致的能力。通过观察、体验、讨论、交流、律动等一系列活动,幼儿们内在的潜能被极大的开发出来,不但动嘴、动手而且肢体协调能力也有很大进步;不但知道了身体器官的的名称,对它们的功能作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了解身体功能的同时也知道了保护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并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功用。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在了解身体功能的同时也知道了保护身体的重要性。
3、培养幼儿初步的发散性思维和手口一致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知道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难点:身体器官的功用及动作中肢体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人体模型
活动过程
l、小朋友指认挂图上的五官及身体部位,指一下图片上的一个部位,摸一下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并说一句完整的话:“这是他/她的鼻子(或其他),我的自己在这儿!”
2、教师带领幼儿作“点鼻子点眼睛”的游戏,要求幼儿迅速准确地指出五官及身体部位。
3、引导幼儿讨论五官、身体部位的作用,每说一个作用,要作出相应的动作,如鼻子闻味,引导幼儿做出闻一闻的动作。
4、引导幼儿利用身体部位,五官以及相应的动作编儿歌,例:“我的小手拍拍拍,我的小脚踏踏踏,我的眼睛看一看,我的耳朵听一听”等。
5、引导幼儿发现身体完成的动作:如眼睛眨一眨,耳朵听一听,鼻子闻一闻,肩膀晃一晃等。
6、指一指:如,老师说:“什么声音?”幼儿用手指耳朵。
7、歌曲:《我的身体》
幼儿熟记歌词后随老师舞动。加深对自己的身体器官的认识。
大班健康《我们的身体》教案篇8
一、活动目标:
1、明白不刷牙牙齿会有小细菌,会得虫牙。
2、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明白饭后漱口刷牙。
3、明白天天漱口刷牙能够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刷牙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一盒饼干、水盆子4个、水杯人手一份、牙齿模具。
2、图片、儿歌:小牙刷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一盒饼干,激发幼儿兴趣。
2.猜一猜:礼盒里可能是什么教师可简单描述一下外形等。
3.尝一尝:是什么味道呀鼓励幼儿用一句完整的话大胆说出自我品尝到的味道。
4.做实验活动,发现问题。
(1)提问:嘴里的饼干都吃完了吗小朋友之间互相看一看。确定没有饼干了。
(2)小实验。
(3)提问讨论:漱口时发现盆里有什么哪来的粘在牙齿上时间长了会怎样样
(4)教师与幼儿小结:原先吃完东西,看起来都好像咽下去了,其实还有一些小小的、碎碎的东西粘在我们的牙齿上,留在我们的牙缝里,时间长了,牙齿会有小虫子,牙齿会生病。
5.观看图片。
(1)提问:图片上的这个小朋友怎样了(我的牙好疼。)
(2)为什么会牙疼再播放牙疼的原因。
(3)师小结:爱吃甜食吃过东西就去睡觉,不爱刷牙的小朋友,细菌就会在他的牙齿里住下来把牙齿弄黑、弄坏弄成小洞。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并且还很疼影响我们吃饭睡觉,说话也不清楚,牙齿也变得不好看了。所以每一天吃完饭后要漱口刷牙我们要保护好自我的牙齿。
四、学习正确刷牙方法。
难点:引导幼儿掌握正确刷牙的重要方法。
1、教师出示牙齿模具幼儿欣赏儿歌教师示范刷牙方法。
2、幼儿边说儿歌边徒手操作学刷牙。
3、教师总结今日宝宝学会了刷牙的天天刷能使我们的牙齿白白的、亮亮的吃东西来香香的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长得棒棒的
五、延伸活动
教师借助“牙齿真干净”墙式鼓励幼儿在早中两餐后主动漱口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