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观后感是对作品情感和意义的深刻体验和领悟,观后感是对有意义影片的深入思考和总结的重要方式,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流浪地球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流浪地球观后感篇1
昨夜刚刚把流浪地球Ⅱ看完,有些感触,先简略的说一下吧。
?流浪地球2》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为《流浪地球》的前传。流浪地球二为什么主要排的是前传,而非后记,个人认为,可能是后接的笔法太过犀利吧,很有可能是过不了审。当然,它比第一部特效更棒,同时内涵更胜一筹。还有一部分人士认为,吴京所饰演的刘培强,不能死因为吴京曾经饰演过战狼,很多人就认为他不能死,必须要战狼起来。这个观点个人不敢苟同,很不符合现实了。但考虑多种因素,所以这个后记迟迟没有开始,拍拍的就是前传了。《流浪地球2》讲的是《流浪地球1》发生之前的故事,该片以提出计划将建造1万座行星发动机的时代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太阳危机”即将来袭,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人类将面临末日灾难与生命存续的双重挑战。影里设计各种的矛盾很突出,故事节奏也比1更加紧凑,地球面临的'三次危机(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太阳氦闪危机),特效比第一部更震撼,师徒情、父女情、夫妻情、情怀杀、战友情等感人至深,人情内核让电影有了更丰富的内涵。3小时时长,层层铺垫、多线索交错,后半部分高潮爆发、酣爽淋漓,紧张刺激,看片体验爽爆。《流浪地球2》在不仅故事性上更加完整与完美,人物形象塑造也很完美。通过对一系列配角的刻画,塑造了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危难当前,每个人都可以是英雄,团结互助才有希望,不舍不弃,一起守护家园。彰显了故土情怀和大国担当。目光聚焦于国际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团结、生命与希望,格局更宏大。李雪健有句台词:人类的团结,延续着人类文明的火种。
也许,这正是《流浪地球2》想要表达的。不过不管是1还是2都在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我想这是更加重要的思想。每一部影片都是很多人心血的结晶,希望我们能吸收其营养,从中得到启发,有利于我们走更好的人生。
小学流浪地球观后感篇2
这个春节,我的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看完之后,我有很多的感悟。
电影的开头讲的是科学家预测太阳即将发生氦闪,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一颗红巨星,地球将被膨胀的太阳包裹,进而地球上的人类会遭受灭顶之灾,人类为了生存,组建了联合政府,建立万新型推动器,利用火星的氢气燃烧。推动地球脱离太阳系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电影中的主人公刘启小时候,他的爸爸就用天文望远镜让刘启观察木星,对他说:“你知道吗?木星上百分之九十都是氢气,要让木星爆炸,只需要一根火柴就够了。”
之后,爸爸离开刘启,去执行政府的天空任务了,一走就是十七年,中间的情节——刘启对爸爸的思念,让我感动地都留下了眼泪。再后来,刘启也参加了地球救援行动,经过千辛万苦还是没能成功,当人类准备放弃拯救地球的时候,刘启和几个队友凭着坚强的毅力,凭着刘启妹妹韩朵朵面向全世界播音:“以前,老师问我,什么是希望?我说不知道,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希望就是他们那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要好好活着。”这时,所有离开后的救援人员听到播音,又重新返回救援基地,齐心协力,经过千辛万苦的拼搏,人人伤痕累累,最终点燃木星,推动地球脱离了太阳系的轨道。泪,就是这样情不自禁地流下……
最让我感动的是,刘启的爸爸为了拯救他的儿子,为了拯救全世界,为了拯救我们的地球,牺牲自己的生命。那生命最后的“3——”,飞船爆炸的那瞬间,我的嗓子哽咽了。
这部电影饱含了亲情的伟大,融合了友情的珍贵,同时,我们还要更加热爱我们的地球。
小学流浪地球观后感篇3
我们是人类,一种看似高级、实则肉体脆弱不堪的生物。
那么如果有一天太阳系崩溃地球也即将灭亡的话,我们要逃离的唯一倚仗便是头脑,那个可以创造无限科技的、带给人类文明希望的头脑。
?流浪地球》就是一部在这样黑暗却又充满光明的大时代背景下创作的电影,不夸大事实,也不娇柔造作,真实又温暖。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此类型的电影,但却是我看得最汹涌澎湃的一部电影,比之前的战儿狼2更甚,感触颇深。
影片的开头就说,在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地球危难的时刻,人类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是的,没错,就是团结,全人类的团结,全地球的团结,所以每个人其实都活得像星一样闪烁,即使他们并没有像刘培强那样燃烧自己推动地球。
希望,就是一片干裂土地中的一条河。然后,责任、义务、爱与勇气源源不断地供给着这条河。最后,土地化为绿洲,衍生了山川与湖泊。
很久很久以前,刘启从爸爸口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只要他抬头就可以看见一颗就是爸爸的星星。多年的不见使得父子俩始终有着隔阂,他心中的星星消失了,但我想,在刘培强生命终结的那一瞬间,刘启的心应该受到了极大的震憾吧。看吧,爸爸就是星星,你抬头就得看见我,像星一样闪烁。
泪水溢出眼眶,那一刻竟是无言的感动。或许,是爱,让刘培强不顾自身安危来救儿子;亦或许,又是爱,让刘启也刹那间想通了一个拯救地球的办法。是爱,让人类团结,给了地球希望。
涓涓溪流终将汇成无垠大海,愚公移山更是永恒的经典典范。许许多多的人牺牲,许许许多多的人前仆后继,诠释了拼搏与坚持,渲染了泪水与汗滴——地球,终于在地木相撞的危难面前安然度过。
我们应该致敬每一个努力的人,他们都是英雄。他们把一生活得像个传奇,像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迹,像星一样闪烁。
所以他们赢了。“流浪星球”计划将依旧实行,他们将领着地球奔向新的家园,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下代人。
星河仍旧被留存,因为它曾辉煌过,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要真正告诉我们的话。也许人类脆弱地不堪一击,但是人类从未放弃过希望,爱永远在他们心中。
星球仍旧在流浪,但却有什么东西,变得不再一样了。
原来像星一样闪烁,真的可以被人做到。
小学流浪地球观后感篇4
我很喜欢看科幻小说,曾经《科幻世界》杂志期期不落地看——刘慈欣的《三体》连载也是在这本杂志上看的。
为什么喜欢看呢?我想也许是宇宙和太空太神秘了,给人无限的遐想。
球2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种遐想。
个人在人类中是渺小的,人类在宇宙中也是渺小的。宇宙是大的,无法想象的大,它无边无际,有无限可能。这些可能令人敬畏,更令人神往。
太空电梯、空间站、月球上的建设场景——电影呈现出来的这一切让人对科技的发展充满期待。作为科幻电影,球2的特效是没话说的。
冰冷的机器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再宏大的故事也要落脚到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人的故事就是欲望的故事。
刘培强第一次见韩朵朵,眨眼间连孩子都抱在手里了。
图恒宇想让女儿图丫丫在数字世界里活一辈子。
周老师不断强调“我们的.人肯定能办到”。
在电影中,围绕这些欲望,我们看到了一次次奋斗和一次次失败。个人虽然渺小,但人的精神是无限大的,一个人可以影响一群人。这就是人类的传承。
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五个阶段,持续两千五百年,无法想象的时间长河里,将会发生多少故事啊,期待球3、4、5、6………
小学流浪地球观后感篇5
在大年初一,由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2》在万般瞩目之下,总算是上映了。我也是在第一时间里赶去电影院看了这一部影片。走出电影院时,我感到感慨颇多。
?流浪地球2》是在2018年上映的《流浪地球》的前传。整部影片讲述了在地球得知了太阳即将发生氦闪之后,人类准备逃亡的过程。和原著不同的是,电影中人类的派别并没有像原著一样,分成“飞船派”和“地球派”,而是分成了“数字生命派”和“地球派”。估计借此,导演想要和我们讨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可能,人类要不要成为数字生命?这是一个很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但是在整部影片中,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导演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团结就是力量。故事当中,那个时候的人类各国政府已经组成了一个叫做ueg的国际组织,相当于现在的联合国。这个组织就主要负责着逃亡计划的运行。在当时,人类最终选定的逃亡方案由中国提出,叫做“移山计划”。这个计划虽然比较现实,但是却没有太多的国家和民众支持。更多人所支持的,是数字生命。顾名思义,就是将自己的记忆上传到电脑当中,以获得永生。随着移山计划的质疑声音越来越高,群众也对此计划的核心——太空电梯发动了恐怖袭击。虽然人类克服了没有太空电梯的困难,成功地启动了月球上的行星发动机,准备把月球推走了。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月球上的行星发动机发生了故障,而月球又因为停止了公转,导致它径直地撞向了地球。人类为了让月球不向地球撞来,制定了一个新的方案:将全球的核武器都聚集起来,放到月球一个特定的地点上引爆,从而引发月核聚变,导致月球坍缩,分裂成许许多多的碎片。这个计划十分地危险。即使算上冗余,人类的核弹数量也只能够勉强超过使月球发生月核聚变的临界点。这就说明,只要有任何一个国家不同意将核武器献出,那么就不能够成功把月球炸碎,月球就会撞向地球。令我十分感动的是,地球上凡是有核弹的国家,都把这些昔日是国家顶级机密的“大杀器”,给无偿捐献了出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提出了反对意见。在电影的设定里,那个时候,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的领袖。可是,没有别的国家支持,只靠中国的力量,是无论如何都不够的。危难当前,人类就像是一个个纤弱无力的手指头,只有握在一起,变成一个拳头,才能够发挥出它的力量。在各国都献出了全部的核武之后,破译核弹密码的工作就开始了。由于全球各国引爆核武的密码都各不相同,想要同时引爆它们,就需要把这一系列的密码都串联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新密码。可是,这件事实在是太难完成了。这一些核弹的生产时间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从中俄到英美,各个型号的都有。即使像是550w这样的超级计算机,也不能够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破解并串联所有的密码。人类就只剩下一个选择了:近距离手动引爆核弹。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执行任务的航天员,都将有去无回。在距离月球最近的空间站上,宇航员们接到了这个命令。在当时,那个空间站上有一千多名航天员。空间站长问他们:“你们有谁自愿去引爆核弹?”起初,一片寂静。所有的人都肃立着,没有人答应。过了一会儿,一只手举了起来。就仿佛是传染了一般,第二只,第三只,第四第五只手,也都接连举了起来。不下一会儿功夫,手就越举越多,至少有一大半的人举起了手。就在这时,一个人说话了。他就是中国航天队的队长,张鹏。他默默地将一旁年轻人举起的手压了下去,说:“让你们年轻人去啊,我还是不太放心,还是让我们去吧。”说完,他就站出来,高声喊了一句:“中国航天队,五十岁以上的出列!”说完,自己就站了出来。受到了张鹏的鼓舞,别的国家的航天队长也接二连三地出列了:“俄罗斯航天队,五十岁以上的,出列!”……同样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吭了一声。就这样,整个空间站里,来自各个国家,五十岁以上的航天员,就这样默默地走出了队伍,站在最前面。不约而同地,所有年轻的航天员,都齐刷刷地向着这些英烈们,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目送着他们,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向了自己的坟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超级英雄,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特异功能。所有人都是那么的普通。但是,正是因为有了那么多平凡的英雄,为了自己至生所爱的东西而不惜献出自我,才能够换得一片安宁。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在《流浪地球2》里,守卫地球的,正是这样一群普通人。董爸说大年初一,董爸董妈和小董兴冲冲地观赏了《流浪地球2》。影片非常精彩,可是小董却犯了难:看完电影好像有很多感悟,但要写成观后感却不知从何落笔。于是,我帮他梳理了一下思路,从五个维度拆分了整部电影,分别是中国电影工业的里程碑、数字人的觉醒、中国价值观的全面输出、中国力量的集中展示和致敬经典。小董盘算良久,最终从中国价值观中选取“集体主义”作为文章脉络,串联起整篇文章,围绕“团结就是力量”,阐述了他对影片的解读。略有不足的是,文章对影片的介绍偏多,而真正的解读和感悟偏少,而后者才应该是观后感的主体。
小学流浪地球观后感篇6
这个寒假,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我的家乡度过。当我第一次从家乡回来的时候,我父亲笑着对我们说:“我们一起去看电影《流浪地球》吧!这个由吴静扮演。它一定很好看。”我们愉快地一直说好。
?流浪地球》打开。看到太阳即将被毁灭,人类不得不匆忙离开地球去寻找另一个生存空间,因此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推进器,但是这个推进器需要2500年才能到达一个新的家园。在此期间,人类建造了地下城市,这样那些中了彩票的人就可以住在里面。联合国已经在太空建立了一个空间站,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漫游地球”。两位主角偷偷溜出去过春节,但在途中遭遇了一场灾难。
许多城市的发动机停止了运转。30多个小时后,地球将撞击木星,导致地球自行解体。他们的汽车被临时征用为救援队,cn7—11救援队发起了一系列救援行动。当人们重新启动所有引擎时,联合国和空间站宣布他们将放弃人类,并宣布他们可以与家人团聚,并在七天内进行最后的告别。空间站将启动“点燃”计划,即寻找一个有3亿个精子的新家。
所有人都准备回家团聚,但两位主角和cn7—11团队想出了拯救世界的方法。他们用一根火柴点燃了木星。木星的波动将解释地球的轨道。其中一个主角,韩多多,动员到世界各地,并要求救援队接近他们来帮助尽快。由于这么多人的努力和刘培强空间站的牺牲,地球被推离了木星,地球最终得救了。
看这部电影,我的心一直与英雄紧紧联系在一起,担心英雄的忧虑。万一地球真的毁灭了,我们该怎么办?当事情解决了,地球得救了,我悬而未决的心放下了,我觉得我回到了现实。虽然这部电影不是真的,但让我知道,我们必须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必须爱护地球,做一个只有善良而没有邪恶的人,即使它真的被抛弃了,但如果我们稍加努力,我们可能会成功,必须坚持。
小学流浪地球观后感篇7
前不久,各大影院火爆上映了一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电影内容主要讲述了在未来的某一年,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吞没,地球已经不再适合人类继续生存下去。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有体会,我觉得《流浪地球2》“流浪”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太阳老化膨胀,如果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还继续遭到人类的破坏,大自然和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到时候大气层也会遭到破坏,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就会更进一步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伤害。当我们无法生存下去的时候,人类还是被迫开启“流浪地球2”的计划。所以,我们大家都应该尽自己全力不让地球“流浪”。其实,如果我们不能保护好环境,以后流浪的就不是地球,而是我们人类。那时如果我们的科技够发达,也许能往其他星球迁移,但如果科技还没那么发达呢?
在影片《流浪地球2》里,我看到了人们的善良、人们的坚强、人们的疯狂、人们的理智,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们为了自己所爱之人而疯狂,失去理智,就像莫斯说的:“看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确是一种奢求。”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让我们尽自己所能保护地球,不要让“流浪”事件真的发生。
小学流浪地球观后感篇8
今天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电影中令人震撼的场景和催人泪下的剧情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部根据“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片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太阳即将毁灭,地球逐渐变得极寒,为了生存下去,人们不得不进入地球的内部生活。就算这样,地球还是摆脱不了毁灭的厄运。为了拯救地球,找回失散的家园,科学家们在地球的很多角落安装了总共一万座“行星推动器”,它们产生的动力能够推动地球逐渐逃离太阳系,去寻找一个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系。而正当地球缓慢而平稳地离开时,木星却要在很短的时间里以极快的速度撞向地球,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主人公“刘启”和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将所有行星推动器的能量转换成热能,再将热能输送到木星上,点燃木星表面的氢气,推使地球反弹出去。可是,他们却预算错了。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刘启的爸爸驾驶自己的飞行器点燃了剩余的燃点,地球得以安全,但他自己却牺牲了。
看完了这部影片,相信很多人都会被里面的'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给逗笑了,同时,也被电影中的父子情,朋友情给感动的哭了。就是在那样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人类在浩大的宇宙中还是显得那么无能为力与渺小。而在灾难面前,我们中国人却没有害怕,大家团结一心,发挥聪明才智,携手共渡难关。每一个人的加入,就像江河汇入湖海,凝聚的人越多,就越有力量!
?流浪地球》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大气又温情。我想,不管是大人,还是像我这样的小孩,看了这部电影后都会被它深深地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