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反馈机制的教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撰写教案是备课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爱家人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爱家人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有意识的注意妈妈的特征。
2、能结合自己的感受来描述妈妈的典型特征。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活动准备:
1、挂图4号。
2、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故事。
1、引入:有一个小女孩叫菲菲,一天她和妈妈到公园去玩,发生了一件事情,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的故事。这故事的题目叫“我把妈妈弄丢了”。
2、引导幼儿认真的欣赏故事。
师:请小朋友认真的听故事,听听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3、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菲菲小朋友把妈妈怎么了?(菲菲把妈妈弄丢了)。
4、谁来帮助菲菲找妈妈?菲菲最后找到了妈妈了吗?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二、结合挂图,欣赏故事。
1、出示第一幅挂图。
(1)、菲菲怎么会把妈妈弄丢的?
(2)、菲菲把妈妈弄丢了,她是怎么做的?
2、出示第二幅挂图,欣赏故事。
(1)、警察叔叔来帮助菲菲找妈妈,假山前的那个人是菲菲的好妈妈吗?
(2)、为什么不是呢?
3、看第三幅图,欣赏故事。
(1)头发短短的阿姨是菲菲的好妈妈吗?为什么呢?
(2)菲菲的妈妈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呢?
(3)、对菲菲微笑的那个阿姨是菲菲的妈妈吗?
(4)、菲菲最喜欢妈妈的什么?
4、看第四幅挂图,欣赏故事。
(1)、菲菲的妈妈对菲菲说过了什么?
(2)菲菲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妈妈?
三、与幼儿谈话,我和我的好妈妈。
1、听玩故事以后,我们都知道菲菲的妈妈总是背着一包,包里装着好吃的东西,头发长长的,香香的,还有一点卷,笑起来甜甜的,会唱歌,会轻轻的和菲菲说话。你们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
2、你有没有把自己妈妈弄丢过,你最后是怎样把妈妈找到的?
幼儿园爱家人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家里的成员,知道每个人的称呼。
2、乐意参加扮演活动,能大胆把自己装扮成家里的其他成员、
重难点:理解“亲亲热热”含义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幼儿准备各种扮演角色的道具,如:帽子、纱巾、发夹……等、
2、幼儿对一家人已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1、谈话:我的家人。
(1)小朋友,你们家里都有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阿姨、舅舅等)
(2)你最喜欢谁?他长什么样?
(3)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我是一家人,学说“亲亲热热一家人”。
2、角色扮演。
(1)提问:你想把自己打扮成哪一个家庭成员呢?
(2)老师帮助幼儿确定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并协助其装扮。
(3)请扮演好的'幼儿站到前面让大家猜一猜他扮演的是谁?
3、游戏:搬家家
幼儿相互结伴组合“家庭”,自然过度到”扮家家“的游戏中,鼓励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幼儿园爱家人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讨论等活动,让幼儿学会与成人走失后简单的自救办法。
2、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布置一个公园的场景,木偶。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去公园玩》。
2、提问:
(1)刚才谁去公园玩?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亮亮为什么找不到妈妈?
(2)引导幼儿回忆木偶表演里的情景大胆回答。
3、再次观看木偶表演,组织幼儿讨论:
(1)问:他应该怎么样做才不会和妈妈走散?亮亮找不到妈妈时应该怎么办?
(2)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帮助亮亮找到妈妈。
(3)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分析同伴提出的各种设想,看看哪种自救办法。
4、第三次观看木偶表演,将幼儿想出的好办法运用到木偶表演中,让亮亮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5、提问:
以后我们跟爸爸妈妈出去玩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让幼儿小议)
小结:教育幼儿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
幼儿园爱家人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一家人”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加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理解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重点、难点
中心话题的拓展是逐步进行的,在此阶段,教师经过逐步深入的谈话,向幼儿展示并帮助他们学习运用新的谈话经验,使幼儿的谈话水平进一步提高。
活动准备
1、实物玩具:小兔。
2、 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
3、 投影机、照相机(请一位老师班忙拍照)、磁带。
4、 让幼儿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平时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景,引出谈话话题
(1) 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 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家里都有谁”,要求语句完整。
(3) 其余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谈照片上有谁。
(4) 了解、丰富词汇“全家福”的含义。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交谈,集体讨论,要求声音响亮的表述
(1) 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起示范作用。
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小朋友们,我是灰灰,我的爸爸在动物医院当医生,妈妈在银行当管理员。
(2) 请幼儿回答问题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吗?”请幼儿回答。
(3)段落性小结
教师:现在老师要请一位非常能干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照片到前边来,告诉大家他家有谁?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他们经常在家做什么事?
让幼儿注意倾听,把话说完整。
教师:你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3、拓展谈话范围
情感教育:
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家人说一句“甜甜话”。
(1) 小结提问,引出话题
教师:刚才小朋友说了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以及在家经常做的一些事情,还说非常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那其他小朋友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很喜欢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给你们买好吃的,买好玩的,帮你们做了许多事情,爸爸妈妈很爱我们,我们也很爱他们,希望他们天天开心,永远年轻漂亮对吗?
(2) 说一句“甜甜话”。
教师:今天回家之后对家人说一句“甜甜话”,让他们开心好吗?(幼儿回答)
4、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布置“全家福”专栏,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 谈话引出师幼一起合拍“全家福”
教师:我们班就像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老师像妈妈,你们也像老师的宝宝,小朋友之间就像兄弟姐妹,我们亲亲热热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
(2)拍照、粘贴幸福大家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讲解粘贴方法:搬出别墅,每个窗户就是一件房间。拍完照后,从塑料筐里拿四枚图钉,让孩子们把照片贴进每一个窗户里。
放歌曲《我爱我家》,教师带幼儿边唱边把自己的照片布置在一间房子里。
教学反思
通过主题活动,充分让幼儿了解、感受到家人为自己劳动的辛苦。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家庭”这甜蜜蜜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深化;幼儿与同伴、父母、教师之间的关心和爱护,也是甜蜜美好的。适时的开展这样一个活动,有助于加深孩子对家人的感情,同时“大家庭”的含义也在此时慢慢地延伸,引导幼儿在体会成人、同伴关爱的同时,学习表达自己对成人同伴的爱。
不足之处就是很多幼儿对自己把爸爸妈妈的工作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以的上课中还要和家长多沟通,做到预备充足,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百科:家人,即亲人,特指与自己有血亲关系的人,即直系亲属,如兄、弟、姐、妹、伯父、叔父、伯母、婶母等(以别于直系亲属的名称),英文名称:family ( 家人 )。
幼儿园爱家人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家庭成员的相应特征。
2、愿意参与儿歌的朗诵。
3、懂得关爱家人。
活动准备
1、家人大图片一套
2、装饰好的娃娃家情景。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幼儿围坐地垫)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间漂亮的'房子,宝宝们快看,这座房子多漂亮,这会是谁的家呀?
(出示房子图,幼儿自由猜测)
二、看图片,了解家庭成员及他们相应的特征。
1.以娃娃的口吻说:我叫琳琳,这是我的家,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请你们到我家看看,我家有谁?
2.了解家庭各成员的特征。
做敲门状,提问:家里有人吗?
(出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图片)
3.欣赏儿歌《相亲相爱一家人》。
看图片,以琳琳的口吻说儿歌《相亲相爱一家人》。
4.讨论相亲相爱的含义。
5.小结:相亲相爱就是你关心我,我关心你,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老师找一位幼儿拥抱)
小朋友也赶快找个好朋友去相亲相爱吧。
6.老师:老师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小朋友一起听听我家有谁呢?
(老师完整说儿歌。)
7.回忆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提问:你们家有谁?(幼儿学说儿歌),平时他们会为你们做些什么事?
小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我们真好,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
三、学习关爱家人
1.提问:你想为家人做些什么事?
2.模仿给家人做事情。
给家人叠衣服。(个别式)随节奏感强的音乐做动作:
叠衣服,叠衣服,我给爷爷叠衣服。
叠衣服,叠衣服,我给奶奶叠衣服。
叠衣服,叠衣服,我给爷爷叠衣服。
附儿歌《相亲相爱一家人》: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有爷爷,有奶奶,
有爸爸,有妈妈,
还有一个我自己,
相亲相爱一家人。
幼儿园爱家人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在中班语言活动《我的家人》中通过老师讲述自己的全家福来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从而体验家的温暖萌发去爱去体贴父母和长辈的情感感受有家真好。根据《纲要》中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对幼儿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活动目标:
1、拿出全家福照片了解家庭成员。
2、能够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人,表达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情感及发生的事。
3、看视频增加家庭成员的亲爱之情。
活动重点:
介绍自己的家人用连贯的语言说出家人。
活动难点:
能够用连贯的语言表达对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师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爱住我家》的音乐《大耳朵图图》的视频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平时在家注意观察家里的人谁会什么谁喜欢什么家人的工作是什么。
活动过程:
一、老师介绍自己家人引导语:
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看一样东西,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幼儿回答照片图片)过渡语:这个呀是老师的全家福,这个全家福上有老师的家人,我来介绍下我的家人吧,小朋友想听吗?这个是老师的一家到小河边玩的照片,里面有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弟弟。老师的爸爸是个司机(开车的动作表示出来)妈妈在家里做家务(拖地的动作表示出来)老师的爷爷、奶奶在家种花,养些小动物,弟弟在上学。老师喜欢家里的每一个人,喜欢和妈妈一起逛街,喜欢和爸爸一起聊天,喜欢和爷爷、奶奶一起浇花、除草。教师的妈妈喜欢织毛衣,爸爸喜欢看报纸,爷爷喜欢下棋,奶奶喜欢看电视。和家人一起很快乐。
二、幼儿讲述自己的家人。
(一)、幼儿讨论自己家人引导语:老师刚才介绍了自己的'家人了,知道了老师家里的成员,知道了老师家人喜欢干什么事情,现在请小朋友和自己同伴讨论一下自己家人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家人的事情吧(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家人情况,并引导幼儿说出家人情况)过渡语:刚才看见我们的小朋友讨论的真激烈呀,刚才和几位小朋友一起讨论发现他们说的都很好,教师想请几位小朋友跟所有小朋友分享下家人情况。
提问语:有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
(二)、幼儿讲述自己的家人幼儿讲述自己的家人,教师在旁边做适当的引导小结语:刚才呀,我们的几位小朋友介绍了自己的家人,他们说的真棒呀,我们知道了家人的工作,爱好,今天呀,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家人我们和家人一起都很快乐。
(三)、看《大耳朵图图》动画片表达家人对孩子的喜爱。
过渡语:大家想看动画片吗?我们来看看图图家里的情况吧,看看图图的家人吧。
三、结束结束语:
看完《大耳朵图图》我们有什么感受呢?(家人很爱图图,也很爱自己)对了小朋友们说的真好,家人都很爱我们,我们和家人一起很快乐,你们想跳舞吗?我们一起边听歌边跳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