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教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前写好教案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秩序,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一年级语文园地八教案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语文园地八教案篇1
三关:认
认。教师出示“厨”:仔细看,这个字读什么?看谁认得又快又准。
3.师:“厨”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知道它的意思呢?我们已经过了三关,可以借助拼音来查字典,向字典爷爷请教了。
三、分步指导,学会查字
1.师:“厨”字很调皮,它躲在字典爷爷的屋子里,汉字宝宝那么多,怎么找到它呢?老师来教你。
2.比
比,看谁跟着老师找得快。
(1)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翻开字典,找到“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2)找到大写字母c。
(3)找到音节chu,重点指导学生找到音节所在的页码。
(4)翻开字典,找到相应页码,找到音节chu,按照字的四声次序找到要查的字“厨”。
(5)老师读字典上的意思。
3.说
说,刚才我们是怎样
步
步在字典中找到这个调皮的“厨”字的。
4.读
读。朗读韵文,熟记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1)师出示“音序查字法口诀”,并且范读。
(2)生跟着老师
句
句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
(4)齐读。
四、巩固练习,培养查字能力
1.说
说: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怎样的。
2.练
练:查老师规定的字:漂(piào)、踪(zōnɡ),看谁能最快找到该字所在的正文页码。
3.赛
赛:夺红旗比赛,完成书上40页的表格。
五、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教师播放《赠汪伦》朗读录音,会读的同学可以跟??
起诵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5.结合插图,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朋友汪伦的。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1:我仿佛看到李白准备乘着小船离开,和朋友正在依依不舍地告别。
预设2:我仿佛听到朋友在给李白唱歌送行。
……
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
7.背诵古诗。
六、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板书
题,齐读
题。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根据汉语拼音自读
文,
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边读边想象文中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
3.开火车连读
文,师生正音。
七、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1.“全家”是指哪些人?“这张画”是指哪张画?他们为什么喜欢这张画?
(1)爸爸说了什么?想
想,爸爸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呢?(提示:高兴)
(2)学生朗读爸爸的话。
(3)妈妈和姥姥分别说了什么?借助插图说说兰兰帮妈妈和姥姥做了什么?
(4)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家里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画。
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5)兰兰这双胖乎乎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了很多的事情,你们觉得兰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勤劳、关心长辈、爱劳动、懂事)
2.指导分角色朗读。
(1)想想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2)分角色朗读。
八、总结
1.兰兰的小手为全家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也给全家人带去了那么多的欢乐。我们要向兰兰学习,也要为家人做
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拓展交流:你能为别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会说:我替爸爸( )。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大家( )。
3.
堂总结。
同学们真不错,和兰兰
样,有双勤劳的双手,是
群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只要我们的心中装着爱,就会做更多的好事。
4.师生合作朗读
文。
九、布置作业
1.和爸爸妈妈
起读这篇
文。
2.自己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一年级语文园地八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3、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调查学生课间玩哪些游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挂图,激趣导入。
1、出示课间活动图。
2、师: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呀,你平时玩过哪些游戏呢?(生自由说)
3、今天我们就来评选最有趣的游戏。
二、看图说说,掌握方法。
1、出示课本中三副图。
2、观察图画,结合体验,各抒己见。
(1)图上的小朋友玩的是什么游戏?你玩过这些游戏吗?
(2)你喜欢这些游戏吗?选一种游戏说说它怎样有趣?
3、引导评价,发现不足。
同样一种游戏,你觉得哪一位小朋友介绍得最有趣?为什么?
4、教师示范,提供方法。
(1)教师讲一讲“老鹰抓小鸡”。
(2)学生评价,感悟方法。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教案
你认为老师刚才介绍得怎样?有没有把这个游戏说清楚?
为了介绍游戏很有趣,老师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先说游戏怎么玩,再说玩游戏时的心情、感受)
5、同桌交流。
从“老鹰抓小鸡”、“贴鼻子”、“丢手绢”这三个游戏中选一种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游戏,向同学们介绍它怎样有趣。
6、全班交流。
(1)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游戏怎样有趣。
(2)小组互相补充。
(3)引导学生评价:听了他的介绍,你觉得这个游戏有趣吗?
7、小结、过渡。
(1)介绍一个有趣的游戏,先说说这个游戏怎么玩,再说说在游戏中的心情怎样,还可以讲讲它给大家带来的快乐。让没有玩过的同学觉得它有趣。
(2)各小组先在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推荐一两种最有趣的游戏。
三、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点拨。
1、互相说一说、问一问、评一评。
每人介绍一种有趣的.游戏,对不熟悉的游戏可以互相问一问。
2、推荐本组认为最有趣的游戏。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推荐的游戏,本组的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2、评价:在各组推荐的这些游戏中,你最想玩那几种?为什么?
3、评选班级最有趣的游戏。
五、总结延伸,筹办游戏节。
1、以小组为单位做好举办游戏节的准备工作。
2、班干部商议、选定举办游戏节的时间。
3、提前向同学们发邀请书。
一年级语文园地八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范读生字和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好节奏,读出韵味。
2.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字图片或场景布置等形式,创设古典文化氛围,有效激发学生识字学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知道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才能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材;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懂得教育和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三字经》是经典国学读本。同学们当中有谁读过《三字经》?你知道《三字经》里都讲了些什么故事吗?(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这些故事都告诉了我们哪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三字经》里的智慧吧!(板书课题)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前鼻音“近”,后鼻音“性”和翘舌音“之、初、善、专”。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玉、器”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远、近、贵“等字时,可以通过学生集体表演的方法;学习”近“字时,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相、义“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谜语示例:
斥字少一点,行走在外面,关系很亲密,距离不算远。(谜底:近)
形近字对比示例:
相-目(目光) -泪(眼泪)
习-匀(均匀)-刀(刀刃)
玉-王(国王)-主(主人)
义-叉(叉子)-又(又香又甜)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之”首笔点写在竖中线左侧,横撇角度稍窄,最后一捺宜写得平而长。
“习”横折钩写得略长些,折钩略向左下倾斜,点止笔与田字格中心,提画长而有力。
“玉”书写时要注意三横的间距和长短,三横均略向右上方倾斜;中横最短,起笔于横中线上;最后一点紧靠横中线下方运笔。
“义”是独体字,注意笔顺,先写点,再写撇捺;点紧靠竖中线左上部中间;竖撇紧邻竖中线右上部起笔,写得长而舒展。
易错提示:
“相”右边是“目”,中间有两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习”的横折钩里面是一点一提,不要写成一点一撇。
“远”第四笔是竖弯钩,不要写成了竖弯。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是一个整体,切分不开,一般由图画演变而成。如:
习(学习)玉(玉器)义(意义)之(一走了之)直(直尺)为(因为)立(站立)不(对不起)川(山川)车(车站)午(中午)片(片段)
(4)多音字。
相
xiāng:相信相安无事
xiàng:相片相貌堂堂
教
jiào:教师因材施教
jiāo:教课教书育人
为
wéi:行为所作所为
wèi: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6)文言词语释义。
①人之初:指人刚出生的时候。
②性:文中指人的本性。
③相近:相去不远,差不多。
④相远:有很大的差别。
⑤乃:就。
⑥迁:文中指不好的改变。
⑦贵:以某种情况为可贵。
⑧专:有恒心,专心。
⑨子:文中指为人子女。
⑩不学:不肯读书学习。
非所宜:不应该如此。
为:作为,成就。
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
成器:比喻成为有用的人。
义:理义,指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简单介绍《三字经》。
明确:《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2.安排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节奏。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错。
朗读指导:每句都只有三个字,读的时候慢一点,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速度可以稍快一点,还可以边读边打节拍。
第一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注意重读“善、习、远、迁、道、专”等字,强调教育、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注意重读“幼、玉、器、人、义”等字,强调小时候学习的重要性。“老何为”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生字,然后通过朗读训练,感受了《三字经》的韵味。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蕴含了深深的道理。同学们可以仔细回味一下,想想课文中这两节讲了什么内容,有什么道理。下节课,我们再揭晓答案。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一年级语文园地八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 穿衣裳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口语交际一:有趣的动物
?魔力话题】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你们知道吗?动物王国,那可是一个充满奥秘,有趣的王国。比如:鹦鹉会说话;萤火虫会发光;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今天,让我们走进动物世界,去了解、探究、发现动物们那些绝技和有趣的地方。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有趣的动物。
?思维爆破】
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绝技和有趣的地方。
?交际魔方】
模仿一: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发现动物的特点。
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动物(实物、视频),发现动物的某特殊本领与奥秘,以及有趣的地方。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再说说它有趣的地方。
二、说说动物的外形+有趣的地方。
三、观察、发现、小组讨论,说说动物外形+有趣的地方。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哈哈!黑猫警长够神吧!有趣吗?
第二课时
一、我爱阅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1、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
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
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二、快乐读书吧。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一年级语文园地八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巩固声母,读准音,认清形,会背诵并默写声母表。
2.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借助“读一读,写一写”认识并巩固带有韵母ɑn和ɑnɡ的字。
3.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
4.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
5.正确、有感情地朗读短文,了解生活中相互联系的事物,感受朋友在一起时的欢乐。
过程与方法
1.图片、录音和视频结合。
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巩固声母,读准音,认清形,会背诵并默写声母表。
2.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借助“读一读,写一写”认识并巩固带有韵母ɑn和ɑnɡ的字。
3.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生活中相互联系的事物,感受朋友在一起时的欢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该板块中的字词,让学生认读。
2.朗读指导:注意边音、翘舌音、后鼻音的读法。
3.交流识字认字的方法。
明确:
(1)按结构进行归类识字。
左右结构的字:阴阵冰冻
上下结构的字:雷
独体字:电夹
(2)按部首进行归类识字。
耳刀旁的字:阴阵
两点水旁的字:冰冻
4.了解内容,知道这些词语都和天气有关。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记一记。
1.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错乱有趣的卡通声母),让学生认读、背诵。
2.让学生们按要求自主学习,比一比看谁能速记背诵。
3.学生在小组内比赛识记和默写字母表。
4.汇报交流。
(1)小组举行背诵字母表接龙游戏。
(2)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背诵比赛。
(3)进行连接错乱的'字母闯关游戏。
(4)填空比赛。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到前面填写,其他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出示字母表,适当缺少大小写字母)
(5)默写声母表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全对的多。
(二)读一读,写一写。
1.出示教材第12页“读一读,写一写”的生字。
2.让学生自读生字,发现其中的规律。(这些生字中有的是带有前鼻韵母ɑn的,有的是带有后鼻韵母ɑnɡ的。)
3.同桌之间互读,全班比读。
4.学生自由练写,展评指导。
(三)读一读。
1.课件出示《祖国多么广大》的插图。
2.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说说感受。
3.教师范读。
4.练习朗读,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正确,读清楚。
朗读指导:借助拼音把儿歌读熟,特别注意“祖、岭、盛”三个字。
5.通过朗读,让学生明确儿歌的内容。
明确:儿歌描绘的是祖国南方和北方同一季节不同的景色。
6.说一说:儿歌中提到了哪些地方?它们有什么不同?你觉得我们的祖国广大吗?美吗?
明确:我们的祖国很广大,也很美。东北的冰雕、海南岛的沙滩、桂林的山水……都很美。
7.背诵儿歌。
第二课时
一、书写提示
1.出示教材13页上的三个生字。
2.指生领读生字。
3.明确这几个字的书写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1)小组讨论试写,先描红,再书写。
(2)学生范写。其他同学练写。
4.让学生组内比赛写。
二、日积月累
1.出示教材13页上的成语。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全班比读。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让学生探索这些成语的特点。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呢?
明确:这些成语都是和春天有关的。
4.交流特点并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春天的成语。
5.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用描写春天的成语讲故事。
6.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三、和大人一起读
1.读通儿歌
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再把儿歌读通顺。
2.读出韵味
(1)一边读一边体会:怎么读出趣味?
(2)第一首儿歌要读好“摇、桥、宝、包、糕”这几个韵脚。第二首儿歌要读好“发、嚓、他、娃”这几个韵脚。
(3)两人或小组内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3.背诵儿歌
(1)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2)同桌之间相互检查背诵。
4.交流拓展
你还会背哪些儿歌和童谣?同桌之间相互背一背。
一年级语文园地八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识字。
2.积累词句。
3.指导学生掌握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的字的写法。
4.帮助学生积累古诗,指导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
2.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去野外观察自然需要的物品,认识相关生字。
2.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
3.仿照例句说句子。
4.掌握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的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让学生说一说,去野外观察大自然,要准备什么?
2.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3.辨字形,让学生认识11个生字。
4.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加一加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出示三组词语,读准字音。
2.体会每组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
3.选一组,演一演。
4.出示两个句子读一读。
5.用上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三、书写提示。
1.认读其中的字。
2.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左窄右宽、左宽右窄)
3.学生写字练习,提醒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有时候……有时候……
……在……在……在……在……
左窄右宽,左宽右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古诗。
2.阅读短文。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接力读,分小组读,竞赛读。
2.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古诗的内容。
3.学生背诵古诗。
二、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思考下面的问题。
(1)狮子和企鹅分别生活在哪里?这两个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
(2)狮子在什么情况下请企鹅寄冰?
(3)狮子收到企鹅寄的冰了吗?为什么?
(4)收到狮子退回的箱子,企鹅也糊涂了,这是为什么?
3.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出示南极和非洲的图片,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短文内容。
随机板书:
狮子:非洲——炎热
企鹅:南极——寒冷
4.说话训练。
(1)狮子误会了企鹅,企鹅也被搞糊涂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
(3)请同学表演续编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企鹅寄冰
狮子:非洲——炎热
企鹅:南极——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