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抛实心球教案7篇

时间:2024-03-25 作者:Lonesome

教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材料和资源,提供充分的学习支持和帮助,良好的教案可以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路线图,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后抛实心球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后抛实心球教案7篇

后抛实心球教案篇1

一、设计指导思想

本课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创新为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勇于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在练习实心球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取原地双手头上正面掷实心球作为主教材,原地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是出自于水平四(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的教材内容。学习原地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能够起到锻炼学生协调性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手臂、腰腹、腿部等力量。本课学习内容可以培养学生挑战自我,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但同时也能暴露出学生的手臂力量较弱,身体的协调用力较难控制的特点。因此,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超越器械时的“满弓”和快速用力;难点为超越器械时的“满弓”和全身协调用力。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水平四,共28人。正是刚刚步入青春期阶段,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身体方面会出现肢体长、肌肉发育弱、力量不足、关节固定不稳等特点,因此在做动作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本节课在练习双手前抛实心球的过程中,学生先体会动作,然后通过教师讲解和分组练习及相互间纠正错误动作,让他们体会到投掷实心球时要注意到的出手速度、角度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知道双手正面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结构,并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双手正面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60%左右的学生学会双手正面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技术要领,能够自主完成动作,20%左右的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动作。

3.情感目标:在教学和练习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互助、互学的合作精神,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超越器械时的“满弓”和快速用力难点:超越器械时的“满弓”和全身协调用力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积极评价法、纠错法

学法:观察法、模仿法、小组讨论法、小组练习法、分解练习法

七、教学效果预计:

1、生理负荷预计:课的密度:30%——45%

平均心率:100——110次/分

2、心理负荷预计:预计90%的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接受本节课的内容安排。

后抛实心球教案篇2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既是敏感期,也是发展关键的时期;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肌肉中含水率较高,肌肉细长而且柔嫩,大肌肉群发育比小肌肉的发育要早。

因此,安排投掷项目的练习必要的,在注意发展大肌肉群的同时,也要注意小肌肉群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学生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逐渐占有主导地位,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体育教学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二、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根本,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教学中采用多种游戏练习形式,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和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掌握方法和技能。

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正确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以提高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教学目标

1.基本掌握原地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的正确动作。

2.发展上肢力量和腰腹背肌力量以及灵敏、协调等素质,提高原地向前掷实心球能力。

3.培养竟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并在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合作行为。

四、教学内容

原地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

五、组织与教法

根据本课目标,教学组织与教法的设计思想是:

1.重视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授,通过学习让学生有所收获。

2.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理念,教学过程要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两个结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体现接受式教学和新课程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3.教学过程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对投掷运动的兴趣和创新、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4.采用分组练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不同力量和技能水平,安排不同对手进行练习。区别对待,有针对性的分层施教。

5.重视安全意识的教育,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让学生知道投掷实心球一定要注意安全,本次课要求学生听老师统一口令抛实心球和拾实心球。

六、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投掷专项准备运动——游戏——原地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的正确动作示范——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选出学生进行动作示范——游戏——放松——小结

七、单元计划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单元计划(3课时)

后抛实心球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实心球是九年级学生体育中招考试必考项目,分值是20分,所以实心球技术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本节课是一节复习练习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课程学习,懂得实心球是发展上肢、腰腹力量的重要器械。通过练习提高、巩固正面双手掷实心球技术动作,特别是完整动作的用力顺序。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养成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正面双手掷实心球正确的技术动作。

2、难点:身体用力顺序的协调和出手角度、速度的控制。

四、教学、学法:

讲解、示范、讨论、

五、教具:

实心球、挂图、口??

六、教学过程

课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方法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要求

4、安排见习生组织:

要求:快、静、齐

3分

准备部分

1、手腕、脚踝、膝关节活动

2、分小组活动:跳小绳、跳大绳

3、实心球球操:

①头部运动

②肩部运动

③腰部运动

④膝部运动

组织:

1、男女分为四小组,男生跳大绳、女生跳小绳。

2、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要求:

1、个小组长带领好本组成员完成跳绳热身活动;

2、实心球操跟随教师,听口令,努力完成,将动作做规范

基本部分

1、教师请一位同学与自己一起做示范。其他同学观察,并思考两者之间动作的差异。

2、请同学们相互讨论,想一想为什么教师掷的远?并要求几位学生说己的观察结果。(力量、技术)

3、教师做完整动作示范,并叙述动作要点、教授口诀。

4、同学们跟着教师做徒手动作的练习。

5、分组有球练习(正面双手掷实心球)

组织:

要求:学生安静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教师适当引导。

方法:

1、徒手练习时根据教师口令,逐渐由分解动作过度到连贯动作。

2、有球练习时,两人一组,用一球相互投掷。四排两组。

20-30

基本部分

3、游戏“实心球胯下接力赛”

4、放松运动《正面双手掷实心球口诀》

想要把球掷的远

请你牢记这口??

双脚前后或平行

身体后倾如张弓

双手持球于脑后

蹬地收腹快如风

两臂顺势甩鞭子

出手角度牢记心

勤来运动勤动脑

生活学习好轻松

容易犯的错误和纠正:

1、出手角度过高或过低

纠正:寻找参照物进行练习

2、用力顺序不协调

纠正:按照口诀反复练习

方法:四列纵队人数相同,听到口令后将实心球从胯下传递给后一位同学,全队最后一名负责将球放入之地位置,一分钟内传递最多的为胜利队。

要求:一人一次只能传递一球,排头和末尾队友可以离队外其余人不可离队,若球在传递时失误脱手,则不可以捡回。

方法:两人相互进行手臂、腰腹的按摩。

结束部分

1、集合整队、器材

2、本次课,表扬优秀学生

3、师生再见!下课!要求:表扬努力练习的同学、积极帮助别人的同学、大胆发言的同学。

后抛实心球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小数加法。

3.较熟练地口算有效数字为两位的小数加法。

【过程、能力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亲历计算方法的获得过程,培养算法思维。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语言进行交流和说理。

3.经历对不同竖式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理性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2.引导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一位小数加两位小数 、整数加小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你会掷实心球吗?怎样才算掷得好?(掷得越远,成绩越好。)

2.在学校运动会中,小胖和小丁丁正在参加掷实心球的比赛。(出示情景图和表格)他们都觉得自己掷得好,请你做裁判,帮他们评一评。

3.小胖在前掷中比小丁丁掷得远,而小丁丁后掷却比小胖远。只要把前掷与后掷的成绩相加,就能算出总成绩。谁的总成绩好,谁就能获胜。

二、探究算法。

1.算一算,小胖的总成绩是多少?

2.算一算小丁丁的总成绩是多少?

(1)出示试一试,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2)展示学生作业,互相交流。

(3)完整规则。

你选择哪个答案?为什么?

三、练习巩固。

1.用竖式计算。

(1)了解学生计算情况。

(2)巩固计算规则

列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1.小数点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2.和的小数部分末尾有零时,运用小数性质将计算结果化简。

后抛实心球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投掷实心球、跳蹦蹦球

课型

探究性

课次

十四课次

1、 知道投掷的用力顺序,探究投掷动作的最佳效果,学会锻炼方法。

2、 运用投掷技能、跳蹦蹦球游戏,提高协调性与快速用力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健康与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

一、教学情景导入。游戏性活动。

1、优化教学常规、创设活动情景,调动学生的情绪。

2、设疑问题,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3、创造活动的空间,指导学生做抛接沙袋与投击目标游戏。

4、适时参与学生活动、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5、教学活动方式:以趣促动,以动促练,以练促效。

1、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走进课堂,尽快地进入角色。

2、以疑促思,勇于实践。进行尝试性的参与游戏活动。

3、领悟抛接、投准游戏的安全规则,适时能创造性的活动。

4、游戏活动方式:自由组合,以需自选,互动练习,引伸出投掷的雏形。

1、情景辐射效果好,师生进入角色

2、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4、达到热身目的,引伸出投掷的雏形。

二、多种形式的投掷教学。

教与学的要点:用力顺序与出手速度。

1、精心设计,合理布置投掷活动区域,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2、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投掷练习。

采用四种不同的投掷动作练习,探究“投掷用力顺序”和“最佳效果的投掷方法”。

3、全方位观察,重视安全教育,点拔讲解,示范准确,及时指导。

4、设置不同的投掷目标,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需要,培养投掷兴趣。

5、组织学生相互观摩,相互讨论与评价,激励学生努力实现目标。

1、明确投掷练习的安全要求,有序的进入指定投掷活动区域。

2、学会四种形式的“抛、投、推”实心球的动作。探究投掷的共性问题?运用哪种投掷动作,能将实心球投的最远?

3、进行互动式的练习,领悟动作要领,合理运用技术,提高投掷能力。

4、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投掷的动作,进行自主性练习,努力达标。

5、适时的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活动,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1、进入最佳的教与学状态,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探究性的学习,获取新的知识,掌握练习的方法。

3、领悟要领,掌握技能,合理运用,科学锻炼。

4、展示自我,发展个性,体验成功的乐趣。

5、学会评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体育精神。

6、采用自主练习、统一指导与目标激励的教学方式:以疑导入,先练后教,以思促教,以练促趣。

6、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自我体验、互动探究、以思促练、以练促会、以会促用。

三、跳蹦蹦球体育游戏。

学与练的重点:

用力方法与身体平衡能力。

1、指导学生自主性的跳蹦蹦球游戏,让学生自我体验,感悟要领。

2、组织学生讲解与示范,

教师引导与点评,教会学生掌握练习方法。

3、采用单人、多人、接力、绕障碍的活动形式,指导学生自由组合,跳蹦蹦球。

4、随着音乐的快乐节奏,师生共同参与跳蹦蹦球活动。

5、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激励。

1、学生自主性的活动,体会跳蹦蹦球的方法,感悟要领,产生兴趣。

2、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活动,理解与运用技能,学会练习方法。

3、自找伙伴,根据各自需要,选择多种形式的活动,跳蹦蹦球游戏。

4、倾听音乐,在快乐中跳蹦蹦球游戏,提高动作的节奏感。

5、学习方式:有趣、生动、活泼、创意。

1.启发引导自主练习,激发兴趣,发展跳跃活动。

2、注重师生交流。共同探究,掌握练习方法。

3、发展个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活动的欲望。

4、学习互动气氛活跃,培养节奏感与协调性。

5、体会、学习、掌握运用。

四、快乐放松活动

1、采用“大海啊故乡”名曲,诱导学生做小舞步放松活动。

2、教师的姿态优美,韵律感强,具有感染力。

1、随着教师的优美示范,大家做小舞步放松活动。

2、动作舒畅,姿态优美,节奏感强,具有强烈的表演力。

1、欣赏名曲,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五、教与学评价活动。

1、启发学生进行相互间的评价活动。

2、教师进行归纳性的评价,注重明确改进与努力方向。

1、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促进语言的交流。

2、明确改进与努力方向,激发自我锻炼的动力。

4、学会评价与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

后抛实心球教案篇6

教材分析

投掷实心球是一项需要一定力量的比较枯燥的运动。是以练习活动为主要手段,发展学生上下肢、腰腹、肩部、背部力量和身体的协调素质。通过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只有发展速度力量和掌握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学情分析

本课参与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辨别思维和动手能力,注意力指向性较强,并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认知和技能有一定的提高,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能力强,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本课采用设疑解答等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师生之间心理互动,增强学生对上好体育课和乐于参加各种技能学习信心。

教学目标

1、 学生建立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完整的动作概念。

2、学生安全地进行身体练习,领会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时的动作要领,并体会和感悟到掷实心球时上下肢用力协调的重要性。

3、学生能乐意听老师的讲解,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善于思考,通过身体练习,解决问题,找到答案。

4、 体会参与是学习的前提,体验并感悟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和感悟由下而上的动作用力顺序,并熟练掌握。

教学难点:球出手的速度和投掷的远度。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通过教师安排的活动,活跃气氛同时达到热身效果,开发学生积极思考。

基本部分:通过三种不同姿势的投掷,提出问题,了解全身用力的重要性。本课运用“一帮一”互助的合作探究方式学习,完成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掌握。通过师生共同练习技术动作,再分组通过合作交流、互帮互助以及学生展示、现场评价的方式进一步练习,营造出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结束部分:通过肌肉放松达到身心共同放松的效果,同时评价学生课堂表现,总结技术要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后抛实心球教案篇7

学习目标:合作练习、掌握技能

学习内容:实心球 接力练习

学习步骤:

一、 快乐的游戏

教师活动:

1.提出队列练习的要求

2.组织队列练习

3.提出游戏练习的要求

4.组织游戏

学生活动:

1.和同伴合作完成队列练习

2.积极的进行游戏的练习

组 织: 围圈站立

二、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出实心球的练习要求

2.示范徒手的动作,同学们观察后进行动作的讲解

3.组织进行徒手的练习

4.提出借助排球进行前抛的练习

5.组织小组进行自主的进行练习

6.组织进行小结

学生活动:

1.积极、大胆的进行发言。

2.自主的进行徒手模仿练习

3.小组自主的进行练习

4.大胆发言,总结自己的经验

组 织:散点

**** **** ***

** ** **

** ** **

** *** ***

三、 接力练习、提高身体素质

教师活动:

1.提出接力练习的要求

2.讲解接力的方法

3.组织练习。(方法:做25个仰卧起坐后进行10米的往返蛙跳)

学生活动:

1.懂得练习的方法

2.小组合作积极的投入比赛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