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究式学习,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年级体育教案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体育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一)教师:
1、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二)学生: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3、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活动方式:
1、心理游戏。
2、观察图。
3、讨论:怎么才能做快乐的人呢?
4、测测你。
活动前准备:
多媒体、白纸、水彩笔等。
活动步骤:
(一)导入:心理体验游戏
1、教师开门见山,问学生:你快乐吗?你今天快乐吗?你现在快乐吗?如果你快乐,请在白纸上画个笑脸;如果不快乐请在白纸上画个气脸。
2、学生动手操作,让十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激发学习兴趣。
板书: 快 乐
烦恼的心情 快乐的心情
3、引出并说明主题。
愉快的心情让人精神振奋,身体健康,学习的效率高;那么不愉快的心情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
(二)、新课
1、观察图。
(1)、出示图片。
看图片上愁眉苦脸的孩子怎么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你看小丽嫌自己胖,小东嫌自己瘦,小芳担心得不了第一,小军担心能不能及格,小群嫌妈妈什么都管他,而小宁伤心父母吵架没人管她,教师带学生看图,体验书中人物的苦恼。
(2)、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请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有什么烦恼?(可说可不说)
(3)、学生说完烦恼之后,情绪较低落,开展呼吸训练,调节学生心情。
(4)、教师小结: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关键看你如何去面对。
2、讨论:怎么才能做快乐的人呢?
(1)、出示名人名言。
“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这是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的一段名言。据悉巨商希尔顿在发迹之前是一个穷汉,母亲仅仅给他五千美元去经营旅馆。几年后,希尔顿成了商界巨子,当希尔顿的母亲问他是怎样克服烦恼的,希尔顿回答说:“微笑”。原来,他每次遇到挫折和不合理的事时,他就马上到卫生间或一个角落拿出镜子练习微笑。
(2)、教师:人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快乐的情绪容易造成学习效果差,生活不愉快。当你不快乐时,你用什么方法改善,请选择:
a 听音乐 b 吃东西 c 睡一觉
d 踢足球 e 收拾屋子 f 看课外书
g 找同学玩 h 对着镜子笑 i 回忆过去快乐的事情 j 做深呼吸 k 看电视 l 其它
(3)、检查、统计学生选择情况。
(4)你认为下面的做法有什么不对?
a、发脾气,找茬撒气
b、生闷气,问什么也不说
c、摔东西(撕、剪东西)
d、打人
e、离家出走
让学生在平静的状态下分析这些过激行为,认清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予以警示。
3、测测你
※ 妈妈不给你买你特别想要的复读机,你怎么办?
※ 老师选班干,你很想当,可老师找了别的同学,你怎么办? ※ 在过道上走着,一不小心被一名同学碰到,很痛,怎么办? ※ 上课时你没说话,而是前面同学问你,老师批评你,你很委屈,怎么办?
4、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提示的内容,排演心理情境剧。请表演好的组上台给大家表演。
5。问:参加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做个快乐人的方法,希望你们在平常生活中经常运用这些方法,真正做个快乐的人。最后我送大家一名话:“天空虽有乌云,但在乌云的上面,永远有太阳在照耀。”让阳光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心灵,让快乐永远伴着你愉快的生活。
三年级体育教案篇2
领域目标:运动参与
水平目标: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
学习目标:
1、主动学习跨越式跳高的正确方法,着重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环节动作。
2、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
3、能积极与同伴合作、发展合作学习能力并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内容:1、跳高与游戏《第1课时》:4人合作跳高 2、游戏:合作跑
学习重点:起跳动作正确、脚依次过杆
学习难点:助跑路线合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整队、检查人数 1、集队、静等
2、鼓舞学生情绪 2、配合老师
3、宣布本课内容 3、明确学习内容
4、情景导入 4、进入角色
5、带领学生完成律动 5、随音乐、示范,进行准备活动
组织形式:1、四列横队站立 要求:1、集队快、静、齐
2、自由散开 2、动作协调
二、探究合作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语言引导学生,专项准备活动 1、认真听讲、自定学习目标、积极热身
2、组织学生自主体验练习 2、组长带领下自主体验练习
3、组织评价、归纳学生动作 3、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练习
4、组织讨论图片、教师讲解示范动作。4、分组在教师引导下练习动作
5、组织4人1组合作尝试 5、明确练习要求
6、评价学生表现、提示难点问题 6、组长带领下,进行练习
7、组织分组改进练习 7、组内合作改进练习
8、组织跳高比赛、肯定学生的表现 8、相互交流、互相鼓励。
组织形式:4人1组练习 要求:起跳有力、脚依次过杆
三、发展合作能力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语言提示游戏方法与规则 1、认真听讲
2、组织分组尝试游戏 2、分组尝试练习
3、及时纠正有关问题、强调纪律 3、认真看、仔细听
4、组织学生分组学练 4、分组进行试练
5、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三年级体育教案篇3
一、课的设计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宗旨,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师生共同创设愉悦的学习、活动氛围,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意识,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特点
1、体现新课程精神,开发课程资源,在器材资源、内容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做了大胆的尝试。
2、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建立合作概念,树立合作意识,形成合作行为。
三、学练目标:
1、初步掌握单跳双落的动作要领,发展跳跃、灵敏和协调能力。
2、通过创设游戏场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我能行、我最棒”的自信心。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学练过程设计:
1、游戏《找朋友》,激趣引入。
2、集体练习搏击操,热身练习。
3、体验: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 学生示范 集体表演
4、练习:
(1)同学通过老师的示范,在场地上逐个的单脚跳过放在地上的垫子
(2)体验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游戏
5、恢复身心,放松练习。
五、单元教学目标:
了解跳跃的基本知识,通过多种练习(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尝试单脚跳跃双脚落地的基本方法,体验其中的乐趣,发展体能;培养克服困难、团结协作、自尊自信、敢于在体育活动中展示自我、不畏强手的精神。
三年级体育教案篇4
一、指导思想
本单元根据《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理念”,为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丰富的游戏,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快速跑技能,提高快速跑的能力,培养体育兴趣,在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获得快速奔跑的身心体验,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身心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快速跑教材,是在走和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走和跑两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所以在内容设计和引导学生掌握跑的技能时,都不能人为地把它们分开,要与之衔接。通过多种方式的游戏,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快速跑技术和技能,发展位移速度,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快速跑的能力。
三、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兴趣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处在长身体和各种活动项目的启蒙阶段,就是与人们平时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走和跑,其习惯和方法都没有定型,身体和心理处在发育的黄金时期。如果在教学中,以跑的各种游戏来教学,使儿童在活动中掌握跑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身体姿势,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学生的能力,结合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游戏,为儿童提供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让儿童体验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身心得到发展,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以后的学习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单元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所有课时的学习中。
2、运动技能:学习正确的跑步方法,基本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各种跑的锻炼。
3、身体健康: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学生跑的速度,提高短跑能力。
4、心理健康:感受和体验参与集体体育活动的乐趣。
5、社会适应:能与同伴顺利地完成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快速跑的游戏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难点:掌握基本的跑步方法。
六、设计理念
本单元设计贯彻了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把获得新的知识经验,运用在实践中。教学中努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启迪、导疑、创新为主轴,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自我挑战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可以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浅易的知识和学会简单的技能,寓教学于活动之中,寓教味于教学之中,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健康发展的个性。
七、运动负荷预计:
根据本校学生的体质和技能基础,本单元练习密度、平均心率、强度控制在以下范围。
练习密度:50%——70%
平均心率:130——160/分
强度指数:1.4——1.6
三年级体育教案篇5
教材:
1、投掷:持轻物掷远。
2、游戏:换物接力赛。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持轻物掷远与换物接力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投掷和奔跑能力。
2、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要求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教学内容:
一、游戏:钻山洞
1、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
2、听音乐师生共同游戏。
练习队形:
二、投掷:持轻物掷远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投掷器械,请学生演示,引入投掷动作,结伴分组学习掷轻物的动作,教师巡视指导,分组交流学习不同器械的掷远动作,教师巡视指导,进行掷轻物比远。
1、猜拳取物。
2、制作器械。
3、分组学习持一种器械掷远。
4、分组交流学习持其他器械掷远的方法。
5、分组比赛:看谁投得远。
三、游戏:换物接力赛
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并请一组同学演示,进行教学比赛,逐步增加游戏难度,继续进行比赛。
1、放物赛跑。
2、换物赛跑。
3、取物赛跑。
四、小结讲评放松
听音乐师生共练
器械:绳弹12个,纸飞机12个,硬纸片12张,铅画纸12张,报纸12张,录音机、磁带等。
三年级体育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在各种材料建构成的障碍物上行走,练习手眼协调和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投放:大块积木、塑料板、轮胎、自制梅花桩、礼物纸盒、沙包、矿泉水瓶。
2.经验准备:幼儿有利用户外玩具材料,通过自己摆放进行游戏的经验。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规则:
1.让幼儿利用有的材料自己动手找寻不同的“桥”。
2.手提物体走一走自建的“小桥”。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师同幼儿听音乐做“动物操”,活动腰部、手部、腿部、脚腕部的准备工作,同时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小熊去做客。
师用语言导入游戏情节:小熊要去小动物家做客,可是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小熊不能过河去看朋友了,请小朋友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可以顺利到达河的对面。
1.我们来搭“桥”。幼儿分组分别尝试用大块积木、塑料板、轮胎、梅花桩搭“桥”。
(1)让幼儿利用已有的材料建构不同的“桥”。在幼儿搭“桥”时要求幼儿搭的“桥”不能断开,“桥”与“桥”之间必须连接上。并让幼儿分别上“桥”试着走一走。
(2)让幼儿讲一讲每座桥的不同之处,请几名幼儿示范走的方法,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又快又稳地走过“桥”的。
提问:“怎样利用这些不同材料搭桥?”
“怎样将礼物一起带过河?”
(3)幼儿自由练习,体验在不同障碍物上行走。
2.送礼物。
(1)小朋友给小熊搭好了“桥”,小熊为了感谢你们,邀请小朋友一起好好朋友家做客。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礼物也一起运过“河”去。
(2)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把礼物(纸盒、沙包、矿泉水瓶)运到“河的对岸”,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运礼物。
提示:从一个方向往返回来,互不碰到。
1.鼓励动脑筋想办法的小朋友。
2.坐在地上或躺在地上做放松活动。
3.鼓励幼儿同老师一起收拾材料。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目标进行开展。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可以搭建的材料,幼儿在搭建中学会了协商、合作,并能进行尝试和改进,从起初的用一种材料搭建,慢慢的尝试用多种材料共同搭建,这样幼儿在自己搭建的小桥上既练习了走平衡,又练习了在有间隔的物体上走平衡。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和伙伴相互交流、合作。在学习方法上考虑到一味的平衡会使幼儿感到单调乏味,因而设置了一个故事情节来贯穿整个活动,这样既让幼儿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又锻炼了基本动作。
三年级体育教案篇7
学习目标:
懂得体育课堂常规要求,并知道如何排好体育课队伍。
学习内容:
引导课——课堂常规
学习步骤:
一、歌舞交流性引导:
1、公布上课,师生问好。
2、歌舞“找朋友”。
歌词:“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记住我叫x x x,再见!”
①集体学唱“找朋友”的歌。
②教师示范、讲解“找朋友”的方法。
③同座位同伴表演“找朋友”,相互介绍名字。
④请几个同学出来边唱边邀请同学跳“找朋友”的舞,最后一句互换角色,其余同学在座位上拍手、唱歌。
二、常规性引导:
1、讲解什么是体育课课堂常规?
2、说一说体育课课堂常规有哪些主要内容?
3、议一议怎样排好体育课队伍?
三、趣味性引导:
1、室内游戏:快快排队。
2、评价、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