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写事迹应传递积极信息,激发他人追求成功,大家在写事迹材料时,常常需要明确主题,这样才能使材料有的放矢,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先锋号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先锋号事迹篇1
张桂梅,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勇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诠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仁心大爱和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一个心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60岁后,能够干什么?
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但在张桂梅眼中,60岁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培养山区贫困家庭女学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让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岁的张桂梅激情满怀地向记者“规划”着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桂梅非但没有放缓将贫困山区女学生带出大山的节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每天5点半起床的张老师,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韦堂云说,每天早上,叫完学生集合后,张老师回到办公室一边啃馒头一边开始处理日常事务,等忙完手里的活,她还要去各个教室检查,常常没有一个完整的早餐时间。
很多人问张桂梅,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你已经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还把自己获得的7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丽江华坪女子高中也连续10年获得了丽江市高考综合第一的好成绩,如今都这把年纪了,有必要这么拼吗?
“我没时间了,多抢一点时间,多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贡献,特别是要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张桂梅说。
身体本就不好,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张桂梅全身时常疼得动不了,可她却瞒着所有人,吃点止痛药,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张桂梅再一次住院。医生要求静养。这对视时间如生命的张桂梅来说,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静养,把我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
好不容易熬过了3天3夜,张桂梅稍微缓过劲来,没等医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学校。“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最好的药!我一定要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女学生。”说话间,张桂梅的眼睛里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张桂梅忘记了病痛,忘记了年龄,使她浑身充满了力量。为了学生,她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晕倒在讲台上,而每一次张桂梅都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
先锋号事迹篇2
xx是xx镇xx村的一名外出流动党员,在xx区创办了一个家俬企业。去年年前回到老家xx村下洛组过春节。本来按照往年的惯例是过完春节后农历初六就要回到xx企业开工生产。由于突然来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在外面见多识广的一名党员,他知道这个病毒的巨大危害性。需要和广大村民开展积极的防控预防措施。为维护好家乡村民的身心健康,他放弃前面预定的行程安排。在过完年后第一时间主动和xx村党支部、村委会请缨,和其他村委干部、党员志愿者一道深入村民家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措施宣传,发放一封信等宣传材料;在监测点值守登记信息、测量体温,记录情况,后勤服务。
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xx就在xx村的下洛卡点值守,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工作,严格认真检查过往车辆、人员,并对车辆人员信息进行详细登记,提醒过往行人佩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在一次排查中,一位过往的妇女通过测量体温达到37.6度并带有一点感冒和咳嗽。该名妇女当时也很紧张并手足无措。xx来不得多想。做了一些简单的防护后,马上开车把该名妇女送到镇中心卫生院检查。通过检查是该名妇女因为是生理期造成体温比较高,排除危险后,他悬着一颗心才放下来。下洛卡点是通往龙化、白鹅、黄麟的通道,车多人多,截止2月3日下洛卡点共检查车辆和人员达230多人次。每次有不配合检查的人员,xx都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卡点检查的人员都是分散在各个屋场的党员干部,为有效节约时间和防止人员来回走动的不方便。xx就安排他的老婆统一做好饭送到卡点上和供应必要的茶水。
全镇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攻坚战打响以来,为有效解决防疫一线急需的n95口罩、消毒用品等物资和经费紧缺的问题。在2月1日xx又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捐款10000元用于镇抗击肺炎病毒疫情防控。xx做到了在国家危难的时候。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做到不计报酬、不惧危险,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效筑牢了人民群众的生命防线。守护好人民群众安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防疫的第一线。
先锋号事迹篇3
20xx年技术质控部工人先锋号活动,在集团工会、部门领导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以“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成绩、一流团队”为目标,生产班组检验员上下齐心一致,工作热情高涨,质量意识敏感度提高,各检验工作岗位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经过一年紧张而又公平的评比,进货检验化工班组获得年度第一名。本年度活动总结如下:
一、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规章制度。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为检验员,更要按规矩做事。从样品的抽取、检验、提供数据等一系列工作,均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务必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遵、违章必究”的管理理念,在保证公司利益的前提下,严格把好质量关。在20xx年各岗位检验人员,均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无违法违规行为。
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立足本岗。
为了进一步激发检验员学习业务知识的热情,以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政治理论修养投入到工作,在20xx年,各班组多次自发组织培训和比试工作,她们都不怕辛苦麻烦,主动向领导请教,向同行的同事学习,或自己摸索实践。通过培训和学习,检验员的业务水平都得到了提高,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大家一致劲向一处使,均热爱自己班组,都想为班组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把检验工作做好,为班组的荣誉、成绩而努力,受到了各分管主管普遍好评。
三、检验员工作效率、班组凝聚力提高。
通过工人先锋号活动的开展,检验员工作效率、班组凝聚力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检验员在每天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计划,有主次的、保质保量的及时完成各项检验工作。不仅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高效地做好各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同时还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同事做好临时需要检验的工作,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提高班组凝聚力,各班组利用休息时间,开展特色的文体活动,如泡温泉、烧烤、卡拉ok等,既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增进了同事之间的友谊,又提高了班组的凝集力,提升员工之间团结合作精神,对班组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事到功半的效果。
四、强化安全意识,现场文明管理
技术质控部检验员办公室分散、车间取样环境复杂、检验员需每天骑自行车取样等特点,班组加强班前安全学习教育工作非常重要,每天开始工作前,大家聚集在一起,提出岗位应注意的事项,提醒各检验员要做到安全生产,确保安全文明生产工作。20xx年,班组无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注重工作环境卫生,实现工作环境卫生化。因为舒适的工作环境让人有个好的心情,所以,各检验员认真做好每天的卫生工作,认真做到6s管理。中心化验室搬到新的办公楼后,领导对环境卫生提了更高的要求,但检验员毫无怨言,一边认真学习精益管理知识,一边严格按要求做好卫生工作。
总结20xx年的工作,通过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竞赛活动以来,检验班组工作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班组凝聚力更强。但有些方面工作还需我们进一步的提高,如文体活动的开展,受检验员上夜班的限制,较难组织三班制人员参加文体活动;有时活动开展了,但没有写稿及时报道,这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改进。展望20xx年,公司又一次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的工作将更加繁重,要求也更高,掌握的知识也要求更高更广,为此,我部各检验班组的检验员将更加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3素质和技能,为公司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先锋号事迹篇4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个看不见硝烟的的疫情防疫战上,医务人员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自己的责任和初心。在双溪中心卫生院,有这样的2个人,他们虽然不是冲锋一线的医护人员,但也同样战斗在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他们就是该院120救护车司机。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防控战打响后,2位120司机即刻进入战时状态,24小时待命。尤其是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徐建刚同志身先士卒,坚守岗位,以最高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觉悟去执行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彰显了一名军人和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疫情虽然残酷,但救护车司机们毫无半点惧色。
转运通知就是冲锋号,在检查确认防护到位后,迅速赶到目的地,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他们毫无怨言为责任和使命及时出发“战”疫。120车司机长时间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让他们备受煎熬。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而且在驾驶座狭小的空间里,也不能大幅度活动。更具挑战的是护目镜和防护面罩容易受到鼻孔的潮气影响而起雾,特别是在晚上驾驶车辆过程中容易看不清道路,这些都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他最终凭着丰富的驾驶经验一一化解了。
在疫情防控期间,救护车司机肩负着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转运重任,每次执行完转运任务返回卫生院后,顾不上喝水、吃饭,司机们会立即对车辆进行喷杀以及打开紫外线灯进行消毒,避免转运下一位人员时出现交叉感染,同时反复检查确保救护车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并按流程对个人进行消毒,做好自身防护工作,齐心协力筑牢“防疫墙”。
截至3月8日,共执行了431人次的转运任务,高标准、出色地完成了紧张、繁重的120出诊工作,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住了考验和锤炼,为全面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他们的力量,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守护“生命线”的路上。
先锋号事迹篇5
走进宁谷镇林哨村,一问起小起,大人小孩都知晓,大家都会说,“她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村干部”,小孩会说,“她是一个善良的好阿姨。”
小起,彝族,本是四川甘孜州人的她,20xx年从老家四川甘孜到成都电子厂打工,20xx年与同厂的贵州小伙牟安林相识相爱,20xx年跟随男友回到西秀区林哨村。小起的家乡四川甘孜属于贫困落后地区,来到林哨村后,小起意识到林哨村的经济条件也不太好。面对现实,小起便和丈夫商量,如今国家惠农政策力度越来越大,结合林哨村实际,夫妇二人决定发展种植业。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小起和丈夫与村里签订了210亩的荒山承包协议,种了10亩桃子,200亩茶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桃园和茶园如今已进入盛产高产期,10亩桃园年产值60000元,200亩茶园年产值40万元,每年可为村民提供务工收入高达20万元。几年累计下来,小起和丈夫的果园和茶场已为村民增加务工收入一百万余元,自已的生活也已从刚来的迷茫艰难走向希望。
20xx年3月,宁谷镇林哨村“两委”看到小起的勤劳,看到小起和丈夫种植场对贫困户所作的贡献,对小起的能力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便动员小起担任村计生员,得到领导的认可后,小起便和村支两委一起工作,分担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20xx年宁谷镇林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小起把实践站的工作扛在肩上,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林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起了五支志愿服务快乐小分队:爱心妈妈快乐小分队,文化文艺快乐小分队、法律保障服务快乐小分队、农技知识宣传培训快乐小分队、党员志愿服务快乐小分队。小起积极筹划小分队活动,把志愿服务活动和村“两委”工作结合起来,五支志愿服务工作小分队的工作在小起的精心组织下开展得有声有色。
今天,走进林哨村委,一块“文明超市”的牌子赫然在目,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登记在册志愿者有50余人,每周的“靓丽星期五”活动开展成了常态。走进林哨村,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于它的美丽、干净、整洁。但这一切美丽、文明的后面,都离不开我们的“美丽使者”——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