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工作总结也是对我们平时工作情况的一种检验,平时学会写工作总结,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展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教研组工作总结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篇1
本学期,科学教研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的实践活动,加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造力方面的工作研究,并对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作了认真思考,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一般形式。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了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较全面的科学素质。
1、重视培养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小学生科学素质最重要的一条是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任何事物。我们科学教研组成员在开展科技活动时以培养学生对科学较浓厚的兴趣和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作为最基本的目标,让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技能力,最终达到尝试运用科学知识改造事物的目的。
期初,学校在各班中挑选有科技特长的学生组成学校科技兴趣小组(包括航模、信息技术、金钥匙竞赛等类别),每周定时在科技教室开展活动,由科学老师专职人员进行辅导,培养能够随时参加各项科技比赛的优秀人才。
2、科学组的教学工作着力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超群表现和学生超越自我的实现。科学教学以它特有的优势提供了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创造力的机会。在认识到“创造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我们教研组加强了“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和实践,每月组织组内教师集体研讨、分析,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拓展教学范围,把课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利用多媒体、录像,激发学生创造意识。本学期,学校还专门为科学组增添了一个新的多媒体实验室。
此外,我们组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便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电子小报制作、小实验、考察空气与水域污染、制作环保宣传牌、编辑《我爱我家》科技小报等,同时还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小发明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次要教会学生一些小发明的技法,如主体附加法、缺点列举法、功能聚集法等,最后鼓励、帮助、指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制作完成“小发明”。通过学校举行的“校园科技节”活动,在活动中讲科学家的故事,撰写科学小论文比赛等,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二、确定科学组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一般形式。
1、明确科学教研组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对于各阶段的科学课,明确一方面用自然科学的配套材料,另一方面穿插自主的特色活动。教研组活动的形式以讨论、沙龙、论坛等为主,但也不受限制,使教研组全体成员得以在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全面提高、完善自我。
2、加强教研组课题研究,以研促教。
随着教学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组内成员在教研组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又确立了小组成员的个人子课题研究,并及时做好调查、记录,撰写研究性论文及总结,真正做到“以研促教”,通过教学研究来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随着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已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科学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我们科学教研组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体成员将继续发扬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投身于科学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再创佳绩。
小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篇2
一个学期匆匆过去,数学教研组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下就针对本学期数学教研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1、要求教师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标准》以及《数学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学中的热点和冷点教学问题,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学新策略,并组织教师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2、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教研组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学习各年段的教材特点,了解教研课改信息,一个学期下来“研教合一”,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同时,我们还组织教师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们组每位老师都能在期初向教研组长报送开课课题和时间,认真按照“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分头做课、共同评议——反思总结、内化吸收”的步骤进行,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通过一学期下来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师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讨,从集体备课到听课、评课,使教师教学理论得以提升
三、健全教研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本学期,教研组都能在每月设定一个检查重点,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开齐、开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教研工作做细、做实。
2、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管理,特别是学生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数学组老师都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作业的批改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一部分老师并能及时分析反思,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使本学期的教学质量能有突破性地提高。
四、抓好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发展
1、突出课改实验。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深入课堂实验,及时地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课改论文。
2、改革教案编写允许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备课,上完课后要求教师“有反思”。这样 即能减少教师编写教案的负担,又保证教师有足够时间进行备课。
3、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学校通过对毕业班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校树立正确人才观、质量观,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的同时,抓好教学质量。毕业班工作重点通过培优补差,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期过去了,下一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开拓进取,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步上新的台阶而继续努力。
小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篇3
一个忙碌而又充实的学期过去了。这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紧紧围绕县教研室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全体语文教师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形式多样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本学期开展的活动:
1、中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各校开展互听互评活动;
3、低年级阅读教学示范课;
一、严格——促进质量提高一学期来,我们把语文教学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并坚持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每月定期开展组内的自查和互查工作,并能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督促教师按要求进行修改。我们坚信只要规范做好每一项常规工作,教学质量就有了保障。为此我们坚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落实教研组工作计划并作好总结工作。能经常对照教研组工作计划,能按照计划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并切实采取措施,尽可能地使每一项工作做到有新意、有成效。平时,在每次活动中能及时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意见。
2.配合教导处坚持每月一次的业务检查,每次的检查我们都严格按照县教研室学期初提出的备课、作业批改要求,检查中,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反馈,限时改正。备课、作业批改超过两次违反要求的,则期末评比时不得评为优秀。这样,规范了要求,端正了教师的态度,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二、以课堂为阵地,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在学校开展的“互听互评”活动开始之初,发现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课堂效益低,教学环节部分安排不合理,教师导的较多,学生整体感悟时间较少等,语文教研组针对这一现状,开展了“低年级阅读教学”活动。在活动中除了上课、评课外,还研讨了“阅读教学中自己的一些方法及建议。”更大程度地让听课教师受益,从而能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2、主任在带领教干下村视导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二课时不分,教学任务安排不合理,第一课时忽略基础教学,课文朗读较少,“问答式”提问占据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
第二课时的教学,教师定位较低,不能联系文本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不能挖掘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因素,进行更多的训练。
结合以上情况,主任安排教研组针对中年级阅读教学,上两节示范课。语文教研组为了第一、二课时能够系统、连贯地向大家展示,两课时由一人备课、上课。刘玲教师承担了这一教学任务,选取了《云雀的心愿》向全体语文教师展示了一、二课时的教学。课后,刘玲教师又围绕“中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设了专题讲座,最大限度地帮助听课教师,把握好一、二课时的教学,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
3、教学是学校的命脉,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让每一节课都有效是教学的主旋律。为了实现轻负担高?率的课堂教学承诺,我们语文组在开学初就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制定计划,安排语文教师的“互听互评”活动。在同年级的听评活动中,老师们能发挥所长,取长补短,有效地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
小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篇4
一学期的工作已接近尾声,俗话说“春的耕耘”,“秋的收获”,回顾这学期的教研工作我们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慨。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本着为教务处分担工作,为师生服务,为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理念在全组老师兢兢业业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开展着,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学习理论,更新观念
宋代哲学家朱熹有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人尚且如此,那么作为瞬息万变,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老师,只有不断的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知识,心智才能开阔、敏锐,才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为此语文组开学初先学习本学期的教研计划;认真研读了《语文新课标》并组织了竞赛活动;了解了每个学段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接着又选取了《叩问课堂》、《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课堂结束的七个活动》等教育书籍,通过自学讨论不同方式转变教师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此外,每位教师及时书写课后反思。
二、开展校内外听评课活动
认真开展组内听评课活动,提高整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后期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参加教研活动,外出听课,评课,教师反响很好,收获很大。除此之外,还开展了校本研修,课前导入和板书设计研讨审稿,老师们耳目一新,令教研活动扎实有效。
三、教学常规常抓不懈
在教导处的领导下,本学期进行了两次教案检查,两次作业检查。每次的检查工作从不走过场,认真细致查摆问题,督促教师整改,所以语文组的教案作业、作文的书写批阅都很规范,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这是我们语文组的方向和精髓。我们今后的路还很长,也许荆棘丛生,但我们都会乘风破浪,勇敢前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教研教改的海洋中一定会有一朵属于我们的花。下学期我们一起努力。
小学教研组工作总结篇5
今天我的这份教研组总结题目为《且行且思》,这一学期,我们作为开拓者边走边思边收获。
一、精心备课,切磋琢磨
有效课堂是我们的追求。每两周一次进行单元集体备课,我们着重进行教材解读,探讨每课教学的重难点以及突破难点采用的教学方法。每天的办公室碰面延续了研讨的氛围,大家各自的反思通过交流碰撞,达到智慧共享,还清晰地记得我们教研组围坐在一起一个个进行实战演练,精心雕琢着老师的每一句话,充分预设着学生的每一个回答。每位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锤炼,在专业发展上得到了提升。
二、高效上课,精益求精
每一周我们都进行教研活动,课后进行评课活动。张云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示范课。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下敏而好学的青年老师快速地成长起来,走进自己的课堂更是成竹在胸。人人上好每天的常态课,至少展示一堂精品课。本学期的教研课由张云老师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领衔,继而是青年教师的教研课、家长会展示课、汇报课,最后以刘宁琪老师的《江雪》划上圆满的句号。一个学期十多节公开教学,大家在反复的试教磨课中历练、悄然拔节,倡导快乐课堂的理念也贯穿其中。
三、课后活动,各展风采
教学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始终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广阔的舞台,促进学生的成长。我们注重优等生的培养,每班派2位学生参加校作文竞赛,为区作文竞赛尽早选拔苗子。我们还有计划有组织地举行了整班竞赛。9月开展读书节活动,10月开展作文竞赛,11月开展拼音过关测试,12月开展看拼音写词语过关测试,1月开展古诗文考级。这样的点面结合、循序渐进,提高了整体水平。在本学期我们的习作教学特色鲜明,当场体验作文,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班级作文展,让学生欣赏他人习作时学会修改作文;心情日记让学生学会搜集作文素材;美文摘抄教会孩子积淀。仅一学期,就有多篇学生习作发表于常州晚报。
四、教学科研,崭露头角
本学期,开始了关于阅读课程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我们老师的课程的意识,使每个课题组成员对阅读这一课程有了进一步明晰的认识,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研究的思路和方向。仅一学期,我们就有多篇教师文章发表或获奖。
李婷 “以学定教”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索 区年会论文二等奖 2018.1
周文君 互联网+绘本阅读:让阅读走向“悦读” 区年会论文二等奖 2018.1
梅晓兰 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识字教学中落地生根 区年会论文二等奖 2018.1
周文君 《互联网+绘本阅读:撑起“真阅读”的支点》 蓝天杯二等奖 2017.04
时春燕 《让学生说得流畅,写得顺手》 蓝天杯三等奖 2017.09
刘艳萍 《巧用文本,寻找读写训练结合点》 蓝天杯三等奖 2017.09
梁晓云 《表现存在论的语文教学视界》 蓝天杯三等奖 2017.09
五、今后努力方向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2、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
3、全方位展示新小风采的重任应该有我们担起。因此,要严把质量关,努力做到让学生乐学、善学、好学,并培养出优秀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