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长城的观后感5篇

时间:2025-09-24 作者:Cold-blooded

我们在观后感中,可以探讨角色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情节的推动作用,使用鲜活的比喻可以让观后感如同一幅画,生动而引人入胜,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参观长城的观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参观长城的观后感5篇

参观长城的观后感篇1

在北京研学的第二天上午,骄阳似火。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长城脚底,我一眼望去,那雄伟的长城犹如那一条巨龙盘旋在那崇山峻岭之上,气势磅礴。在那陡峭的山峰上,在那巨大的壁石边,在那危险重重的山腰上,无数块沉重的石块是古代的众多劳动人民肩抗手挑上去的,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多么伟大的创举啊!

在八达岭下调整了队伍,我们开始向长城进军了。开始我们觉得很简单,心情也相当愉悦;可随着一步一步地攀爬,感觉到脚步越来越沉重,速度也不由得慢下来。那阶梯时而高,时而低,楼梯一层一层,见不到平路,望不到尽头!满眼都是台阶、台阶、台阶……我又热又渴,没了笑容,话也不想说,只是不断机械地迈开步子往前走。我多想停下脚步,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好好休息一会啊!扶着城墙凹凸不平的边沿,我感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我看到了毛主席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这给了我精神的粮食,我一鼓作气,一刻也不停的向前走,无论多累,我都要坚持到底。

好不容易到了好汉坡了,我赶紧坐到小红房边休息一下。回头看看身边的同学们,有的满脸通红,坐在地上大口喘气;有的汗流浃背,抱着清凉的柱子不撒手;还有的愁眉苦脸,坐在长城边沿不肯走。一眼望下去,好汉坡可真陡啊!石头一块一块地凸起,仿佛就要滚下坡去。好汉坡的下面,是无数巨大的石阶,高高矮矮,令人望而生畏。稍作修整后,老师带领我们开始顺着石阶往下走,边走边停。我不时地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下面全部是石阶,见不到一丝平路,每一级石阶宽八、九厘米,高十多厘米。我们低头仔细看着石梯,硬着头皮慢慢往下走。火辣辣的太阳直直地晒着,我感觉腿脚疼痛,头也昏昏沉沉的,稍一不留神,“啪”的一下,跌坐在石阶上,哇!屁股好痛!仔细四处检查了一下,还好没有受伤。疼痛让我清醒了不少,拍拍尘土,我又继续前行。大约走了一刻钟,终于见到了一段平路,我们欣喜若狂,总算可以缓口气了。在平路上,我们走得格外慢,但好景不长,马上平路便被石阶淹没了。

两个多小时后,筋疲力尽、口干舌燥的我们终于回到了大巴车里,吹着空调,闭眼瘫坐在座位上休息。回想刚刚的经历,爬长城虽然很累,但毛主席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和脊背创造了宏伟的万里长城。人民从没退缩,是他们为我们祖国建造了防守边境的长城,是他们为我们打造了世界奇迹,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退缩不前、胆小懦弱呢?长城时刻勉励着我,我感受到了厚重的历史,也对未来也充满了憧憬和动力!美好的明天,我来啦!

参观长城的观后感篇2

细雨霏霏。曲折迂回的盘山公路,引着我们上了山。仿佛睡了许久,一下车就被周遭葱茏的树木唤醒,空气里也是绿油油的清香,豁然开朗。

眼前就是长城了吧,迎着古朴厚重的历史气息,我轻轻踏上深灰色的台阶。台阶中渗出点点毛茸茸的绿意,还隐约闪现着,清晨无意降落的露珠。层层叠叠的云雾包裹着这座伸向天边的宏伟建筑,云,还是云,望不到边的,仿佛在召唤着我,登上长城,我就能碰到那白而绵软的云。

眼睛看着上面,脚也随着心向上攀登。

这倒是多了几分威武之势。错落的石块,垒砌成一道道不断延伸的阶梯,这些台阶,一层要用三块砖,形成近乎九十度的角,人在上走,必须弓着身,扶着边,生怕一不小心就是一脚空。我小心翼翼地看着脚下,向上迈步,不到一会的功夫,细密的汗珠就侵城略地的,占领了我的额头和鼻尖,长城啊,除了陡,还是陡!

抬望眼,一团团、一簇簇的绿色,依山势蔓延开去,曾经陡峭绝壁所裸露的原始苍茫,也都隐没在了绿色里。山便是七分柔润,三分凌厉了。极目远望,似是无涯的绿波绚海,若有微风吹过,叶子摇曳间,更似波涛般起伏来去,甚是壮美。间或的一处山峦之上,杂树纷生,相融相缀,火红、碧绿、金黄,缤纷绚丽。所谓层林尽染,当是如此的吧。

到达关口,这才感到长城的厚重。巨石的底座不知镶嵌到地下有多深,每个长石条之间缝隙显得是那么的吻合,就是这石条一根接一根的累积,这一缝接一缝的咬合,她居然绵延了一万多里!雾气缭绕在我身边,右面是山,左面还是山,它们的绿,又是那样厚重,像是涂上了一层颜料,透露着幽幽的生机,点缀着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我深深地为之倾倒。

在城上四下眺望,我兴奋了——我是一步一步量到了这城的最高楼;我震撼了——我们的先人们是怎样建造的憾世之作?也不知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也不知看过了多少沧海桑田,也不知走过了多少王朝更迭,长城始终默默地守着这片土地,守护着她怀里的炎黄子孙。长城浸透了历史的血与泪。但如今的它,傲然地屹立在世界东方,融化成一种民族精神,留下一段段城墙陪伴人们回忆历史。

下长城了,与来时截然不同。我的心里,无比自豪着。

长城,倾尽一山的绿色一城的悲壮,等你来!

参观长城的观后感篇3

一块砖也许只能做补墙洞,充当垫脚石的工作,但如果整齐排列到千万块块,成就的将是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

从砖到长城的变化,需要的,是听上去简单做起来难的精神——团队精神。

很多人因为团队精神由渺小变得伟大,记得有一位微软公司副总裁做客央视谈话节目。当主持人向他问起成功的秘诀时,他写下了三个词:“团结精神,创新、能力”,一个有才干的人,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可能一辈子都展现不了自己的能力;一个才干平平的人,如果能处处体现团队精神,他会拥有一种能力,甚至获得创新的机会。

个人需要团队精神,企业需要团队精神,推而广之,社会更需要有团队精神,抗击非典,没有军民同心,哪能击败肆虐的病魔?抗击雪灾,没有全民同心,哪能消灭百年不遇的大难?一个民族,当它的成员都团结起来的时候,才是这个民族真正觉醒的时候;一个社会,当它的公民都团结起来的时候;一个世界,当它的民族都团结起来的时候,才是这个世界真正和平的时候,团队精神,能使人类发挥最大的潜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团队精神需要每一个人都具备,无论贵贱。就像长城中的一块砖,也许你是名师焙烧而成,也许你曾因质地优良而获得人们喷喷赞叹,但当你成为长城中的一部分后,每个参观者,都会因赞美长城的雄伟、赞美修筑者的伟大而忽略了你。砖,你得到的,只有风雪雨雹的洗礼和刀剑炮火留下的伤痕;你得到的,只有渐渐褪色的容颜,早以斑驻驳的云裳。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不值,真的不值吗?你错了人生需要赞美与掌声,但无须占有所有赞美与掌声。当你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时候,你还有半点喜悦吗?人生的路,总需要同舟共济,快乐在团队中,自豪也在团队中,力量同样在团队中,一切真谛都在团队中。融入团队,虽然你失去了曾经光鲜亮丽,但你的背影却因此变得高大,就像长城留在每个人记忆里的样子,它是那一块块砖砌成的。

长城之所以成为奇迹,重要的,是长城砖们的团队精神,这才是古往今来最需要,也是我们应追求的可贵精神。

参观长城的观后感篇4

寒假里,我报了郁达夫文学院的“走读北京”的活动,一直期待着去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看看。那庄严的天安门广场,那气势蓬勃的万里长城,那莘莘学子向往的梦想大学北大和清华,还有神秘的故宫让我能穿越一回……想着我就激动地睡不着觉。

我们的团队共有16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龄的团员,还有两位老师带队,到北京还有三位辅导员带领我们。一到北京我们就迫不及待地问老师有哪些活动,辅导员老师告诉我们这五天的行程几乎跑遍北京最有名的几个点:“国子监,爬长城,去北大清华,看升国旗,逛故宫,走圆明园,鸟巢,水立方……”哇,我一听爬长城,眼珠都瞪大了,这可是我的强项,我默默自喜地想着期待来到长城脚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毛泽东写的《沁园春。雪》,从中描绘的正是毛泽东在长城俯瞰江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今天,我也寻着这样的风景来到长城脚下,一睹北国风光。寒风呼呼袭来,刺打着我们的脸颊,我把脖子缩进羽绒衣里,带上帽子,紧紧地裹紧身子,只露出两只睁不大的眼睛,我们像似一团团棉被缓缓的进了居庸关的路口,上面写着“天下第一雄关”。一看这几个字就给人一种雄壮的气魄感,仿佛脑袋里很快就能浮现出古人在建造长城那雄心一致,一砖一瓦的劳动场面。

我们开始爬长城了,还没走几个台阶我就开始踹气了,感觉体力都用去一半了。在往上几个台阶到一个休息平台,看到旁边的围墙上有一个个小小的洞口,这是以前打仗时用来放枪的口子。我用眼睛往洞口瞄了瞄,想象着士兵们在这个洞口里瞄准目标,扣动扳机向敌人开火的样子,简直帅呆了。走着走着,风越来越大了,只听见耳边“呼呼”的回旋声,瞬间鸡皮疙瘩都起了一声,好像风在开一场大型的交响乐演奏会,整个人都快站不稳了。这时,我回头看看身后,发现大家都在奋力往上爬,有的已经手脚并用了。再看看我前面,“哈”一个人也没有,这么说我是第一名了!那我得再快点,不能让他们赶上我。

随着路越蹬越远,台阶越来越高,我已经完全透支了。这时穿在我身上的长羽绒衣成了我的绊脚石,我一边要撩起挂在膝盖下的羽绒衣一边要跨更高的台阶,越到顶上台阶的高度也越来越高,我只能手脚并用了,就真的是在“爬”长城了。我揣着气直起身子抬头一看,这长城又高又陡,五六个台阶就已经没过我的身高了。不由地张大了嘴,震惊地叫出了声“哇”……突然,我听到身后的辅导员老师在叫:“前面的同学先停一下,休息一下,等等后面的同学。”我这时才停了下来,一屁股坐在石阶上,两腿好像失去了知觉。耳朵也冻得通红通红,鼻涕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自然流了下来,嘴唇已经干得似乎感觉到裂开了,整个人都感觉已经麻木僵硬了。

过了许久,我们终于蹬上了烽火台。这是以前打仗时用来观察敌方军情的站台,还是军队上级领导才能登上的站台。我走进细细看来,发现里面有一间围着铁栅栏的地方,正面还开着一个窗。站在烽火台上,眺望四周,一目了然,尽收眼底,真是一个最佳视觉效果的好地方。就算长城再怎么蜿蜒崎岖都能看的一清二楚,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站在这里看到的一切,山峦起伏,延绵不断,长城一眼望不到头,穿透整个天空。我不由自主地惊叹!在他雄厚的诗词里,在我的脚下尽是一片如此雄伟而壮观的景象!

陆陆续续等大家都登上烽火台,老师就让我们一起来吟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读出我们对长城的赞颂,对故人的敬佩!“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我们用最后的力气吟诵着长城,烽火台上空久久回旋着我们嘹亮的声音。我坐在烽火台边,喘着气,喝着水,深刻地体会到了爬长城的艰辛。古人说的好“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我也算是一个登上过长城的女汉子!

参观长城的观后感篇5

长城,位于中国首都北京,长城从辽东虎山到嘉峪关,总长为21196。18千米,长城每隔100米便设有一座长方形石台作为瞭望之用。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亦称作万里长城。长城又因有上万华里,又堪称举世无双在巨作,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长城又与故宫、泰山肯兵马俑同为中国的第一批世界遗产,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万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成万里长城。后经汉、明等王朝建筑。

长城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2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同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虽然中国万里长城不及世界七奇,论精细、方法它不及埃及金字塔;但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古代防御工程。

万里长城翻山越岭蜿蜒迂回于崇山之间,好似一条中国龙蜿蜒迂回在崇山之间。看见它,人们不由肃然起敬;难以想象,在毫无科技技术的古代,它们又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长城是由无数个征夫,背着石头一步步背上山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因跌落山崖而身亡。

长城是浩大的,长城之浩大是举世无双的;长城是伟大的,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修建了2000多年的古代防御工程,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或许长城还是残忍的,它让无数家庭从此不再团聚,长城的奠基便是征夫们的白骨;但长城是结晶,它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的结晶。这就是让我们所有华人引以为豪的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