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作文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作文可以提升我们的感受力,让我们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走路的树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走路的树作文篇1
最近在微信运动好友中名次还总是有点靠前,甚至有几次占领了头版头条,颇有成就感。
前天,儿子玩平衡车,突然对我说:“妈妈,把你的手机给我,让我来帮你刷步数。”才猛然想到这个也是可以做假的。可是,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得到锻炼而已啊,我不认为刷步数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直接回绝了儿子:“不用,妈妈拒绝弄虚作假!”
后来和朋友说起,才发现真的有人这么做的。每天不甘人后,特别是离第一名只差那么几步的时候,就摇手机来弥补赶上。其实这也无伤大雅哦,好玩而已。
只在比较着急时才让老公开车接送儿子放学上学,大多数时间基本是靠我在徒步接送,自己运动了,儿子也运动了,并且在路上还可以顺带做些不必同时用腿的动作。比如去上学的路上,可以做口腔操,比如放学的路上,可以在去接孩子的时候就用杯子装上一杯绿豆沙,让孩子在路上就喝了,回家就可以直接下围棋了。至于晚饭后,东风支渠更是我走着走着就想一直走下去的地方,也有永远拍不完的美景。
走路的时候,可以同步用脑,可以思考很多东西,也可以和遛狗的人聊聊他的狗,冲着跟着大人散步的小孩子笑一笑,还可以跟着随时可闻的音乐扭几扭,林间小道上来来往往的人和随处可见的小花小草,都让人心旷神怡。
每天有路可走,其实也是一种小幸福吧。证明生活闲适,心态健康。哪天步数实在太少了,又不能在家跳的士高的话,也不防摇摇手机刷刷步数玩一次。朋友里有一天走三万步的,想摇第一名估计手臂也要摇酸吧。
走路的树作文篇2
朋友们,你们是否知道,在云南怒江许多地方的少数民族孩子,乃至今日,走路上学都是一种奢望。年初四的上午,我在山东剧院观看了电影《走路上学》。这是一部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影片,感动之余也别有深意。
故事主人公是两个云南怒江的孩子,出生于十分贫苦的家庭。妈妈每天都出去到田里干活,爸爸长年在外打工,70岁的奶奶卧病在床-----姐姐娜香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溜高索到江对岸上学。因为,一条大江把这个村子和对面的学校隔开了,孩子们只能溜着高空的滑索去学校。一旦出现意外,就会掉进江里,失去生命。妈妈不让弟弟瓦娃去上学,她实在害怕还小的瓦娃会出现意外。可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聪明的瓦娃偷偷学会了溜索,几次去对面的学校,趴在窗户上听课。后来,这里的小学调来了一位城里的老师,新来的老师发现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因为贫穷光着脚丫,没有鞋穿,就给每一个上学的孩子发了一双鞋和两双袜子。姐姐娜香将学校里发的鞋带回了家,姐弟俩都爱不释手,却互相谦让。最后,姐姐穿着鞋去上学了。在小商铺里,娜香给弟弟看好了一双鞋,却没钱买,城里的老师帮她买下了这双鞋。在滑索回家的途中,娜香包里的`这双鞋突然掉了出来,娜香为了抓住鞋,伸开双手去抓,也就在那一刹那,滑索中心失调,绳索突然断裂……姐姐掉入了江中,从此以后的瓦娃整日不语,一心思念着姐姐为弟弟能有一双鞋而失去性命的姐姐。
六个月后,铁桥终于建成了!瓦娃终于可以去上学啦!他站在桥上,梦想着自己与姐姐戴着红领巾,手拉手在桥上奔跑,一起上学,一起游戏,但这一切,对于离开的娜香和年幼的瓦娃却成为了永远不可实现的愿望。
观看完这部颇有意义的影片,不仅使我对故事情节久久难忘,也让我陷入了阵阵深思。“为什么身处城市的我们乘私家车上学还不知足、还要常常迟到?”“为什么我们背着高档书包去上学还嫌书本过重?”“为什么我们如此幸福却从不珍惜?”《走路上学》潜移默化间浸入了我心田。那份纯真的姐弟情,那种浓浓的亲情,和他们对知识无限的渴求使我热泪盈眶;他们那种坚持,那种顽强和彼此间的相互体谅、理解,给了我一种久违的感动。珍惜身边的每一点滴,用爱对待身边的一切,只有这样,你我才能感受到身边的幸福无处不在。
观影完毕,我把自己的压岁钱捐入了“希望工程”捐款箱。爱——很细微,和自己的父母一起感动、落泪,其实就是一种幸福;爱——很博大,相信此次不同寻常的观影,会将温暖送到怒江千万同伴的心中。
走路的树作文篇3
听妈妈说,我小时候最有趣的事情,是11个月的时候第一次学走路。
"天哪!小萱萱都这么大了啊!快来给阿姨抱抱。"一听就知道是姜苏阿姨来了,年幼的我听不懂妈妈和阿姨在说什么,哪里会知道今天有一场"魔鬼训练"在等着我。
妈妈抓住我的肩膀,像老鹰抓小鸡似的。她把学步带缠在我的身上,然后把我放到地板上,一副想教我学走路的架势。这下子可怜了我倒霉的额头,因为我一摔跤,总是头先着地,没多大会儿,白白的额头已经变成惨绿的"青蛙头"了!妈妈说:"乖乖哎!头都青了!"我以为不需要走了,嘴角不由得往上扬了许多。谁知妈妈却搬来一块大大的海绵垫,把我放上去,学步带仍牢牢地绑在我身上,她转头就跟姜苏阿姨唠唠叨叨地讲起了育儿经,看样子这只是"中场休息"啊,残酷的"学步拉练"随时都可能重新开始!我在海绵上待得实在无聊,嘴里开始哼哼唧唧起来。妈妈谈兴正浓,见状只是把我抱起来放到床上,并没有多加理会。
身上的学步带像铁链一样"锁住"我,我有点儿不耐烦了,便侧身翻了过去,咦!我竟然爬了起来。愿望总是美好的,可现实却很残酷。由于我的头太大了,于是我又光荣地倒了下来。不一会儿,我又开始继续翻,但是一不小心我从床上翻了下去掉在了海绵上。妈妈说,自打我出生之后,这手和脚就动啊不息。我喜欢手舞足蹈,这次两手朝背后一抓一撑,我居然站了起来!虽然两腿还在摇摇晃晃,但是一步、两步、三步却当真走了起来,最后竟然跌跌撞撞地走到了妈妈的背后,两只小手顽皮地拍了拍妈妈的后背,妈妈回头一看是我,先是眼睛瞪得滴溜圆,接着就惊喜地大呼小叫,阿姨也在一旁欣慰地抹起了眼泪。
现在听妈妈帮我回忆小时候的趣事,我总是会心一笑。人们总说小时候发生的事很幼稚,但是谁又能否认,留在记忆里的往事不是时光赋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呢?时间都去哪儿了?跑跑跳跳的我渐渐长大,每走一步都会从身上掉下许多东西,而往往,最容易被丢失的,也是最珍贵的童心。所以,妈妈,我多么喜欢你给我讲的儿时趣事,多么喜欢时光深处那个小小的却纯真的我。
走路的树作文篇4
尼斯卡是一棵枝繁叶茂的苍天大树,他在森林里已经住了很多年。
有一天,他看见鸟儿卡特有一对翅膀,兔儿皮克有四肢,尼斯卡突发奇想:它们随时都可以出入森林去欣赏外面的风景,而自己却只能在森林里见证四季变化。于是他决定:要做一颗会走路的树!
这件事儿对一棵树来说完全是疯狂又离谱的,但是尼斯卡不简单,它勇敢又坚定,它找来兔儿皮克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它听,想让它帮自己想办法。
“我的天哪,你是疯了吧,你可只是一棵树啊!”兔儿皮克听了尼斯卡的想法,惊得下巴都要掉到地上了。
“我的朋友,这可是我的梦想啊!请你一定要帮帮我!”尼斯卡郑重其事地苦苦哀求。
“可是我也没什么办法呀,”兔儿皮克为难地挠着头,“有了!也许你可以请伐木工来把你锯掉。”
“你可真是我的好朋友!”尼斯卡欣喜若狂,恨不得给皮克一个大大的拥抱。
于是,他耐心地等待着伐木工的到来,并时刻为远行做准备。终于有一天,伐木工上山了,在尼斯卡三番五次的央求下,他终于同意了。伐木工把尼斯卡锯倒了,虽然过程很痛苦,但尼斯卡明白,这是实现梦想必须付出的代价。
伐木工把尼斯卡做成了滑板。他的儿子骑着滑板走过了很多地方,尼斯卡看到了很多的美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接天莲叶的艳丽荷花,在田野里忙碌收割的农民伯伯,在雪地里玩耍嬉戏的孩童们……
尼斯卡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它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它,成为了一棵会走路的树。
走路的树作文篇5
岁月匆匆而过,蓦然回首,我已走进初中校园生活近一年了,那人生道路上的无数个第一次就象波涛起伏的海浪,荡漾在我的心头。是那样的亲切而熟悉,又是那样的美好而和谐。
第一次我学会了走路,同时也迈出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步。当我来到这个世界时的第一阵哭声,就代表着我的生命即将拉开序幕!在我出生后的五六个月,我就按照爸爸妈妈的嘱咐,学起了走路。训练场地就在公园的小径,我像个老人一瘸一拐的走了起来。心想:呜呜,爸爸妈妈好坏,干嘛让我学走路啊,在你们的怀里很好啊。可我不能违抗,只好乖乖走起来。啊,好痛啊,啊,好痛啊……就这样我一直摔跤,爸爸妈妈在一旁还偷笑,还让我自己站起来,我不服气,就趴在地上不起来了,但后来我还是自己爬起来了,和爸爸妈妈这样争执的不是办法。
后来,我没学几个星期就学会了走路,我可高兴了!慢慢的我会跑了。七年后我上了小学,读起了书,认识了许多好朋友。现在六年级了,我明白了爸爸妈妈在我学走路时做的一切,他们让我这么早学习走路是为了让我能跟早了跨出了生命第一步;他们在我摔跤时不扶我起来是为了让我以后面对困难而跌倒时能够自己爬起来,重新振作起来,勇敢的面对困难;他们在我走路时对我说的所有话我都会牢牢记在心里。
学会走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它让我懂得了不少道理,它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他让我明白在困难来临时要勇于面对。它是我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