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诗作文最新5篇

时间:2024-04-10 作者:dopmitopy

作文是一个整理和梳理知识的过程,通过写作文可以记录下我们的遗憾和失落,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乡的诗作文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乡的诗作文最新5篇

家乡的诗作文篇1

我的家乡在呼和浩特。一年四季中,夏热,秋凉,冬寒。相比起来,春天算是比较舒适的了。呼和浩特的春,虽然只有三个月,但在这短短的三个月里,变化还不小呢!

三月的春天,万物似乎还没有从严冬中苏醒过来——树枝上光秃秃的,几片去年秋天的枯叶在上面冻得直打哆嗦;灌木丛也显得灰绿灰绿的,有时上面还覆盖着一小片积雪,好像给树丛戴上了一顶白帽子。唯有天空蓝得像块洁净、无瑕的蓝宝石。真可谓“春风不度玉门关”呀!

四月的景象与三月截然不同。这变化也许是春雨带来的吧!在一丝丝清凉的春雨中,丁香树叶的嫩芽探出了头;淡粉色的杏花花苞,害羞地躲藏在树叶的后面;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草叶上沾着一粒粒透明的“珍珠”,这“珍珠”明如水晶,散落在不到几厘米的嫩草丛中,显得格外美丽。这春雨,不像夏雨那样狂暴,也不像冬雨一样冰冷刺骨。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呀!

五月的呼和浩特,才算是真正地进入了花红柳绿的时节。春风徐徐,阳光和煦,春雨绵绵,百花争艳,百鸟争鸣,一切都充满了盎然生机。沙果花红得像火一样鲜艳,杏花粉得像霞一样美丽。花下时常有蜂蝶飞过,它们似乎被花吸引了似的,在花旁翩翩起舞,久久不肯离去。

有时,春雨也会在夜晚偷偷地光临。第二天早上起来,会发现草地上散落着许多粉色、红色的花瓣,给翠绿的草地上铺了一层“花瓣地毯”。真可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啊!

原本在呼和浩特人的眼中,家乡的春天有沙尘,有大风,出行也要“全副武装”。但现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家乡的春天变得更美了,不再是那个风沙经常光临的季节了,而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

就这样,春寒料峭的三月,万物复苏的四月,万紫千红的五月,一起描绘出了呼和浩特的春天。

家乡的诗作文篇2

小的时候,不知道我的家乡这个概念,就这样的糊涂的度过了童年!

长大了一点后,觉得我的家乡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于是经常想:长大以后等赚钱了,一定要去大城市买套大房子! 呵呵,现在想起来这个想法多少有点幼稚,真的有点荒诞不羁,不过那只是以前的想法罢了!

现在到了异乡才知道原来我的家乡是那么的美好,是那么的美丽,是那样的充满情感!

来到重庆读书,虽然这里一样是南方,一样是多山的地方,但是我在这里我经常想念我的我的家乡!以前总以为自己是不会想家的,即使是有那个时候,也不会那么的强烈,但是现在离家越久,离家越远,我却越来越想念我的我的家乡,想念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想念我我的家乡的山,想念我我的家乡的水,想念我我的家乡的一草一木,想念以前玩耍的地方——

现在就要端午节那,在这节日的临近,那种浓烈的思乡情愫越来越强烈!

虽然不能回去,但是我却在远方祝福我的我的家乡越来越好,祝福我的亲人平安,祝福我的朋友快乐!

家乡的诗作文篇3

今年春节,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如皋陪爷爷奶奶一起过年。我的家乡如皋位于长江三角洲,“如皋”的意思是水中的高地。她素有“长寿之乡”、“盆景之都”、“历史文化名城”的美称。

我的家乡之所以被称为“长寿之乡”,是因为这里的寿星多,老人们大多都长寿,全市百岁以上的老人有二百七十多位。如皋形成了人寿年丰的局面是因为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好。百岁老人的长寿秘决,那就是他们的饮食习惯好,吃的东西健康。我们家乡的长寿食品远销中外,有香甜可口的萝卜干,味美芳香的白蒲茶干,松酥香甜的董糖,还有人见人爱的'肉松,火腿等。凡是来如皋作客的人,临走时都会带走一大包长寿食品。

如皋的花木盆景,可称是华夏一绝。在国际上屡获金奖的如皋盆景,人们无不为之赞叹,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其中最著名的有“雀舌罗汉松”,“五宝绿珠杜鹃”,“春晓”,“重瓣六月雪”等等。现在如皋每年有大量盆景销往全国和世界各地,如皋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盆景出口基地。

如皋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错落有致的水绘园,风格独特的定慧寺,特色鲜明的十合泰民居。我们如皋自古就多有名人,古代有四大才子之一的冒辟疆,诗人李渔等。现代有著名侦探李昌钰,核物理学家胡济民等。我的家乡的桂花树特别多,每逢中秋前后,是桂花开得最旺盛的时候。所到之处,无不飘散着桂花的清香。

“如皋如歌,常来常寿”,欲想当百岁老人,那就快快来我的家乡如皋吧!

家乡的诗作文篇4

在去年的九月三十日,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国为我要回老家过中秋。

一大早,我起来,姑姑就使劲地拉着我的耳朵叫我起床买月饼,还给我和表姐100块钱买呢!我和表姐丁慧怀着激动的心情挑月饼。

到了月饼市场,有各种美味的月饼:有莲蓉的、豆沙的、草莓的、凤梨的,还有葡萄的。都是5——10元一个。我狂挑凤梨和葡萄口味的月饼,而表姐只挑草莓的。我们一共挑了15个月饼,一分钱都不剩。

中午,我们回来了,首先姑姑把那月饼往我们俩碗里放,还说在中秋节吃圆的东西,自然会团团圆圆、幸幸福福。

中秋的晚上热闹非凡,渌江旁边的大街灯火通明,我和表姐带着20元钱随处闲逛,隐隐约约地可以听见烟花爆竹“噼呖啪啦”的声音,那么响的声音,足以表达家乡人民对过节的注重。于是我和表姐也买了一串儿烟花放。我们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江边,发现有人面向月亮,提着灯笼向月亮祈福。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开始浮想连翩,或许他喜欢月亮上的嫦娥,保佑他能娶个像嫦娥这样美丽的妻子呢!但表姐说,在中秋节只有挨着“圆”的东西,才能与远方的亲人团团圆圆呢!

我们找到一块大石头歇息,月光直射进这块大石头,使我们抬头看着圆圆的月亮,不由得想起关于月亮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小时不识月、床前明月光、月是故乡明等等,表姐偈变魔术似的拿出葡萄月饼出来,我咬了一口,真甜!

中秋夜,我兴奋到凌晨一点才睡着,而且梦中也一直想着中秋,这就是我在家乡过的中秋节,你也给我分享一下你的中秋节,好吗?

家乡的诗作文篇5

“余冻雪出乾,初晴日骤喧。人心新岁月,春意旧乾坤”。经过除夕夜一整宿的守岁后,村子里过节的气氛更加浓郁了。一夜的疲乏似乎抵挡不住村里人的热情,他们大清早就开始串门拜年。这也是老家武汉的重要新年习俗。

这不,当公鸡开始打鸣时,家家户户就热闹了起来。奶奶已经开始忙着打算各种小零食,打算迎接客人;叔叔和爸爸也踏上了他们拜年的征途。鞭炮声彻底唤醒了这个暗藏生气的村子,大年初一的拜年也正式拉开了帷幕。村里顿时热闹起来,村人彼此的问候声道贺声传遍村头村尾。

我揉了揉蒙胧的双眼,听到了几声清脆的脚步声,还处在懵懂中。十几秒过后,有人到奶奶家拜年了。两位中年男子携手走进了我们的家门。只见他们径直走到客厅,看到了奶奶,双手合十,深鞠了一躬,用带着浓重的武汉方言向奶奶道了一声――“新年好!”他们的面容丝毫没有因昨日一宿没睡而憔悴,反倒是洋溢着新春的激情。这声问候中夹杂着一年不见的喜悦,恭贺新年的激动,以及衷心的祝福之情;当然也蕴含着晚辈对长辈的牵挂和尊敬。随后奶奶十分自然地从装零食的盘子里抓起一大把糖果递给了两位来访的客人,以示主人的礼仪,随后便开始了叙旧。

鞭炮声炸响长空,但这丝毫不影响武汉人的“大嘴巴”特色,院子里充满了问候的声音。这一大早就有三四十家来拜访我们了,但却不见几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小朋友,其乐融融的氛围好似少了点什么。听奶奶说,拜年的习俗很早就在农村广为流传。人们守完岁之后,就会从村头开始挨家挨户地喜迎新年,无论是大人或小孩都会穿着新衣服挨家挨户地拜年。尤其是小孩,可精神可热闹可气派了!先给自己的爷爷奶奶拜年,再邀上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三五成群地到村子里其他人家齐声吆喝:“拜年了!恭喜发财,万事如意!”他们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脸,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春节和拜年的享受。

可是,此刻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小朋友青少年,不愿出家门,而仍在认真拜年的也多剩下那些中年人老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是因为村子里的人逐步走向了城市?或是小朋友对习俗的淡漠?或是……

我的家乡拜年的习俗不一定是独一无二的,但作为后代,我们有义务要挽救这危在旦夕的习俗,不仅只是找回拜年的情趣,更多的是对家乡习俗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