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庙会,作文推荐5篇

时间:2024-03-03 作者:Trick

作文是一种对自己思想和人格的展示,需要有自信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作文中的幽默和机智的表达可以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愉悦和欢笑,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逛庙会,作文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逛庙会,作文推荐5篇

逛庙会,作文篇1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总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俗,比如端午节的赛龙舟,中秋赏月等。但是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三月三的赶庙会。

三月初三,我们早早的吃了早饭,蹦蹦跳跳地来到赶庙会的现场,我和弟弟妹妹早已抑制不住内心的.期待与激动。虽然我们早早就到了,可现场依旧人山人海,奶奶带着我们挤进人流中,去落山庙拜佛。奶奶称这座庙为“落山庙”,奶奶说,拜佛可以保佑我们身体健康,学业有成呢!拜完后,还没等奶奶站起来,我就和弟弟妹妹一溜烟地跑进人群中。

我们刚进入人群,就看到了许多好吃的好玩的,有卖葫芦画的,卖糖人的,套沙包,蹦极,钓鱼,还有杂耍,可好玩了。我最喜欢就是“吃糖人”,只要一看见卖糖人的就停下来缠着奶奶去买,直到吃腻了才肯罢休。奶奶又给了我一些零用钱,我买了些街边小吃和一些玩意儿,真是太有趣了。

到了晚上,奶奶拉着我们去戏台处听豫剧。我们刚到,表演就开始了,只见三个人来到台上,唱着戏,鼓声锣声响个不停,场面真热闹。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但是奶奶非常喜欢听豫剧。奶奶还告诉了我豫剧的由来——豫剧发源于河南开封,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豫”,故称豫剧。

表演结束后,人们恋恋不舍地散开了,我们也和奶奶一起回家了,但赶庙会的欢乐在我的脑海中久久回味着……

逛庙会,作文篇2

春节,是喜庆的,热闹的。但这热闹气氛最浓的还要数逛庙会了。

正月初八,我们一家来到城隍庙里逛庙会。刚进庙会大门,顿时感到一股浓浓的`新年气氛。

庙会四周,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到处张贴着猜字谜。进门不远处还有两棵许愿树,上面早已挂满了新年愿望。

庙会开始了,首先登场的是豫剧。这豫剧刚开始,逛庙会的人们蜂拥而至来到会场中心,原本冷冷清清的庙会中心顿时变得拥挤起来。

豫剧一场比一场精彩,一场比一场叫好。大家都专心致志地看戏,老人们更是目不转睛。不管能听懂和听不懂的,都拍手叫好,就连小孩也不例外。大家来到这里都能感受到新年欢乐祥和的气氛。

新年的气息在家里,新年的气息在商店里,新年的气息在庙会里,新年的气息在人们的笑容里。

逛庙会,作文篇3

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去北京逛地坛庙会。

到了庙会现场,看到它的中间挺立着一个巨大的龙年吉祥物“福龙”,路两旁的树枝上挂着许多红彤彤的灯笼,真有过年的气氛。

庙会很大,但还是人山人海,挤得人都透不过起来,有的小孩子直接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好奇的看着四周的小摊,好像在想该去哪里玩。

我和爸爸手拉手,都伸长脖子四处张望,看看哪里好玩,终于看到一处投飞镖的游戏,这是我们俩共同的爱好,我们痛快的玩了一次飞镖比赛。

在庙会上有许多小摊,卖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如:各种形状的宝剑、吓人的鬼面具、超大的葫芦">糖葫芦,做工非常精细,就像真的一样。我精挑细选,选中一个狮子头套,戴上之后感觉自己就像一头可爱的小狮子。后来我又选了一把刻着两只羊头的宝剑,有一人多高,非常威风。

天渐渐黑了,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庙会,明年我还要逛北京庙会。

逛庙会,作文篇4

每年过春节,我们家都有一个保留的项目,那就是逛庙会。每年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和弟弟到郑州城隍庙庙会来感受那浓浓的年味。

大年初五,爸爸照例驱车带着我们来到位于商城路的城隍庙逛庙会。要说这座城隍庙的历史,那可真不短了。它始建于明代初期,距现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郑州市区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清明古建筑群。

远远地,我们就看到城隍庙门口人潮涌动,吹糖人的,吹出的十二生肖惟妙惟肖;卖棉花糖的,转出雪白的棉花团勾引着人们的馋虫;捏面人的,捏出的人物或花鸟,生动传神极了。顾不上看别的,我拉着妈妈买了一根棉花糖,急忙去买票。

“哇噻!票又涨价了!”不瞒您说,我从这庙会的门票就能感受到通货膨胀的速度,门票都涨到15元一张了(去年是10元一张)。不管贵不贵,这庙会还是要逛的。买票进门,恰好碰见戏楼上正在唱戏,我们便跑了过去。只见唱戏的是一位伯伯,那一招一式,那洪亮有韵味的唱腔,那挺得倍儿直的腰板,真精神!一曲结束,台下的观众都沉醉在优美婉转的戏中。

当我还在伯伯的戏中沉醉时,忽然听见爸爸喊:“雪儿,快来烧香!”爸爸带着我和弟弟来到大雄宝殿前,许了愿,虔诚地烧了香。这时,精彩的舞狮表演开始了!

节目一个接一个,让人应接不暇。这不,舞狮演员退场了,川剧变脸演员上场了!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她们脸上的脸谱在一张一张的快速变着,还时不时的走到你面前,和你握握手,然后突然变成一张脸,吓你一大跳,或者突然变出一个小礼物,扔向观众,小朋友们纷纷去抢。

拿着剪影,吃着棉花糖,走到几棵树前,只见树上挂满了红丝带,写满了祝福的心愿,我也手痒痒了,在红丝带上写上心愿,系到树枝上,但愿心愿早日实现!

这次庙会之旅,收获多多,感慨万千,毫无遗憾,过年逛庙会的感觉真好!

逛庙会,作文篇5

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到城隍庙去逛庙会。那里可真热闹,有卖小吃的,有表演节目的,有唱大戏的,有捏面人、卖糖人的,今年是兔年,我就买了一个小兔子的卡通糖人,一边吃,一边逛。

有趣的秧歌进了大门,一堵人墙就挡住了视线,我一弯腰,像个小泥鳅似地从人缝里钻了进去,原来是“夕阳红文艺队”在为大家表演跑旱船、猪八戒背媳妇和有趣的推小车节目。快看!三位老奶奶身穿粉红色的绸衣,随着“咚咚咚,锵锵锵”的锣鼓声,扭动起并不苗条的腰肢上场了。“新媳妇儿”头戴美丽的花环,盘着腿,坐在小车上,摇着一把大扇子,悠哉乐哉地欣赏着四周的风景。后面的“丈夫”头戴红色礼帽,吃力地推着车子。可爱的“大头娃娃”努力地拉着车子,一会儿抹一把头上的汗水,一会儿扭过身向“新媳妇儿”要压岁钱,“新媳妇儿”就打他两巴掌;向“新媳妇儿”要扇子,“新媳妇儿”就敲他两下,大头娃娃只好乖乖地拉自己的车子,他那淘气的样子逗得观众们呵呵直笑。我最感兴趣的是“新媳妇儿”那双“三寸金莲”,穿着红色的绣花鞋,小巧玲珑的,真可爱。妈妈却说那一双小脚是用痛苦换来的。因为古代人把小脚当成美的标准,妇女都要忍受剧痛把脚缠起来,被缠过的脚根据大小的不同,分为铁莲、银莲和金莲。三寸金莲是最美的脚。

听了妈妈话,我不由自主地看了看自己脚,心里暗想:我真幸运,没有经受裹足的折磨,要不然,我还怎么来这里自由自在地逛庙会呀!

神奇的变脸随着人流,来到大殿的门前,高高的戏楼上正演着豫剧《八珍汤》,演员们咿咿呀呀地唱着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懂,台下的变脸表演却深深地吸引着我。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随着京味儿十足的《说唱脸谱》在耳边响起,三位变脸演员闪亮登场,他们在场上不停地变换着位置,拉起戏服,打开扇子,在面前,轻轻一抖,一张新的花脸出现了:生、旦、净、末、丑,样样俱全,个个漂亮。真是太神奇了!我也想上台去学几招,学校开联欢会的时候我也好一展身手。

可是爸爸却告诉我,变脸是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很保密的,不是谁想学就能学到的,况且它的技术很复杂,单是表演手法就有拭、抹、揉、吹、画、戴、憋、扯八种,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学会的。

漂亮的面人看完了各种精彩的表演,我们来到大殿后面的民间艺术小广场,这里有剪纸的、烙画的、还有许多捏面人的。我最喜欢拐角处那位大姐姐捏的面人,就停下脚步慢慢地欣赏。她的手可真巧,无论你想要漂亮的喜羊羊、憨态可掬的猪八戒、还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她都会胸有成竹地应一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彩色面团,扯下一些,揉一揉,搓一搓,捏一捏,然后再用小竹刀刻上美妙的花纹,一个栩栩如生的面人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好棒呀!

大姐姐的爷爷一边帮着收钱,一边夸自己的孙女能干。原来大姐姐今年上高一,课余时间跟着爷爷学会了捏面人,趁着寒假出来勤工俭学的。看看能干的她,再看看只知道游乐的我,真是有些羞愧,马上就要开学了,我也该收收心,好好学习了。

逛了一天,好累呀,我的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只好恋恋不舍地走出城隍庙的大门,如果你想看到更多精彩的节目,就亲自到城隍庙去逛逛吧,绝对让你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