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古镇的作文精选7篇

时间:2024-01-20 作者:Brave

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提高我们的思维深度,写出精彩的作文可以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的层次,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西塘古镇的作文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西塘古镇的作文精选7篇

西塘古镇的作文篇1

年初六爸爸不仅带了我,还带了妈妈、爷爷、奶奶、姑婆一起去浙江古镇西塘旅游。

早上吃完早餐,我们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西塘。爸爸先去买门票,而我们则在一旁照相,很快我们就置身江南水乡的古朴小镇中。那里的房子我从来没见过,都是明清的建筑。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这里民风淳厚,橹声悠扬。小河在古镇中穿插迂回,而众多的桥梁把古镇连成了一体。我们沿着小镇的回廊边走边看,欣赏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中午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们随意走进路边的小餐馆,点了几个当地特色的.小菜,吃着聊着,十分惬意的享受着中午温暖的阳光。休息之后我们继续出发游览几个民间收藏馆———酒文化馆、纽扣博物馆、木雕博物馆。纽扣馆收藏着5万2千粒钮扣,酒文化馆有介绍怎么做酒,木雕馆陈列着各种木雕艺术品。这里虽然不象游乐场那样好玩,但是让我增长了见识。

很快就到了回程时间,可能走的累了一到车上,我就睡着了,睡梦中我仿佛又回到了江南水乡古朴的景色中。

西塘古镇的作文篇2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我的好朋友们一起去了有“千年古镇”美誉的西塘古镇,游玩了这座古色古香的水上古镇。

一来到西塘古镇,我就感受到了浓郁的古镇气息。导游先带领我们坐了乌篷船,我还是

我们首先来到了西塘古镇的王氏府上,一进去就又一股古代的气味扑鼻而来,导游给我们介绍了王氏府上的轿厅,轿厅就是我们现在的车库,里面的轿子就相当于我们的车了。再进去就是会客厅了,我们看到了王氏的许许多多事迹。再进去就是花园了,里面都是小姐们住的地方了,里面真是美不胜收,没想到这小小的房子里,竟如此的美丽呀!里面有奇形怪状的假山,浓绿的柳树,还有一个鱼塘,还有许许多多的鱼,听说小姐们就是在这里看鱼儿们自由自在地嬉戏呢!我们结束了王氏府的旅程。我们在街上走了一段路,买了一些有特色的小玩物,走过了一条石子路,来到了我们第二个要去的景点——根雕馆。里面的根雕真是不计其数,各种各样啊!其中这座根雕馆的镇馆之宝就是正反两面都有根雕的九龙戏珠和百猴闹春,前面一幅就是九条龙在抢一个珠子了,后面一幅真是壮观啊,这幅里总共有一百零八只猴子,这真是一个迷你型的花果山啊!终于我们结束了我们一天的旅程,我们真是不想离开这古色古香的古镇啊!可是,时间如流水,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美丽无比的“仙境”了。

西塘古镇真是一个游玩的好地方,大家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也很想去游玩下呢!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会带着大家再去一趟美丽的西塘古镇!

西塘古镇的作文篇3

20xx年的春节到了哎,我和爸爸妈妈趁寒假来到了一个“年味”十分浓郁的地方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

古色古香的木屋、高挂屋檐的红灯、香飘四溢的美食、热情好客的居民,还有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古镇小居民,狗狗们,分外衬托出一番新年古镇风情。

夜色降临,悬挂在木屋屋檐上的灯笼、摇橹上的红灯、古桥上的彩灯,接二连三地“绽放”开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古镇风景线。这么美丽祥和的“新年风景”,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呵呵,学着小镇千年不变的民俗点缀这幅“风景画”吧——在河道里放许愿灯。

于是,妈妈和我买了一盏灯:这灯的造型是已经开放的荷花样,一大片草绿的荷叶轻巧地衬托住盛开的荷花,那么有生机。拿出打火机点燃花心中的蜡烛,只见火花在掌心间闪烁着,照亮了我的脸庞。我将“荷花”轻轻放入水中,慢慢“吐出”心愿,让这盏载着我们家心愿的“小船”缓缓流向远方。因为夜风的吹拂,那盏“灯”忽闪忽灭,使我们望着它提心吊胆的,不敢走远。生怕一走,光就灭了,那会多么沮丧呀!那烛光一闪一闪地,仿佛天上的星星眨巴着眼睛,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游荡。

这不是一朵普通的荷花,这不是一艘平凡的小船,这不是一颗只会眨眼的星星,它是愿望之光,载着我们新年的期许,漂泊远去。那是一个永恒的美好愿望——美好祥和的古镇、美好祥和的新年、美好祥和的家。

西塘古镇的作文篇4

8月11日,爸爸妈妈告诉我要到西塘游玩。一听这个消息,我兴奋地一蹦三尺高。沿着沪杭高速,我无暇关心路边的美景,心早已飞到了西塘。

下了车,我们走进了一条小弄堂,一进大门,就看到浓浓的古镇气息:房子是白色粉墙、黑瓦、斗拱飞檐、小桥流水。听大人介绍,因为西塘古镇全用廊棚覆盖,所以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有三五成群的游客来这里游玩。

我们走进了石皮弄,哪里非常狭窄,一次只能一人走过,因此被拥堵在里面。我走在石板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妈妈给我买了两盒我最喜欢吃的“茨实糕”,你不知道吧?别的糕点只用甜的味道,其他什么味也没有,“茨实糕”确有一种说不出的香,这可不是吹出来的。

天黑了,可我还在不停地回味“茨实糕”的味道。就在这时,肚子里的“馋虫”踢了我一脚,恩,是该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我急急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的肚子在抗议了,能不能吃饭了呀?”“过会儿我们就去吃大餐”,妈妈说。“真的吗?”我高兴的活蹦乱跳。想起“送子龙蹄”的美味让我口水直流。

开心的时间就是那么短暂,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西塘,踏上了回家的路。

西塘古镇的作文篇5

中午,烈日当空。我和妈妈还有丹丹阿姨拎着大包小包来到了这个迷人的西塘古镇。

西塘的桥是各式各样的。看,这儿有一座“送子来凤桥”,桥上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凤凰。瞧,那儿有一座“狮子桥”,桥上雕刻着许多狮子。它们有的正开心地玩着绣球,有的大狮子正慈爱地望着身边的小狮子,还有的正眺望着远方,好像盼望着远方亲人的归来。

西塘的水很美。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反射出七彩的光。傍晚的时候,夕阳把水面照得一片通红。每隔一段路,都会有一些通往河里的阶梯,我情不自禁地走下去玩水。到了晚上灯火通明的时候,我们买了一盏橘色的许愿灯,听卖许愿灯的老爷爷说橘色代表平安。我们点燃蜡烛,把许愿灯轻轻地放入河里,目送它顺水飘去,我衷心地祝福天下所有人能平平安安的。

如果少了那古色古香的民居,那么西塘便少了一处绚丽多彩的亮丽景色。西塘的房子大多数都改成了客栈。有一些客栈老板在临水阳台上放了些藤椅。几个学美术的学生还在坐在那里写生呢。据我观察,许多房子的屋顶上都长着厚厚的青苔,可见这些屋子都是经历了久远的年代了。到夜晚来临之际,很多民房摇身一变,变成了热闹非凡的酒吧了。不管是酒吧,还是客栈,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挂满了灯笼。当微风吹来,那些红灯笼就轻轻摇晃,煞是美丽动人。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告别了这“小桥·流水·人家”。坐在黄包车上,我依依不舍地看了它最后一眼……

西塘古镇的作文篇6

2月4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历史悠久的西塘古镇,开始了我愉快的西塘一日游。走进古镇,迎面而来的是清新的空气,好清爽!先看到的是清澈见底的河水,清清凉凉,让我们不由得感叹古镇的魅力!

再走进去一点,就是一条小巷。可本该幽静无人的小巷此刻却人满为患,十分拥挤。好不容易过桥了,踩上一块大石头,无意间竟然看到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伯伯在用网兜舀垃圾,原来清澈的河水离不开老伯伯的辛勤劳动,这让我想到了我们无论到了哪里我们都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美好的环境是我们大家的。

走到小巷的尽头,有一个园子。走进去一看,原来是西塘古镇这几个年代的变化。网上一搜索我才知道,原来西塘古镇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 ”之称。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至明代时已是颇具规模的市集了。

在距出口处不远的地方,有一尊这样的塑像:像上的母亲正忙着包饺子,而孩子在一旁兴致勃勃地看着……这个惟妙惟肖、灵活逼真的塑像引发了我无穷无尽的遐想。多么温馨而又喜庆的画面啊。好一派热闹的过年景象!

一眨眼,就到了傍晚。我们乘船回归船的出发点,在岸上,望望对面,一排的房子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倒映在河面上,若隐若现。一阵风吹来,河水此起彼伏。太阳终于落下去了,天黑了,我们结束了一天开心的旅程。

西塘古镇的作文篇7

听说西塘是个美丽又古老的水乡小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今天我终于可以好好去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啦!

来到古镇我们先坐上了乌篷船。渔夫悠闲地划着船,摆动着船桨,我们顺着水流荡游进入古镇,真是惬意。坐在船中欣赏着沿路独特的风景线——小河环绕着房屋,墙沿上长出了绿绿的青苔;岸边的人熙熙攘攘;客栈里的住客边吃饭,边欣赏风光;船儿顺水从一座座石拱桥下经过,不知不觉中已经把我们送到了古镇中间临河的长廊处。只见白墙黑瓦的临河老屋,屋檐边是延伸出来的廊棚,总长有近千米,几乎能与颐和园的长廊相媲美。这就是烟雨长廊。因为有了这条长廊,在西塘旅游,雨天不会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于是我们下船继续游览。

小镇的街面是用青石板铺成的,表面被人们的鞋底打磨得十分光滑。街道的一边紧挨着不高的房屋,一家挨着一家,房屋的门和窗都是木头制成的,雕刻着精致的图案,屋顶则铺满一排排整齐的瓦片,上面已布满了墨绿色的青苔。许多房屋的主人把沿街的房屋改造成了各种店铺,有经营着当地特色小吃的餐厅,有出售各类手工制品的杂货店等小铺,给古镇增添了一些商业气息。

西塘各式各样的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桥大多小而窄,但都各有特色。最值得一提的是卧龙桥,据说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桥面的石板被岁月冲刷得越来越平整。从卧龙桥上远望,几乎能看到大半个西塘古镇。下午游览时突然下起了下雨,雨水滴落在廊棚顶上顺着廊檐口滴下来,滴滴嗒嗒形成一道长长的雨帘。整个西塘沉浸在烟雨朦胧中,如梦似幻,真是别有一番风韵。

西塘,它如一幅宁静平和的水墨画,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