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中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者故事,可以让作文更加引人注目,作文锻炼了我们的耐心和毅力,让我们能够克服写作过程中的困难,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写广州的作文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广州的作文篇1
大年初二下午五点左右,我和爸爸妈妈乘坐地铁来到广州塔游玩。
广州塔真是雄伟壮观啊!它可是有600米高,是世界第一高塔。整个广州塔呈银灰色,外形好像两个向上旋转的椭圆形,它们彼此扭转,在塔身腰部收缩变细,腰部是整个塔最细的地方,所以广州塔有了个别名叫“小蛮腰”。
我和爸爸妈妈乘坐观光电梯,只用了1分钟就直达了107层,到了后,我感到有点耳鸣。走出电梯,我们来到了观光大厅,这里是环形的空间,非常宽敞,可以站几百人也不觉得拥挤,地板还是透明的。透过窗户往外看,羊城风光一览无余,眼底的珠江更加波光粼粼,真是美极了。在这里,我还在距离地面最高的空中邮局给爷爷奶奶极了一张独一无二的“空中邮局”明信片,给予他们新年特别的祝福。
最后,我们意犹未尽的乘坐电梯下了1楼。这时,夜幕降临了,广州塔又是另一番景象,广州塔上灯光闪烁,五彩缤纷,真是美不胜收啊!
广州塔真美啊!我真希望我们的海口塔也建得这么美。
写广州的作文篇2
按照老广州的规矩,过春节从年二十八就开始 。广州俗话说,“年二十八,洗邋遢”。
到 年二十九,人们第一件事是上街买又叫油角、煎堆、年糕、年桔、糖果,还有鲜花和年画。
到 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摆满年货。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家吃团圆饭。
闻名的广州花市张灯结彩,各色各样的奇花异草琳琅满目,银花朵朵,粉红的梅花,火红的玫瑰,金黄的菊花……我在花的海洋中转来转去。
夜幕降临,绚丽多彩的礼花竞相开放,有的像铁水奔流,有的像秋菊怒放……
我和爸妈带上礼物到亲戚朋友家拜年,还收到许多厚厚的红包哩!
元宵节是春节的高潮,人们闹花灯和吃汤圆,满城花灯,花样新潮,有冰灯、牛灯、马灯,数不胜数,火树银花,我如入仙境一般。
春节结束 ,我又开始 新学期的学习。
写广州的作文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广州的春节吧!
浓浓的年味从腊月初就开始了。从车站、地铁、街上都可以看见拿着大包、小包准备回去过年的外地人。
到了腊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只见大街小巷都挂着灯笼,贴着春联,年味越来越浓,大人带着孩子纷纷走进各大商场,去购买年货,只见商场内人如潮,商品琳琅满目,品种齐全。人们购买糕点、水果、糖果……提着大包小包往家里搬,脸上荡漾着笑意。
广州有句俗语叫:“年二八、洗邋遢”,意思是,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要把家里大扫除一遍,为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爸爸和我一起擦窗户、桌椅、扫地,妈妈洗被子……大家都忙得满头大汗。
除夕这一天是最忙碌的时候,这一天亲人们要团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年饭。新年要有新气象,我和爸爸忙着把房间装扮得格外漂亮。我在门上贴“福”字,爸爸贴对联、贴窗花、挂灯笼。妈妈忙着准备食材招待客人。到了到了傍晚,近亲来了,大家打着招呼,都坐了下来。有些人在说话,有些人在吃花生……到吃年夜饭了,人们陆续入座,餐桌摆着鱼,表示年年有余。桌子上有肉、有菜、有海鲜,大家都开开心心地吃起来。称赞声、夹菜声、笑声,溶合在一起,体验了浓浓的年味。吃完团年饭,大人们则带着小朋友去逛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只见,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各大公园都在举办迎春花展。主要街道都搭起彩楼,扎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售花赏花,人潮涌动,十里长街,繁华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
大年初一,全中国人民都沉浸在过年的气息里。人们穿起了新衣,脸上都带着幸福的微笑。如果今年是本命年,将要穿上一身红。初一当然少不了拜年,大人们一进到亲朋好友家,都要给对方送去祝福,主人以点心和水果招待客人。大人会给小孩红包。小孩们拿着红包,个个乐开了花。
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又是尾声——元宵。广州的.公园及娱乐场所,包括街道两旁和珠江沿岸都张灯结彩。全城不分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彩灯琳琅满目。主要灯有纸扎灯、彩灯、花果灯等。各色各样的彩灯将广州打扮在一个五彩缤纷的海洋。元宵晚上,广州人都吃汤圆,吃汤圆意味着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
一眨眼,春节就结束了,春节在正月十七就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照常做事。春节期间,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完春节,广州人又勤奋地工作了,外地人又回来了,广州又热闹了。
写广州的作文篇4
聚,我们以诗、以歌、以欢畅、以梦想;散,我们以情、以谊、以怀念、以祝福;聚散之间拥有的是忘不了、换不掉的情谊。记忆深处,隐藏着一份最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结识了一位朋友。那时我刚搬去哪里,一切都很陌生。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公寓,陌生的面孔。像被丢进迷宫,怎么都看不到出口。因为陌生的一切,我孤立了自己,但我知道,我不比他们差,我会用成绩证明我自己。 邻居是我的同学,她总是微笑对待我,不会嘲笑我。她说,看到我就想看到另外一个自己。那时,我告诉自己,我是一颗可以自己决定命运的种子,我不甘愿平凡,我要绽放光芒。不知是她自言自语,还是故意说给我听,我还是听进去了。 我开朗了许多,也进步了许多。 那时,我们一起嬉笑,一起打闹;那时,我们一起拼搏,一起努力;那时,我们一起竞争,一起比拼。
那次英语测试,因为生病,所以似乎睡着了,清醒时已经收卷了,所以很无奈的看着卷子收上去。果然,这分数,正想着回家怎么解释,一只手拍向我:不要解释自己,要做最好的自己,坦诚面对。我呆呆的望着她。她的嘴角轻轻上扬:别忘了,我们都一样。 还是要走了,向窗外看了一眼,她没来,不把我当朋友了吗?太阳要下山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极空之墨,玖兰之离,璀璨星华,并落肩头。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回头望去,夕阳下,一抹挥手的身影离我越来越远,直到再也看不见。 一直怀念逝去的童年,某天惊觉,他从未走远,只是没有机会相见。
写广州的作文篇5
拜年。
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逛花市。
现代新式花街上世纪初到50年代中期,广州市的中心花市都在桨栏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市一度金融较为稳定,工商业有所发展,花市也随之兴旺。人们在马路两旁搭架做花档,中间行人。夜市灯光明亮,如同白昼。花市高峰时人如潮涌,摩肩接踵,花市里红紫纷华,使人眼花缭乱。由于人潮拥挤,买了花枝花束,都要高高举起,否则就要给人挤落,空剩残枝。那时花的品种不多,工商业户多采购桃花。虽然物价较低,但花较昂贵,一枝中等桃花可售数元,中上的达一二十元。
新中国成立后,花市更加兴旺。上个世纪50年代,在太平路(今人民南路),从上九路口至晏公街口这一段马路和大新西路一段设为花市。后来,为适应需要,广州市分开几个地区开设花市,中区花市设教育路,为广州市的中心花市;西区花市在多宝路、逢源路;东区原来设在东较场,后来迁到东川路;南区则设在海珠区的滨江路。
近二十多年,政府也开始重视花市,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有效管理。传统花市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开始,历时三天,第三天延至新年初一凌晨才结束。一般在除夕前一个星期,花街已禁止通行。过年期间,十里花街,吐艳争芳,张灯结彩,人流川流不息,日夜不分。南国的浪漫,此刻达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