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发展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学会质疑和分析不同的观点和信息,我们应该注重作文的逻辑推理,避免随意跳跃,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打年糕的作文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打年糕的作文篇1
即将过年了,人们过年有许多活动,有的吃年夜饭,有的吃汤团,有的吃春卷,还有的吃年糕……许许多多,这些都象征团团圆圆。今天,我们就来吃年糕,怎么样?你们一定会说:“好!”的,那就来吧!让我们一起吃年糕,然后晚上再放些烟花,让我们一起过年吧!
今天,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两块每个重两百克的小年糕,它的形状是一个像烟盒形的小正方体,它的包装上有几行字,分别是“桂花糖年糕”,这几个字让我知道了它是桂花口味的,它很甜很甜。还有“小苏州”我在这可能是苏州产的,而且这是它的牌子。年糕的包装上有“iso”的英文字母,我才这是本食品的食品安全标志,我想大家也猜到了吧!我很想吃一口这个年糕,可惜老师只带了两块。唉!吃不到喽!只有眼口水得分喽!
咦?老师还真有办法,让同学把两块年糕切成片。这位同学切得时候:险一只手握着刀,一只手按着年糕,生怕年糕跑掉。他第一刀只切了一条薄薄的线。他发现年糕太硬了,就用两只手来切。他切得时候,应为第一次切得的太用力,没力气了,他手都在抖,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咬紧牙关,眼睛紧紧地盯着年糕,眉头皱了起来,终于切好了。他切得薄薄的一片,老师让我们闻了闻,那香味真是诱人啊!让人忍不住就想吃一口。那位同学吃了一口,便悠然自得地赞叹道:“这真甜啊!有一股淡淡的桂花味道在嘴里荡漾,这可真好吃呀!”
每人都品尝了老师切得的年糕,这年糕真甜啊!这个年糕的甜都是老师对学生的爱,我不由自主地说:“想要步步‘糕’,就要吃年糕。”我还编了许多,比如:新年吃年糕,就能步步“糕”。想要长得“糕”,就得吃年糕。……只要吃一口年糕,就能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后来我又咬了一口,一股带有桂花味道的年糕流入我的口中。我情不自禁地说:“啊!可真可口啊!真像走在百花园中!”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在咽口水吧!那就来我们班尝一尝着香喷喷而又可口的年糕吧!让我们一起来品尝吧!
打年糕的作文篇2
新千年的第一个星期天,我跟爸爸到年糕店里去做年糕。
年糕店的设备很简单。一台磨粉机,一台年糕机,一眼大灶。但来做年糕的人却排起了长队,米箩从屋里排到屋外。大灶上的年糕蒸里正冒着热气,还不时飘出糕花的香味儿。
终于轮到我们做了。只见师傅把米倒进磨粉机里,经过两次滚压,米变成了很细的粉。然后把粉倒进糕蒸里去蒸,把粉蒸熟,变成了糕花,再放到年糕机上去挤压。挤压出来的年糕是连在一起的,再有机器上的一把剪刀把年糕剪成一段一段的。这就成了平时我们所吃到的年糕。
听爸爸说,过去做年糕都是手工制作的。把蒸好的年糕放到捣臼里捣,很费力。因此,往往是十几家拼起来做,很热闹。做年糕,要过年了。小孩子特别开心,都要去看热闹,有时还能吃上一块年糕团,香喷喷的,很好吃。那时,还有谁家年糕做得多,谁家的年成好的说法。做年糕也就成了“年糕年糕年年高”的象征。难怪现在的农民要做几大箩米的年糕。
现在,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年糕,年糕已不再是过年特有的食品。但从年糕店米箩排成的长队和来做年糕的人们那喜气洋洋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农村处处飘溢着“人乐年丰”的祥和气氛。
打年糕的作文篇3
“吃年糕、步步高”,每当我看见桌子上摆满了年糕的时候,我就会流下口水,想起和爷爷第一次做年糕的场景。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上,我看到爷爷买了一些江米粉放在橱柜上,这让我想起头一天我看的一本书-《十四只老鼠捣年糕》,书里面讲了14只小老鼠齐心协力做年糕的有趣画面,不禁对爷爷说:“爷爷,咱们一起做年糕吧!”爷爷高兴地回答说:“好呀,午饭咱们就吃年糕啦。”
首先,我们把一些江米粉倒在一个干净的盆子里,用一个干净的小碗接了一碗清水,把适量的清水倒进盆子里,跟江米粉和开,揉成一个大面团。可是我发现,江米粉黏黏的,就像胶水一样紧紧地粘在我的手上,我大喊道:“爷爷爷爷,我的手被粘住了。”爷爷笑呵呵地对我说:“你知道为什么吗?那是因为你放的水太多了,江米粉太稀才会粘手的。”哦,原来如此!在爷爷的指导下,我又放了一些江米粉进去,这次终于成功了!接着,我拿起一把小刀,把大面团切成一块一块的小面团,我把小面团揉成了圆形,抹了一点油,又把小面团捏成了各种形状,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闪烁的星星,有的像铁饼,有的像红红的心……再接着,我往锅里到了一些油,把这些形状各异的面团放进油锅里,油锅发出了“滋滋”的响声,过了五分钟,面团的两面煎成了金黄色,年糕就煎好了。
最后我把年糕一个个夹出来,撒上白糖,尝了一口,好吃极了!下次,我还要和爷爷一起做年糕!
打年糕的作文篇4
今天是寒假第一天,早上刚起床,爸爸告诉我,爷爷在姨奶奶家打年糕,让我一起去看一下。
来到姨奶奶家,我看见这里围满了人,爷爷正抡着一个大木槌敲打着石臼里的粉团。粉团软软的,正冒着热气呢!旁边站着一位老爷爷,不停地往石臼里甩水。不一会儿,粉团就变成了一块大年糕,两位老大伯把它抬到了一块门板上,大娘大爷们一哄而上,把它切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
这时,一位老奶奶问我要不要吃年糕,我点了点头。她马上切了一个年糕头放到了我的手上。没想到这年糕可真烫啊,我连忙大叫起来。爸爸看见了,马上把我手上的年糕拿走了。我感到手上粘粘的,就用冷水洗了一下。这时,姨奶奶给我拿来了碗筷,碗里面还放了白砂糖。年糕蘸着白砂糖吃,甜甜糯糯的,美味极了!
切好的年糕铺在了竹匾里,按照习俗,我拿起一根筷子,在每块年糕的中间点上了一颗“红心”。年糕拉回家放上两天就会变硬了,到时候奶奶会给我们做“糖年糕”、“芝麻炒年糕”、“青菜煮年糕”……
打年糕的作文篇5
我捧着手中软烂、不堪一握的年糕,顿失失去了品尝的兴致。便不由自主地怀念起在浙江吃到的柔韧、劲道的手工年糕,唇齿留香。
走在长满青苔的青石板小巷中,路边小草伴着阵阵微风,发出沙沙的声响。路两旁的人家门扉半掩。透过门缝,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微风送来阵阵清香的味道,似是清淡的香气,但其中似乎又夹杂了丝丝的甜香。随之传来的是捶击的咚咚的声音。我寻声追去,是一家手工年糕的小作坊。
作坊的门面与两边的民居并无两异,古朴的门扉,门上贴了两张门神画像。十分普通的一家作坊,若不是门内打年糕的咚咚声及年糕传出的清香,便极易被忽视了。
我走进门去,门内放了几张长凳,凳子放了一张竹制的篾子,上面整整齐齐码好了一个又一个雪白如玉的年糕。一位六七十岁的老汉正拿着一把木槌,棰击着木桶中的年糕,对面一位同等岁数的老奶奶不时得用手翻动那块年糕。
我走上前去,他们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热情地招呼着我。奶奶取了一块年糕递给我,我握着手中温软的年糕,柔韧劲道的口感,香甜清致的味道让我立即爱上了它。
“爷爷,这年糕这么劲道,有什么秘诀吗?”我问道。
“也没有什么大的学问,”大爷指着那槌子与那木桶,“就是这棰一定要到位。”
“是啊,这棰年糕啊看似简单,其实学问大着呢。只有经过反复捶打的年糕,才会有这样柔韧劲道的口感。如果不经过精敲细打,年糕就软的、烂的,没有这样劲道的口感。”奶奶解释说。
“唉!只是现在做年糕啊,都不像我们这样精敲细打的,这简单的工序很容易就被忽略了,所以也就没有我们这年糕这样柔韧了。”
说着,大爷又举起手中的木槌击打那桶中的年糕。在那样有节奏的棰击声中,我不禁想到:这不正如我们的人生一样吗?只有经过反复敲击、捶打、锻炼过的我们才会拥有柔韧、坚强的品质,才会在日后的人生路上散发清香。
只有经过反复击打的年糕才会散发出它独特的清香,这样简单的事情中却蕴含着人生哲理,极易被忽视,但又极为深刻。
棰击声中的年糕香,一直萦绕在我鼻间。
打年糕的作文篇6
“年糕,年糕,年年高”,冬至打年糕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
冬至前后,村子里到处散发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年糕!打年糕喽!瞧,家家户户都像赶庙会似的,或肩扛,或车载,把一袋袋糯米陆续运到村头。
大家把一袋袋糯米倒进碾米机里,碾成糯米粉来做年糕。碾好的糯米粉都被倒进了一个个小木桶里,白花花的、软乎乎的,沾点儿放到嘴里,淡淡米香中夹着一丝甜味……
米全部碾好后,家里人就把木桶拎到蒸年糕的炭炉上,只等糯米粉熟了就可以做年糕了。每个人的脸都被炉炭映得红扑扑的,个个喜气洋洋。
不一会儿,蒸糕师傅喊了一声:“出锅嘞!”人群立刻开始骚动,小孩子们更是迫不及待,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热气腾腾的米粉被倒入米臼中,“可以开始了”,话音刚落,孩子们就一拥而上,你敲一下,我捶一下,年轻人也不甘示弱,挽起衣袖,拿起木槌使劲砸。孩子们玩着闹着,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小花脸,还有的小馋猫们则当场狼吞虎咽地啃了起来。村子里到处洋溢着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打好年糕后,阿姨们就拿着菜刀,娴熟地将一大块年糕分成许多年糕段。吃上一口,香滑软糯,谁尝了都会啧啧称赞。切剩的年糕角就被心灵手巧的奶奶变成了小兔子、小鲤鱼、大元宝……成了孩子们手中最心爱的玩物。
过了一会儿,家里人就把年糕一块一块整齐地摆在竹席上,再把竹席托举到通风的竹架子上,等风干后,就能带回家慢慢享用了。
冬至全村打年糕、吃年糕,品尝的是邻里之间的那份温馨,感受的是乡里乡亲的那份情谊。
打年糕的作文篇7
打年糕,是过年的一种传统习俗。
每到农历年底,农村都会有打年糕.吃年糕的习惯,每家每户都会用糯米磨成粉来打年糕。
但是科技在发展,现在的人们都是拥挤起来打年糕,已经很难看到传统的打年糕了。
今年新年,我有幸的见到了传统的打年糕。
只见两个伯伯把磨好的糯米粉平整地铺在蒸笼的纱布上,然后把蒸笼放在炉子上蒸。过了半个来小时,一缕缕白色的雾气夹杂着米香,沿着蒸笼边跑了出来,迅速地裹住了在场的每个人。“可以起锅了”!一个伯伯大声喊道,蒸笼盖一揭开,一股白雾如潮水般涌了出来。两个伯伯互相合作,一个人两个角,把蒸好的糯米粉请进了打年糕的石臼里。
接下来,重头戏要来了——要开始打年糕了。
只见一个伯伯高高地举起木锤,一下一下使劲地朝石臼里的“白胖子”砸去,“白胖子”却像个顽皮的孩子在石臼里跳起了舞,紧接着,另一个伯伯用蘸了凉水的手给“白胖子”翻身,他们你打一下,我翻一下,累得满头大汗,“白胖子”好像知道了人们的辛苦,变得越来越有弹性,打年糕的重要部分也就这样完成了。
下一步,“白胖子”被捧进了准备好的圆匾里,伯伯们徒手把“白胖子”变成了一个个白白的“小月亮”。
最后,在“小月亮”上点上红点,年糕就大功告成。
原来打年糕这么有趣,我们要把这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打年糕的作文篇8
今天,我们去安阳路茶馆那里做年糕。你知道年糕是怎样做的吗?不知道了吧!让我慢慢告诉你吧。
第一步磨细:把米粉块放在筛子里搓成粉末。第二步是烧:把粉末放在“木桶”里,再把“木桶”放在有水的大锅里,最后把锅放在炉子上烧。第三步是捣:把烧好的粉末团很快倒入一个大石头盆——他们叫“捣臼”里,然后一个人拿石头锤用力地敲打,另一人用手米粉团翻动让米粉团被敲打得更均匀,米粉团变成米糕团。第四步是捏:把敲好的.米糕团放在涂了油的木桌上,用布快速盖上保暖,然后每人扯了一把米糕团,像捏橡皮泥一样捏了起来,捏成了自己喜欢的形状。我捏了一只兔子、一条蛇、一个年糕还有几个饺子。
爸爸捏了很多年糕和一个金元宝。我今天太有收获了,又学到了一门知识是做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