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大家的写作才能,通过写作文我们能记录下在生活中得到的感受,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打年糕作文600字8篇,供大家参考。
打年糕作文600字篇1
临近冬至,外婆家到处洋溢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年糕。
打年糕喽!到了冬至,全村的孩子就像得到鸡毛令箭似的,不约而同地冲向了村头。干什么?不错,打年糕开始了。
百来斤米粉在一个个打年糕能手中,漫天“飞舞”着,不一会儿,便成了一桶桶和好了的米粉。围成一圈的大缸笼罩着“白雾”,不断发出“砰、砰”的声音,加上围观的人群,好不热闹!米粉和好了,被一个个抬上火灶蒸,老师傅往蒸桶里慢慢加米粉。
不多时,听得师傅喊了一声:“出锅嘲——”人群便一片骚动,小孩子更是迫不及待,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米粉被倒入米臼之中。“可以了,开动!”话音刚落,孩子们就一拥而上,拿起木锤,你敲一下,我捶一棒。年轻人挽起衣袖,拿起木锤使劲砸。孩子们玩着闹着,一不小心,变成了一个个大花脸。有些小馋猫们狼吞虎咽地当场吃了起来,而此时,却没有一个大人的大声斥责。因为大家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今儿个,那些平时文给给的“孔乙已”也不甘寂寞,跑过来凑热闹,结果出了洋相,惹得大伙捧腹大笑。当然,那些“后勤部队”妇女啦,在这种重要场合也不会闲着,呵,你瞧,一个个都信心十足,想必一定都是胜券在握了。
年糕出来了,咬一口,香滑软酥,“啊,好香!”不知是怎么回事,自制的年糕就是比那机器加工的有韧性,好吃。
如今,冬至那天隆重的打年糕,已成外婆村里的一种传统活动。在全村人心里,可以与过年相提并论。品尝着软酥可口的年糕,感受到邻里之间的那份温纂,品味到乡里乡亲的那份情谊。这才叫过年呀!
打年糕作文600字篇2
年糕是我家乡文成县的特产,销售到浙江省各地,颇负盛名。连上海那一带也吃我们家乡的年糕。在家乡家家户户都自己做年糕,他们拿起装有和好的面粉和盆,放在柜台上,把粘度大的米或米粉弄成长方形,涂上面粉,再放大锅里蒸上好一会儿,蒸熟之后,就在打开锅盖的瞬间。一股糯米的香气散漫了房间,还会随风
飘到巷子里。此时,年糕已成形状。立刻用筷子把年糕放在盆子里,再把年糕转放进水桶里,侵泡几个日也可存放在水里几个月。过了几个月,就可以拿出来使用了。味道美极了。
我们传统的吃法是这样的,把年糕从侧面切,切成小片小片,再入锅里,拌上海鲜酱油,白醋,猪油肝和其他自己喜欢的材料一同放进锅里。但是我们是海边长大的,有一种离不开海的感情,所以我们吃的饭都有海的味道。吃的年糕都是放一些海鲜同蒸,味道十分清淡。也可以做成糖酥年糕,非常可口。甜味正好适宜,外里透红,也不太粘牙。我们家乡的人们都非常注意年糕应该什么时候放调料,不应该什么时候放,否则不叫年糕。
清淡口味的年糕我们每天都吃的。但一到重大节日,就会做各种各样的年糕。到时候,摆放年糕,端上海鲜,放着菜肉,可真是满汉全席啊。
因年糕做完后,要放在水里,这样就可以保存较长的一段时间。人们运年糕不用包装,直接放在盛着干净的水箱里。可真是省了包装一大堆年糕的力气。连超市上卖的年糕也不用包装,就放在可以喝的自来水里。这种储存、运输、销售年糕的方法,不知是不是家乡独有的。
年糕在浙江一带名气很大,也有很多人吃。旅客都会游玩后,带年糕返回给亲人朋友们吃。年糕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我为此名气很大感到骄傲。
打年糕作文600字篇3
今天中午,妈妈说到奶奶家吃饭,我听了很巴不得身上长了翅膀下子飞到奶奶家。因为手厨艺的奶奶总会做好东西给我吃。
我们乘车到了奶奶家,老人家早把饭烧好了等着我们了,真是“万事俱备,只欠我们。”此时,我饿极了,急忙跑上前问:“奶奶,今天中午吃什么呀?”奶奶装出很神秘的样子,让我自己打开锅盖看看。我走近灶台,用鼻子狠狠地闻了闻,好像有股年糕的味道。为了进步证实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迅速地揭开锅盖看,“哈哈,还真是年糕。”可是,怎么佐料只有包菜和我不太喜欢的萝卜呀?我不由地皱起眉头,拉长了脸,想:今天中午的年糕肯定不好吃了!害得我空欢喜场。“我不吃,我不吃,打死我也不吃!”奶奶看着噘嘴的我,笑呵呵地说:“先尝口,好不好呀?”
看在她是我奶奶的份上,我很不情愿地拿起筷子勉强地吃了小口。哇!这年糕太好吃了,有包菜的清爽加上胡萝卜的香味,真是无味无穷!我打开筷子的幅度大起来了,大口大口地吃着,边嚼边夸奖:“这年糕很有嚼头,美……味,美味!”就这样,我狼吞虎咽地吃了大碗,嘴边沾满了胡萝卜和包菜。奶奶轻轻地捊着我的前胸,笑着说“慢慢吃,你就不怕会被噎着。瞧,嘴上都沾满了包菜和萝卜,赶紧擦擦,都成小花猫了。”我接过餐巾纸擦了擦,拍着圆鼓鼓的肚子说:“真是撑死我了!”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很想尝尝我奶奶的炒年糕呀!相信你们吃了定也会和我样回味无穷的。
教师评语:巧用伏笔是文章的大特点.整件事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里之中。不但赞扬了奶奶厨艺高超,还隐含了祖孙之间浓浓的爱。这种构思非常巧妙,可以借鉴。
打年糕作文600字篇4
你们知道王氏的传统绝菜是什么吗?在我的眼里,这道菜非奶奶的烤菜年糕莫属。
我在外面也常吃烤菜年糕,但总觉得都没有奶奶烤的好吃。外面的烤菜年糕都是一片一片的,菜大多是青菜,这两种东西烤久了都容易变咸,也就不好吃了,因此,我就不爱吃外面的烤菜年糕。
奶奶的烤菜年糕则与众不同,它色、香、味俱全,食材也很好。奶奶每次做烤菜年糕都会选用天菜心做烤菜。天菜心用其他方法烹饪都不怎么好吃,也没有香味,但用它来做烤菜年糕的配菜,却能烤出它独特的味道来。另外,用来做烤年糕的年糕也是精选过的,短而粗,不像平日里我们常吃那种扁长形。奶奶烤年糕时,都会把一根年糕一切为二,然后整段整段地放进去。
奶奶先将天菜心切段,适当保留根部,放入开水中焯一下,捞起。接着将葱、辣椒剁碎,放入油锅里爆香。再将天菜心倒入翻炒,放入糖、盐、酱油拌匀,然后倒水没过菜,用大火煮开后继续煮一会儿,直到菜吸入酱油变色。等到菜烤至六分熟的时候,将切好的年糕放进去一起煮,待到年糕完全入味,菜也已熟烂,最后在出锅前放入鸡精。
奶奶做的烤菜年糕之所以好吃,我总结了下原因,奶奶对盐量的把握非常到位,所以味道也就好了。饭店里,一般厨师会把这道食物烤得很咸,他们大多以年糕的咸度为基准,可若是年糕咸淡适中,那菜的味道就变得有点苦涩了。而奶奶以天菜心的咸度为基准,菜的咸淡如果刚刚好,年糕的口味也不会咸到哪里去。当烤年糕出锅时,稍显淡味的年糕,浇上一点汤汁,再夹上一口天菜心。那鲜香的味道就甭提了。
我爱奶奶做的烤菜年糕,那味道一直香到我的梦里。
打年糕作文600字篇5
我喜欢冬天,因为冬天里有热闹的春节。最令我难忘的是四年前的'那个冬天。
那一年,我跟外婆和妈妈去宁波乡下老家过春节。乡下的亲戚很多,我们天天走东家访西家,七大姑八大姨欢聚一堂,热闹极了。
为了让我开开眼界,舅公决定自己做年糕和糯米块。做年糕和糯米块需要很多人手,舅公把表舅表叔都叫来了。原来年糕的原料是米粉,而糯米块则是用糯米饭做的。只见年轻的小伙们把蒸熟的大米粉团倒进一个大石臼里,再轮流用大榔头似的捣棒边捣边碾,舅公则不断地趁捣棒提起时翻动米粉团,以使其均匀受碾。我好奇地去提那捣棒,好沉呀,我憋足劲也拎不动。大伙儿哈哈大笑,我闹了个大红脸。
再看做糯米块,那就更累人了。要把糯米饭碾成又黏又软的面团得花不少工夫,加上糯米饭黏性足,那捣棒每次提起来,都要费好大的劲。我很佩服舅公,只见他在石臼旁飞快地用沾水的手掌翻动面团,真是身手矫健,要是动作不利索,那大捣棒就会砸在手上,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碾好的年糕团由叔叔们拉成一根根长条,再扔到案板上。我们这些小孩早等急了,纷纷拿起烫手的年糕条,放进涂过油的模具里,用手一按,再把模具翻过来往案板上一拍,一条印有漂亮花纹的年糕就做好了。望着越码越高的年糕,大伙儿的兴致别提有多高了。
由于做年糕人手多,做一次年糕又要花上大半天,中午就只能用自助餐了。案板上放着一碗芝麻酥,一碗咸菜笋丝。谁要是肚子饿了,随手就可以拿起年糕或糯米块,包上甜的或咸的馅,吃个痛快,那新鲜的滋味儿真叫人一辈子也忘不了长相忆,最忆那年糕飘香的冬天!
打年糕作文600字篇6
做饭,炒菜,我可是最不在行的,家里做饭的工具我每一样都不会使,平常妈妈在做饭时我常悄悄地看着,看着看着才慢慢地懂得了一些。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妈妈和她的朋友准备去杭州玩一天,我想:呀,糟了,我不会做饭怎么办?后来我想起了妈妈在上午给我的二十元钱,可是我觉得用钱太浪费,还是自己炒年糕吃好了。
于是我走进厨房学着妈妈炒年糕时的样子,我先从桶里拿出一条年糕,再拿出菜刀将年糕一片一片地切下。这年糕可真难切!每切一刀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年糕终于切好了,我把年糕先浸在水里洗一洗,再拿出妈妈昨天刚买来的小青菜,一片一片地摘下来,在水中洗一下,然后再拿起洗过的小青菜,一刀一刀地切下来。最后我开启煤气灶,我先开大火将锅烧热,再往锅中倒适量的油,等油烧热再把小青菜倒入锅内,用铲子来翻炒,再往锅内加入适量的盐,等盐在锅内消失了,再倒入已洗过的年糕,继续翻炒,等年糕的表面已经黄了,就代表年糕已经炒熟了,最后再加入适量的味精,一份炒年糕就完成了。没想到原来我看着妈妈怎么做炒年糕也可以学会做炒年糕!
傍晚,妈妈从杭州回来了,一看见我,就问我中午吃什么?我连忙从口袋里拿出二十元钱交给妈妈,还朝妈妈神秘地一笑,妈妈一看,忙问我:“你是不是没有吃饭?”我神气回答:“我吃了自己做的炒年糕。”妈妈惊讶地睁大眼睛说:“真的吗?真是自己做的吗?”后来,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眉开眼笑,不停地夸我长大了!
打年糕作文600字篇7
从我记事开始,年味对我来说就是挂春联,贴福字,放烟花,吃年夜饭,然后亲朋好友欢聚在一起吃喝玩乐。可妈妈却说,她记忆中的年味是从打年糕开始的。虽然每年过年我都会吃到外公亲手做的年糕,但我还是不明白妈妈说的年糕里的年味是什么。于是听说这个春节,外公要打年糕了,我就让舅妈带我回乡下。我要亲自去体会妈妈口中的年糕里的年味。
这天起了个大早,我可不想错过打年糕的任何一个细节。到了楼下,外公正挑着箩筐进来,我立马迎上去,用手掀开盖着箩筐的布,里面是白白的糯米粉。外婆告诉我,打年糕需要提早一天将糯米浸泡好,沥干,然后第二天将米磨成粉,接下来就是我盼望已久的打年糕环节了。
在外婆的指导下,我先将一块洗干净的纱布放入蒸笼,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米粉放在纱布上,均匀铺满厚厚一层,接着将蒸笼放到灶上蒸。过了一会儿,灶上开始不停地冒白气。外公掀开蒸盖,整个厨房都弥漫着一股米香。外公紧紧拽住纱布的四个角,用力拎出,迅速反扣在事先抹好黄油的桌子上。他两手沾了一点凉水,开始揉粉团。滚烫的粉团把外公的手都烫红了,他一边不停地哈气,一边用力揉搓,在一揉一搓中,粉团变得越来越有弹性。最后,米粉在外公手下变成了一个个长方形,如玉器般晶莹剔透的年糕。
最后一个步骤了,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点花”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交给我了。我用外婆准备好的稻草束,蘸上碗里的红颜料,轻轻地往年糕上点,年糕上就留下了似梅花又似小猫脚印的印记。我兴奋地点着,看着匾里一排排整齐的年糕,别提有多高兴了。过年了,它们成了我家过年祭桌上的贡品,为我们带来一年的福气。
年糕,自古就有着“年年高”的美好寓意。打年糕时,年味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里弥漫;过年了,年味在放着年糕的祭祀桌上弥漫;春节里,年味在锅里香甜软糯的菜年糕里弥漫……我终于体会到了妈妈口中年糕里的年味啦!
打年糕作文600字篇8
小阿姨养了一条阿拉斯加雪橇犬,刚抱来的时候,看上去像一块热乎乎的年糕,小阿姨就叫它“糕糕”。
糕糕八个月时,我第一次见到它,它高高壮壮的,站直时脑袋几乎到我的脖子了。背上的毛犹如浅褐色的大衣,四肢和尾巴的毛却白得如雪一般,远远望去,就像是脚下踩了筋斗云,特别威风。当我牵着糕糕出门散步时,附近的大狗、小狗都疯了似的汪汪大叫。糕糕倒是显得特别友好,安静又优雅地凑上前去。可惜这份好意其他狗完全不接受,它们一边逃跑,一边叫得越发惊天動地,不亚于世界末日。它们哪里知道,糕糕到现在为止,不但没有碰过肉类食物,连盐都没有尝过。它只吃胡萝卜、橘子之类的素食!不过,它吃起东西来速度极快,别的小狗要啃半天的磨牙棒,糕糕半分钟就吃得干干净净了。
横塘那里有一大片绿油油的麦冬地,尽管已经进入冬天,麦冬依然长得生机勃勃,又细又长的草叶一层一层叠加上去,把土壤遮得严严实实,没有一点儿空隙。糕糕特别喜欢在里面打滚,我不免有些好奇那里到底有什么好玩的。有一次,糕糕玩得正欢,我也试着踩下去,发现草比我想象的更厚,我的脚深深地陷了进去。草地软绵绵的,我干脆整个人躺了下去,感觉就像是在一张麦冬床上一样,真舒服!糕糕看我躺下来了,便小步跑过来,安静地趴在我旁边。
糕糕趴了一会儿,开始在麦冬地里滚来滚去,好像很开心。突然,它向我扑来,好像要让我和它一起打滚!它扑在我身上,我一滚,它又扑了过来,我整个人都被麦冬给淹没了。我继续打滚,躲避糕糕的“进攻”,可能它感觉到我的狼狈,终于不再来追我了,我才从麦冬地里爬了起来。
可惜小阿姨不常回老家,我只能在周末盼着与糕糕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