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亲人为话题的作文6篇

时间:2023-07-11 作者:lcbkmm

为了能够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一定要将作文写好,新鲜有趣的素材是写出好作文的重要环节,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以亲人为话题的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以亲人为话题的作文6篇

以亲人为话题的作文篇1

她,白发苍苍,平时乐呵呵的,可是只要有人需要帮助,她就伸出援手。她就是邻居奶奶。

去年冬日的下午,放学后,落日懒洋洋地斜照着大地,刚从教室出来的同学们,在夕阳的余晖下,一个个都变成了小金人。不过在寒冷的冬日里,连小金人也是冷冰冰的。好不容易走到家门口,却找遍浑身的口袋都找不到钥匙,原来我将钥匙落在家里了。我只好背着书包在家门口徘徊,心里非常着急。

这时,邻居奶奶走出家门,向我招了招手。这一家是刚搬到我们院里,我还没和这位奶奶打过招呼呢。只见老奶奶体型微胖,老花镜后面的眼睛透出来的是和谐的目光。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忘带钥匙了吗,先上这儿写作业吧。”“啊”我一愣,顿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涌上心头,然而我依然没有挪动脚步,不知所措地看着她,只见奶奶微微一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眼角的皱纹也凝聚成了一条线,她慈祥地说:“外面冷!快进来。“奶奶拉住我的手,我便随着她走进了家门,这间屋里放着一张双人床,一个炉子和一个长沙发,简陋的屋里却整整齐齐,这儿虽然空间很小,但这份温暖却在我心里很大很大。

院子堆满了厚厚的积雪,外面很冷。“孩子,你安静安静在这儿写作业吧,奶奶出去锄会儿雪,奶奶转身走出屋,不一会儿,一阵铲雪声传入我的耳朵。我向窗外望去,只见奶奶正推着三轮车,车上堆满了积雪,还放着一把铁锹。小杂院里住着这么多人,奶奶却不等不菲,主动清理铲雪,我执意放下笔,与奶奶一起锄雪。我们那欢快的脚步声和小车压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在雪地上回旋……

不知不觉中,院里的雪被我们倒干净了,天虽冷,但我心里暖。我由衷地赞叹:“奶奶真是一个好人啊!”

以亲人为话题的作文篇2

要说我身边的小能人,那可真不少。有热爱劳动的姚荩衍、有能歌善舞的冯欣悦、有能言善辩的夏欣雨、有……而这么多小能人中,只有她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小能人——一个既成绩优秀、又舞姿优美的人——郭湘宜。

郭湘宜中等身材,眼睛又大又圆,眼神中闪烁着的满是认真、快乐的光芒。

有一次,班里要举行一次班队活动。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都纷纷报名,郭湘宜当然也不例外。报完名后,我就经常看见,郭湘宜一个人在课间休息时,在教室里练跳舞,她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每一个动作都做得认认真真。

过了几天,班队课上,大家都表演着自编的节目,而且都演得很好。轮到了郭湘宜的舞蹈时,她的表演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同学们掌声如雷,她的舞姿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郭湘宜不仅自己舞跳得好,而且还十分愿意将自己的跳舞心得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

记得有一次午饭后,女生们缠着郭湘宜要她教跳舞。她想了一会儿,点着头说:“好,那我就教你们一个最简单的‘赶鸭子’舞吧。”于是,她便开始做起了示范。只见她迈着轻盈的步伐,一会儿学着淘气的小鸭,摇头摆尾,一会儿又学赶鸭的小孩子蹦前跳后,真是模仿得惟妙惟肖,而她在教我们大家时,也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示范着,俨然就是一个严格认真的小老师呀。

没多少时间,她已经是累得满头大汗。我不禁说道:“郭湘宜,要不休息一下吧,你一定很累了。”可她却笑了笑说:“没事,我平时练得时间还要长呢。”原来她优美舞姿的背后,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呀!

郭湘宜舞跳得很棒,但她的强项可不仅仅只是跳舞,写作书法都是她擅长的,而且都曾经在这些项目的比赛中得过奖呢。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觉得,她确实是我身边的小能人呢?

以亲人为话题的作文篇3

我身边有这样一个人。

在学习上,当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她”出现了,为我指点迷津,使我“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考试失败悲伤时,“她”又出现了,用温暖的手轻轻摸着我的头,耐心地给我讲解做错的习题。在她的鼓励下,我的心情好转起来。并对自己发出了挑战,下一次一定要考好。在我生病的时候,“她”再一次出现了。在床边安慰我,照顾我。衣不解带,任劳任怨。早上起来看到她的眼睛布满血丝。病好后,突然发现她头上的根根白发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格外刺眼。每当有好吃的,她总会坐在椅子上耐心地等我回来,把好吃的都给我,而她每次只尝一小口,看到我吃饱后满足的样子,她会在一旁心满意足地微笑着。

其实我们身边都有这样一个人。她的存在,是治愈我们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我们人生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这个人,我们熟悉不过了。就是被称为“母亲”的人。

每个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私的爱。从一出生起,每个母亲就一直陪着孩子,同他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玩耍,一起打闹。记得小时候,由于贪玩,一次和小朋友捉迷藏,把滑板放在了马路中间,这时一辆车子开了过来,只听咔嚓一声,滑板断裂了。我伤心极了,坐在草地上哭了起来。有位阿姨以为我被车子撞了,赶快打电话给妈妈,过了一会,只见妈妈发了疯似的冲过来,说话的声音都发抖了。后来得知我没有受伤,只是滑板断了,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当回家时,我看到妈妈的眼睛还是通红的肿肿的。我被这种深深的爱感动了。

在生活中,有很多细微的小事,都能体现浓浓的母爱,只是我们都忽略了。我常想起舅舅家的小宝宝念叨的一句话,”妈妈爱宝宝,宝宝爱妈妈“,让我们学会去关爱母亲吧!

以亲人为话题的作文篇4

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敬佩的人。如默默无闻的清洁工,努力拼搏的运动员,自强不息的残疾人……而我最敬佩的人,是令人生畏的交警叔叔。

也许你会摇摇头,说:“交警有什么值得敬佩的呀!他们刻薄死板,没有一点儿人情味,动不动就扣车、罚款!”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你没有深入了解交警的工作。你也许还不懂得,交警兢兢业业、不徇私情是为了求得一方的平安,人民生活的安宁。

你看,繁忙的十字路口,红绿灯永远地闪烁着,闪烁着……一位年轻的交警站在红绿灯下,面对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辆,眼神专注而坚定,时而转身,时而挥动着手臂,老练地做着指引手势。偶尔,有的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交警同志会急忙来到他的面前,严肃而又礼貌地劝告他:“小心行驶,注意交通安全!”有时,老奶奶急着过马路,他会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亲切地叮嘱道:“大娘,您一路走好!”有时,小孩子迷路了,他会耐心地帮小孩找到回家的路。在他的指挥下,那一辆辆原本纵横交错的车,显得井然有序了。

春节到了,外出的人们依着习俗,忙着收拾东西回家过年,急切与家人团聚。车流量的急剧增加,使道路变得拥堵不堪,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交警叔叔们不得不抛开休假过年的念头,继续工作。照理说,交警叔叔也心想回家与家人一起吃顿年夜饭的,而他们却为了他人的安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每当节假日到来,我们理所当然地出去旅游,享受天伦之乐时,交警叔叔却不辞劳苦,坚持工作,他们没有节假日。

夏天来临,天气逐渐变得炎热了起来。多数人都待在空调房里,吃着冰淇淋,喝着饮料,看着电视,安闲地享受着。而交警叔叔却顶着烈日,站在马路上,吹着哨子,打着娴熟的手势,指挥着南来北往的车辆,毫无怨言地管理交通秩序。火辣辣的太阳把交通警察叔叔的脸晒得通红通红的,额头上那晶莹的汗珠,沿着脸颊往下流,湿透了衣背,他也顾不得擦。寒冬的早晨,在凛冽的寒风中不时可见他们伟岸的身影……不论严寒酷暑,交警叔叔都站在马路上指挥车辆,维护交通秩序。

交警叔叔一心一意为他人服务的优秀品质令我敬佩,我要歌颂平凡的他们,更要赞美伟大的他们!

以亲人为话题的作文篇5

我们班的班主任—沈老师,是个孩子王,为什么这么说呢?就让我来讲讲吧。

有一次春游,我们班的江家琦同学因为妈妈只给她准备了几块自己烤的蛋糕,而同学们都带了各种各样的糕点、干果、西饼、饮料和一些零食,江家琦偷偷地哭了。

这时,班主任沈老师看见了,她走到江家琦的身边,说到:“江家琦,怎么了?”江家琦向沈老师说明了原因后,沈老师拿出了一些食物递给江家琦说:“我们来交换美食吧,来,这是我的一份心意。”沈老师咬了一口江佳琦的蛋糕,对她说:“哇,这个蛋糕也太美味了吧,佳琦,你的妈妈手艺真好!”其他小朋友们听见了,纷纷给佳琦分享美食,她不哭了,还笑着看看沈老师。

这是沈老师是孩子王的第一个理由,懂得孩子的心理。这不,是孩子王的理由还有一个呢,再听我接着讲。

每一次下课,沈老师的身旁都会有一大群同学,有的给沈老师捶背(总是汪梓涔,他在老师面前装斯文,在老师背后却老打我),有的和沈老师说笑,有的和沈老师分享好玩的事。有时你给沈老师讲的哪怕是你在上学路上看到的一条毛毛虫,沈老师也会一边笑,一边认真的听你讲,好像把你当成了世界上最有趣的人一样。有一次我给沈老师写了一封信,那封信字很少,不过才两个段落,每个段落也只有30字左右。但沈老师却给我回了一封写上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字的明信片。所以不管你问沈老师什么问题,写什么信,沈老师都会认真的去对待。这是沈老师是孩子王的第二个理由—有天真的童心。

以亲人为话题的作文篇6

跑江湖的人,全是硬碰硬。

手艺人靠的是手,就必须有绝活。

这当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砌墙金了。砌墙金,是海宁人,男,50多岁的样子。专干砌墙,别的不干,也干不好。

海宁街上的人,个个都认识砌墙金。他要是给你砌墙,不需要任何帮工,一个水泥桶,一把工具刀,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他砌墙时,必戴一副皮手套,冬天戴,夏天也戴。听说这是他的在外地工作的小儿子送他的礼物。也不知道这手套换了几副了,总之,经常看到他戴着。只要戴着这皮手套,便斗志昂扬,活像一只战斗鸡。一天下来,能砌很长很高一堵墙。

这都是人们口口相传的事儿,也许不一定是真的。人信也不会全信。不过我可是亲眼见过。

一年的一天,我们老家要砌墙,专门找了他帮忙。早就听说他的大名,一直半信半疑,于是我准备偷偷观察一番。

到了工地,砌墙金已经在了。照例戴着他的皮手套,照例提着他的水泥桶。只是,与传说不同的是,他只是站在那里命令着别人干活,没见着他动手。难不成传说有假?

见我这么个丫头在盯着他,他也没在意。抽了一根烟,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只见他左手拿起一块砖,轻松地往上一抛,像在表演给我看。右手拿起那把工具刀,在水泥桶里舀了一些水泥,往砖上一抹,刮去边上溢出的水泥浆,就把它按在地上了。那动作一连串完成,没有停顿,不打疙瘩,看上去轻松得很。

我叫了他一声,他好像没听见似的,眉毛一挑,继续干活,嘴里还嘀咕着什么。

不一会儿,一堵墙便耸立起来了。那么整齐,那么精致,那么紧密。就像用尺子量过似的。可他还不满意,还要用尺子量一下,看到砖块与砖块之间连一毫米的差距都没有,才满意的点点头。

或许,手艺好的人都是这样,专门在鸡蛋里挑骨头。

我真是服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