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的好是能让老师对我们刮目相看的,同学们对于写作文不生疏吧,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年文化作文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年文化作文篇1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四百余洞窟,开放仅有一百有余,其余的,有些在外国人的破坏下丧失了生命,有些则被时光洗去的亮丽的神采,他们拖着沾上大漠风尘的衣摆,摆着奇特的姿势,柔和地舞。
莫高窟外的河边有一座圆寂塔,外敷白色,沙漠的夕阳洒在它身上,更显端庄、凄凉。塔身旁有碑,是那位道士王圆箓。在博物馆里,我看见他的介绍与照片:小小的个子,普通不过的长相,几经转折,莫高窟成了他的家。但小小的人物,也是莫高窟第一位保护者。但因为当时清政府的无能,王道士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没有及时发现莫高窟惊人的蕴藏,联想起洞窟内残缺的佛像与不全的壁画。那是中国最大的遗憾啊!
相传曾有一个名叫乐樽的和尚云游四方到了此地,已是黄昏时分,却只见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金光灿烂,似有千佛在跃动。他跪下来,发下宏愿,从今以后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从此,他到处化缘筹资,请来工匠,在这沙漠上开凿起石窟来。这就是后来被称作第一石窟的乐尊窟。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许多善男信女来顶礼朝拜。建造石窟者也随之多起来,从和尚到王公贵族,又由地方大小官吏、有钱商人到普通百姓。根据自己不同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在那里布施不同功德。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023年文化作文篇2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占地面积约290公项,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项)。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座古建筑,面积约70000㎡,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约3000间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为代表性建筑,古树名木约1600余株。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是中国名地建筑风格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和内廷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南部的湖泊是典型的西湖风格;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北部的苏州街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颐和园最著名的景点当数长廊了、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仓湖,长约700米,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分成273同,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说这条长廊是龙,实在是形象极了。一条气势雄伟的长龙盘旋在了我们眼前,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曲折蜿蜒的长廊,这长廊古香古色,很是好看。一阵风吹过,我好像听见了龙的怒吼声;一束阳光照过,我好像看见龙在展示它的绝技神龙摆尾。
清漪园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重建,改称为颐和园,用作消夏游乐地。1900年颐和园又不幸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1902年大体修复。之后,颐和园又多次遭毁坏,多次被修复它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它所在时期下中国的成长。
颐和园是劳动人民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荣耀和骄傲!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努力学习,成为中国的骄傲!
2023年文化作文篇3
我非常喜欢夏季,因为夏季是一个鲜花怒放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非常渴望看见的是莲花。
每当夏季一来临,我就会请求爸爸妈妈带我去西湖看莲花。一朵朵含苞欲放,张开笑脸。我看着莲花呆呆的在西湖边上站了好久好久,我被这纯洁的莲花所陶醉,莲花带给我很多的回忆,比如:古人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特别爱在雨天来看荷花,因为绵绵细雨带动了清凉的风,风吹在荷叶上,沙沙作响,仿佛他们正在弹奏着曲子。雨天是浪漫的季节,一对新人撑着花伞手牵手在断桥之上欣赏着美丽的莲花。雨停了,阳光普照那艳红艳红的花瓣上,一滴滴露住在那花瓣上滚来滚去,简直是美妙绝笔,只有画家才能把杭州西湖淋漓尽致的景色画下来,一般的普通人是无法用这样的手笔画出那么美丽的风约清莲。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我会说我无法形容它。
我望着那洁白如玉的莲花,突然想到了莲花是纯洁的,我恼一转弯就想到人们常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爱莲花,我爱那莲花背后的故事。我小时候常常靠在奶奶的肩上听她讲故事,她说:“马是十二生肖中最纯洁的动物,也是最有感情的动物。”我当时什么也不懂,直到后来我见到了一个童话故事之后我相信了,故事的大概内容是马要打败怪兽它必须要用自己的智慧。当马跟怪兽做斗争的时候,它不小心坠落在一片沼泽里,突然从沼泽里钻出一朵莲花,用这朵莲花战胜了怪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就好象人们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纯白无暇这就是我爱莲花的目的,另一个我爱它那婀娜多姿的.姿态,每当清风吹过,我就会回忆起“风约清莲”这就是我爱的风约清莲。
2023年文化作文篇4
透过历史的岚帐望去,隐约中祖先们用石斧开辟出的始祖图腾依然清晰可见,倾听祖先的脚步声,它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中华五千年的璀璨与辉煌。
——题记
灯火阑珊,笔尖轻轻的、急促的在纸上飞扬着,我正企图用它来勾画出五千张树叶的脉络,描绘出每一朝美一代的版图。或许我的笔触仍然稚嫩,可我实在是无法令自己的那颗激情澎湃的心平静下来,所以希望借我拙陋的文笔记录下今日所见所想得点点滴滴。
“八重宝函”、“西汉玉仙奔马”、“唐鎏金舞马衔权纹银壶”……若非亲眼所见,我仍不敢相信这些近乎完美的艺术品是出自几千年前劳动人民之手。是的,今天我正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期盼已久的“周秦汉唐文明大展”。原本我是以一种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的心情参展的,谁知当一件件来自数千年前的工艺品一一呈现在我面前时,我心中的震撼与感动早已溢于言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酒仙在与世无争、半醉半醒之间吟出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而在他之后吟叹“朱门猪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子美,以浪迹天涯的孤寂,看透事情的悲沉,枯槁的沧桑,郁愤的哀痛向后代诉说着那段苍凉的历史。还有白居易、陈子昂、李商隐……是他们创造了大唐群星璀璨的天空,写就了五千年文化中最为辉煌的一页。当我从这些近来才在陕西“重见天日”的文物前缓缓走过,脑海中不知不觉地就浮现了这些诗句,同在一个时代,这些精致的文物是否也经历了一个伟大王朝的兴盛与灭亡?是否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为国献身的壮丽与伟岸?是否能够像我们这些后人透漏前人的所感所想?
尽管文物仅能静静的被挡在玻璃橱窗外供我们后人观赏,可它所看见的、它所经历的、它所能见证的是那么的深刻,是任何人甚至是时间都无法磨灭的!
今天,来自数千年前的艺术品令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而一同参展的人们也同样令我感动。当我刚到门口,人们早已经排起了长龙,而且其中不乏学生,有的比我年龄还要小;除此以外,甚至有头发花白、满面沧桑的古稀老人冒着冬日刺骨的冷风、冰冷的雨丝前来,而他们竟然已来过数次,为的仅是带着儿孙一同来看看这来自千年之前的珍贵文物,他们语重心长的说:“这机会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啊!”
后来,我在报纸上了解到这次的展览吸引了近30万名上海市民参展,而且在参观的观众中,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仅四岁。这些数字令我再次的感动,这足以说明上海市民们对中华历史文明的关注,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上海市民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这些都为了上海更辉煌的明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不想因为我对中华文化几句粗陋的见解而抹煞了中国文化,因而我也只敢选取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几粒微小的细沙来抒发自己对此次观展的感想、对上海未来的憧憬、对中国文化的景仰,仅此而已。
我希望用我稚嫩的笔画下那条正在腾飞的龙,龙的希望告诉我,中国是辉煌的!希望这文明的辉煌能够带动现在及未来的成功!愿我们伟大的中国创造出更为壮丽的明天!
2023年文化作文篇5
在北京市的中心部位,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几千来耸立在人们的心中,散发出一阵阵耀眼的光芒,它的名字叫作紫禁城。
紫禁城又名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所建设而成的。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aaaaa旅游景区。紫禁城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占地面积有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大约有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十余间。
故宫有四个大门,分别为正、东、西、北。正门名为午门,东门名为东华门,西门名为西华门,北门名为神武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俗称为五凤楼。午门平面为凹形,宏伟壮丽。神武门在明朝时名“玄武门”,因为玄武是古代四大神兽之一,从方位来说,古代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守北方,所以自古以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数取名为“玄武门”。清代康熙(康熙皇帝命玄烨)年间因避讳改称为“神武门”。
紫禁城后半部分建筑为内廷,它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边有东六宫和西六宫。紫禁城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的建筑风格差别很大,前半部分建筑形象严肃、壮丽、雄伟,象征着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分的建筑则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大部分为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
当然,紫禁城不仅有气势恢宏的宫殿,也有供皇帝、后妃们观赏的御花园等。
遥望紫禁城,它像一座巅峰屹立在我的心上。六百多年来它容貌不改,盛气不衰,静静地守护着我们脚下的这片沃土。因为有了它的点缀,才使中国变得更加地美丽!
2023年文化作文篇6
我们的中国,已经拥有五千年历史了。在这五千年历史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宝贵的财富。而作为中国的青少年,不了解中国的珍贵的文化遗产,那就不算是一个中国人。
我国的长城,又叫万里长城。长达约21196.18千米。我就会想到,一个爱情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需要10万农民,在秦、燕、赵三国修筑长城。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800里,投海自尽的故事。无知的大人。时不时会感叹道是多么令人震憾啊!中国的北京故宫是清明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是,世界上现有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建筑之一,也包括旅游景点。
还有莫高窟。在小学时就学过莫高窟的一篇说明文,大家都称它千佛洞,他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有洞窟76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
秦始皇陵是中国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园。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而且是规模最大的陪葬坑。我喜欢兵马俑,通过图片,我发现他们个个威风凛凛,简直迷倒个个少女啊!大部分都持着青铜的兵器,虽然埋在地下2000多年了,但经过防锈处理,仍然崭新。只要你细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他们的眼睛眉毛、鼻子和嘴巴大有不同。这就是它们迷倒我之处。
我喜欢中国古人留下的宝贝,不知为我们后人带来了多少的益处,而我身为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骄傲。我们青年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用我们的青春和智慧去创造一个又一个明天的辉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吧!
2023年文化作文篇7
匆匆地读过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这书里写的,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
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余先生似乎对此情有独钟。他好多次都写到了坟,并在叙述中多次插入对坟的描写。无论什么坟,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死去,这个人的一生也许凄惨黯淡,也许风流千古为万人景仰,抑或是背负沉重的情愁在这个世上走上这么一遭。即使没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该有“一堆黄土掩风流”吧。或许他认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
有些东西留有回忆就够了,至少蝴蝶来过这世界。他说:“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走向比现实更高的殿堂,继续新的轮回。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伫立上几分钟,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悟一会儿人生之真谛,因为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历史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过去才能上升为寓言。生死间的事,没有人说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径是可以改变的。死可以逆转吗?若有一智者活过百旬,他会做什么?若一个庸人活过百旬,他又会做些什么来?至于一个恶人就更不用说了。推而广之,人口必会猛增,地球要超载了!若这个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减,就太缺乏趣味了,没有推陈出新的人,这个地球岂不停止转动了。
我想那些坟应该有其特殊含义。尤其在坟前一种静穆的气氛追忆或沉痛?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萦绕在心头。古人的坟,秦王陵闻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为风流,多少也给旅游业带来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妇女置于水深火热的贞节牌坊,也不知走过它时应该叹息还是赞叹?“白云飘过来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飘走的。
晚霞升起来了,红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还高,黑阴阴的,像要压下来。闭一闭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变成长长的脚,有扁长的头,有狭狭的嘴。一骨碌爬起身来,奔逃回家。”他在书中这样写道。从某种程度上,那时人们的封建思想愚昧、守旧,却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无名牌坊只落得被人践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个时代已离我们远去。尽管“生”不算很美,要考虑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鲁迅的伟人们让他们的人生终结在那一刹那,净化了悲剧,同时给人以更深的思索,这样的离别或许更深刻吧。关于坟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就让余先生继续写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体验我远远还没有体验完的人生。
2023年文化作文篇8
历史的长河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曲曲折折,回首新中国五十七年的艰难历程,中国人民在困境中追寻着黎明的曙光。面对五十七年的风雨沧桑,作为华夏子孙,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可以挺直腰杆,拍着胸脯,字正腔圆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经历过百年奋战的中国又蓬勃奋飞了,她博采众长,坚持创新,勇于探索,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神舟升天,实现了我们的飞天梦;20xx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期待的一年,举国上下,国人一致呼喊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国家的富强让我们懂得这个世界,珍惜这个世界。善于发现生命是点点滴滴的美,才能拥有积极的心态,敏锐的思维,才能真正享受生活,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而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来说,人文素养更是立身、立国之本、是成功的关键。然而,人们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就势必造成了对人文素养的忽视,所以就有了在风景如画的景观大道上打赤膊,在绿化树上晾衣服,刚装的电话亭里电话不翼而飞这类尴尬现象,所以才有了打着翻新的旗号对人文景观的痛下杀手,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不惜破坏当地环境的可悲局面。
我国的历史底蕴深厚,也不乏人文大师,一个国家民族素质提高了,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高尚;这样,我们就无愧于五千年闻名中外的历史,无愧于祖辈们打下的天下。
我们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时代的重任,今天的勤奋学习是为振兴中华,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沉睡的心灵苏醒吧,源远流长的古文明,需要我们传递,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等待我们传承,让我们扬起梦想的风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时代文明人,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播种理想,收获希望,让这个五千年文明历史古国,日月同辉,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