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首先要学会素材的积累,相信大家在动笔写作文时一定都感到一筹莫展,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画的花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我画的花作文篇1
妈妈,让我转一次吧!我站在糖关刀的摊位前挪不动脚步了,我央求着对妈妈说,我想转一下转盘,如果运气好,说不定会赚到一条龙!妈妈终于点了点头。
糖关刀大家一定知道吧?选择做什么作品是一个游戏:它有一个像闹钟一样的大转盘,转盘边上是一圈动物图案,只要你拨动指针,指针最后指在哪个作品的格子里,你就可以得到师傅用麦芽糖做出的这样东西。
哗一声响,转盘指针飞快地从图画上掠过。自行车、猴子、飞机、坦克、小鸟慢慢地、慢慢地,指针要停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会是什么呢?我都不忍心看,闭上眼睛默念着:龙!龙!龙!。不一会儿,我听到旁的观众一阵欢呼声,我怀着紧张的心情睁开了眼睛。哇!果真是转到了一条龙!
糖关刀的老奶奶笑了笑,拿起了工具开始制作。她把锅里熬得焦黄的、热乎乎的糖慢慢地搅动了三圈儿,用勺子舀了少许糖,在白色的大砧板上开始了创作。只见奶奶全神贯注地拧紧双眉,原本已经很多皱纹的脸看起来更加苍老、慈祥。她的眼睛睁得像一个五角钱的硬币,布满了皱纹的手熟练地翻飞着勺子。他首先倒出一小堆糖,用勺子底部在白菜板上抹出一个大大的s,糖不一会儿就凝结成了薄薄的一块。接着奶奶手腕轻轻前后反复之字形抖动,拉出一条条金黄的、细细长长的糖丝线,让人想起了外国人的发丝。哇,这可不容易!首先要把握好力度,否则糖就会这里一团,那里一块。如果太轻,糖又会变得细细的容易断。同时还要把握好速度,不然的话,也会那里多这里少地不均匀。可老奶奶的手艺却很好,不厚不少,一根根、一条条、一丝丝那么均匀。
龙身搞定了,完美!接下来,就要画龙点睛其实是画龙头了。老奶奶用糖描出了龙头的大概形状,轻轻地抖动手腕画出了尖牙,接着只见荧光一闪,两条长长的龙胡须出现在了眼前。老奶奶又把勺子向上扬了扬,倒出的糖形成了龙角。最后,老奶奶熟练地在龙的身子侧面前后划着,不一会儿尾巴成形了,不一会龙爪也显现了。大功告成!
一条活灵活现的龙出现在眼前,举到阳光下,糖把阳光过滤成了金黄色,咬一口,甜、香、脆混合在一起美味!
我画的花作文篇2
每次去夫子庙玩,我都会去卖糖画的地方去买一个糖画吃。有人可能会问,不就是一个糖画吗?至于每次去都吃吗?下面我就来告诉你为什么吧。
这一天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夫子庙玩,走进夫子庙景区,可以看见许多小摊子,有卖糖人的,有捏面人的,有卖玩具的走了一会儿,我一眼就看见了那个卖糖画的小摊位。我飞快地跑了过去,小摊边围满了人。我好不容易钻了进去,只见摊前的老人正认真地画着糖画,板子上躺着的是一条长龙。龙身上的每个鳞片都画得栩栩如生,一片挨着一片,整整齐齐,浮现在你眼前的仿佛是一条真正的龙。
老人画糖画的动作非常熟练,我让老人给我画一只老虎。只见老人先是舀了一勺糖浆,首先画出了老虎的外形,再画细节,细节中最重要的是老虎身上的花纹。他快速地画了几条波浪线,再用专用工具把斑点画出来,接着还用一只笔蘸上糖浆写了一个王字。我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有的说:这老虎画得可真妙啊!有的人说:这人真是太厉害了!老虎做好了,我拿在手上细细观摩,连胡须都根根分明,真是绝了,和现实中的老虎差不了多少。
我拿起糖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看着老人手中用糖勾勒出的百态苍生,我在心里一直赞叹道:绝了,真的是绝了!
我画的花作文篇3
我家的墙上有一幅美丽的画。
这幅画上有竹子,这些柱子非常茂盛,仿佛把天遮住了。画上的竹子有的是绿的,有的被太阳公公穿上里一层金色的衣服,好想去参加玉皇大帝的生日呢!这些竹子高的好像要把天顶破一样,那笔直的竹子像是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一样
走进森林,像是走进绿色的海洋,处处是鸟语花香,一只小鸟及叽叽喳喳地叫着,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着,好像在说:“同伴们快来呀,这可真是一块山水宝地呀!以后咱就在这安家啦!”
在远处秘密的丛林中我似乎看见有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在美滋滋的吃竹子,还有一只金丝猴,正在攀吊在树上荡秋千,一边荡,一边眨着它那双眼睛,好像在说:“这可真美呀!”
竹子旁有一簇簇野草,长得非常茂盛,那些野草丛中有一些竹笋探出头来,观看着外面的世界,那些草的叶子像串串香一样,它看见竹子哥哥长得那么高大,羡慕极了,不禁自言自语说道:“要是我能跟竹子哥哥长得一样高就好了。
竹子中间是一条蜿蜒盘旋的小路,小路穿上了上帝赐给它的衣服变得漂亮了—苔藓。小路前面仿佛是一条通天隧道……
这幅画好美呀!简直是天下第一美!
我画的花作文篇4
今天,我又来到了滨江路玩,玩着玩着,不由得有些饿了,忽然,我看见了一些人围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糖画”。
这个很常见,用糖浆弄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很受人喜欢,我也挤了进去,想看一看。
那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眉毛和胡须很浓,眼睛里闪着光亮,他看见了我,便用苍老的声音问道:“小朋友,要一个糖吗?”我点了点头,在转盘一转,是凤凰。
老人微笑着,便开始用勺子做了。他用勺挖了一点糖浆,抖了抖,那糖浆像细丝样往下淌。我在一旁看着,想拍手叫好,但又怕打扰到了老人,便没有这么做。“做出来一定很漂亮吧!”我轻声问到,老人没有说话,他好像没有听到,他看着勺子,生怕有一点儿差错。此时,老人就像一个艺术家,仔细地做着手中的艺术品,我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动作敏捷地画出了尾巴、身子、腿脚。我看得入了神,老人又熟练地取出一颗粉红色的豆子,加上了一些热糖浆,往成品上粘,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映入了我的眼帘。“真美丽呀!”我不禁惊吧出了声,老人见自己的“作品”完成了,便会心地笑了笑。过了一会儿,“凤凰糖”干了,老人便把它取下,给了我,我付了钱,开开心心的走了。
“真美呀!”我看着这只别有情趣的凤凰说,我也不知我是第几次赞美它了。是的!它并不是出自于名人的手中,它是一个普通老人做的,但谁又说它不是一个“艺术品”呢?
在阳光的照射下,这只凤凰变得更加华丽,发出金色的光芒。
我画的花作文篇5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回老家。看着火车外匆匆跑过的树木,看着慢慢变蓝的蓝天,心里的向往已遮掩不住。
到了老家,立刻陷入了群山的怀抱中。绿树小草夹道相迎。当我的心还沉醉于青山绿水时,我的脚已先行到了爷爷的古宅旁。
正值中午,睡意渐渐地上来了,便躺在床上休息。“叽叽”“呱呱”,一系列声音突然掺杂在我朦胧的睡意中,顿时感到心灵的大门被打开了,树叶的絮语,花儿的说笑,似乎都传到了我的心中。
空气中弥漫着蜂蝶的欢笑,伴着清爽的精神,再次走出了大门,对面的湖水,映照着山石林木的身影,河畔的柳树,时不时探头洗一洗自己的头发,望着远处的青山,觉得自己像一粒沙土,融入于青山之中。
经过短暂的时光,又要回到了城市,望着颜色越来越深的天,心情不知怎么找不到了之前愉悦的方向。下了火车,望着那熟悉的,繁忙的街道,心里突然有一种空虚,总感觉缺少了什么。
俊茂的青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楼房,那大树的神气也不见了,变得萎靡不振起来,忧郁地望着蓝天,不,应该说是灰天。这时,突然有一种百感交集的情感,向往,繁忙,自由,超脱……每一种情感都是一块石头,紧压着我的心,触动着我的心。
感,感叹世界的变化之大;动,触动着那颗并不大的心。人们常说,大自然是一幅画,然而城市又何尝不是一幅画。只不过一幅敞人心扉,一幅压人心绪。
人们在观赏这两幅画时,有没有想过,执掌画笔的人,正是我们自己?
我画的花作文篇6
咦,是哪个班传来这一阵阵的欢笑声?哦,原来是三年级二班在玩“画鼻子”的游戏呀!
王老师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可爱的小人头。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她没有鼻子。她好像在对我们说:“快帮我添上鼻子吧!”王老师说:“谁愿意为这个小人头添上鼻子呢?”话音刚落,下面就成一片小手的森林。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他们的手。
第一位上场的是“幽默大王———高均岩。王老师先把红领巾反复折叠,接着,把他的眼睛蒙上。他拿着一支粉笔,慢慢地”爬“向黑板。他一会儿往右,一会儿往左。我们可着急了,恨不得拿起他的胳膊帮他画。我们忍不住了,大声喊道:“往右一点,往右一点!”没想到,我们的好心却帮了个倒忙。他都不知道该往哪画了。最后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随手画了一笔。紧接着,全班哄堂大笑,高均岩连忙摘下红领巾一看,“哈哈哈”连他自己都笑得合不拢嘴。原来,鼻子画到了耳朵上,就想给小人戴上了耳环。
第二位请战的是胆大的孔欣晨。只见,他大大咧咧地走到讲台,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王老师帮他准备好后,他摸索着走到黑板前,量好了位置后,便自信满满地画上去。“嘻嘻嘻”又引来一阵笑声。原来,他把鼻子画到了眼角下。小人好像不高兴地说:“你怎么把我的鼻子画到这儿了:真讨厌!”
接着,也有许多同学上来大显身手。有的把鼻子画到了额头上,有的画到了嘴巴上……教室里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画鼻子真有趣!
我画的花作文篇7
在我脑海中记忆犹新的是七岁时去乡村旅行的那些日子,那是充满快乐的,丰富多彩而又收获累累的日子。广阔的田野,绿色的海洋、金色的麦浪,日出日落的景色,还有那别有情趣的农家小院,都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
东方刚刚呈现鱼肚白的时候,一座座村庄都被笼罩在厚厚的雾气之中,好像蒙上了一层白纱,远远望去,只能隐隐约约看到模糊的影子,是那么神秘。再过一会儿,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雾气漫漫散尽,村庄田野一下子变得那么清晰。来到村头,举目望去,近处,果实累累,爬满架,挂满秧。紫亮的茄子,水灵灵的黄瓜、尖尖的青椒、绿绿的豆角,还有那人人爱吃的、红艳艳的西红柿,在微风中频频点头、招手,好像在对我说:“欢迎城里来的客人。”我心里美滋滋的。
远处,是无边绿色田野,微风吹来,绿浪滚滚,直向远方。微风中夹杂着泥土的气息,禾苗的芳香,让人陶醉。田边地头不时传来“牟牟”“咩咩”地叫声,黄牛在悠闲地吃草,小羊在互相追逐、嬉戏。农民叔叔和阿姨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边辛勤耕田,还不时传来欢乐的歌声,在田野里回荡。
看到此景,我不由感慨,于是,心血来潮,写下了一首小诗:“绿浪滚滚禾苗壮,田园风光无限好。叔叔阿姨耕田忙,漓撒汗水写新章!”乡下人家一般都住在矮小的土屋,喜欢在屋前搭一架瓜棚,或种南瓜,或种葡萄,让那些瓜藤攀上藤架,爬上屋檐,搭起绿色的凉棚。院的四周种着各种各样的树木,绿树成荫,许多小鸟来此落户。中午和晚上,乡下人们收工回家。聚在瓜棚下边聊天吃饭,虽然是粗茶淡饭,却吃得津津有味。这时,小鸟也来为他们唱歌;小狗也会围着主人跳来跳去,表示亲热;母鸡带领着小鸡在院内觅食……院内一片生机!乡下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灯火辉煌的夜景,然而壮丽的日出日落、绿色的田野,浓浓乡情的农家小院,让我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