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3-10 作者:Cold-blooded

心得体会就是将实践中获得的启发用文字书写下来的重要文体,心得是我们用于记录生活感受的书面文体,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北斗导航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北斗导航心得体会8篇

北斗导航心得体会篇1

写稿中的“北斗”志气

近日,西南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青衣江出现百年一遇洪水、乐山大佛首次被迫“洗脚”、四川首次启动i级防汛应急响应……作为一名基层组宣干部,白天上班、晚上防汛、夜里写稿成为工作常态,虽疲倦,但不曾放弃写稿。就算调动“千军万马”、经历千难万险、付出千辛万苦,也要坚持写稿、努力上稿,写出“北斗”志气,当好“拼命三郎”。

写稿路,一步更比一步准。“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自古以来,人类就非常崇拜日月星辰,华夏祖先对于北斗星更是有着高山仰止般的敬畏。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取名“北斗”,顾名思义是因为找到了北斗星,就可以在群星灿烂的夜空中找到永远在正北方向的北极星,也就实现了定向导航。我写稿,不是虚荣亦不是追逐名利,虽然大部分情况都是“重在参与”的“分母”,但是那份期待上稿的悸动、收到上稿的喜悦,支撑我坚持阅读、补充知识、留意细节,在繁忙而稍显疲累的工作中,“北斗志气”为我指引一个方向、留存一份净土、开辟一片天地,让我在一次次动笔中完成“自我更新”“自我修炼”。

写稿路,一步更比一步新。“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更是支撑中华民族不断崛起的坚韧筋骨。浩瀚宇宙里拥抱星辰的“北斗”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我们走自己的路,紧握登山保险绳、展现北斗精神,做奋斗者、实干家、开拓家。我们写稿也要克服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模板,力争推陈出新、坚守初心。坚持阅读精品、细品文章是对的,但写稿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抄不来、模仿不来的,要攥紧写稿灵魂、创作主动权,如此才能写得顺、写得好、写得新,放开“思维缰绳”,走出“信息孤岛”,最终从根本上打开写稿之锁。

写稿路,一步更比一步实。北斗远在天边,但北斗精神近在身边。有人会问,发射北斗卫星与我何干?其实,北斗导航系统关乎每个人,共享单车定位,实时位置共享,监测燃气泄漏,检查井盖排水,震中传递信息……北斗让人们更安全、更放心、更有保障。写稿路途中,“北斗”精神贯穿全局。作为一名基层组宣干部,经常会找不到满意、合适、接地气的写稿话题,写不出气势连贯的开头句、对仗句、排比句、结束句,常常投出去石沉大海、投不出去贻误时机。但是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能放弃,找不到话题就多读,写不好就多写,没有上稿就继续优化,如北斗发射之路一般,虽然过程艰辛,但始终保留奋斗向前、时代向上精神,走实写稿路,擦亮“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奋斗底色。

北斗导航心得体会篇2

天河漫漫北斗璨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迎难而上、搭桥组网,提供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方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光回顾到26年前,也就是1994年,我国开启了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的历史篇章。六年磨锋、一朝破晓,经过6年日夜探索、反复试验,在当时没有先进设备,没有可以参考的经验技术情况下,中国能做的就是在漫漫黑夜中不断探索,不惧艰难,迎难而上,终于在2000年10月迈出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第一步”,“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建成了“北斗一号”全球导航系统,并且完成了向中国提供全方位导航服务。2012年,建成了北斗二号系统,完成了“北斗”导航系统“第二步”战略,面向亚太地区提供全方位导航服务。到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也已归位,完成了北斗系统“最后一步”,实现了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二十六载春去秋来、风雨无阻,四十四次发射,前后将四颗试验卫星,五十五颗组网卫星送入浩瀚的苍穹之中,探索未知,搭桥组网,形成了全方位、全领域、全球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完成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伟大战略。与此同时解决了(gps)、格洛纳斯系统、“伽利略”系统的短板、弥补了不足,提供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方案”。

自主创新、开放融合,坚定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态度”。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空间发展战略中重要一环,是关乎国家民生的大国重器。我国在建设“北斗”卫星服务系统漫长过程中,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全力支持,一代一代的航天人,不惧困难、努力奋斗、一路披荆斩棘、风雨无阻,我们始终依靠自己,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走过二十六载的漫漫长夜,终于迎来了“北斗璀璨,闪耀全球”的胜利时刻。“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北斗”系统自开通之日起,怀着一种开放融合、资源共享、互惠共利包容开放的友好态度,让北斗的“红利”走进每一户人家、照亮每一个角落,走向世界、服务全球、造福人类。“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追求进步的自我超越,也是中国迎难而上、攀登科技高峰,不甘落后,迈向航天强国的里程碑。中国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自我本色,坚定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态度”。

天河漫漫北斗璨,飞入寻常百姓家。北斗之“星”,璀璨苍穹,北斗是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是每一个人北斗,也是大家的北斗,是一流的北斗,也是最好的北斗。中国以“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始终肩负“大国担当”“大国使命”,提供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方案”,为全球坚定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态度”,贡献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大国智慧”。

北斗导航心得体会篇3

用“北斗精神”绘好组工画卷

自主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领导干部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是“北斗精神”的首要体现,更是组工干部做好工作的生命线。勇于创新、自主创新,既是党和人民寄予组工干部的殷切期盼,又是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想要紧跟时代步伐,避免“落伍”,就要始终把创新作为贯穿组织工作的核心要素,敢于走出“舒适圈”,勇于突破束缚,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提出新的思路,将经验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在新时代工作中取得新的突破。

开放融合,打破人才壁垒。各领域、各国之间开放融合,才能促进彼此发展;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开放融合,才能取长补短。组织部门作为选人才、选干部的部门,也要秉持开放融合的理念,才能打破人才壁垒。“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用人之要,莫先于识人”,在选人用人过程中,要坚持20字“好干部”标准的基础上以开放融合的态度,秉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原则,真正打破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心理壁垒、制度壁垒和地域壁垒;要创新选人用人办法,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多方面了解人才、监督干部;畅通干部、人才监督管理渠道,采取延伸考察的方式,着力解决好“唯票、唯分、唯年龄、唯gdp”问题;在用人方面要唯人才是举,根据岗位性质和人才专业能力合理分配岗位,要用人之所长,做到人岗相适。

北斗导航心得体会篇4

造“访”苍穹向“网”北斗

“国有贤士,邦本自固”,高素质专业化的核心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王牌”。航天技术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象征,其中核心技术买不来、要不来,更求不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日益明显,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比拼。我国科技工作者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的26年里,秉承“两弹一星”精神,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焚膏继晷、宵衣旰食,早日摆脱重要国防领域被国外“卡脖子”被动局面,练就独立自主“铁刷子”,纵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浪潮中奋楫潮头、抢得先机,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赢得尊重,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优势和巨大潜能。“国有贤士,邦本自固”,高素质专业化的核心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王牌”,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不断登攀科技强国高峰,在探索“星河”实践中绽放最美丽的“科技之花”。

“人民至上,计利天下”,共享科技盛宴是中华民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智造”的集大成者,未来将深刻影响全球航天领域科技竞争和科学利用,实现让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也能够拥有“千里眼”和“顺风耳”,这不仅是局限于中国自身的和平发展谋划,更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全球用户发出的友好邀约。“人民至上,计利天下”,共享科技盛宴是中华民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目前,我国的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经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覆盖“一带一路”国家达到30余个。作为夜空中最亮的“中国星”,我们要进一步拓展“心怀天下,志在寰宇”的大视野、大担当,坚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加强同世界各国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建立面向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政策制度体系,营造良好国际合作环境,让全球各地用户都搭乘中国5g“高速铁路”实现有“网”千里来相会,共享智能时代红利、激发数字经济潜能,让科技创新成果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为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和平稳定贡献中国力量。

北斗导航心得体会篇5

问技圆梦“中国星” 北斗敢与“日月行”

2020年7月31日上午10时30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次重磅会议,一个核心主题,科技强国。源自中国的北斗系统在这一刻掀起了全球定位、导航的新篇章,昔有指南针,今有北斗星,中国之智在遥望时空相隔中上演“接力赛”,凤凰浴火,涅槃重生,北斗人秉持着“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理念,让“中国之星”登临科技巅峰,开启了璀璨的强国之路。

突破“0”的桎梏,以中国力量创造新的奇迹。我们从清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在服务着我们,北斗为我们提供精准的时间,参与着天气的预测。我们的食物依靠着北斗获得产量,运输到我们的餐桌上,物流运输、城市交通、金融交易、国家电网能量涌动等,“衣、食、住、行”无论哪一方面的生活场景都离不开北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关乎民生国本。意识到北斗重要性的中国也开启了对北斗密码的解读。2000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正式开启中国北斗之路,20年砥砺前行,44次发射,先后将4颗北斗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三号组网卫星送入太空,完成全球组网,北斗系统建设“三步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突破到冲刺,再到引领发展。关键技术是要不来、讨不来、买不来的,遥想昔日核心技术原子钟研发的缺失,“7年之限”迫在眉睫,北斗人背水一战,从“0”突破,与时间赛跑,与他国争先,克服重重苦难,成功完成导航卫星的发射、接收相应频率信号这一系列过程,正是这种航天力量让现如今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以高精度导航定位,混合星座布局、通信导航一体化模式的独特优势,在信号、技术、服务等独领世界先进水平,历史的每一个节点都在见证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快速成长,中国用最短的时间以自主创新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以中国力量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北斗奇迹。

跨越“1”的格局,以中国智慧诞生新的记录。早在上世纪80年代,考虑到国家经济条件、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中国摒弃了国际一直以来一步建成全球组网系统的部署,采取“三步走”战略,打破“1”的常规,“先区域,后全球”,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既不固步自封,也不照搬盲从,从2012年突破重重技术瓶颈,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起,到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仅仅用了8年时间,用中国之智完美收官“星座网络”运维,将中国的北斗推向国际,服务全球,以开放融合,自主创新向世界展现大国气度,彰显大国风采。时间的车轮从未止步,北斗的成就也远非如此,北斗人在如今的基础上探索“北斗+”新模式,以“一流的北斗”提供更创新的服务,“北斗应用只受想象力限制。”北斗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说,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北京、湖北的北斗植保无人机,单架单次可喷洒消毒覆盖面积5000平方米,深入防疫死角,而全国,数十万台北斗终端精准定位进入物流行业,“北斗+”信息产品更是能够将感染患者的行动轨迹精准定位向社会公开发布,为基层社区提供最有利的数据支撑,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以高精度定点点位,快速准确测量,快速实现“万丈高楼平地起”,为医院后续迅速施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新时代下科技的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走向全球的北斗,将在国际擘画出新的蓝图。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圆梦的“中国星”圆的是人民的梦,圆的是中华民族的梦,作为青年党员的我们更应该将“北斗精神”最初的艰难险阻,北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永远铭记在心中,刻在我们的中国魂中。

北斗导航心得体会篇6

“北斗精神”——夜空中闪亮的“星”

“北斗精神”是北斗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生动注脚。北斗背后是无数科研人才不怕辛苦,不达终点誓不罢休的铮铮誓言。从1994年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一代代北斗人一路披荆斩棘,不懈奋斗,以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投入到祖国的北斗探索征程中。今天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成功,离不开北斗人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勠力创新、攻坚克难的矢志奋斗。前进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遇见狂风暴雨,但是中华儿女从来没有低过头,越是在艰苦的环境下,越是拿出干劲、闯劲、拼劲,使生命的张力更强、维度更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北斗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敢吃苦、肯吃苦、能吃苦,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奋斗史,代代相传,持续接力,都在拼尽全力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春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中华民族历来在艰难困苦中具有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继承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直面困难与挑战的民族精神,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始终没有停下过脚步,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定能实现。

“北斗精神”诠释了共产党人万众一心、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正是一代又一代北斗人万众一心,团结协作,持续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北斗,越是艰难越向前,不破楼兰终不还。北斗人在研发征程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心,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奋力拼搏,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目标如期实现。“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在暖心聚力,共克时艰,发扬好万人共下一盘棋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下,大家拧紧一股绳,越是任务重,越是人心齐。在共同努力下,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如期而至。这样的团结奋斗精神打造出了中华民族精神新高度,激励我们在疫情防控、防汛减灾、脱贫攻坚……征程中豪迈向前,势不可挡。

精神虽无形,但激发的力量却无穷。“北斗精神”打造出了中华民族精神新高度、新坐标。新时代的北斗精神传承着“两弹一星”精神,创新航天精神,必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璀璨之花,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北斗之光的沐浴下,脚踏实地,行稳致远,有北斗精神注入血液,更能乘风破浪。

北斗导航心得体会篇7

组工干部的“北斗精神”密码

弘扬创新精神,开创新局提质量。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是取得亮眼成绩的进步阶梯,也是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大课题,组工干部需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运用创新思维应对新挑战、满足新期待、开拓新局面。要体现时代性,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调研、深入一线,充分考虑基层问题落实的“晴雨表”反馈,多在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上下功夫,努力从不合时宜的传统认识、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富有创造性,开阔视野,纵观全局,破旧立新,保持激情,培养创新思维,寻找创新载体,催生创新精神,保持创新意识,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要把握规律性,遵照组织工作规律,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力戒形式主义,实现被动向主动转变,开创组工新局面。

北斗导航心得体会篇8

让“北斗之光”辉映脱贫攻坚之路

近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

“没有特别的精神,就没有特别的业绩。”北斗巡视苍穹、光耀星空的同时,“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也辉映大地、气贯长虹。当前,正值脱贫攻坚冲刺时期,我们要学习和践行新时代北斗精神,从中汲取决胜脱贫攻坚的力量。

学习北斗人的自主创新精神,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它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跟在别人后面,有被“卡脖子”的风险,走出自己的路才能赢得尊重、赢得未来。脱贫攻坚同样如此,如果不因地制宜、精准扶贫,会导致盲目跟风发展同质化扶贫项目,并最终迷失在路上。而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方能不断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抓好产业规划引导,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结合当地优势和群众传统种养习惯,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扶,才能发展出适合当地实际、周期短、效益高的产业。

学习北斗人的万众一心精神,齐心协力攻坚克贫。今天北斗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一代代北斗人万众一心、团结协作、持续奋斗,更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脱贫攻坚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也非单打独斗就能取得全面胜利。摆脱贫困,犹如爬坡过坎,需要各行各业心往一处想,同心协力,凝聚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强大动能,才能实现稳定脱贫,长效奔康。

学习北斗人追求卓越的精神,精准发力巩固成果。干惊天动地伟业,既需要敢为人先的凌云壮志,也需要精雕细刻的“绣花”精神。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才让发射质量达到了最好状态。想要让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考验,就像北斗人那样,扎实开展“回头看”。要把准问题“命脉”,及时查摆,开出整改“良方”,解决“后顾之忧”,续写崭新“篇章”。

精神虽无形,力量却无穷。有北斗闪耀星空,有北斗精神注入血液,我们一定能更好地把握好脱贫攻坚方向,乘风破浪、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