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3-06 作者:Lonesome

心得体会是一种把学习或者生活中得到的体会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材料,写心得体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民族乐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民族乐心得体会6篇

民族乐心得体会篇1

各位领导,同事们:

这个春节的喜庆氛围,被一场疫病冲淡。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代表此次援鄂抗疫医疗队的队员们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身体健康、鼠年大吉。

今年是特殊的一个春节,在凶险的疫情面前,当下湖北武汉最需要的是全国人民的支援,特别是医疗力量和物资的支援。在这个节骨眼上,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与武汉人民站在一起,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二是坚决保障自身安全。在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同时,我们会认真做好自身防护,防止交叉感染,确保我们的医疗队全体队员要带着责任去、平平安安返回。

三是衷心感谢家人支持。在这里,我最想感谢的就是家人的支持,当我告诉家人报名参加医疗队的时候,我的爱人、父母担心的同时,还是无条件支持我的决定,叫我放心,他们会照顾好孩子的。我们医疗队的家人都是如此,无条件支持我们的工作,我觉得家人的支持是我们的依靠。我们很感谢家人的支持,在这里,请家人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等待我们的凯旋而归……

民族乐心得体会篇2

20xx年xx月xx日下午在新疆教育学院音乐厅内认真聆听了闫科培老师主讲的关于新疆地方史与民族宗教政策 民族团结教育的讲座,讲座内容的涵盖面很广,老师形象生动的从古至今来阐述新疆的发展过程,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从古代史上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两次大分裂以后又分别重归于好的事实是中华民族伟大向心力的生动表现。汉朝的隋文帝、宋太祖、蒙古族的元世祖、满族的康熙帝都为中国的统一建立了不朽功绩,以及张骞的出使西域,在西域建立都护府,更能说明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历史一再证明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当前形势下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他们的阴谋及破坏活动一直也没有停止,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我们知道因民族发生分裂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2019年的 7.5事件就是一个血的教训,使生活在新疆的我们更加体会到稳定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团结我们很有可能让敌对势力有可成之机。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我们更应该做到团结,用一种全新的姿态来面对世界!

民族乐心得体会篇3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沧桑中,我国各民族发展了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亲密关联,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要知道祖国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民族,必然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如果一个国家四分五裂,必然无法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在中国历,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状况下出现的。

要让民族团结,首先就得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基石。在我国,各民族社会地位一律平等,享受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汉族和少数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一律平等;任何民族都没有特权,任何民族的权利也没有被剥夺。因此党和国家民族还个性强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__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然而,在拉萨3.14和乌鲁木齐7.15严重暴力犯罪之间,严重破坏了各族人民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在历,我国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乱和纷争,国家和人民曾饱受战乱和枪林弹雨的味道。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大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发奋建设。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做民族团结颈部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中华民族就必须能够构成永恒的团结,拥有无坚不摧的力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民族乐心得体会篇4

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漫长的时间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精髓,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既要深刻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更要强调共同性,多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有利于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照自身也曾出现过一些思想偏差,如曾经在组织文化活动中过度强调民族元素、把草原文化等同于内蒙古文化等。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源在于,没有以是否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政治标尺和根本标准,没有准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内认真整改,不断提高,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兼容并蓄、共生共荣的文化共同体,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能更好地提高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向心力。新时期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创新载体和方式,精心组织以弘扬民族团结进步,讴歌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等为主要内容的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努力把文化文艺激发的精气神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像一盘散沙失去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党员干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主动作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思想道德觉悟,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牧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农牧民群众形成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促进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乐心得体会篇5

民族团结从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为少数民族打开了向汉族学习的大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汇报,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大漠的驼铃声记录着遥远的文明。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一批爱国的少数民族为祖国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之后千万同胞们的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权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个民族能够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所展现的民族团结精神深深烙印进了人们心中:忘不了全国各族人民为汶川遇难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树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国庆节那56根民族团结柱。这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血浓于水得亲情。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新疆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上对国、下对家。需要做好这一点,我们就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首先,我们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旗帜鲜明反分离,坚定不移抓稳定,不断推进新疆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不断推进小康新疆、平安新疆、和谐新疆建设。

坚持反对分离维护稳定,就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多少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搞分离、搞破坏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各族人民不答应的。团结稳定是福,分离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认清“)”分离集团图谋“新疆分离”的反动本质,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定与“)”分离集团斗争到底的信心,深入揭批“)”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决地同”)”集团分离活动进行斗争,反对分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还要进一步提高讲政治、讲党性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无小事”的思想,团结一切力量,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做好反分离和维护稳定工作,为新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为新疆走中国特色、新疆特点发展路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局面。

社会稳定、繁荣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新疆科学发展的根本前提,“)”集团妄图分离祖国的阴谋是不得人心的,是注定要失败的。稳定压倒一切,确保社会稳定是当前我区各部门各条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全面夺取反分离斗争胜利的重要基础。我们一定要按照“一贯彻、三坚持、两推进”的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反分离和维稳工作,使我区在稳定的环境下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夺取我区发展稳定的新胜利,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疆做出应有的贡献。

民族乐心得体会篇6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话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实现中国梦,就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

一、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但这一理想的实现是分阶段的。

每个中共党员在入党时都紧握拳头向党旗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一句誓词表达的就是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为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人各取所需、人人自由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由于各国国情的差异,实现这一伟大理想的道路不尽相同。比如我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所以党的任务就是进行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主要的任务也就成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尽管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分阶段的过程,中国现阶段社会的性质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但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基本路线,就一定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志士仁人的共同理想。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四大发明就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汉唐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近代中国落伍了,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翻开近代史,每当看到中国战败后的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杀戮中国人民,攫取中国财富宝藏,心中气愤之情久久难以平息,尤其看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暴行,满腔怒火不由燃烧起来。

世界就是这样,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两次国内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中国在经济上还比较落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力增强、科技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稳定。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今后一段时间崇高的理想和责任。

三、中国共产党党员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毛主席曾经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自己利益的,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利益。讲,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民族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也是我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作为中国人民中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要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最主要的就是要干好本职工作,要学习、要创新、要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