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读书心得推荐6篇

时间:2024-05-19 作者:couple

很多人通过写心得体会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从而改进和提升,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历程的一种总结和回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日记读书心得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日记读书心得推荐6篇

日记读书心得篇1

寒假里,我看完了《笑猫日记》——蓝色的兔耳朵草,我觉得故事很美。

故事讲的是一只叫笑猫的猫去找她心爱的朋友——虎皮猫。它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了虎皮猫,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虎皮猫的耳朵却聋了。于是,笑猫决定去给虎皮猫寻找蓝色兔耳朵草治它的病,可是通往蓝山的路危机四伏,它知道那巨大的山蜘蛛、凶猛的母老虎、残暴的公花豹都能轻易的治它于死地,但是,为了它心爱的虎皮猫,这一路它走的义无反顾。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采来了兔耳朵草,不想却被几只馋嘴的兔子偷吃了。笑猫很愤怒,可是它仍然坚信心中有爱奇迹就一定会出现。

看完故事我很感动,我想,如果我身边也有人需要帮助的话,我一定全心全意地去帮助他们,我相信:爱就是力量。

日记读书心得篇2

大人们总说他们是最懂小孩子的,是真的吗?我读完了《小屁孩日记》,我就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主人公格雷。他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不管他怎样聪明,他的哥哥罗德里克每次都能抓住把柄欺负他,而三岁的弟弟曼尼却能以小恃小,总有爸爸妈妈保护。格雷的好朋友罗利是个自以为聪明的人,但他又常常干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来。这本书时常让我捧腹大笑,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但这本书也有许多的哲理。

很多孩子都曾撒过谎,格雷也不例外。在他小的时候,曾经偷吃了妈妈做的姜饼屋,却没有承认错误。他的妈妈发现了,就再也不相信他了。一年后他想承认错误,就为妈妈做了一个糖苹果。但是因为他的手艺欠佳,妈妈以为他在苹果里放了虫子,就把糖苹果狠狠地摔在地上。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格雷。他很伤心,因为他的一次撒谎,让妈妈失去了对他的信任,冤枉了他。

类似的事情在某校的一个成绩优异的同学身上也发生过。一次重要的数学考试中,她以为不让自带草稿纸,就没有带,结果遭到了监考老师的嘲讽:你以为你是神童啊,数学考试都能不用草稿纸了?老师把草稿纸狠狠地拍在她的桌上。这让她一下子懵了,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她坚持把卷子做完,自始至终没有用草稿纸,回家还痛哭一场。结果她仍以满分的成绩获得全班第一。我认为,这位老师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的做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格雷还有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学校组织了护蛋行动,每个人都要找一个鸡蛋,并护送鸡蛋去学校。这项活动会记入学生的期末成绩。恰好格雷家只有一个鸡蛋,格雷就把它小心翼翼放在书包里。可是第二天鸡蛋不见了。他慌慌张张的去问妈妈,鸡蛋是不是被曼尼偷了。谁知妈妈不以为然地说:别找了,我拿它做了你的早餐。格雷生气了,难道到手的成绩就这样功亏一篑了吗?而妈妈却满不在乎的说:急什么?不就是个鸡蛋吗?真是大惊小怪。也许看完了这个片段,你会惊讶的觉得格雷的妈妈很不尊重格雷,其实这种事在生活中有很多。

比如:有的家长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总爱在孩子身上发无名火,孩子禁不住害怕的哭起来。大多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往往都会骂道:你哭什么哭?我就不明白你哪儿受了委屈了,有什么好哭的?这时,小孩就会认为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长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安慰一下孩子,小孩就不会这样想了。

大人们总说他们是最懂小孩子的,因为大人是从这时候过来的。但是其实最懂小孩子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自己。孩子的心理,不一定所有的家长都能理解,而能处处摸透孩子心理,真正走进孩子内心的家长,就更是寥寥无几了。童心在呼唤,它呼唤着大人和孩子相互的理解和尊重。《小屁孩日记》表达了千千万万孩子的心声,解答了许多让孩子疑惑不解的问题,让我与爸爸妈妈能更好的沟通,彼此更好的理解,我更喜欢这本书了。

日记读书心得篇3

笑猫,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从一段段幽默好玩、美妙温暖的文字中,我总能发现一条连接现实与温暖的秘密通道,在这儿,我会感动,会流泪,会哈哈大笑,会开始生命中最初的思考……

春节里的一天,一个马戏团来到了翠湖公园,这个沉寂的冬天终于热闹了起来!可是,马戏团里,没有动物明星,没有空中飞人,鹤发童颜的西瓜小丑也不能登台表演,所有的节目都让孩子们好失望!在我和万年龟的帮助下,西瓜小丑在楠木林里组建了一个酷极了的马戏班。笑猫各式各样的笑容,阴阳小猪们的小步舞,二丫的“空中飞猫”,三宝的跳球空中翻,小白和菲娜的华尔兹等等,都令孩子们赞不绝口、欢呼雀跃。从此,楠木林变成了一座藏满了故事的神秘森林,变成了一个永远只属于孩子们的秘密乐园……

我们拥有的,只是短暂而又快乐的童年。那么,我们有能在这个美好的童年中留下多少纯真欢乐的美好记忆呢?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童年的小秘密,细细回顾,每当想起儿时那一件件趣事,我总是不禁失声而笑。杨红樱阿姨说过:“爱书就是爱生活。”杨红樱阿姨的书就像调味的鸡汤,把我们的童年变得有滋有味。这是一本魔法书,记录着童年的欢乐与委屈;这是一座文字桥,通向童心的世界;这是一轮初生的太阳,照亮了每一个心灵。西瓜小丑虽然满头银发,脸却如婴儿的脸那么光滑、红润,没有一丝皱纹。虽然西瓜小丑人老了,但是,他的心不老,他拥有一颗永远也不会老的童心。

秘密乐园,我们永远也不会看见。因为秘密乐园永远只保留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心中永远不老的童年。

日记读书心得篇4

暑假中,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记叙了二战时期犹太人的苦难遭遇。

在二战期间,为了躲避德国人的追杀,犹太人安妮一家和他们的几位犹太人朋友藏在一间密室里,他们非常的不自由,哪儿也不能去,安妮没有朋友,她把日记当做她唯一的朋友,把自己的心事以写信的方式透露给日记这位朋友,在两年多的密室生活中,她乐观地生活下来,直至被坏人告密,被德国人抓入集中营,传染伤寒病离世。

在残酷的德国法西斯迫害下,安妮的世界没有光明,这位柔弱的女孩在密室里生活了两年多,她随时面临着死亡,她痛苦、害怕……但是她却保持乐观的'心态活下去,在密室中她坚持读书、学习,做各种条件所允许的事,她有自己的理想,她盼望战争结束后,做一名记者或是一位作家,并为此而坚强乐观地学习、生活。

安妮说过:“这光芒四射的太阳,这晴朗无云的蔚蓝天空,只要我还能看到这些,我就不应该悲伤。”这句话震撼着我的心灵,一个被囚禁两年的女孩能说出这种话,真令人钦佩。这就是安妮,我所钦佩的坚强、乐观的女孩,她的这种美好品质将激励着每位读者,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乐观、坚强地生活。

日记读书心得篇5

寒假里,爸爸送给我了一本书《女生日记》,一本以日记形式描写了六年级小女孩成长为少女的生理、心理微妙变化的书,让人读起来轻松,却印象深刻。

书中的冉冬阳不是很聪明,长得也不漂亮,但却善解人意、情感丰富,是父母、老师、同学们都喜欢的魅力女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她是个喜欢助人为乐的女孩子,同学马加的父母出车祸,她主动去照顾马加不满一周岁的弟弟,为此还放弃了去海南旅游的机会。梅小雅的父母离了婚,妈妈又下岗,生活很困难,她发动同学捐款,资助小雅妈妈开起了杂 货店……这就是我寒假里读的杨红樱阿姨的《女生日记》。

我也记不清翻阅《女生日记》多少次了,总是百看不厌。每一次阅读,总能体会出更多不同的感受,思想得到更深的感悟。令我过目难忘的是第一章九月中的“友情”和“钱”两则日记。“友情”向我们讲述的是主人公——冉冬阳的知心朋友梅小雅竟然在开学的第一、二天都没有来,座位上空空如也。梅小雅是个家境贫困的女孩,因为父母离异,她与妈妈相依为命,居住在一栋很旧的红砖楼里。冉冬阳猜想她是为了学费而发愁,于是带着钱几次上门拜访,可都不见她们母女的踪迹,最后终于找到了梅小雅,却得知了一个如同晴天霹雳的消息:梅小雅转学了……

冉东阳还有很好的老师。她的班主任罗老师,每学期都会给每位同学发漂亮的寄语卡,鼓励同学们;数学舒老师为了不伤学生们的自尊心,考试成绩只批“a b c d”;音乐老师米老师,利用一个小小的计谋,使同学们在唱歌比赛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在比赛时荣获了第一名。

?女生日记》这本书让后我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书中大家都那么宽容友爱,我就会快乐起来。

日记读书心得篇6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的“疯子”现在在人们眼里是“疯子”,但我细细品味,有自己的见解。

书中的疯子说:“我已经30年没有看到月亮了.赵的狗恶狠狠地看了我一眼,看来它很快就会吃了我……”当然,这都是假的。一个人怎么能30年不见月亮呢?狗是如何相遇和进食的?因此,这是“疯子”疯癫的想象。如果你真的把这当成一种想象,那你真的是在读一个疯子的日记。

在我看来,疯人口中的吃人是通过批判封建礼教制度毒害出来的,人的心理是扭曲的,但却要把封建思想灌输给下一代,把下一代埋葬在这种吃人的封建礼教中。在这样一个几乎人人都被封建礼教“吃掉”的社会,被封建礼教毒害太深的人,不得不把未受污染的人拖入“吃人”的怪圈。

百姓的无知体现在孝子要把肉切好煮了,好给生病的母亲吃。可以说,其实主人公疯癫的阶段是他从封建礼教中短暂觉醒的时期。可惜当时主人公的觉醒之言只被误解为疯话。其实,当世人取笑这个疯子的时候,他是在心里痛苦地唱着:“世人嘲笑我疯了,我嘲笑世人看不清楚。”

可能是预料到在短暂的觉醒之后,最后会被封建礼教的食人行为所吞噬,所以他在被吞噬之前的最后一篇日记中发出了一句“没吃过孩子,还是有?救救孩子们……”打电话。作者通过《狂人日记》呼唤被封建礼教毒害的人的人性回归。那些没吃过东西的孩子是唯一没有被封建礼教毒害的。他们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这本现实与想象交融的日记中,鲁迅表达了他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发现。我可能达不到这种理解。我只能从老师的角度看我不熟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