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写出的一种感受性文字,心得就是我们感想,可以是一段你内心的感悟,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篇1
炎黄华胄经受了5000个仇恨的日日夜夜之后终于赢来了和平。和平,这鲜血灌溉的和平是中华民族用不屈不挠的顽强抗争换来的最为宝贵的收获。
在中华民族8年的浴血奋战中,到底受到了怎样的耻辱呢?
日军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取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
抗战风云让人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的先进政党,具有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英国《每日先驱报》记者詹姆斯·贝特兰这样赞叹中国共产党领导:“一个拿起武器的民族,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领路人……”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的人民奋起反抗,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它不仅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它更为中国在国际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必然的胜利。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加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已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点。
结束战争的日子应当值得铭记!然而铭记,绝不仅是为了_年前胜利的喜悦和欢乐。
在纪念一个以千百万抗日英雄牺牲为代价的胜利时,所有珍爱和平的人们啊!请让和平永驻人间,让当今的世界更加美丽与繁荣!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振兴中华——这才是和谐的今天,对于那场战争最深刻的铭记!
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篇2
伟大抗战精神激励14亿中国人民奋勇前行
抗战精神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历经血与火的考验,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升华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创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精神的积淀,中国人民历来对自己的国家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从不允许外族侵略动摇民族根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坚强领导,促成了民族意识的全面觉醒,孕育迸发出空前团结的强大力量,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和抗战精神形成的关键所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激励着14亿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疆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与家是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有着悠久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它深深植根于中华广袤大地,融入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民族群体意识,成为中华民族的固有基因,和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一二·九”运动中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北平爱国学生,到“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抗日军民,直至今年一次次逆行而上,众志成城、共御疫情的白衣战士,中国人民总是在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像火山一样迸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激荡成同仇敌忾、共赴疆场的时代最强音,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引领着14亿中国人民大义凛然、慷慨豪迈。“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的人格化特征,是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而宁死不屈的精神特质,更是积淀于民族血脉之中,历经劫难而不衰、饱经沧桑而不失的中华之魂。数千年来,中国的仁人志士舍生取义,在面临生死抉择的考验中义无反顾,绵亘其中的是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14年的全民抗战,中华儿女“扛起土枪土炮,挥动大刀长矛”,用生命和鲜血树起坚决抵抗侵略的旗帜,表现出的更是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硝烟尽散,唯精神不灭、气节长存。步入新时代,虽无外敌入侵,但同样面临诸多挑战。我们的民族是有气节的民族,我们的党是有气节的党,我们要从那段不屈抗争的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让崇高的民族气节历劫不灭、薪火相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慷慨豪迈奋勇前行中,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鼓舞着14亿中国人民越挫越勇、披荆斩棘。“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必胜信念基于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源于坚定不移永不言败的民族自信,也是最终战胜外族侵略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同志指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是一个艰苦奋斗的长过程。”与西方战场反击法西斯相比,中国的抗战时间要持久得多、道路要曲折得多,艰苦超乎想象。但中国人民丝毫没有被吓倒屈服,而是坚强地挺直脊梁,始终以必胜的信念,百折不挠、越挫越勇,去争取胜利。“萧若百炼之钢,不可屈抑。”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中国共产党历尽艰险,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就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抵御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武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必胜信念,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为战疫战贫筑起坚强精神防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奋勇前行。
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篇3
历史“烙印”于心 时代“召唤”于行
“一缕忠魂行去缓,十万百姓沿江送”。静静凝望“纪念碑”上的英雄名字,“思念之情”涌上心头,“奋勇之力”灌于脚下。他们叫“孙铭武”“理琪”“马振华”“陈文彬”……他们是“百家姓”、他们是“万家灯火”中最亮眼的那一盏。“智者无忧,勇者无惧,仁者无敌,义者无顾。”我们是抗日英雄,是大智大勇、大仁大义,他们身上都有着一份民族气节与家国精神,以“小小的我”撑起了“大大的天”。时间或许会抹去印记,但从不会遗忘英雄,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铭记抗战历史、赓续抗战精神,以不屈斗志、坚毅勇气、顽强拼搏书写出新时代的绚烂篇章。
“身后几回燃战火,碑前数度梅花冷”。轻轻抚过“一石一瓦一砖”,“斗转星移”仍坚定伫立,“风霜雨雪”仍不改旧颜。它们是大渡河上颤颤巍巍的“13根铁链”、是华北平原地下弯弯曲曲的“地道”、是南京城头的钟楼上层层叠叠的“石砖”、是上海滩上始终奔涌的朵朵“浪花”……它们以不变的姿态见证了历史,以坚定的驻足留住了岁月,它们身前曾是“刀光剑影” “炮火连天”,如今它们的身前是静静的流水、熙攘的人流、绚烂的琉璃光。走进“红色基地”,回荡“历史声响”,广大党员干部当常学常新、融汇古今,以坚定的信仰、奋勇的追逐、无悔的付出为祖国大好河山“增色彩”。
“处处丰碑,英雄回首,无悔人生短亦长。春风里,看宁儿代代,正沐阳光”。细细思量“过与往”,看“猛龙昂首” “巨人崛起”在今朝。人民子弟兵以坚实身躯筑起了保护人民群众的“铜墙铁壁”、军事科技以快速发展构建了护卫民族安全的“坚实堡垒”、党民一心以鱼水情深浇灌了心手相依的“深厚土壤”……坚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不论回首过往、还是展望未来,都将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赤子之心、始终坚守“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终生”的理念信仰、始终砥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这是抗战时期民族英雄心中的“定盘星”,更是当代奋斗者的理想“同心圆”,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无悔的付出、硬核的担当绘就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勿忘历史,点滴过往“烙印”于心,砥砺前行,崭新时代“召唤”于行。牢记战争,是始终不忘“来路艰辛”,守护和平,是坚定不移“心中使命”。75年后的今天,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我国不变的追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心学习战斗英雄顽强斗争、不屈不挠的勇气,要用情传承薪火延续的灿烂文化和民族信仰,更要用行、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篇4
面对天灾,我们可以对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心生怨恨,但我们明白,怨天尤人不会让逝者复活,努力挽救幸存者的生命,引导灾区的人们自力更生,帮助他们积极开展抗灾自救,尽快恢复灾后生产、生活,重建家园,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已经一个月了,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和解放军官兵,仍然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抢通公路、通讯、水、电,清理堰塞湖,搭建活动板房;各地机关干部深入一线组织双抢,恢复生产,他们都有一个新的使命:帮助灾区恢复重建!
6月3日至15日,我们学校响应上级号召,分批到双汇镇和正源乡支农支教,在那里,我们全休老师有的帮助受灾农户插秧、栽红薯,有的帮孩子们辅导学习,各尽所能,用实际行动支援灾区建设。我知道,这短暂的支援行动对灾区的恢复和发展是微不足道的,但灾区需要这样的行动,众人拾柴火焰高,爱心不分能力大小、物力多少! 让我们擦干泪水,从四面八方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灾区的明天就一定会更精彩!
抗战精神的心得体会篇5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起点,我们更需认真品味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从中汲取逆风前行、激流勇进的强大动力。
涵育爱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得到极大升华。“爱国必抗日,抗日即爱国”“一切为了抗日,抗日高于一切”成为四万万同胞的共同意志,汇聚成抗击侵略、救亡图存的民族伟力。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如今,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筑梦人,使命在肩、责无旁贷。牢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把个人成长、家庭幸福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是爱国;干好本职工作,为着梦想而拼搏是爱国;做一个好公民,尽到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爱国。爱国不是体现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人人心怀殷殷爱国情,中华民族就会持续迸发出逐梦前行、势不可挡的磅礴伟力。
心向领航灯塔,勇毅破浪前行。抗战期间,面对凶残的强敌,中华儿女挺起了民族脊梁,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而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率先提出武装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是抗日战争夺取胜利的最根本保证。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在奋进新时代、构筑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奔向幸福的领航灯塔,是中国这艘巨轮破浪前行的掌舵人。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不管前进道路如何坎坷,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上下同欲、奋楫笃行,就没有征服不了的骇浪,就没有度不过去的难关,就一定会以更加崭新勃发的英姿屹立于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