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通俗易懂的演讲稿,我们能够与听众建立更强烈的情感连接和共鸣,制定演讲稿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运用分段和层次,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爱自己的演讲稿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爱自己的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最近,校园中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才高一呢,暂不用那么拼命吧!”“高二了,我现在努力是否迟了?”“高三了,已成大局,还是好好地玩玩吧!”每当耳边传来这样的言论,我总是莫名的气愤,因为努力无论迟早。放弃努力,那么将来的你,一定会悔恨现在虚度时光的自己。古人云“若果有一腔热血喷如火,定可感得六出冰花泛似锦。”在这里,我给自己定下三个“永远”,和大家共勉。
第一永远不要质疑自己所做的任何努力,花费多余的精力去幻想自己的未来。《劝学》中云:“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方向有了,动力有了,希望便有了,迷茫便会无处可藏。那么空耗时间去想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又有何意义呢?nba当红球星科比曾说过“我深深地爱着篮球,我从未看到过这隧道的尽头,我只看到我自己,用力朝尽头奔跑,我不停的奔跑,我为它献出真心。”也正因为这样近乎疯狂的激情,才让科比成为其他球员闻风丧胆的“杀人不眨眼”的传奇球员。
第二永远不要绝望于你现在的冰封处境。上次考试又被xx学霸甩出几条大街?所以嘞,你就愿意从此俯首称臣,放弃自己的一席之地吗?每天强迫自己“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猪晚”,早读时努力撑开眼皮混入一片郎朗书声中,为的就是这心甘情愿的臣服吗?他,哪一点比你好了?知识涉猎面远不如你,脑袋灵光程度更无法与你媲美,为什么他是学霸,而你沦为了渣渣?
这个时候,放弃便意味着死亡,你必须将所谓的痛苦缩小,快乐放大,方能熬过这人生中最艰苦的时光。攻克了一道“难题”,你就奖赏一下自己,哪怕在别人眼中,它只不过是个“小儿科”。认真做完了一张卷子,上完一堂课,你就离学霸近了一步,哪怕现在的你连他们的影儿都瞧不见。
第三永远不要厌倦学习的枯燥和乏味,不要哀叹你的辛苦和疲惫。很喜欢幼时学过的一句景物描写“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刚叫过,月亮还没有落下,冷风从窗缝中扬长而入。宽阔的马路上覆盖着早春的寒霜,足迹依稀,都是一群赶路的少年们。当读到这里的时候,你是否会滋生一种壮怀了?于是昂首冒着北风,踏着碎琼乱玉,信步前行。学习又何尝不是呢?总有一些让你心力交瘁的时候,但放弃就意味着“自杀”,你是否愿意给自己奋斗的青春宣判死刑了?
亲爱的少年们,又是一年高考季,属于我们奋斗的时间,细数数还剩下多少呢?难道非等到时间洗去了铅华,皱纹爬上了眼角,记忆只剩下零落的碎片时,才追悔莫及吗?
我亲爱的少年们,我希望你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啊!
愿那些回不去的青春都能沉淀成黑白照片,所有的苦痛都能为你加冕。
愿你锦程灿烂,愿你得偿夙愿-----我的少年!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爱自己的演讲稿篇2
我现在好矛盾,以前我也是“矛盾体”并且喜欢我的矛盾,觉得这个世界上我是独特的,现在的我像是被生活磨平的棱角一般的软弱。
在第一次有扣扣的时候,第一条说说是“做自己”希望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正如“初生牛犊不胖虎”那样的勇敢,简单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世间万物唯有敢于去做。我觉得人间百态感兴趣的事有太多什么都想要去学习,同时也羡慕在历史中被记录的人,觉得这样的人生在未来才有价值,心里也是暗暗的想以后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可我在过去了20年的春秋岁月后猛然发现自己变了,不知正在读我的你是否记得起曾经的你?是否变成你你喜欢的样子?现在的我变得小心翼翼,在意别人的看法,在意别人的评价,在于自己得与失,常常有患得患失的感觉,就如我喜欢闻一多先生的一句:做了不一定说。自己有能力做好了的事但不过多张扬,我觉得默默无闻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做事这就是我想要的心态但在这花花世界的诱惑中,迷失了本我初心一般,有焦虑,总是感觉受他人制约一样,自己做的事情像是在给别人看,自己目前做的事失去了活力与意义,这是长大了吗?开始以成人的视角来审视自己了?我时常感觉自己有不同角色要做事情太多可是心里却是空的。
我以前喜欢看一本关于人一生的书籍,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未来的人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何方,想要借鉴伟人的一生经验可是现在我发现我错了。人生无常,每个人生活都不可能去复制,社会在不断的发展,随着长大随着在岔口处选择的不同,遇到的人和事都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困难而且他并不像考试题一样有唯一标准答案,每个人未来的机遇也是不同的,唯有自己确定好方向,全力以赴的争取。给自己一个最顶峰的flag,然后缩小再缩小细划到每一周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时间是不会因为你努力而增加,也不会因为你的贪玩而减少,它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这世间也只有时间是公平的,珍惜它太宝贵了,他才是你真正的财富,也不应该把时间花费在你不喜欢并且无意义的事或者人身上。
这一生的路上太多“妖魔鬼怪”有时候他们还易了容,好好地分辨他们,按照自己的计划来,一路升级成为你自己的赢家。
爱自己的演讲稿篇3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人们常说,有梦想才能有作为,有行动才能有成功。文学大师林语堂曾经说过:“梦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的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现实。”但想要使“这些梦想变为现实”,行动才是唯一的手段的保证。
我看到过许多名人的故事,他们小时侯都有自己的目标,我也知道,他们把目标分成一小段一小段来实现,最终,达到了梦想的高峰。但是,我始终没有找到梦想,直到今天,我读了《面对自己——有梦想才能有作为》这篇文章中的一个故事后,我才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一条小毛虫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慢慢爬行着。它在路上遇到一只蝗虫,蝗虫问它:“你要到哪里去?”毛毛虫边爬边回答:“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大山顶上看见了整个山谷。我喜欢梦中看到的情景,我要把它变为现实。”蝗虫很惊讶地说:“你烧糊涂了?还是脑子进水了?你怎么可能达到那个地方。你只是一条小毛虫耶!对你来说,一块石头就是高山,一个水坑就是无法逾越的障碍。”但小毛虫已经爬远了,根本没有理会蝗虫的话,继续前进。后来,蜘蛛、鼹鼠、青蛙和花朵都以同样的口吻劝小毛虫放弃这个打算。但小毛虫始终坚持向前爬行……终于,小毛虫精疲力尽,用最后的力气建成一个可以休息的小窝——蛹,就“死”了,动物们都来瞻仰这它,等到它们第二次来的时候,小毛虫贝壳状的蛹开始破裂,一只美丽的蝴蝶出现了!随着轻风吹拂,美丽的蝴蝶翩翩飞到了大山顶上……
这个美丽的传说,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人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梦想;为了自己的梦想,要付出艰辛和努力。我找到了梦想——成为一名记者。我要努力,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爱自己的演讲稿篇4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下午好!
我是人力资源部许婕。我演讲的题目是《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在工作中不断的重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我。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看到每一个个体的差异,容纳差异,协调差异,利用差异,在差异中取长补短,在差异中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动性。
参加6月份公司组织的拓展训练时,每天早上晨练时都会集体喊一句口号:好,很好,非常好,越来越好!做最好的自己,就阐述了一种可能性: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相信自己,敢于尝试,勇于面对,就有机会超越自身和环境的局限,做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就会好,很好,非常好,越来越好。
20xx年6月30日,我到公司报到的第一天。面对新的环境、陌生的同事、不同于校园的工作节奏,一无所知的业务流程。有一刹那,我的心底闪过了一丝害怕。我问自己:我为什么害怕?是对陌生环境的畏惧吗?我能做好吗?我相信我能。因为我一直相信只要用心、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后来,我接触了更多的新事物、学到更多新知识甚而结交更多的新同事,新朋友,我自身也在不断磨砺不断成长。我认识到做最好的自己,首先要相信自己。
20xx年2月23日,由于公司业务需要,我开始接手薪酬和社会保险的工作。可大学时期我学习的是数学和计算机,和会计工作完全不沾边。还记得当时交接的姐姐说,这事对你来说真是挺难的,加油。我说,没事,我一定会认真学。于是,我详细地记录了姐姐提示的要点。那个星期,我上网查询了相关的现行政策规定,翻阅了财务账中审核通过的薪资报表,社会保险的各类表单,根据表单上的金额一步一步推算、验证出原表的计算方法、表间公式。不断钻研,不断学习,在工作上我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熟练。这一次,我体会到了做最好的自己,要勇于挑战自己。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我们有挑战自己的精神、敢于尝试,就会发现那些未知的事我们也能够做到做好!
20xx年6月10日,拓展训练的第二天。拓展项目是穿越电网。游戏的道具是:一面四周由铁管支撑,中间由鱼线错落编织的网;游戏目标是:在40分钟内,将团队中的所有人从网的正面穿越到网的背面;游戏规则是:一个网格只能使用一次,任何一个部位碰触到网线都视为穿越失败,重新穿越,并且该网格封闭使用。任务一下达,我们组就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我们首先讨论了主力运送队员,确保两面都有可以保障后续穿越的支撑人员。由于组里有几名个头较大的队员,大家自觉的将较大的几个网格留给他们,先过去了一名主力队员。其他队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较小的、适合自己,能够穿越的网格。穿越的过程中,有队员负责抬送穿越人员,有队员负责指挥协调,有队员确保穿越的人员和帮助穿越的人员身体各部位不触及网线。最终在团队齐心协力的合作下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一次,我学会了容纳差异,协调差异,利用差异,在差异中取长补短,在差异中做最好的自己。
最后,我把美国作家道格拉斯·玛拉赫的一首诗《做一个最好的你》送给大家共勉: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青松,
那就当山谷里的小树吧,
但一定要当溪边最好的小树。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树,
那就当丛小灌木,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
那就当一片小草地。
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香獐,
那就当尾小鲈鱼,
但要当湖里最活跃的小鲈鱼。
我们不能全是船长,
必须有人来当水手,
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
有大事,有小事,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
那就当一条小路。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
那就当一颗星星。
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
而在做一个最好的你。
谢谢大家!
爱自己的演讲稿篇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名合格的高中生了,进入高中的校园之后,我们的学习也变得更加的紧张了,时间也非常的紧迫,高中三年的时间总是会过去的非常的快,所以我们也要在学习之余,多认识一下自己,只有懂得明白自己的内心,我们才能发展的更加的顺利,我们才可以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认识自己,认知自我,这一直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俗话说的好:“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就是希望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朝着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去努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最好的事情,所以我们也要更加的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真正的缺点和优点在哪里,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都要有一个好的了解,能够清楚的认识自我。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我们也要懂得自己是一名学生,在学校应该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在认识自己的同时也要有足够的能力辨别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情的是非对错,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更是不要太骄傲自满,过于自信就是自负,这样是不能让我们进步的,当我们总觉得自己很厉害,自己做的事情很好,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都很满意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了,自信是好的,但是过度的自信只会让我们不断的后退,同样的,我们也不能太过于看低自己,认识自我的同时也要给自己加油打气,所以这也就是认知自我的重要了,只要足够的认清自己,我们才能够对自己不好的地方去改变和完善,对自己的优点去发扬。才可以成为更加出色的高中学生,在以后成为一个优秀成熟的成年人。
希望在这次演讲结束之后,我们都能够紧张的学习之余,停下来好好的问问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闭上眼睛,放空自己,放松下来,更好的认识自己,对自己想要的和自己的目标都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对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学习成绩,以及现在的学习进度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这样我们才会更好的知道自己应该要努力和完善的方向,更加清晰的看到自己未来的目标,才能更好的朝着自己所期待的去努力,去发展。
不管是我们现在,还是未来,不管我们是学生,还是职员,不管我们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工作,我们都要认知自我,认识自己,对自己有合理正确的认识与了解。
谢谢大家!
爱自己的演讲稿篇6
同学们,我今天这个话题,实际上是从贝宁他刚才讲到的,关于高考开始的。我是比较早的,当时是七七级、七八级,因为这两级的时间特别近,大概一次是1977年,其实到年底了,一次是1978年夏季。那么对我来说,我当时实际上是下乡九年。1968年的7月1日,我就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大概坐了三天三夜,昏天暗日的,就坐的火车啊汽车啊,拉到一个地方。现在想起来,那个地方连地名也没有,就是在黑龙江的边境。所以我实际上是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农村度过的。
然后1977年回来,当时还很茫然。因为我们这么大年龄,能不能让考试,其实不是很清楚。我印象1978年,大概春节前后的时候,那时候有一个亲戚,他在一个汽车公司工作,他说这样吧,你到我北京市人民汽车一厂来吧,将来能开汽车。因为我们那个年代,什么叫好工作呢?有两个事情肯定是好的,一个叫手拿方向盘,一个叫手拿听诊器,这很厉害对不对。我说那好啊,于是我就在好像春节前后,就到他那一块儿去工作了。但是到工作才知道,说你要想开汽车呀,得先当售票员,那怎么办?那就当吧。
后来当了一两个月售票员,突然意识到可以报名高考了,然后就得找材料。那时候不像现在,说你还能到街上买一本复习考题,那时候哪有这些东西呀。所以我印象就是说找几个好朋友,然后大家你有一道题,抄下来,有一个笔记本专门抄题的,每门课都有一个笔记本。因为你不知道别人怎么考你啊,于是你就找各种考题温习,参加高考的。那个时候,选拔人才的机制都没有了,谁也不知道谁有什么本事,没有办法,所以我认为,高考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人才筛选的办法。如果没有这个机制的话,那么实际上我们真的没有办法来识别人才。有了高考以后,七七级,七八级,其实因为这两级当时就隔半年,所以这两级基本上学的时候,也很密切,在一块了。我所在的人民大学是1978年复校,所以我算是很幸运,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的第一届学生。
那么我那个年代,真的是对知识非常渴求,其实大家想想,我下乡九年是十八岁去,二十七岁回对吧,这是人生多灿烂一段时间啊,所以你能理解我们到了以后对知识的渴求度。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书啊,那个时候看书杂乱无章,今天是《安娜·卡列尼娜》,明天突然拿一本叫《电工原理》,后天是《卓别林——不朽的流浪汉》,完全没有关系。那时候渴望知识嘛,而且那个时候书很少,所以我印象就是一本书,翻到最后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再翻那本书就翻烂了。而且这本书到你手里以后,你必须一夜把它看完,因为第二个人,早上就在你那里盯着呢。所以你尽管干了一天的劳动,那简直疲乏得要命,晚上熬着夜也得把它看完。
夜里怎么看书呢?就是拖拉机上有那个煤油,把那个煤油拿来,弄一个棉花的小灯捻,然后就在那个豆大的灯捻下,看一夜书。第二天早上你看吧,两个鼻孔都是黑黑的,所以可见就是说,我们那个年代真的是对知识非常渴求。谁要是能回一趟北京,头一件事就是把书带回来。有一次,我碰到作家梁晓声,他好像跟我经历差不多。他说当年回北京头一件事,就是找书,把书带回来。他说他有一次好容易带了一提包书回来,结果没想到,刚进村,你想大家都渴望书啊,结果书就被别人抢走了。有一本书,不知道被谁抢掉了,后来始终没还他。他跟我说的时候还耿耿于怀。所以我感到,我那个年代上大学,享受在知识的海洋里,真的是享受,真的觉得太好了。这样一个时代,终于可以有一个文明的,有系统的梳理了。我们读过无数的书,但那个书杂乱无章,你没有被真的高手梳理过,这个知识的体系和知识的进程,这个事我觉得是挺重要的。
但是图书馆的书显然不够,因为刚刚复校嘛,书不够,于是就去北大图书馆去找,因为都是邻居。最后终于找到一个地方,发现书最多了,叫作北京图书馆,这个地方现在已经更名,叫作国家图书馆了。每次真的我自行车后面,高高的一摞书啊。我都不知道有多少次,我骑着自行车,也可能是刮风下雨的时候,骑着这个车就往返于人大和北图。所以可见我们那个时候,真的跟大家今天不一样了。今天我估计不是没有书的问题,是浩如烟海的书,到底怎么来看的问题。而且我觉得今天可能大家,对纸质书都没有太深的感情了。因为天天大家拿一手机,天天扫那个微信,好像纸质书不是那么重要了。但是我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那个书对我们来说,还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情。
大家如果读过作家高尔基的“三部曲”,他曾经写《大学》。高尔基没上过大学,但高尔基的大学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他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经历。所以我认为我有两个大学,你想我是1968年下乡,1977年回来。我今天思考起来的话,如果我后来学的不是社会学,假设我学的是物理学,是化学,是数学,是其它学科,那九年顶多也就是一个生活阅历,也就是一种品格,意志的培养等等,它跟学问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后来我做的这门学科恰恰叫社会学,所以想起来的话,跟我关系还真是深刻。因为我们社会学有一个看家本事,就是说像一个研究生,你想写一篇社会学的硕士论文,头一件事你先去“田野工作”,你在一个村庄你都没待过一年,你在一个地方都没做过深入研究调查,你怎么敢写文章?这个东西有个英文词叫,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叫参与式观察。实际上后来我仔细想想我那九年几乎是做了九年的参与式观察。
实际上我上人大的时候,还没有社会学,我最初学国际政治。大家说那你学国际政治转社会学,这挺大的转变。一个是研究国外,一个是研究国内,这不一样啊。毕业的时候,我就仔细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是说我的优势在哪里?那么我仔细一想呢,其实我在国际上没有什么优势,我连美国都没去过,我还研究美国,欧洲也没有去过。所以我很质疑,我对于所谓国际问题的研究。而我仔细想我可能最了解的还是中国吧,所以这也是促使我很大程度上,后来做社会学研究的。我怎么知道社会学的呢?其实是上大学的时候,1979年,当时有一个国际图书展。那个时候改革开放了,大量的图书开始被引进到国内了。那么我去外文图书展,我发现有一面架子都是这个社会学,sociology。觉得这很有意思,一看艾瑞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那一想我是哪阶段啊。因为那之前没有这种学问啊,所以我逐渐意识到了,还有这样一门学科,它告诉你怎样认识你自己,怎样认识社会,我觉得很精彩。
所以我后来很自然地就觉得,人大正好有社会学,我就在社会学系当老师。社会学让一个人认识自己,这挺重要的,就你先想好了,我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个判断很重要,自己为什么要学。
我自己从1999年到清华,后来我做社会科学学院的院长,每年就要给学生讲话,所以今天我也给大家分享一个清华故事。
这故事发生在1937年,大家知道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就攻进宛平城,清华校园被占了。这时候清华的一个教授,叫赵忠尧,物理系教授。他突然意识到有一个东西落在实验室里面了。什么东西呢?就是放射性的镭,这是他当年在剑桥大学的时候,他的导师是出于对中国人民很友好,把大概五十毫克的放射性镭放在一个铅管里,在那个实验室里面。
七月中旬的一天晚上,赵忠尧教授就匆匆忙忙来到梁思成家。因为梁思成条件比较好,他有辆小汽车,因为大家知道城里离清华也很远。赵忠尧说,恐怕咱们必须得把这个取出来,两人商量好了,夜闯清华园。然后就把一个小铅筒取出来,他就拿一个咸菜罐子,把这个藏在那个咸菜罐子里。后来一路其它东西都丢掉了,终于跑到长沙,找到清华的梅贻琦校长,讲他一路的艰辛。赵教授热泪盈眶而出,然后梅校长也热泪盈眶而出。所以我们能理解,清华是一个有理念的学校。那么我们作为老师,总是给学生提出一些希望,学生其实无论能力大小,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就是一个有理念的孩子。
今天的演讲是从我们高考开始的,所以我们再回到高考上来。我当年高考的时候,1978年,我查了一下数据,我们叫高校毛入学率,它的概念就是说同龄人口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大学里上学。我查了一下1978年,高校毛入学率只有1%,我们国家发展非常快,10%,20%,30%,高校扩招,那么大家知道本来我们国家原来预定20xx年才能达到高校毛入学率40%,结果我们提前达到了,20xx年我们高校毛入学率40%。所以我觉得在座的同学们是很幸运的一代,也就是说想上大学的,差不多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你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但是社会对你们提出的挑战其实也是更多了。比如说知识结构加快了,大家意识到了吗?越是专一的技术,被淘汰的速度越快。
今天结尾我也讲两句,为学和为人,为学要严,严谨求实,严肃认真,严师出高徒。为人要正,正大光明,清政廉明,正人先正己。
爱自己的演讲稿篇7
人们常说,有梦想才能有作为,有行动才能有成功。文学大师林语堂曾经说过:“梦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的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现实。”但想要使“这些梦想变为现实”,行动才是唯一的手段的保证。
我看到过许多名人的故事,他们小时侯都有自己的目标,我也知道,他们把目标分成一小段一小段来实现,最终,达到了梦想的高峰。但是,我始终没有找到梦想,直到今天,我读了《面对自己有梦想才能有作为》这篇文章中的一个故事后,我才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一条小毛虫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慢慢爬行着。它在路上遇到一只蝗虫,蝗虫问它:“你要到哪里去?”毛毛虫边爬边回答:“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大山顶上看见了整个山谷。我喜欢梦中看到的情景,我要把它变为现实。”蝗虫很惊讶地说:“你烧糊涂了?还是脑子进水了?你怎么可能达到那个地方。你只是一条小毛虫耶!对你来说,一块石头就是高山,一个水坑就是无法逾越的障碍。”但小毛虫已经爬远了,根本没有理会蝗虫的话,继续前进。后来,蜘蛛、鼹鼠、青蛙和花朵都以同样的口吻劝小毛虫放弃这个打算。但小毛虫始终坚持向前爬行……终于,小毛虫精疲力尽,用最后的力气建成一个可以休息的小窝蛹,就“死”了,动物们都来瞻仰这它,等到它们第二次来的时候,小毛虫贝壳状的蛹开始破裂,一只美丽的蝴蝶出现了!随着轻风吹拂,美丽的蝴蝶翩翩飞到了大山顶上……
这个美丽的传说,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人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梦想;为了自己的梦想,要付出艰辛和努力。我找到了梦想成为一名记者。我要努力,争取做最好的自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