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家长心得6篇

时间:2024-02-29 作者:dopmitopy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写好心得体会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行为动机和目标,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暑假家长心得6篇,供大家参考。

暑假家长心得6篇

暑假家长心得篇1

在学校的“青年教师大比武”的活动后,学校给我们每个青年教师发了一本书。在这个假期,终于静下心细细地拜读了王晓春《给青年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那真挚、朴实无华的文字所蕴含的如涓涓细流般的教育理念,让我受益匪浅。其中,对于我们这些新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对我启发很大,读后的确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态度。要让自己变得光明一些,试问如果一位教师每天给人一种阴云密布的感觉,对谁都不笑,都是特别严肃的感觉的话,我想别人一定会对你敬而远之。同样的,如果一位老师一直对他的学生非常严肃,一直都是以训导为主,那么这位老师一定与他的学生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他的学生一定对老师不会非常亲近。所以,我们一定要用一颗爱心去面对我们的学生,学会欣赏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并且适时夸奖学生,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才会有动力,而且我们还要适当的宽容我们的学生,毕竟孩子还小,难免会犯些错误,如果有些错误无伤大雅的话,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宽容他们,给他们一些机会,可能他们会因此而敦促自己,从而取得一些进步。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同样需要拥有责任心、上进心,认真努力地对待工作。刚刚开始工作,首先要学会备课。要想备好课,首先我们要熟读课标,还要吃透教材与教参,摸清重难点,根据自己班里的学情并且按照学校的要求写好我们的教案,同时也可向老教师请教批改我们的教案。上课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突出教学重难点,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做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还要注意不要总是提问成绩好的学生,还要提问一些学困生,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刚刚上任,肯定缺乏一些经验,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干工作,一定会得到回报的。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虽然我们都是大学毕业,但是读过的教育理论专业书籍寥寥无几,所以我们要加强教育理论素养,必须要不断学习,多读专业书籍,并且做好笔记,多多听老教师的课,吸收经验,并且还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增强我们的见识,并且吸取经验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做好总结。

?给青年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的确教给我们很多方法,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路上会有很多荆棘,我们只能向前走,至于如何克服道路上的困难,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尝试,自己寻找一些合适的方法。

暑假家长心得篇2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的老师”,我想作为父母的责任就是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

我在小的时候很喜欢阅读,那时没有什么别的玩乐,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我只能用阅读来充实生活。特别是武侠小说和古典名著《红楼梦》,其中金庸、梁羽生等名家的全部作品几乎全部读过,红楼梦中所有诗词都能背诵。现在想一想,这应该就是兴趣的力量。所以,我没有对悠悠的阅读书目强行规定,而是顺应她的心理特点,选好她爱看的书,使她对书产生好感。

营造良好的环境。读书首先要有氛围,有了读书的环境孩子才会有兴趣去读书。为了营造读书的氛围,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我为悠悠买来儿童专用书桌,放到属于她自己的房间。怎样布置,只给一个指导性意见,让悠悠自己去安排和管理。

分享阅读的乐趣,鼓励悠悠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说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和我一起分析讨论,从而加深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学会在阅读中成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的问题,比如怎样对待生活和生命?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面对胆小和烦恼怎么应对等等。这些问题是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的,有时做家长的我们,还真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尤其是面对现在的孩子,她们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法,所以我给悠悠购买了一套《玛蒂娜的故事》全60册,这套图书讲述了一个女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片段,非常符合悠悠的性格和年龄,悠悠非常喜欢,重复的阅读,在书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学会观察和想象力。

阅读的过程,我和悠悠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一起成长,一起丰富自己。

暑假家长心得篇3

“桌椅不变,但桌椅旁的我,在变;教室不变,但教室里的我,在变;爸爸妈妈,感想您的到来——来了解四年级的我,来倾听更加立体的我,来读懂一个正在长大的我!”走进教室,看着黑板上写着的这些字,真心觉得我们的孩子好像都长大了。或许他们在家的时候,还会黏着你,偶尔发点小脾气,但是,在学校的他们,却好像都变的不一样了。

四年级正是由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关键时期,各个科目学习的内容明显增多,难度也加大了,预习,复习所要花的时间也增加了。从老师们的讲话中,发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无论是英语,科学,还是语文,数学,都离不开阅读。孩子们在一天天的成长,他们的接受力和理解能力也在增加,所以在书籍上,也多了很多的选择。课外阅读能够扩展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眼界,可以在书本中看到很多平常看不到的风景。可以的话,我们做为家长,也应该抽出固定的时间,每天和孩子一起看书,一起互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更加可以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让他们更爱阅读!

期间,许老师还给我们看了一个讲座——为自己买单。很多时候,家长会不由自主的帮孩子做很多事,没有给他们一个让他们为自己负责,承担后果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在慢慢的长大,不可能事事顺心,他们会接触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遇到一些挫折,当家长的保护伞不能护住他们的时候,孩子们就要学会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做人遇事,不能只想着自己,要知道为他人考虑。这些东西,在学校是不可能完全理解的,需要我们家长在家的时候,给他一个能够独立思考,身体力行的环境,家长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言传身教,为了让他们成为我们的骄傲,慢慢的对他们放手,给他指引,给他们一个学习的机会,能够面对自己的错误,承担事情的后果,让他们能够为自己买单。

家长会的最后,投影仪上出现了孩子们的身影,老师的别出心裁,孩子的声声感谢,温暖了我们大家。孩子们已经开始长大了,为了让他们能够走的更好,走的更远,做为家长的我们,要更加的知道,什么才是对他们更好的爱,怎样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暑假家长心得篇4

20xx年暑假我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感慨很多,收获也很多。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式非常严峻,呈逐年上升趋势。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花季少年犯罪呢?究其原因,有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的责任。我们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幼儿期,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基期,对人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小学教师身兼重任,千万不可忽视。

我知道了预案不是事后的应急反应,而是事前的主动防范;预案不是放在领导桌上的重头文件,而要深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之中;预案不是空洞的理论性文件,而是实际的、可操作的自控、自护技能。就像警察,警之与前,察之于后。他举了一个实例:

5.12汶川地震时,有一个学校在地震来临时,400多教师,2000多学生整齐有序地集合在操场上。为什么能这样呢?为这个学校预案做得比较好,同时,还经常进行演习。演习是对错误的尝试,也是最好的学习。

我认识到了危机就是平衡的打破,是慢性压力的积累。原以为一些重大的灾难性事件才是危机,原来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危机,危机离我们这么近。人生就是有一个个危机组成的,真的不可思议。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通过培训,我想,以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位专家列举大量伤亡数据,我看到每年中小学生死亡人数十分可观,令人心痛。为我们每个教师敲响了警钟,更改变了过去认为,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干完了不要”的错误看法,提高了对学校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通过培训,明确了学校安全管理的方针那就是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全面提高教师与每位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学校所潜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以及各类重大安全事故教训。在校园醒目的地方张贴悬挂安全教育图片、标语,在楼梯、校门、操场、实验室、厕所、等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或标语。要利用校园板报、壁报、专栏、主题班会、征文、演讲等活动宣传安全知识,在校园形成事事想安全,处处有警示、人人抓安全的浓厚的安全育人氛围。

学校要利用每学期的开学初、放假前的一周和每次大型集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要积极利用演讲、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同时要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络,坚持不懈地把各项安全教育开展下去,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家校合作、明确各自责任,让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现在我们的中小学生几乎全部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家长的宠爱,比较任性,并且唯我独尊。而我们的家长认为一旦将学生送入学校,学生的安全就成了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几乎家长就和学生安全没有什么瓜葛了。而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还为成熟的阶段,有时缺乏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出于逞能、好强等心理弱点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给我们的学校和家长都是一笔重要财富的损失。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但在自己给孩子讲好一些安全知识的同时,还要督促我们的家长也要给孩子负起安全的责任,让他们知道孩子是学校的安全关注体,更是家庭的安全关注体,时刻提醒家长高度重视孩子们的生命安全,进一步明晰未成人在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外出期间的管理责任,切实落实好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教育责任。如果我们家校合作,让教师和家长各自明确自己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意识到这个孩子是我们共同关注的对象,这样我们定会在安全工作上有个好的收获。并要求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与老师、学校共同创造最佳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在今天快活地成长,在明天快乐地飞翔。

3、采取得力措施,严防易发事故的发生

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交通、食物、中毒、火灾等方面。“安全无小事,重在抓落实,常抓是保证,预防最重要。”我们要力争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让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深入人心。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做到长期的警钟长鸣。

总而言之,在学校安全工作中,一定要明白安全无小事,处处是关键,时时要警惕!

暑假家长心得篇5

(1)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学校积极引导,双方共同努力

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仅有自我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我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可是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仅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虽然他不明白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苦,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榜样,使他明白仅有勤奋努力才会梦想成真。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教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仅在学习上有提高,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提高,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营造家庭学习气。

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每一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的教师

儿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能够,你也能够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儿子此刻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我明白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期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4)处罚孩子要适当,积极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记得儿子在小时候,有一次拿家里的钱,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买了许多玩具,我们明白后,让他退回了玩具,并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写字很差,我让他把写错笔画的字重写10遍,结果我们吵打起来,儿子说他已经尽力了,一时难以改变,我向儿子认了错,同时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对的,儿子也认了错,此刻我和儿子有时像朋友一样聊天,其乐无穷。

暑假家长心得篇6

惭愧。在此次与我的孩子关于“家庭教育”的交流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我们这些家长总是在教育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却并没有真正做到以身作则。

就拿我们教育孩子要“尊重别人”来说,我们总是在要求我们的孩子尊重我们,因为我们是家长是长辈就一定要尊重我们,却完全忽视了我们也应该尊重我们的孩子这一点,以致于经常出现的对话情况就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跟大人说话的?大人教你的‘尊重别人’都忘了吗?”“那我的感受呢?我的感受就不重要吗?”“你是小孩子,你就应该听大人的话”。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再回想这些过往的对话,无地自容。我们拿着道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却不拿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样的对话是永远都不可能平等的,不能平等也就不会有正向的沟通和交流,这样的家庭教育又怎么称得上是教育呢?纯粹是君王与奴隶的对话罢了。

幸好我们这次给了孩子和我们家长自己一个正视家庭教育的机会,要不是这一次真正平等相待的交流和沟通,我们的孩子晃眼就长大了,他会因为没有我们给他的正确的方式而影响其一生,他会带着原生家庭的阴影在世界上走一辈子。想想过去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自己都有些后怕,要是不及时改过来的话,那跟我们上一辈的家长给我们的教育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不正是希望自己不要成为自己的父母而生养孩子的吗?最后却重蹈覆辙,又走了父母走过的老路,把孩子教育成一个不快乐的小孩。

通过这一次与孩子关于“家庭教育”的交流,我想我们往后的家庭教育应该会大有改善吧!但习惯是可怕的,我们还真的挺担心,时间长了又走回到老路上去,忽略我们孩子的感受,让他们的心智甚至都无法独立成人。我想我们作为家长的有必要时刻提醒自己,到底是要孩子听我们的话,还是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大人,如果让孩子听我们的话,那太轻松了,轻松到等孩子长大后,什么事情都要我们来操心,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奋斗。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我想还是得把让孩子成人当成我们教育的核心,而不是让孩子听我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