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心得体会精选6篇

时间:2023-01-15 作者:Mute

二、牢记使命。共产党人是人民的队伍,是一切为了服务人民的。群众的挂念和关心是对我们共产党员的荣誉。我们要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意识,服务群众,不忘我们共产党人永远的宗旨和使命。

一、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

通过学习十九大报告,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入,对国家的前途、对党的建设更加充满信心。在这样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面临考验和风险的新时代中,作为一名党员教师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如今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成员活动空间更为广阔,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信息传递速度更加快捷。但腐败滋生的土壤依然没有完全消灭,消极的社会舆论等导致部分党员出现了理想信仰危机,党的威信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所以,我们共产党人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才能更好应对这种新的情况和变化。要加强党性修养,就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坚决加以纠正和制止,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在事关方向、原则的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三、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谱写教育强盛,人民幸福的蓝图

十九大报告用最淳朴的语言为我中华儿女谱写出了一幅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中国在成为教育强国的道路上,不免遇到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创新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鼓励更多优秀的教师到农村中去,让农村中的孩子们享有更加公平,更加充分的教育,使九年义务教育在全社会最大范围内得到普及,让更多受教育者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信息化技术不断高速发展的今天,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祖国的建设献计献策、添砖加瓦,如今中国无论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军事、法制、外交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追求幸福生活将会成为我国主要的社会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整个国家的崇高理想,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奋斗的目标,而教育的强盛则是我们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我们要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高尚的品格净化自己的心灵,争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新型教师,意气奋发,斗志昂扬,实现我们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四、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踏实进取

遵循党的政治路线,恪守党的政治纪律。作为党员教师,我必须放眼未来,用十九大精神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牢记使命,永不懈怠――抓住发展新机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脚踏实地的态度面对本职工作。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开拓创新的态度、永争第一的决心,立足本职、立足实际,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把本职工作做好、做精、做细。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服务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了解学生和家长需求,认真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从自我做起,严格要求,把纪律和原则摆在前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在严格的党性锻炼中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中,坚守廉洁自律,严格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传承和发扬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广大党员要坚决弘扬责任担当意识,遇到问题和矛盾不回避、不掩饰,敢于动真碰硬,对人民负责,以实现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才能真正承担起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应当担负的历史责任,才能承担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自觉自愿追溯“红色之源”,传承“红色力量”。

以“思想自觉”坚定“红色立场”。“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一名合格的党员就是要看是否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强化党员的党性教育,就是要始终把对党忠诚放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位置,广大党员要始终将自己的命运同党的命运紧密相连,要有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发自内心爱党忧党、兴党护党,分清主流和逆流、真理和谬误,自觉维护党的利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对党绝对忠诚,听党话、跟党走。作为新时代党员,必须果断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决拥戴党、拥戴祖国,保持一如既往的正确立场,誓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理想。

以“行动自觉”落实“红色责任”。红色责任就是要落实好、维护好、服务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肩负起守护历史好革命成果的责任大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化为党、为民的革命责任,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奉献、为民分忧。同时要不断紧密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心声、贴近群众,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敢于对党负责、对群众负责,也对自己负责。作为党员,要时刻提醒自我,不负组织、国家、群众的期望和重托,以“知责思为”的态度积极进取,自觉自愿把责任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

回眸党史,感恩今天。

一木舟,一乌蓬,江河浩渺。就在1920_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它如同一个磅礴的巨人,势不可挡!有人形容中国是一条盘踞在东方的巨龙,在这年开始雄雄崛起,势要翱翔九天;有人形容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一旦醒来,世界将为之颤动;但站在历史的肩膀上,中国就是一座巨人的摇篮,用江河为乳,以青山为脉,予以青云之志,注以天穹宏伟,赠以大地宽怀。

百万雄师的长江之歌已经久远,但声威犹存;风吼马嘶的黄河之颂已经过去,但言犹在耳!95年的岁月,一个长寿老人由生到死一生的时间,一个民族由衰而盛的时间,一抹鲜红染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但在这95年中,为革命为国家所奋斗而献出生命的何止95万!是1800万!这是一个何等惊人的数字。

从解放到现在,历史见证了党的伟大,党创造了无数的第一,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第一颗卫星升天,第一枚原子弹腾空……在革命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果敢决定下,1992年书写了春天的故事。20_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还了世界一个不朽的奇迹。20_年的上海世博会再创传奇。

通晓党情,树立新标。

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红军就是抱有这个信念,才走完了艰苦卓绝两万五千里长征。也正因这个信念,才奠定了党腾飞的基础。弹指挥间,沧桑巨变。先辈的躯壳或许已消散,可他们的信念仍被传承下来,但似乎少了几分热情,几分努力,几分理性……对,也对~在华夏大地上近亿的党员,大多是在解放后诞生的,没有经历那几场惨绝人寰的战争,也没有尝试过艰难困苦到一定程度的生活,也没有树立对党的历史感性认知信念。

可……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人,难道不应该多多少少关注一下国家大事和党的新情况吗?难道不应该应用更加实际的奉献精神回报养育自己的这片热土?难道不应该树立起新时代所应有精神面貌吗?莫非要让我们的后代子孙指着竖立在自己国土上的他国国旗骂祖宗!难道不是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的党,闯过岁月长河,历经磨难,始终不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面对如此伟大的党让我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在由“心”照亮的党路上!

坦荡来做人,无悔度人生;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宏图已会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让我们以满怀豪情再创新世纪辉煌!

梦想激扬,初心不忘;继往开来,征程豪迈。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宗旨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活状况显著改善。教育助学、医疗救助、低保兜底、生产就业、住房保障、社会保障、产业脱贫、金融扶贫等惠民政策,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精准脱贫政策的知晓度、满意度和认可度。“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党和政府的每一项工作中得到完美诠释。

当前,全国范围的脱贫攻坚鏖战正酣,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人民至上”的目标是实现全民小康,而小康的标准就是“一个都不能少”。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向贫困发起全面总攻,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昂首进发,确保脱贫奔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满意凝聚了民意,承载着人心向背规律,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兴衰荣辱。党员干部无论身在何地,位居何职,都应牢记自己就是“一面旗帜”,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冲在前面,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里、记在心中。以真抓实干的行动诠释合格党员政治本色,不断锤炼“责”的意识和“担”的能力。在群众有诉求的时候,亮出身份,解决困难;在组织有需要的时候,站到前列,攻坚克难。不断用自己亲力亲为,增强群众的“获得感”,用自己的立言立行,锤炼自己的“胜任力”。

高举时代旗帜 握牢前行“方向盘”

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愈来愈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回首十八大以来的我们党走过的风雨路程,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虽不过是白驹过隙,但细细梳理几年来发生过的无数打动世界、激荡人心的中国故事,不由深深感喟于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把紧命运前行的“方向盘”,始终把人民至上的理念镌刻在心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一直是事关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旗帜引领道路,道路支撑旗帜。只有在旗帜、道路问题上不动摇、不懈怠,才能摸准前行方向的主脉搏,创造伟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共产党人的梦想与实践,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以梦为马,方不负韶华。各级党员干部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真正在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中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始终铸牢“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古人云,“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我们党执政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五年里,人民的获得感就如同“定海神针”,深深地矗立在各级党员干部心中,“日夜思之”。各级党委政府从群众身边的事、关心的事入手,在民生领域投入“真金白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革除痼疾,真正打出了一系列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措。人民的拥护是对这五年成就的最好证明,人民的期待是今后走向未来的最强动力。党员干部必须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镌刻心中,立下“公仆志”,想问题、干事业始终从人民的角度出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以“为民”为志向,真正扛起自身的职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