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延安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11-24 作者:Animai

心得体会是对人际关系、事业发展、学业进步等方面的反思和总结,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定位,更明晰地定义人生的目标,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年延安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年延安心得体会5篇

2023年延安心得体会篇1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党中央、毛主席曾在这里度过了13个春秋,中国革命在这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过去,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总想有一天能亲临延安去瞻仰伟人风采,感受革命老区人民质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6月25-28日,在我局组织开展的“延安精神进机关活动”安排下,我终于有幸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

来到延安,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座座简陋的窑洞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居住过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们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了保持我们党的纯洁和先进性,他们在这里开展了全党整风运动;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封锁和围剿,他们在这里发动了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做到了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们在这里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为革命培养了无数精英人才;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他们在这里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参观了简朴、简陋而珍贵的革命历史展览,使我感受到了我们的党曾经历过的那些峥嵘岁月、艰难险阻;感受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忠诚。

虽然活动时间安排的很紧凑,但是感触颇多,尤其是对延安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的领会。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

正是因为我们党和军队坚持在当时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全党认真实践。

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紧紧团结人民群众,依靠延安广大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支持,最后才取得了延安革命斗争和建设的胜利。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这一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新民主主义论》、《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新的世纪新的阶段,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切实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经典著作要认真读,又要写出新篇章;革命传统要弘扬,又要创新办法。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就叫做坚持解放思想,这也叫做坚持实事求是。

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先辈们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要将它发扬光大。目前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正处于关键期和高峰期,我们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精神吗?当年革命先辈为了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干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今后,我一定会努力弥补自身不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学习上多读书,在工作上多思考,在业务上多钻研,在思想上多追求,要用一个新姿态、新精神、新干劲,为湖北南水北调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延安心得体会篇2

在建党百年纪念日,一起欣赏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游记散文作品,品读作品中所凝结的时代精神,及其迸发出的情感,不禁心潮澎湃。从震撼灵魂的散文作品中,不仅能使我们再一次缅怀革命前辈们的风范,追忆当年的峥嵘岁月,还将给予人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和美的享受。谨以此散文专题,庆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题记

延安,是举世闻名中国革命的圣地,一直一来,那里是我心目中的一块神秘而又令人心驰神往的土地。多少年来,我只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自媒体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总想有朝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巍巍宝塔山的风采,领略“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的豪迈激情,感受到“曾记得延水河边饮战马,宝塔山下把兵练热血沸腾的延安,体验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今天,当我乘机踏上延安这片令人魂牵梦绕的土地时,心中按捺不住地激动,我的思绪,我的心境,都在延安上空飘荡,油然而生的不仅仅是追忆,更是一种激励和开拓。“几回回梦里到延安,双手搂住宝塔山……”

延安的宝塔山不是以险峻或是香火而闻名。但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之间,她却作为红色中国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而闻名世界。

宝塔山又名嘉岭山,在延安市东南,延河西岸,山上之塔,巍然直插蓝天,如一忠诚的卫士守卫着延安古城。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

我的旅行团导游高女士说:延安古名肤施,是西北的边塞重镇。宋代韩落、范仲淹曾在此镇守。宝塔山为历代守将必去之处.宝塔建于唐代(一说明代),塔高44米,9级,为八角形砖塔。塔内有阶梯,可登塔顶。山上还有范公井、摘星楼、东岳庙、嘉岭书院、烽火台等古迹。明延安知府顾延寿有诗曰:“嘉岭叠叠椅晴空,景色都归西照中。塔影例分深树绿,花枝低映碧流红。幽僧栖迹烟霞坞,野鸟飞归锦绣从。”塔底层两个拱门门额上还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字样。塔旁还有钟一口,明崇祯年间铸造,击之声彻全城。党中央在延安时,曾以此报时报警。

宝塔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题刻的“嘉岭山”隶书最著名,还有“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

进入延安市区,巍巍的宝塔山就映入我们眼帘了,她确实不高,也就两三百米吧,但是陡峭得很,爬上去的人都得弯着腰,小心翼翼。一座不是很高的9层宝塔映入我们的眼帘,传说是范仲淹时代抵御外敌侵略而建造的,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岁月的斑驳,她仍然象母亲一样俯视着依偎在她怀里的延安大地。她见证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大生产,见证了毛主席渡过黄河,解放全中国,更加目睹了新时代的延安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繁荣昌盛,人民幸福。我仰望着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风霜和战火考验后依旧如此气宇昂扬的宝塔,我思绪万千,这是延安的象征,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象征,是中国革命的象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骄傲!

我们乘中巴车来到山上,凭栏俯视,延安城廓尽收眼底,蜿蜒的延河泛着洁白的光亮清晰可见。远眺,层层叠叠的山峦延伸到远方,将革命的火种撒播到全国的各个角落。塔后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都是各个单位瞻仰宝塔山后栽下的,我们没有带树种,但也在宝塔下重温了我们当年入党时的誓词,在这样一片红色的地方,我们的心和当年一样的激动和澎湃。后来,我照了一张站在塔前的照片,让我的笑容留在延安这个标志性的建筑前,让我与延安永久地站在一起。

潺潺的延河水是清澈的,是圣水。趟佯延河边,抚今追昔,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引起我许多的遐想,当年清凉山下围聚了八千中华优秀儿女组成了“抗日军政大学”,游泳健儿一个个扎入河水中,河面激起的水花和岸边的掌声交织响起,女战士们也加入其间,河边“沙场秋点兵”般地排起了三千辆纺车齐搞生产的……当年青年人来延安投身革命是喝着延河水、吃着小米饭成长起来的。当他们壮实了身板和脚板后,毅然奔赴抗日前线,杀敌立功,革命的青春在祖国大地洒下热血。

走进今日延河清澈逶迤,两岸的格桑花、孔雀草花、千屈菜花等竞相绽放。芦苇下、荷叶旁,清澈的河水随着蛙声缓缓流淌,云端流下的风儿紧贴着水面,轻轻梳理着河边的翠柳。蝉儿唱起快乐的歌。游客不时蹲在花丛中留影。瓦蓝的天空下,远处的宝塔山巍峨耸立。市民们正在这里锻炼、散步。延河比解放前更美丽,河道非常宽阔,海滨之路很畅通,跨河之桥从远处看比以前更凝重沉稳,河四周还扩建了环河道路,河上架起了立交。现在这里全是花花草草,景色宜人很惬意。今日延河成为革命圣地更加靓丽的风景线。我们争抢着在延河边留影,把一颗颗赤诚的心融入“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的诗句中。

窑洞作为延安老百姓的常见的一种民居方式,也因为其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意义地载进了史册。窑洞,半圆形的拱门,正方形的窗棂,对看惯了朴实厚拙下面是长方形上面是三角形的北方民居的我们以很大的兴趣。

我们先后走进了杨家岭和枣园,杨家岭群岭逶迤,山河壮丽,高树参天,空碧云逸,仰望半山坡上的土窑静默、肃然清静。每间窑洞上的“某某同志故居”还是告诉我们:中国曾经的天翻地覆从这里发起。

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北三千米处。午后的杨家岭天高云淡,洒满阳光。依山而建的一排窑洞上分别挂着毛泽东等当年领袖们的旧居字牌,清晰亮眼。在窑洞南方是高大的白杨和葱绿的灌木,远方是丛山峻岭。中共中央在此继续领导抗日战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领导解放战争。这里修建了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楼及百余孔窑洞、百余间房屋。

1942年5月在这里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在此讲座并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里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及中央各机关旧址等。1943年1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此迁往枣园,中央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部门仍留驻这里,直到1947年3月撤离延安。

阳光下,川流不息的人流,密密麻麻,包围着风景如画的杨家岭,人们每到一处,都怀了无限的敬意,凝神静思,拍照留影。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全体人员合影的照片前,我久久伫立,那一刻,阳光斜斜映了下来,柔软的光把杨家岭的一切都泊上了一层圣洁的光环。我也随着人流,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那样闲散的时光,一大片叫做感染的东西轻轻砸进心窝,扭头去看毛主席种过的菜地,与江青住过的窑洞,拿着相机,拍下窑洞前的小石桌、主席开垦的土地,还有,雄伟依旧的小礼堂,并在所到之处,留下自己的身影。也许,在将永恒的历史定格在自己生命里时,留给人们的,除了珍贵,便是肃然起敬了。

在杨家岭,当我走进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伟人的窑洞时,我都不敢相信,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竟然是在这样的破旧的桌子上、在昏黄的煤油灯下,领导了翻天覆地、波澜壮阔的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此时,我想起了诗人艾青的那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杨家岭故居前,有一棵高高的老槐树,围着有一个约一米见方的小石桌坐在毛主席旧居旁的几个小石墩,望着那一片辣椒地,我深感万千!就是在这里勾画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就是在这里酝酿中国革命磅礴的力量;就是在这里运筹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就是在这里毛主席在1946年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我们端详着这些文物,耳边仿佛又响起了一个操着湖南口音侃侃而谈的声音。“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句话像毛主席亲手栽种的辣椒一样,那样犀利!传遍世界至今回响全球。身临其境的我深刻感受到了领袖高瞻远瞩、淡定自信的气派与力量,让我沉浸在无限的敬仰与崇敬之中。我用相机记录那张普通的的小石桌和那排普通的土窑洞,期望那一切都会深刻在我的心里。

枣园,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园内杏树、樱桃挂满了果实。枣园革命旧址在延安城西北七点五千米处。1940年中央机关在此兴房屋、窑洞。1943年,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等先后迁居枣园,这里成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毛泽东旧居在枣园东北半山坡,与张闻天、朱德旧居左右为邻,是一排五孔石窑洞。1945年8月,毛泽东由这里赴重庆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枣园还有周恩来旧居、刘少奇旧居、任弼时旧居、彭德怀旧居,书记处小礼堂旧址及社会部、作战研究室和机要室旧址等。中共中央书记处于1947年3月撤离延安枣园。

踏在枣园绿如铺毯的草地上,心,宁静而安祥。漫步在领袖曾经走过的路上,凉风徐来,抱满怀泥土香。流连在中央书记处会议室、作战研究室、休息室和机要办公室的周围,一颗颗绿莹莹的枣树像是抹上了菜油似的,苍翠欲滴,让人禁不住喜欢。往里行,绿荫深处,便是那一排排,一座座带了围院的土窑洞了。

在枣园,园内有尊题为“走向胜利”的高大铜像,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同志携手同行,向前迈进。人们纷纷驻足,合影留念,感悟伟人的豪迈情怀。

枣园门口,一条小路在枣树的遮蔽下,安静、不动声。

杨家岭、枣园的土窑洞陈设如故,但每件物品都闪烁着革命的光芒。

在毛主席的窑洞故居里,我们只看到了狭小的居室,简陋的客厅,一张床,一张办公桌,是毛主席在窑洞的全部家当,而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写出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可以说窑洞里点燃了油灯,催生了黎明,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指明了斗争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周恩来同志的窑洞是最特别的,只有两间半,导游高女士告诉我们:由于当时工作的关系,恩来同志总在延安和重庆之间奔波,周恩来主动向组织提出居住时间短,只要小屋子,将大窑洞让给家人较多的王稼祥同志。这是何等的革命无私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一心为民,心怀天下的延安精神,也是时至今日我们学习的中心所在。

在枣园主席故居前的绿树下。一群中年外国青年男女,穿了当年的军装,正在摆着向前进的姿势拍照。

枣园、中央大礼堂等革命遗址。当年,毛泽东在这里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西山脚下广场上举行的张思德追悼会以及与延安军民一同卷起裤袖垦荒种田和挖掘水渠的情景,仿佛再次浮现在我们眼前。

漫步杨家岭、枣园、王家坪,与我记忆中的感觉一样亲切,这些窑洞,依次住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高层领导。凝视这些曾经是一代伟人工作和居住过的窑洞、木门,半开的花格子窗户,简陋的床,简单的家具,主席坐过的藤椅,那盏主席用过的小油灯。仿佛将我们带入那往昔的峥嵘岁月,看到那些土窑的灯光彻夜不息,主席在窑洞里奋笔疾书、周恩来与士兵一起比赛纺线、朱老总抡锄开荒种地……。可以说,延安的每一处旧址,都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每一张图片,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

有这样一幅图画让人印象深刻:1941年6月,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访问延安,毛主席仅用豆角、西红柿和邻居养的鸡招待了他。陈嘉庚看了看饭菜,想起了重庆蒋介石800银元的大宴,意味深长地对毛泽东说:“得天下者,共产党也!”

导游高女士还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47年4月,当胡宗南的部队占领延安后,蒋介石到了毛泽东等人的窑洞,当他看了那简陋的陈设,发出了感慨,国民党失败了!……安静的小院,朴素的窑洞,一张床、一张桌、一盏油灯、一把椅子,还有那用过的纺线车、旧毛毯、带补丁的粗布衣……这是当年先辈们清贫生活的真实写照。身临其境,当年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让我明白了艰苦奋斗的含义,明白了理想信仰的力量。追今抚昔,感慨万千。此时,革命先烈方志敏的那句名言回荡在我的耳边:“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最后我们参覌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广场中央耸立着毛泽东主席的巨幅塑像。纪念馆内,以图片、文物、雕塑、文字和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13年的战斗历程。

当我漫步于展厅时,那一件件简朴的甚至简陋的珍贵历史遗物,仿佛无声的历史,向我们倾诉着它们曾经经历过的峥嵘岁月,它们所折射出的,就是一种被称作延安精神的中华民族最伟大、最可歌可泣的精神财富。通过参覌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从1935年到达陕北,到转战西柏坡之间的主要经历。

在里可以看到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为革命胜利所献出的一切。也使我由衷感到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在这里,让我更深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无私奉献、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深刻内涵。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如今,白羊肚手巾红腰带在年轻一代已经不多见,现代化的气息随处可见。在博物馆,当我们即将抽身而去的时候,广播里传来了大家十分熟悉的陕北民歌《十送红军》,仿佛把我也溶进了黄土高坡的一道道山梁中。那悠扬的旋律如歌似颂;嘹亮的歌声如泣如诉……。和延安的朋友相处时间很短,但我也感受到与延安人真正相交,处处受到照顾、体谅、和无私无忌地帮助。我充分理解到延安人为什么能在解放战争期间,舍生忘死倾其所有地支援和拥戴转战陕北中央红军的那种忠诚厚道、无私无畏精神所在……。

宝塔山上,我们重温了入党的誓词;延河边,我们追寻过当年领导人的足迹;窑洞里,我们瞻仰了党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斗争情况,为我党我军在当时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心怀天下、一心为民的伟大精神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前仆后继、不懈努力的伟大业绩。真正的走进延安,你才能理解和体会延安精神的伟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是对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最简洁、最准确、最本质的表述。

枣园依在,杨家岭犹存,离开延安的时候,更多的是不舍,禁不住频频回眸。那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景观的窑洞,那些美丽的糊着白纸的格子窗户,窑洞门前挂着的果蔬,还有那象征着革命圣地的宝塔,都似有一种情怀在牵扯着我,让我的心里蓄满一种敬仰的情绪。

靠在机舱窗边,轻轻呼吸,飞过滚滚的延河上空,身后的延安越来越远了,西斜的阳光将宝塔山浸染得缭绕着一层淡淡的雾光,远远看去,显得庄严肃穆,延安的圣洁如清新的晨曦,映在机身和我的身上,印在脑海里,将思念拉得长长的,拉进记忆深处。抹不去的,是对延安深深的敬意,是延安的窑洞和枣园的绿。

2023年延安心得体会篇3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度过了13个春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玉汝于成,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这里,中国革命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10月9日-13日,在市委组织部和党校的统一组织下,我市第11期中青年后备干部40余人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党性学习教育活动。这是一次典型的实景党课,也是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我作为其中一员,事隔十年再次来到延安接受教育,心中无比激动,亲切感油然而生。学习期间,我怀着敬仰之情,参观了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北局革命纪念馆、枣园、王家坪、杨家岭革命旧址以及张思德烈士纪念广场,前往梁家河、南泥湾进行体验、观看了实景教育课《延安保育院》和《延安保卫战》,学唱了陕北革命歌曲。学习教育活动安排得非常紧凑而丰富,可以说有内容、有党性、有趣味、有意义,令我感触颇多,尤其对延安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和体会。

在延安的第一堂专题教学课上,延安市委讲师团团长安振华教授就掷地有声地对学员们讲:“来延安,就是补足精神之钙”。我把这句话重重地写在了《学员手册》上,以此来更好地感悟和体会延安精神的伟大之处。延安精神的实质内容就是四句话,即: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乃延安精神之魂,必须抓住这个灵魂。

长征胜利会师后,我党坚定的共产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延安时期,虽然生活那么艰苦,环境那么恶劣,但为什么那么多仁人志士、热血青年都要从四面八方奔向延安?为什么革命者和人民群众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这就是一种无比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支撑着他们。即使掉脑袋,也对革命充满信心,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鼓舞下,革命者和人民大众有了更加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方向感,有了更加饱满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正能量。正如毛泽东乐观地说,“东方不亮西方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延安时期出现的“十没有”也是对理想信念和精神境界的诠释。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红军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懂得“信念比黄金更重要”和“革命理想大于天”的道理。今天,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依然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每一位党员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有效的党性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思想阵地,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四个意识,站稳政治立场,时刻保持旺盛斗志,始终做到讲政治、有方向。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乃延安精神之髓,必须汲取这个精髓。

延安时期,我党就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更好地解放思想。当我站在杨家岭党的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横幅,内容是“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党的七大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会,并经过了延安整风运动,我党的思想达到空前的团结,在全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其本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这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同时,还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正是这样的思想路线和作风一直引领着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不断发展、不断前进,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和推动改革开放提供了政治保障。在今天这个新时代,我们只有汲取这个精髓,才能进一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勇于变革,永不僵化。也只有解放思想创新、实事求是创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和优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乃延安精神之本质,必须不忘这个初心。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乃延安精神之标志,必须保持这个优良作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整理的5篇《干部赴延安学习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2023年延安心得体会篇4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田学峰

2011年6月4日早晨坐上开往延安的大巴,正是开始了延安红色之旅。延安,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这是一次文明之旅,寻根之旅,更是一次团队精神之旅。几天下来,感慨多多,收获多多!

第一站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按历史顺序分列11个单元,400多米长的展览大厅,以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展览主要介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同时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和陕西地区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下一站到达杨家岭和枣园。放眼望去,环境不错,现在也不容易找这么大的原生态庄园,盖的小楼也挺别致的,飞机楼;窑

洞确实很朴素,设施也很简陋,门前的石桌和石凳给人一种休闲氛围,伟大理想是从石凳上人的交谈中形成的。就是在这里,在这种环境中,我们的先驱为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中枢和心脏供给了不尽的能量和血液。十三载春秋南瓜汤、小米饭使一代天之骄子挥斥方酋,使一个个民族精英驰骋疆场。山还是那样的山,土还是那样的黄,干旱还是一样。可延安啊,这儿的沟沟梁梁,处处闪耀着耀眼的灵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延安啊,正因为它承载着民族精神的魂魄,汲取了一代伟人们的精灵,才使它在新世纪插上了奋进腾飞的翅膀,有了今天花果飘香,石油翻浪,乌金滚滚,人流熙熙的繁荣景象。我被延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淳朴的民风而感染。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用他们的普通,成就了这一方不普通的圣地;看到当地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心中顿时肃然起敬,延安是民族精神的浓缩和凝聚,是近代中华民族腾飞的伊始,在延安,你总能感到延安人民的那一股浓浓的淳朴之风洋溢在你的身旁,安塞腰鼓、信天游,似乎我们民族的灵气就聚集在它的上空,充斥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使你震撼,使你感慨。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根源,在延安我们真真切切体验到了我们民族的精髓所在。

第三站是具有革命圣地之称的宝塔山。它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上视野开阔,林木茂盛,山林空气清新,凉爽宜人,宝塔建于唐代,高4

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接着我们去了南泥湾。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现在,南泥湾供游人参观的有当年开垦的大片梯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毛泽东同志视察南泥湾时的旧居、九龙泉和烈士纪念碑。

汽车行驶在寸草不生的黄土地上,窗外蜿蜒曲折的沟壑、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坡,经过几个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抵达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黄河壶口。我们去的时候正是黄河水落差最大的时候,壶口瀑布水势汹涌,涛声震天,景

色壮丽,是黄河最壮观的一段,也是国内外罕见的瀑布奇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句,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不观壶口大瀑布,难识黄河真面目,壶口瀑布这颗黄河上的璀灿明珠,正以它巨龙般的姿态奔腾、咆哮着。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在改革开放了,一些西方传过来的不好的思想开始泛滥,什么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等。

延安之行归来,我一直沉浸在此次出行几天的所带给我的震撼当中,震撼之余,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感觉到很饥渴,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要学习一些新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另外,我对“延安精神”深有感触。我开始思考,这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为我们的今天,产生点什么影响,又能够为我们的明天,带来些什么鼓励?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

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实在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看到这一点,我马上联想到了我们日照公路“心在路上、路在心里”的理念。要有一颗真诚服务的心,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理念与“延安精神”不谋而合。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而我们的日照公路,没有创新,就会停滞不前,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伴随全国公路的发展,我们需要在新形势下以新的眼光学习延安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我们的日照公路走上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我党的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好的传统要弘扬,同时也要创造新办法。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才叫作坚持解放思想,这才叫作坚持实事求是。说起来道理每个人都懂,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有几个?我们都需要加强这一方面的学习。每一天的工作,踏踏实实完成,每一次的成功和失败,好好总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放手去干,努力进取,这是我们成功的保障。

在这次旅程之前,我对陕北老区的认识非常片面,甚至可以说是浅薄。可在实实在在的延安之行后,却使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孤陋寡闻,这一次的红色之行,使我对延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感悟。当然,一种精神的提倡和发扬,最根本、最主要的还在于实践。我们的国家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延安精神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每一个人在通过学习之后不断赋予了延安精神以新的时代内容。

2023年延安心得体会篇5

延安,是一个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也就是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万代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

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野艰苦奋斗了13个春秋,他们以坚定不移的崇高信念和勇于开拓的创业实践,使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武装斗争的统帅部,并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人民解放的血与火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业绩,培育和铸造造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奋进之魂——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坚强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要“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倡导:“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江泽民指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胡锦涛强调:“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

延安精神,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在陕北延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与生活作风的精华和结晶。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形成的。它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传统,集其大成,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之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新中国成立之后,它又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得到不断深化。延安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看完《延安精神》后,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让我对延安精神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令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在这里,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的伟大。

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冲破反动派的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同时也引起了我对如何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深入思考。我深切感悟,延安精神确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今天的时代虽然已不同于几十年前的战争年代,但延安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通过党课的教育下,如何尽快转变角色,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在接近中国共产党组织之前,我将如何提高自己,如何使思想觉悟提升懂啊另一个境界,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新的考验。就在我迷茫、彷徨之际,延安之行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我将认真践行延安精神,努力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存之于心、见之于行。具体来说:

(一)坚定信念,端正态度。信念是方向,方向正,航向就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自觉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性质和宗旨,服从和服务于为人民的事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不为风险所惧。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要端正态度,谦虚谨慎,不以监督者自居,既要坚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也要注意优化服务。

(二)加强学习,努力工作。通过看书学习之后,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的重要性。虽说平时自己也在学习,但现在看来学的不系统,不连续,缺乏整体规划和明确目标。今后,我会进一步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多读书,读好书,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日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仅要学习业务知识,还要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素养和水平。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向办里的领导同事们学习,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世、业务技能、敬业精神。此外,还要善于向被监督单位学习。

(三)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工作中,不能仅局限于按部就班的完成,要结合本职工作,积极、主动的思考,善于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加强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能。看完《延安精神》,让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升华了思想,

增强了党性,磨练了意志。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和发扬新时代的延安精神,就一定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我也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把延安精神化作奉献国家财政监督的工作激情和对党的事业更加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严格要求自己,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