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青年大学生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6-05 作者:Youaremine

生活在精神文明建设繁荣的当下,很多人都养成了记录心得体会的习惯,如果你准备要写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那么你一定要经过认真地思考,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观看青年大学生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观看青年大学生心得体会7篇

观看青年大学生心得体会篇1

一要强健体魄。毛泽东同志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从科学角度来看,不难理解,因为就个人成长的规律而言,健康的身体是基础,体魄的强健程度直接决定了人生的长度和生命的高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难道我们还要把时间浪费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的各类“游戏”等低级趣味的娱乐上么,难道不应该迈开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么,难道不应该加入健康运动的大团体、强健体魄,夯实身体基础,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么?

二要充实大脑。没有任何人是生而知之的,毛泽东同志的伟大也决不是天生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他从17岁走出韶山开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从他的诗词和文章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他的学识积累之深厚,也正是有了这些理论基础,才有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等毛泽东思想的孕育。然而,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毛泽东当初学习时的环境是什么,那是国破山河碎、人命贱如土,而今天的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强大的祖国,有和平的环境,有学习所必需的必要条件,但是你认真学习了么,你难道还有理由不认真学习么?

三要付诸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理念或想法。从秋收起义上井冈到瑞金建红都,再到长征至延安,直至建国,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革命先辈用实践诠释了什么是真知。因为敢于实践、善于实践,也才有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有了“实事求是”的毛泽东思想的诞生。今天的我们,已经有前辈指好了方向,难道还有理由不甩开膀子,用实际行动校验所学所悟是否是真知么?

我们深信,具有光荣传统的中国青年一定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以青春活力和满腔热血,用奋斗的青春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留下美丽的剪影。“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永远是五四运动不变的口号与灵魂。她不仅是当时学生们的大无畏精神,更是我们不变的情怀,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则是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让身体里流淌的血液迸发出无限的激情!

观看青年大学生心得体会篇2

疫情突如其来,恐惧不安笼罩。疫情面前,我们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人人担当负责,“请战”和“坚守”的故事不断上演,所有的负重前行,只为守护更多人的岁月静好。

逆行而上,医者仁心“悬壶济世,扶危渡厄”。当疫情开始肆虐,有一群人逆行而上,向着“风暴中心”坚毅笃行,无惧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冲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他们就是广大的医务人员。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再战病毒;医生为争分夺秒救人,穿纸尿裤上场;身患顽疾的张定宇院长毅然战斗在抗疫最前线;一张张“口罩压痕”的脸……医者仁心,大爱无疆,他们用自己的坚定信念和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他们是患者眼中的暖阳,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希望。

使命担当,党员“挺身而出,靠前战斗”。入党誓言萦绕在心,危难时刻党员没有任何胆怯、退缩的余地,召必回、战必胜,此时党员是战“疫”的“战斗员”“指挥员”。“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疫情不退我不退”……党员干部压实防疫责任,坐镇一线,靠前战斗;普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呼百应,靠前战“疫”;老党员不忘本色,出力出物,应援抗疫前线。初心在怀,使命在肩,实现和守护群众“岁月静好”是每一位党员的使命,驱退疫情是当下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默默前行,基层工作者“不舍昼夜,勠力战squo;疫squo;”。他们是群众“最贴心”的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城市安全稳定的第一线。基层工作者没有经过任何专业的医护知识培训,但当疫情爆发,他们第一时间放弃休假、勇敢逆行,确认居民信息、宣传防疫知识、密切跟踪问询……他们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却活跃在最前线。不管是“硬核喊话”,还是“温柔劝返”,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舍小家,顾大家”的中国精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守护一方居民的健康安宁。

春已至,花将开。坚定决心,筑牢抗疫防线,中华民族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观看青年大学生心得体会篇3

“庚子鼠年,却不一般,疫情来袭,全民抗战。”2020年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之际,却因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显得格外的壮烈,武汉“封城”,医护人员“请战出征”,全民“戒备”,不断攀升的确诊数字与,时时刻刻都牵动着亿万华夏儿女的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疫情,除了对疫情的关心与关注,无数的人都发出这样的疑问,我能做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才能为抗击疫情出把力。其实不论是“在家宅”用微小力量抗击疫情,还是“不传谣”用自信凝聚前行合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抗击疫情的“急先锋”。

把最紧缺物资给最需要的人。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戴口罩”是防护的第一关。然而,即便是口罩生产企业放弃春节休假,马不停蹄保供应。口罩、消毒液等防护医疗设施设备仍然短缺。那么,就请我们能不外出的尽量不外出,整合购买生活必需品,尽量减少外出,把有限的口罩集中供给医护人员,供给为保障我们正常生产生活,仍奋战在第一线的“战士们”,因为他们比我们更需要,是他们在帮我们“过关”,更需要防护。

把关怀送给最需要善待的人。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请善待因为春节或者其他原因回乡的武汉人。或许他们正在焦虑地自我隔离,或许他们正在饱受疾病的煎熬,作为家乡人,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才是他们最后的依靠。与他们保持安全的隔离,但不是嫌弃或谩骂;让他们及时登记预防,但不是人肉搜索,公开他人隐私;面对病毒,他们也不过是受害者,让我们始终满怀真善美,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把爱心献给最需要帮助的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历来都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不论是抗震救灾时的“爱心善款”,还是危难时刻的“特殊党费”,让我们共同伸出援手,奉献爱心,让一笔笔善款,一点点心意,汇集成抗击疫情的“滚滚暖流”,构建起抗击疫情“钢铁长城”。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党员干部义不容辞,广大群众更要紧紧跟上,让我们携手同心,众志成城,用信心构建起抗击疫情的“长效疫苗”,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让爱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迎战疫情,胜利必将也一定属于我们!

观看青年大学生心得体会篇4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要做到站得起来,顶得上来,扛得起来,面对战“疫”无畏无惧,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疫”战到底。

战“疫”场上,我们“无畏无惧”,当好一名“排头兵”。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在防疫战危急险要之时、在人民群众最需要我们之时,总有一些身影“逆行而上”,把危险挡在前面,把责任扛在肩头,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畏担当,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就要敢于叫响“让我来”,身先士卒、迎难而上,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真正在危难险急关头站得出来、豁得出去,成为抗“疫”的“排头兵”,打胜仗的“急先锋”。怀揣“我是党员我先上”的使命担当、“哪里需要我就上”的大局意识、“令必行战必胜”的壮志决心,展现出有责任、敢担当、讲奉献的干部风采,在战“疫”一线淬炼成钢。

战“疫”场上,我们“无畏无惧”,当好一名“守护人”。党旗飘扬,是无数共产党员信念的凝聚;党徽闪耀,如燎原的星星之火,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疫情面前,必须把保障群众的利益、保护群众健康和满足群众需求摆在首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无私无畏的精神担当起宣传、摸排、安抚等各项工作,落实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各项举措。要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做好群众工作,切实稳定群众情绪、增强团结带领群众打赢疫情阻击战的信心,用身躯护得身后一片“净土”,用行动汇聚成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力量,筑成守护的“长城”,成为广大群众可以依赖的“暖心人”。

战“疫”,我们无畏无惧,坚定信心、奋力作为、共克时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好群众的“主心骨”,成为战“疫”的“尖刀兵”,用忠诚与担当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让党旗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高高飘扬!

观看青年大学生心得体会篇5

1919年5月4日,这是一个注定要被历史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历史的天空划出一道磅礴的光束,劈开了黑暗的夜幕,为20世纪的中国照亮了通往光明道路的第一步。先辈们用他们无悔的青春,谱写了一曲壮烈的乐章,唱出了青年一代的希望和方向。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散文《少年中国说》上这么说过“少年智则国治,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梁启超先生说的好!国家的未来靠年轻的一代,年轻人永远是最敏锐,最勇敢的!

90年前的今天,一批具有强烈爱国心的热血青年,高举科学和民主的伟大旗帜。向黑暗的旧制度,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揭开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开创了中国历史变革的新纪元。为苦难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开辟了一条胜利的道路。

听,历史的车轮在不断的前行,那是一代代中国青年在锲而不舍地传承五四运动的精神。时间回到1919,当那时的北京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竟准备在丧权辱国的合约上签字时,是当时那一代敢于发出声音的青年们喊出了惊天动地的“还我青岛”,之后在一大批青年舍弃生命的情况下换回了北京政府代表没有出现在签字的现场。在后来的运动中,在五四青年们影响下,当时的工人逐渐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很多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以及资产阶级也逐渐的走上了反对帝国主义运动;时间来到1921,这个时间一听更让人振奋,因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而其中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人员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五四运动中的得力青年,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逐渐走向光明;如今,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各行各业里,在我们奋勇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里,在我们迈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道上,当代青年也正为此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变得强大,那是我们要为实现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历经的痕迹。重温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我们就必须要深刻探讨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当今的时代价值,我们必须要吸吮五四运动的精神,如今,我们正在奋力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还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我们就必须从优秀的历史中汲取奋力前行的力量,这样,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才会走得更加坚定,我们的步履才会更加铿锵、我们的所为才会更加勇毅笃行。

想,当代青年应该坚定笃行五四运动之道,让五四精神在新一代青年身上发挥助推伟大新时代的革命之志。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我们这一代青年必定要有所作为。和1919那个时代的青年相比,我们身处不同时代,但每一代青年都有每一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也就有了不一样的历史赋予的任务,把身子实践于自身时代的发展大局中,去发挥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先锋作用,伟大的新时代必将能够得以成为现实。

观看青年大学生心得体会篇6

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突如其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在其中,也有许多身处抗疫一线的战士们的感人故事和事迹。

今天,我上的这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我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中国力量,什么是中国速度。这次疫情万分凶险。但是,我看到的无论是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为抗疫默默奉献的平凡人,都没有退缩。这次战疫,让我再一次看到了团结的力量。

当我们都宅在家里不出门时,是白衣天使们毅然前行,冲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冒着极大被感染的风险,去为那些患者进行救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帮你负重前行。也正是这些抗击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换来了我们的平安和幸福。

这一堂课,不仅让我受益匪浅,还让我感慨万千。我知道了我们青年学子要一心向党和人民奋战新时代;还知道了,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的朴素道理。每一个平民英雄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无私付出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要勉励自己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才会散发出不平凡的光芒。

我们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终生使命,所以我们要发奋读书。

观看青年大学生心得体会篇7

这个春天,一场疫情,将许多人的生命无情夺去,让一个个幸福的家庭失去“团圆”。然而,所有的担子,都留给了白衣天使们扛。汗水浸透了他们厚重的防护服,弄湿了他们那双大而慈爱的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83岁高龄的终南山爷爷。

2003年非典,是他的一句“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给了人定心的力量。2020年新冠肺炎,一马当先奔赴武汉,在一线与疫情“抗争”。为了救助更多的病人,他已经因为工作原因明显沧桑了许多。在非典最严重的时刻,他连续工作30个小时之后病倒。情况大致好转后,他立刻回到医院,继续战斗。他不为什么,只为救人,他把苦留给自己,把健康送给了病人。

我看过这样一段视频——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的采访。他十分相信武汉,眼含泪光,哽咽地说:“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虽然很短,但蕴含的,却是钟南山院士对武汉信任,是他的正直。短短几句,都充满风骨和力量。

他出生于医学世家,从小被父亲的医学态度所影响,在母亲与父亲的教导下,他变得诚信,敢于奉献。他说过一句话:“一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东西,那他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钟南山院士对于病人而言,是恩人;而对于国家而言,他是英雄,独一无二的英雄。他的妙手仁心,让所有人都愿意相信他。

抗战在一线,说不害怕都是假的,说愿意,都是真的,勇气,毅力,仁心,钟南山院士都拥有。他是医学界的战士,是病人的天使,是国的英雄。他是英雄,为国抗疫的英雄,两次抗疫,他都付出了巨大的力量。

他就是他,独一无二的他,妙手仁心的他。一个不同于士兵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