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长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5-23 作者:tddiction

在写体会时大家都明白了重要的意义,对写心得体会这件事来说,首先要学会认真梳理个人的内心感受,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对家长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对家长心得体会5篇

对家长心得体会篇1

有人说:“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我很赞同这个观点。那么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我认为家长不仅仅要有良好的育儿心态,更要讲究育儿方法。下面我来谈谈自己教育儿子的心得体会:

1、作为家长,首先要调整好心态,要清楚懂得自己的孩子性格特点与优缺点。应对孩子教育我们应当有稳定的情绪,健康的情感。哪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不等于纵容,做父母的必须不要事事顺着孩子,要学会怎样拒绝孩子,要让他明白,你为什么要拒绝他,你的拒绝理由是什么要让他明白有时对他的拒绝也是对他的一种爱,人生漫长的路上不必须都会事事如意,就算不如意,他也懂得怎样做。

2、要重视品德教育。做父母的要想清楚自己想要把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家长就应明白“先学做人,后成才”的道理。只有一个品行优良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尊敬。所以我们比较重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常把理想、信念和爱心做为主要教育目标,由始至终贯穿在孩子的教育中。

3、我们应当多与孩子沟通,认真倾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一般我还是挺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我称之为闲聊。例如:你这天在学校、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开心与不开心的。但是闲聊并不是唠叨,我们如果能把唠叨化为闲聊,同时给以孩子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无论孩子的优点多么微小,我们都应给予肯定与表扬,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十分有益的。当然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对孩子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家庭和睦能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用心的人生态度,让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长。

4、注意开拓思维,要求全面发展。孩子的兴趣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经常变换的。要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合理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开拓思维,让他尽量多学一些知识。同时家长也应顺应孩子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及时补充和吸收各方面的知识,以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我认为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即家长要多参与孩子的活动。

5、多鼓励,少训斥。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她“笨”“不乖”“没出息”等之类的话。因为此刻的小孩自尊心都很强,这样你的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受到伤害的。其实当你责备她不争气的时候,你能够蹲下身子用鼓励的口吻,鼓励他。

6、寓教育于实践中。要多给孩子以练习的机会,而不要直接加以指责。比如说常让孩子去买盐、香皂之类的东西。开始,孩子可能会算错帐,这时我们不要责备他,然后再让他去买一次回来。几次之后,孩子再买东西时一般会很少再出错。这种不责备孩子的失败,而是想办法让孩子反复练习、实践、体验的方法,总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就应操之过急,而就应思考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给以孩子更多的耐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对家长心得体会篇2

很多家长可能一直忽视了这一点,总觉得这在幼儿园阶段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对于迟到的孩子来说,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还会因为晚睡晚起、作息时间不规律而直接影响到孩子一天的生活。另外,自家孩子的迟到也会打断并干扰到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

如果您是不习惯按时接孩子离园的家长,那么请仔细想一下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师早上七点三十分上班(保育老师上班要更早),晚上五点半或六点下班,中午要看着孩子们午睡,孩子睡着之后,老师还要进行一些环境布置和案头上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是中午时间所无法完成的。所以,如果你能够按时把孩子接走,老师或许就能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不少工作,然后按时下班,多一点时间与自己的亲人和孩子相聚。事实上,这不仅仅是配合和尊重幼儿园作息时间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早一点见到爸爸妈妈,还能在回家的路上玩上一会儿,每天都有一段美好的亲子时光,将是孩子成长路上甜蜜的回忆。当然,如果确实有意外情况,偶尔不能按时接孩子,那么请记得跟老师提前打个招呼,并说声“谢谢”!

对家长心得体会篇3

儿子已经上了两年半的幼儿园了,从他两周半开始进入幼儿园到现在2两年半的时间里,他经历着学校和“家”这两个大家庭的教育和关怀,看到他不断地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妈妈的我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

分享一下我们的家庭教育心得里面最主要的几点。

一。做一个有诚信的孩子。

我们知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6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培养的最佳时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所以在孩子面前我们尽量说到做到,答应他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比如答应去开家长会,答应去学校接他,答应带他出去玩等等。父母只有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然后去要求影响孩子做到。

一凡是非常调皮好动的孩子,特别喜欢看动画片,只有在看动画片的时候才会安静下来,经常晚上一放学回来就要看电视,如果马上强行把电视关了,他就会哭闹不干,于是他爸爸就给他制定了一个作息时间表,让他把每一条都自己念出来然后记住。,跟他拉了勾勾,最后放了闹钟在边上,告诉他“看到短的指针指带8长的指针指到6就要洗澡睡觉了”,他也很开心地说“妈妈,我现在听你们的,你们等下也要听我的哦,你要给我讲2个故事”,他觉的这样才公平,于是我答应了他在他睡觉之

前给他讲了两个故事。这样不但让他养成了良好的作息时间还让他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有诚信的孩子。

二。良好的生活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从小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培养孩子学会独立和自立的关键。。

孩子在睡觉的时候正是他大脑发育的最佳时间,一凡还没上幼儿园之前就养成了每天午睡的习惯,如果我在身边陪他睡的话,他通常会睡上两三个小时。后来上幼儿园了学校也有午睡,经常听老师说他是第一个入睡的孩子。随着渐渐长大他开始学会早晚刷牙,每天早晨起床自己倒尿盆,学会自己穿衣服,最近竟然开始学叠被子了。

一凡又是一个非常好胜又心急的孩子。如果一件事情或一样东西他没研究明白的话他就会一直想弄明白为止,昨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跟我学叠被子,一直叠不好,于是我答应今天早晨再教他。今天早上我先起床准备去买菜,他说他也要跟我去,平常他是非要跟去的,可是今天很奇怪,等他穿好衣服他突然想了想说”妈妈。如果我跟你去买菜的话,等下被子就被爸爸叠光了”于是他留了下来只为能跟爸爸学叠被子。

在这里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孩子好奇的事物面前父母必须表现出耐心和热情,不要过多斥责浇灭孩子的求知欲,而是多加表扬和引导。

三。适当奖罚

每天早上儿子总是饭吃的很慢,一碗饭放着半天也没动,于是他爸爸就跟他说“我们现在来比赛好不好,谁最后一个吃完的要洗碗”说到做到,于是他为了赢我们两个,通常都会很快把饭吃完,孩子就是喜欢玩,喜欢赢。适当的奖罚有助于改善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

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必须站在同一条线上,不能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这样有助于让孩子分辨对和错。

其实说了很多相信每个家长都深有体会也会有相同的感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育真的很重要,除了要给他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要树立他健康的性格,在他以后的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引导孩子,相信所有的父母最大的心愿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就足够,这个心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难,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明天加油吧!

对家长心得体会篇4

一、对孩子要理性定位

作为家长,特别是妈妈们,在朋友相聚、亲人团聚的时候,谈得最多的话题恐怕就是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可是人与人之间的攀比之心、虚荣之心往往把自己弄得很烦恼,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初中生家长教育心得体会其实我认为,首先对孩子一定要客观定位,不要把孩子当作天才,觉得自己的孩子就该考第一,试问咱们夫妻两都不是天才,孩子哪来的天才的基因,对吧?何况天才还是三份天性七分后天的努力才能成就的呐。

其次不要总是拿别人的长处来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优秀的一面,李家的孩子体能特棒,是个运动健儿,张家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是三好学生,王家的孩子懂事早,会替父母分担家务,可咱家的孩子也不差啊,懂感恩,识大体善良仁爱对吧,那么我们做父母的就要多发现并赞扬孩子的闪光点。只有对孩子充分的肯定,才能让孩子更加的自信。孩子只要有了自信,才能不断努力、不断进取,变的更棒。那么如何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呢?这就是我要与大家说的第二个方面,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二、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

想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就要常常与孩子聊天、说话。想要了解孩子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心里是怎么想的,更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有家长或许会问:我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更不喜欢与我们交流,我们该怎样与孩子进行沟通呢?其实,想要与孩子沟通并不难,只需做到两点,放低姿态,降低音量。家长们想想看,谁愿意与一个高高在上、一开口就是不容商量的命令式的口气的人对话啊,除非那人是你的上司,是吧?只要你放下父母的架子,以孩子朋友的口吻与孩子对话,对孩子的观点与思想聆听多于责骂,赞同多于反驳,建议多于意见,那么还有什么话不能与孩子沟通的呢?

每个人都不会对自己的支持者与拥护者反感,孩子也一样。我经常就是这样开始我与孩子的对话的:儿子,来来来,老妈又一个星期没有听到你的声音,看到你的笑容了,快跟我说说你身边的有趣的事,让老妈也开心一下。然后儿子就愉快的跟我讲起了他听到看到和想到的一切事情。在这里我要着重说一点,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注意顺序,先聊开心的,愉快的,对孩子一点点的进步与成绩都要夸张的进行表扬与鼓励,哪怕孩子学会一首新歌、这次考试成绩比上次多考了几分、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善举等等,都要对他进行赞扬,优秀的孩子是三分本性与七分赞扬培育出来的。

初中生家长教育心得体会引导孩子说出他心里的困惑与疑难,比如我们可以这样问:最近学习上有遇到困难吗?同学之间有关系不融洽吗?学校生活有不适应吗?等等,让孩子自己把心里的不痛快与不开心说出来,让孩子把自己学习上的困惑与郁闷说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来也才能事半功倍。同时,与孩子有效的沟通还能让我们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各方面,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对家长心得体会篇5

学校要开运动会了,儿子回到家,竹筒倒豆子一样,告诉我说他被选为志愿者了,帮助同学送检录。这个小小的“官职“着实让儿子兴奋了好几天,眉飞色舞的给我说道:我可以让我们班的同学都得第一名,我可以改检录,我们班就可以得第一名了。呵呵,集体荣誉感还挺强的吗!钻牛角尖了。“这不可以,我明确的告诉儿子,你想一想比赛现场有那么多人看着呢,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很清楚呢!你能胡乱改检录吗,这不是明显的作弊,作假吗!是第几名就是第几名,实事求是不是最好的呢!”

摁下了葫芦起了瓢。从运动会开始报名起,儿子就一再的犹豫,问过我很多次:“妈妈,你说我报不报名参赛?我还是不报了吧!我又赢不了!”看来儿子先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好吧,针对这一问题,我可要说两句了。

趁着吃饭(儿子喜欢在饭桌上给我说事情),我首先从儿子喜欢的军事找好切入点:“你想想去战场上打仗的官兵,还没有上战场就打起了退堂鼓;还没有打仗就想当逃兵,这怎么能行呢?怎么能击退敌人呢?”

儿子想了想说:“那我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项目?”

“那你把学校的参赛项目说一遍,看看有什么适合你的?比如说100米、200米或者接力赛等。”

“我想想,比赛的项目有100米、200米、400米、800米、接力赛。”

“还有什么呢?铅球、鞍马、标枪、跳高或跳远什么的。”我把我上学期间参加的活动都一一给儿子列举了出来,给儿子提示着。

儿子一会说铅球没有,一会说标枪没有,我到底也没有弄明白哪个没有哪个有。

“那有链球吧!”突然间奥运会里一幅链球的画面在脑海里浮动出来,运动员酷酷的双手抓住链条,随着他的旋转,用力的把球甩出去,真的好帅啊!

儿子忙不迭的说道:“没有,没有!”

“好吧,这也没有,那也没有,那你就报100米、200米或者接力赛,你想想在炼油厂上学时你报的800米,你有些困难呢!你的爆发力不是很强,要不然报1500米怎么样!”

“我不报1500米,太累了,好吧,我报个100米和200米。接力赛要我们班跑的最快的同学参加,我参加不了。”

接下来没有再问儿子运动会的事情,儿子具体报了什么,由他自己做主吧!考完试的第二天,儿子一大早带着吃喝去了学校,我期待着儿子有什么表现。正好同事叫我去学校里看看,我就爽快的答应了,儿子来总部的学校两年了,还没有看过儿子的表现呢!记得我们小时候开运动会,是在一个很大的操场上,家长也很多,可以带吃的喝的,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买零食吃,运动会就跟村里的集市一样,非常的热闹。(儿子因为老师还没有交代能不能带东西吃的问题,有些闹意见呢,我给儿子说老师的事情比较多,还没顾得上发短信。那天接到短信,老师说可以带少量东西吃,儿子这才高兴,臭小子)。事隔多年,也感受一下儿子的运动会吧!没有看到儿子在赛场比赛的情景。

下午开完运动会儿子回来手里拿了个绿牌牌,说是什么跑了个第六名老师奖励的,还愤愤不平的发着牢骚,老同志遇到了老问题(不能说是新问题,这个问题在我上学期间经常碰到,不是很新鲜了。),坐到沙发上,我帮儿子分析着:“没关系的,儿子!你只要参与了,锻炼身体了就是好的,第几名有那么重要吗?重要的是你坚持下来了,妈妈觉得你就很不错!”

“他们都是为班级的荣誉而战,我却不能!”

“没有关系,你战胜了自己啊!我记得妈妈小时候参加运动会从来没有得过名次,但我每年都报名,我从来不放弃,一直走到了今天,你只要参与就是最好的!”

“对,重要的在参与!”儿子脸上的阴云飘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