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只要将内心做好深入解读,就能得到一篇质量较高的心得体会,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感和经历写出来的心得体会才是成功的,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特区精神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特区精神心得体会篇1
说起我最向往的地方,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说是深圳,因为它不仅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更是一个旅游胜地,它是我心中最美的一个城市。 深圳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一眼望去,高耸入云的大厦比比皆是。站在地面仰望的时候,那些高楼高得我把头都快仰酸了。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站在一个很高的建筑物上时,本来就很恐高的我,抱着妈妈的`腿直打哆嗦。那时,我就觉得自己驾在了云端上,根本不敢往下望。 深圳的街道特别干净、整齐。每一条街道都是那么宽敞,街道两旁都栽着挺拔的椰子树,它们好像一些英姿飒爽的士兵守卫着这座美丽的城市,它们又像是一些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向过往的行人招手问好。深圳的街道一尘不染,带给了人们一种舒畅的感觉。深圳四季如春,让人觉得永远都是温暖的感觉。
深圳靠近海边,也是我国一个很有名的旅游胜地。 那里最有名的就是大梅沙和小梅沙了。如果你站在沙滩上,那里的天空都是湛蓝湛蓝的,那里的海水也是碧绿碧绿的,我曾经无数次坐在碧水蓝天的海边,泡在清澈的海水里,只想静静地感受到深圳的美。当我看到许多幸福的人们在海边拍摄婚纱照时,美得都让我陶醉了,真的让人流连忘返了。
深圳不仅景美,那里的人们素质也很高,如果你在大街上迷路,随便找一个人问路时,他都会热情地告诉你路的方向。 深圳更是中国改革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三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偏辟落后的小渔村,改革的春风吹来后,它像变魔术一样,一跃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我的爸爸也很喜欢深圳这个城市,所以今年他也去深圳工作了。 深圳,这个美丽、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我赞美你,我祝福你。我想我一定还会去欣赏你无与伦比的美丽的。
特区精神心得体会篇2
深圳位于广东中南沿海地区,东接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北靠东莞、惠州,南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全市面积2020平方公里,深圳经济特区是从深圳市境内划出的狭长地带,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
深圳市常住人口405万人。主要民族为汉族,官方语言为普通话。深圳的亚热带海洋气候适宜常年旅游,夏长冬短,年平均温度22.4度,最高温度36度,最低温度1.4度,雨水充足,是一座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的海滨城市。深圳市花勒杜鹃,市树为荔枝树,深圳多大鹏鸟,又名鹏城。
深圳是我国重要对外口岸之一拥有良好的通讯设施和简便的出入境手续,目前对外国人已经实行144小时免签证待遇。海陆空交通便利,国际机场开辟了近百条航线,现已跻身我国四大繁忙空港之列:蛇口港、赤湾港、盐田港的海运可达世界各国、广九、京九铁路机贯穿其中,广深高速公路畅通无阻。
深圳的旅游业迅速发展,除历史名胜古迹外,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新建景点,景区接连涌现,世界之窗、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野生动物园、青青世界、欢乐谷、水上乐园、海洋世界、“明思克”号等都颇具规模,名闻遐迩。深圳这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如今已经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雄资屹立于中国的南海之滨。现已先后建成了风格各异的近60处旅游景点、景区,近百家星级酒店,数以千计不同档次,各具特色的购物及娱乐场所,使深圳旅游硬件设施的密度和档次都跻身于全国前列,1998年,深圳被评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深圳旅游已成为旅游大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望未来,深圳旅游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深圳将成为具有民族和时代特色的中国旅游胜地。
特区精神心得体会篇3
古语云,“四十不惑”。对人来说,40岁意味着经过生活的磨砺和积淀,开始进入自信成熟的新阶段;对一座乘着改革开放春风快速崛起的城市来说,四十不惑,意味着经历一次次爬坡过坎后所达到的高度和收获的丰盛,以及踏上新征程时的从容不迫。
40年来,一代又一代拓荒者披荆斩棘,踏平坎坷,终于将深圳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沿海渔村,建设成为千万级人口的充满生机的国内一线城市和创新动力十足的国际化大都市,经济体量从1979年的不到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7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列全国第一。深圳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和缩影之一。
深圳的发展繁荣,起初得益于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在中央“允许试、大胆闯”的政策支持下,深圳率先突破了诸多禁区,市场化措施首先在深圳进行尝试,商品市场和资金、劳动力、人才、土地等要素市场纷纷在深圳建立,加上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境内外资金和人才纷纷涌向深圳,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打通,改革与开放相得益彰,深圳迅速在加工制造业、商贸、金融等领域取得一席之地,展现出了蓬勃活力。
在当时的发展战略中,经济特区被赋予了以局部增量带动全国存量改革开放的意图,深圳的成功也确实充当了示范作用,有效地刺激和带动了内地的改革开放。深圳还一度充当“黄埔军校”的角色,向内地输送了大量的市场经济各类人才。以经济特区搅动全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深圳可谓不负使命。
特区精神心得体会篇4
“深圳南油集团刚成立时要拍资料,我就把经济特区成立初期的南山、蛇口都拍了个遍,当时拍的资料都感觉没什么用,那时候也没地方可以展览,当时拍的工地、房子都很乱,不像一幅画。”1997年的陈宗浩发现之前拍的照片有些都泛黄了,在思考,这些资料泛黄了,留在手中不就坏了吗?他马上联系了博物馆、档案馆,这些旧照片被收藏。
1998年开始,陈宗浩又把整个深圳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的城市景观再重新拍了一遍。他发现,当年深圳最荒凉的地方,现在已经发展成最好的地方。
深圳变化的当然不仅仅是街景,而是在于方方面面。
曾洁说,这些年让她最有成就感的就是,看着投资的项目一点点成长。“我们主要负责天使轮,后续不少项目被新的资本注入,到最后上市。”曾洁认为,比起部分内陆城市,深圳的创投环境更好,因为更注重长线思维,这也为深圳一批又一批互联网、科技项目带来成长空间。
不过,深圳的创投市场也曾伴随市场大起大落。曾洁回忆,2015年初,资本市场异常火爆,当时一个团队,就凭一个简单的o2o概念,敢和公司要2000万元融资,但是到了2015年下半年,这一项目要价缩水到100万元。彼时,由于整个二级市场大幅下跌,一批创业企业从一开始要非常不合理的高估值,到后面泡沫非常快破裂了,很多兄弟机构也遭受不小损失。
曾洁说,现在反思看,深圳比较成熟的产业链,给予了这些项目思考的空间和机会,但是2015年后,更多投资机构明白,作为投资机构,首先要做好风控。
2016年,张莹莹开始创业。她说,自己从小对残疾人感同身受,创业方向也是运用自己专业心理学来帮助残障人士解决就业。她回忆,最开始,他们是在城中村里租办公室,条件艰苦,甚至夏天都舍不得开空调。
不过,所做的事情让张莹莹和小伙伴们坚定了信心。“有个女孩子因车祸致残,需要带尿袋生活,她几年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家里。在我们辅导下,她现在真的走出来了,还在深圳找了一家物业公司的工作。”张莹莹回忆。随着事业不断扩大,当地政府也为张莹莹和小伙伴们提供了办公场地。
特区精神心得体会篇5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一直广受关注,并被寄予厚望。早期阶段,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的内地把深圳商品经济的成功喻为“斯芬克斯之谜”,甚至掀起一股探谜解谜的热潮。当市场经济改革在全国推开、市场经济的框架写进教科书之后,深圳在经济运行、公共治理和城市文化方面继续显示出一种特质,优等生的榜样作用继续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圳仍然是“我们的深圳”。
与40年前设立特区时相比,今天的深圳站在了更高的平台。在新的国内国际环境下,深圳被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不仅要在科技创新、科学发现方面作出新贡献,大力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而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全国的改革开放,同时,还要发挥共建、共治、共享方面的领先优势,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打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城市范例”。
独美不如众美,深圳一开始就是全国人民的深圳、世界的深圳、我们的深圳。衡量深圳是否成功,不能只看深圳自身经济发展是否成功,还要看它能否通过全方位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沿海和内地城市进行体制创新、治理创新,释放出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活力。我们相信深圳将再次不辱使命。
四十载风雨兼程,四十载成就辉煌。不惑之年的深圳,正肩负着新的使命,以梦为马,奔向远方。祝福你,我们的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