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4-18 作者:Youaremine

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归纳整理已有知识的一个过程,当自己对一件事情有了不同的看法后都是会写心得体会的,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与自然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与自然心得体会8篇

人与自然心得体会篇1

近年来,我们看到极地冰川一点点融化、臭氧空洞逐渐变大、全球极端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真真切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痛惜于北极熊的瘦骨嶙峋,悲戚于中华白鲟的完全消失,恼怒于穿山甲竟成了饕餮的食物,我们一次次与野生动物告别,也发现每次的告别都伴随着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如果我们不及时行动纠正错误,那么迎接我们的必然是一个“流浪的、哭泣的”地球,也会将自身置于更危险的境地!唯有行动才能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才能实现我们不断追求的可持续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我们应以持之以恒、永不言弃的斗志去解决环境问题。西北戈壁的荒漠化、北方的沙尘暴、南方山体滑坡泥石流,还有江河湖海的污染等,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残酷问题。无数人投身到环境保卫战、蓝天保卫战之中,我们选择绿化荒山、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我们选择关闭污染工厂、开发可再生新能源、全面禁用塑料吸管……生态环境的改观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显现的,但是只要不言失败、接力奋斗,一定能够创造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业绩。

守护环境其实不只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也是每一个个体的事情。只有每一个微小的你我,关心着周遭的点点滴滴,才能真正做到守护生态环境,才能让地球不再受伤。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粒米,少开一次私家车,不购买野生动植物制品等,这些看似都是微小的琐屑之事,但因其微不足道更显珍贵难得。当14亿中国人民把这些点滴的付出汇聚在一起,一定可以凝聚成气势磅礴的守护力量,可持续发展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基础,我们的地球家园也一定会更美丽、更动人!

人与自然心得体会篇2

人与自然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央视节目,讲述了大自然中动物们的生存之道,人与自然观后感想。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篇关于猎豹专题。猎豹是自然界中最孤僻的最迅猛的完美猎手,独自居住在树上。在它的领地中不停的追逐着猎物,贪婪的撕咬着猎物的血肉,那深邃而又冷酷的双眼,不停的注视着四周。豹的天性让食物链永远的为它留下“完美杀手“的称号。不过这次却让我看到了豹的母性。一只雌性猎豹产下了两只幼仔,母豹为自己的两个孩子寻觅着猎物。这周围也有着另外的一群猎手:猎狗猎狗是群居动物,它们生性贪婪,阴险。

母豹不得不谨慎小心,决不能让猎狗看到自己的幼仔,因为猎狗是很有耐心,一旦看到猎狗会一直纠缠着母豹,直到它们杀死并吃掉了,才肯罢休。夜晚来临,母豹的猎食机会也来临了,距离母豹几十米有一只雄鹿,母豹小心的向前靠近,时机到了,母豹冲了过去,用前爪攻击了鹿的要害转身咬住了鹿的咽喉,鹿窒息了。母豹有了食物。就在这时几只猎狗出现是为了争夺食物,母豹放弃了食物离开了狗群,这次自己无法享用美餐了,起初我不解,豹的个头和力量比猎狗大几倍,。

为什么要放弃?后来我得知因为两只幼仔还很小,需要母亲的照顾,不能与猎狗周旋这样代价太大。小豹子会无法生存。母豹离开了,去别的地方再次狩猎。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母豹在等待着。这时一只受伤的母狮走了进来,这只母狮也有着身孕,并且就要分娩了。母狮顺利的产下了幼仔,母狮和整个狮群走散了。幼狮的哭喊声引来了一群猎狗。母狮只能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自己的幼仔陷入危险,刚刚产下幼仔极度虚弱再加上受了伤,母狮无能为力。母狮只能低声嗷叫,和最近的狮群取得联系并求救。猎狗们打算进攻那只幼狮。此时在周围的母豹,冲了进来,猎狗都退回了原地,母豹衔起了小狮子,打算带走。可是母豹是无法养活小狮子的,母豹放弃了,离开了这个无奈的死亡之地。猎狗得逞了。母狮一旁的嗷叫唤回了两只成年雄师,雄师来到一旁将母狮咬死。整个故事结束了。母性是最善良的,可是生存法则才是第一道理。

人与自然心得体会篇3

自然是美丽的,美的像画,美得如诗;自然是可爱的,像温驯的小猫,像在撒娇的小狗。多年来,人与自然一直保持着一种好朋友的关系,维持着一种良好的生物链。可近年来,竟然有人想离间这份友谊,撬开这条链子的锁!

在从前,人类与自然是多么友好,自然界也以美好的礼物相赠:茂盛的树林,潺潺的流水,清新的空气……多么美丽的环境啊!现在,人类都去破坏自然,自然界也以厚礼回报:金色的沙漠,混浊的水流,灰黑的废气……多么不雅观的现象啊!可人类毫无悔意。看吧,过不了多久,人类将会自食其果!

很久以前,人类和自然界曾经有过一次对话:

人类:自然界,我们人类的好姐姐,你比我们早在地球生根,以后得多多关照,让我们一起建造一座友谊之桥吧。

自然界:放心吧,我们一定会。但是,友谊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建立的,只要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的。

人类:我很清楚。如果你又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会尽力而为的。

自然界:你能做到的。我的要求不高,只要你能确保地球上有一定的绿色植物,你需要什么,就尽管取吧。

……

地球母亲看见了,露出欣慰的笑容。

几万年过去了,人类和自然界一直遵守着他们的诺言,做着一对快乐的姐妹。可是,他们的后代却有另一番对话:

人类:自然界,你们怎么繁殖如此地慢?我根本无法得到充足的木头为我们效命!

自然界:哼,可耻的人类!亏你们还好意思说出口,你们的大量砍伐,已导致我失去了大量亲友,你还有脸责怪我们?

人类:哼!我们人类才是地球上的主宰,你们只不过是背景,我们的奴隶!

自然界:你们如此傲慢,我会让你们得到应有的惩罚!

地球母亲看见了,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人类果然得到了警戒:由于过多的砍伐,沙尘暴接踵而来,由于人类经常乱扔垃圾,城市的臭气扑鼻而来,由于人类不珍惜水源,常常有停水现象……

人类啊,快清醒吧!难道你真的愿意你们的家园成为废墟吗?快改过自新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地球母亲不会责怪你的,快重新开始,保护自然吧!

人与自然心得体会篇4

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要重视起环境保护。

森林被人们成为地球上“绿色的金子”,是地球上保护生态平衡很重要的一部分。

资料显示地球上有2/3的陆地被森林覆盖,森林面积达76万公顷。地球因为森林而年轻。但是人类太贪婪了,因为树给人类带来了好处,便疯狂的砍伐树木。现在仅热带森林每年就要减少1700万公顷,照这样下去人类迟早要被自己的指智慧所毁灭。

世界上的大气层也严重遭受碰坏。人们一直以为地球的天空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一直把对环境污染极大的废气、废水送到空中。大家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些垃圾算什么呢?汽车、工厂排放废烟、废气,污染了大层,使我们的母亲—地球得了肺癌。工厂将有毒的废水排入小河中,严重的污染了水资源。现在可供人类也能用的水还不到地球水的0。3%,可是人们还在放肆的浪费水资源。

由于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造成了土壤流失,世界每年约损失124亿多吨!因为土壤流失,水资源缺乏,许多的田地沙漠化。全就越有3600万平方公顷沙漠化了。我家门前也常常刮沙尘暴天气,弄得灰头土脸。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在一棵小树,献一份爱心,让我们停止对地球母亲的破坏吧!让我们为母亲披上绿色的衣裳吧!不要在过度的排放废烟、废气、废水了,换地球母亲一个健康。不要在肆意破坏了,母亲已经发怒了,地震、洪水……就是对人类的报复。不要在肆意破坏了,要不然,终究有一天,我们会被自己的智慧所反噬。那样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液体很可能是自己的泪水。不要再犹豫了,让我们一起保护家园!

人与自然心得体会篇5

自然是优雅的,优雅的如音符,自然是清纯的,清纯的如画……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类离不开自然,自然也离不开人类。正是如此,自然越是美丽,越是清纯,就越容易破坏。以前,自然是要多美就有多美。现在,无法想象了。我们现在用的纸张、一次性筷子……没有节制。自然如此宽厚了,人类却不知好歹。行道树吃进了风沙,可任然固执的为我们迎来新鲜空气,而我们,却固执的破坏着地球上的一草一木。

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很久以前,一个村庄出现了一个大洞,深不见底,大家丢石头进去,听不见一点声音,一开始大家还有点害怕,后来渐渐地就不觉得怎么了。一位青年建议可以把生活垃圾、废品等东西丢进去,这样,就减轻了人类的负担。越来越多的人把不计其数的垃圾扔进去,大家都觉得很好。最后,又有人往里面扔东西时,一个小孩发现从天上掉下一个东西——就是当时他们试探这个洞深度丢进去的那个东西。我们把这个洞比作自然,那么自然忍受的了我们的破坏吗?不会,自然也会像这个洞一样。随着科技的发达,人类不断进步,可却行成了人类乱砍树木的习惯。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资源,没有了水,我们人类也活不了。假如:我们面对着蔚蓝的大海,面对着洁白的云,面对者碧绿的西湖,是否会让你联想到,自然的美,是由我们人类创造的呢?不如,我们一起来面对一下自然吧!

与现在的自然与以前的自然相比较,是现在的美,还是以前的`美,不用想,是以前的美,以前,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大家一起动动脑筋,世界上有多少动物灭绝了?世界上又有多少动物在面临灭绝?呵呵,这像数星星。也许,世界上每一天都在灭绝一只动物,今天灭绝一只动物,明天又灭绝一只,计不其数。西湖是我们人类创造的,不久,西湖是我们人类毁灭的。自然忍受不了时,会与人同归与尽。人类活着,自然随伴,别再折磨自然了,自然像弱小的女子,禁不起人类的折磨。一起携手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你待它好,它也待你好。

人与自然心得体会篇6

寻求绿色发展最大“共”约数

绿色是大自然的鲜明底色。当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这是千百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战略、成果等共同发展的显著标识,是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卓越象征。我们要乘势而上、抓住机遇继续做下去,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示范样本,寻求绿色发展最大“共”约数,向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追求绿色发展“共荣”,洞见生态文明真谛。“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人民追求“共荣”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需要不仅符合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还能有效指引全社会共同践行“两山论”,让生态文明思想成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根本指南,努力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境。要积极倡导厉行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筑牢统筹保护与发展的绿色价值理念,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实现由“规定动作”到“自觉行为”的转变,像保护眼睛一样、像对待生命一样爱绿护绿增绿,让这笔意义非凡且无比珍贵的“生态财富”能够泽被后世。要清醒认识到无序、粗暴对待自然的巨大危害,必须协调规范好经济活动、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在合理合法合规的范围内、生态环境可承受的限度内讲新发展。全社会要携手共同应对生态问题,学会算总账、算大账、算长远账,把“共抓大保护”落实到一字一句、一步一行中,坚持一棒接着一棒跑,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坚决抵制奢靡浪费思想,反对一切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不合理消费。

坚守绿色生活“共谋”,融入科学治理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则为“共谋绿色生活”指明了新路径、提出了新要求,惟有只争朝夕的拼搏,还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才能实现让生态美景永驻人间的中国梦想。要遵循全方位、全领域、全周期科学治理规律,在全社会乃至全球范围内织密“保障网”,找准经济活动和发展方式共同促进的“切口”,决不能因小失大、偏安一隅。“奉法者强则国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紧盯重要领域、关键行业、重要岗位,决不能在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上打折扣、搞变通。要运用好环境管理“全链条”,特别是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土保持、精准治污、气候治理等方面,着眼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和相关制度,打造出可持续、具有特色的治理样本,让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落实绿色福利“共享”,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环境就是民生,绿色成果“共享”让发展更有力度、温度、厚度,让百姓在家门口尽享绿色福利,必须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效益落实到“民心里”。山水榕城,有福之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也充分彰显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可分割。要守好世代传承的宝贵遗产,挖掘出生态环境各类载体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让既能够“推窗可见的绿”又让人“记得住乡愁”的景成为现实,延续历史文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让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要抢占新发展格局“风口”,利用好产业“延长链”创新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发挥好“互联网+”工业、农业、服务业的能动优势,在保护和传承、创新和发展中让更多文创产品焕发生机活力,持续释放绿色动力。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取真经、谋机遇、展风采,让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凝聚磅礴合力,携手构建更加美好的家园生活,让绿色成为每家每户引以为傲的“传家宝”。

人与自然心得体会篇7

我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功在长远、利在千秋,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点在“自然”、施力点在“我”。

厚植“绿色”生态理念,于“我”入脑入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理应根植于中华儿女内心,“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的态度理应体现在方方面面。自

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古往今来息息相关、命运与共,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获得自然的馈赠与安宁。自然是大地清新亮丽的眼睛,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才能让碧波荡漾、气正风清。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贡献“我”力量,厚植“绿色”的生态理念入脑入心,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节约理念,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谨细态度,积极参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动图景。

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于“我”见言见行。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无论是治沙防沙的“榆林精神”,还是荒原变林海的“塞罕坝精神”,都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换来的绿意盎然,是生动践行“两山论”的最好范本。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行”,需要贡献“我”力量,深入践行“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爱护自然为荣,以污染浪费为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细碎到“柴米油盐”的琐碎小事,覆盖到“衣食住行”的各种方面,把“低碳”“绿色”“环保”作为“新风尚”,让“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意画境,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景象,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美丽家园永续永存。

致力“环保”氛围构建,于“我”聚力聚效。“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无论是云南大象的北上之旅,还是长江江豚再展微笑,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展现的最美画卷;无论是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还是建立国家公园体系,都体现着国家为生态文明建设擘画长远蓝图的坚定决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非日月之功,非尺寸之功,需要全社会营造出“绿色”“低碳”“环保”的氛围,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贡献“我”力量,要争做“环保卫士”、争做“监督卫士”,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全力拼搏奋斗姿态守护“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的美好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世美景。

人与自然心得体会篇8

清晨,我迎着太阳的第一缕霞光漫步,眼望美景,啊!蓝蓝的天空,暖暖的阳光,清清的河水,绿绿的田野,大地生机盎然……

大千世界,鸟语花香。地球——人类的母亲,把这一切无私的奉献给人们。然而,正当二十一世纪的人们营造美好生活的时候,人类的母亲都遭受种种残痛:环境恶化,空气污染,森林滥伐,水土流失,物种灭绝……殊不知,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许多森林遭到人类的无休止砍伐,使许多动物无家可归;许多小河,河水又脏又臭;简直成了小黑河,鱼虾死伤无数。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正使人类面临可怕的挑战。平时,不自觉的人乱倒垃圾,随地吐痰,乱涂乱画墙壁等。这难道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吗?地球仅有一个,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地球,为我们可爱的地球献上一片自己的爱心吧!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怎样珍爱地球呢?大家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因此我们学校加强了环保意识。组织同学植树,种花,创建“绿色学校”;组织小树护卫队,保护花草树木,为校园披上绿装。而且坚持做到乱吐痰,不乱丢纸屑,不乱倒垃圾,不得捕鸟,不要“白色污染”等小行动来保护大地球。做一个“地球妈妈”的好孩子。这样,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还给地球一片空气清新的蓝天,留下大地一片青山碧水。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地球能够恢复昔日的福韵。让人类有自己安居的乐园。让大地充满朝气蓬勃的景象。让全世界人民共同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呵护地球吧!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争当环保小卫士,共同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