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当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以确保在实际教学中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教案的编写过程使教师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圆圆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圆圆的》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饼干的形状是多种做样的。
2、幼儿能用搓、团、揉、捏的方法制作饼干。
3、幼儿在手工活动中体验泥工制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橡皮泥(每人一盒)
2、各种印花工具
3、饼干盒两个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美工区,在美工区组织幼儿朗诵儿歌《吃饼干》,引入今天。
儿歌:吃饼干
饼干圆圆,圆圆饼干。用手掰开,变成小船。
你吃一半,我吃一半。啊呜一口,小船真甜。
2、教师创设“为美羊羊做饼干”的情境,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过几天就是我们美羊羊的生日了,她呀特别想要一盒美味的饼干,我们一起来动手做一盒好吃美味的饼干送给美羊羊做生日礼物吧!
3、教师启发幼儿回忆和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饼干的形状和花纹有哪些,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什么饼干吗?你能说出你吃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吗?
(2)你想为美羊羊做一些什么样的饼干呢?
(3)你们觉得美羊羊喜欢吃什么口味的饼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为美羊羊做饼干吧!
4、幼儿用搓、团、揉、捏等方法动手制作饼干,教师巡回指导,给幼儿启发和帮助。
5、教师组织幼儿将自己制作的饼干整齐的摆放在饼干盒子里。
四、活动延伸
教师引导幼儿按照饼干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类游戏。
五、资料库
饼干歌
饼干饼干圆圆,我最喜欢吃饼干。
饼干饼干甜甜,我最自己做饼干。
揉一揉团一团,饼干饼干圆又圆。
搓一搓捏一捏,饼干饼干扁又扁。
饼干饼干真香,轻轻放进热烤箱。
饼干饼干真甜,啊呜一口变小船。
六、活动总结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动手制作真实的饼干,同事家长在家有机会也可以和孩子做饼干,用烤箱进行烘焙,教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品尝自己亲手做的饼干,体验成就感和幸福感。
小班《圆圆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按图形的某一特征(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2、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学习说:“我把形形色色送给你吃”。
3、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参与操作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几何图形片若干、食物饼干、小碗和幼儿人数相等、盘子6个、小动物头饰6个、3个有标记的箩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认认给饼干按形状分类。
师:宝宝们,今天兔妈妈开了一家饼干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师:宝宝看!这些饼干长得一样吗?幼:不一样。那现在请宝宝睁大小眼睛仔细观察一下盘子里的饼干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呢?(形状、颜色)谁来介绍一下,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师:总结:宝宝观察的真仔细,兔xx的饼干店里,有红的、有绿的、有圆的、有方的、还有三角形的饼干。
2、师:兔妈妈店里的饼干真多呀!我们一起来把这写饼干分一分吧。怎么分呢?(幼儿讨论)好,我们一起回座位想个办法吧。
二、认识形状标记按形状分类。
师:宝宝看!这是兔妈妈准备的箩筐,这个箩筐是谁的家呢?你怎么知道的?这是形状标记,启发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标记呢?(带领幼儿读一读标记的名称)那么这个箩筐里放什么样的饼干呢?谁来放放看。提醒宝宝边送边说:x形饼干,我送你回x形的家。(依次出示三个箩筐,放完后师幼集体检查)
三、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嘴巴颜色形状喂饼干。
师:宝宝真聪明把饼干都整理好了,饼干店开业了谁来尝尝好吃的饼干哎,宝宝看谁来了?小猫喜欢吃什么样的饼干呢?(引导宝宝观察小猫的嘴巴)对呀!小猫喜欢吃圆形的绿饼干。
师:我先来喂,小猫我给你吃圆形的绿饼干。谁也想来喂小猫吃的呀?(幼儿2——3个)小猫说饼干真好吃,看又有谁来了?谁来喂他吃呢?(可以一人喂大家说)小猫、小狗吃的正开心的.时候,看!又有谁来了,依次出示四只小动物,宝宝看看他们要吃上样的饼干呢?
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兔妈妈忙不过来了,谁愿意来帮助兔xx的?(幼儿集体喂)饼干喂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喂的对不对。
师:小动物们都吃饱了,他们高高兴兴回家了。(放进箩筐里)
四、品尝活动
宝宝真能干,兔妈妈为也感谢宝宝还给宝宝准备了奖品呢,这些奖品在这个箱子里,猜猜看会是什么奖品呢?(请一个宝宝上来看看箱子)师:宝宝喜欢吃什么样的饼干呢?好!我们一起去洗干净小手来吃饼干。
小班《圆圆的》教案篇3
内容分析
这个世界对于3岁的幼儿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都值得去探索,他们的小脑瓜里会在想:为什么有些东西是圆的,而有些东西却不是,他们想知道,这就需要我们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现,用孩子无穷的想像和创新思维,感知世界。这样的课题内容贴近生活,就在孩子们的身边,易于孩子操作和体验。
幼儿分析
小班孩子,年龄小,对于生活中见到的圆的东西太多了,但是需要有条理的说出来,还不是太容易,因此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相关情境,让幼儿感觉到就在自己的身边,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思路分析
1、通过故事《圆圆乐园》让幼儿了解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圆的,这些物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孩子的想像打开空间。
2、扩散思维:想一想,平时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看到圆,你还想到了什么呢?让幼儿充分发挥想像力,近距离地感知生活中的圆。
3、逆向思维活动:想一想,如果将生活中的圆换成别的形状,会怎么样呢?借助生活环境,为孩子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训练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操作活动:添添画画,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大胆想像和绘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5、活动体验:玩一玩,启发幼儿创新圆的各种玩法,看谁玩的花样多,让孩子在玩过程中,认识圆的特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了解生活中的圆。
2、喜欢联想,发展幼儿扩散思维品质,大胆想像。
3、喜欢探索,在体验中体验创新思维的乐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喜欢绘画的兴趣。
5、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动准备
圆圆乐园的图片,羊角球,皮球、铁环、陀螺、呼啦圈、小篮球架等,添画示范画:花,太阳等,圆形拼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讲述故事《圆圆乐园》
(二)扩散思维活动:让幼儿充分发挥想像力,近距离地感知生活中的圆。
“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了圆圆乐园里有好多东西是圆形的,动动小脑筋想一想,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是圆的?
(三)逆向思维活动:提出假设:宝宝们想一想,如果把汽车的车轮变成三角形的,行不行呢?为什么呢?引出圆的特性。
(四)让孩子动手操作:添添画画,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大胆想像和绘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孩子们,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魔术师,他有一块神奇的魔板,能让一个圆变成一样东西,他会变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看。(教师操作电脑绘图)
孩子们,你能把一个圆变成什么呢?幼儿自由说,那让我们也来做魔术师,看看能把一个圆变成什么,好不好?让幼儿动手操作,发现。
(五)教师出示多圆的拼图。
看,孩子们,刚才我们用一个圆变成了好多东西,老师用好多个圆,变成了什么?(蝴蝶、毛毛虫、小鸡等)
(六)活动体验:玩一玩,启发幼儿创新圆的各种玩法,看谁玩的花样多,让孩子在玩过程中,认识圆的特性。
刚才我们认识了好多圆的东西,它们可好玩了,今天老师准备了好多圆形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看谁玩的花样多?与幼儿一起活动。
活动延伸
室外游戏
在活动室里地方太小了,让我们到院子里一起玩,好不好?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紧扣教学目标开展活动,设计结合动静交替的方式,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玩一玩等多种方式展开创新思维活动,培养了幼儿主动参与想像、操作的能力。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添画,放手去玩,使幼儿从不同角度发散思维,体验发散思维的乐趣。
小班《圆圆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了解生活中的圆。
2.喜欢联想,发展幼儿扩散思维品质,大胆想像。
3.喜欢探索,在体验中体验创新思维的乐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喜欢绘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圆圆乐园的图片,羊角球、皮球、铁环、陀螺、呼啦圈、小篮球架等,添画示范画:花,太阳等,圆形拼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讲述故事《圆圆乐园》
(二)扩散思维活动:让幼儿充分发挥想像力,近距离地感知生活中的圆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了圆圆乐园里有好多东西是圆形的,动动小脑筋想一想,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是圆的?
(三)逆向思维活动
提出假设:宝宝们想一想,如果把汽车的车轮变成三角形的,行不行呢?为什么呢?引出圆的特性。
(四)让孩子动手操作
添添画画,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大胆想像和绘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魔术师,他有一块神奇的魔板,能让一个圆变成一样东西,他会变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看。(教师操作电脑绘图)
师:孩子们,你能把一个圆变成什么呢?(幼儿自由说)那让我们也来做魔术师,看看能把一个圆变成什么,好不好?
让幼儿动手操作。
(五)教师出示多圆的'拼图
师:看,孩子们,刚才我们用一个圆变成了好多东西,老师用好多个圆,变成了什么?(蝴蝶、毛毛虫、小鸡等)
(六)活动体验:玩一玩
启发幼儿创新圆的各种玩法,看谁的花样多,让孩子在玩过程中,认识圆的特性。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好多圆的东西,它们可好玩了,今天老师准备了好多圆形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看谁的花样多?与幼儿一起活动。
活动延伸: 室外游戏
在活动室里地方太小了,让我们到院子里一起玩,好不好?
小班《圆圆的》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以游戏的形式复习巩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能正确说出图形名称,学习按不同图形的形状、大小进行分类。
2、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以及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小兔、小熊、小羊图片各二张。
2、各种图形饼干若干。
3、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车票若干。
4、《开火车》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大和小
师:我是一只大猫喵喵喵。
幼:我是一只小猫喵喵喵。
师:我是一只小鸡叽叽叽。
幼:我是一只大鸡叽叽叽……
(二)复习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1、师:看我们玩的这么高兴,小动物们也想来参加,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好吗?
师:噢,是兔妈妈带着小兔宝宝,羊妈妈带着小羊宝宝,还有熊妈妈带着小熊宝宝来了,你们高兴吗?那好 吧,我们向小动物们问声好。
2、师:咦,小动物们怎么还带着篮子呀,哦,原来小动物们说新年快到了,希望小朋友们能送他们一件新年礼物呢!你们准备送什么礼物给它们呢?
3、师:你们看,老师准备了一些饼干。(教师出示一篮有各种图形的饼干,展示在黑板上)
你们看,这些饼干是什么样子的?(形状、颜色、大小)
现在这些饼干就在你们的桌子上,我们去买些饼干送给小动物们,每个小朋友可以买一块,买的时候要说你要买什么饼干。
4、师:你们买的饼干都是什么样的?它们都有哪些不同?(跟边上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再请几个小朋友说一说)
5、师:小动物们见了这些饼干很高兴,都说自己喜欢吃其中的一种图形饼干,它们到底喜欢吃哪一种呢?那就要请你们看一看,想一想该送给哪只小动物?好,小朋友我们一起给小动物送饼干吧,送到小动物的篮子里。
谁想把饼干送给兔妈妈和兔宝宝的?边送边说兔妈妈我送你一块××饼干。
要给羊妈妈和羊宝宝送饼干的小朋友请上来。
谁要把饼干送给熊妈妈和熊宝宝的?
6、师:我们给小动物送了那么多的饼干,不知道小动物会说什么,让我们来听一听好吗?
(小朋友好!谢谢你们给我们送了那么多好吃的饼干,不过有些小朋友送的饼干还不是我们最喜欢吃的。那么,你们想知道我们最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吗?哈哈!问题可简单啦,只要看看我们的嘴巴就明白啦。)
7、师:小动物怎么说呀?小动物告诉如果想知道他们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只要看看什么就行啦?
那么兔妈妈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大的圆形饼干)
兔宝宝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小的圆形饼干)
羊妈妈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大的三角形饼干)
羊宝宝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小的三角形饼干)
熊妈妈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大的正方形饼干)
熊宝宝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小的正方形饼干)
8、师:刚才我们有没有送错饼干呢?那好吧,我们赶紧把些送错的换过来,给小动物送上他最喜欢吃的饼干吧。
(三)游戏《到森林公园》
1、师:小动物们今天都得到了自己喜欢吃的饼干,真是太开心了。为了表示感谢,邀请我们小朋友到它们的家里森林公园去玩。不过,小动物们说森林公园离这儿很远,需要乘火车去,怎么办呢?别着急!你们看他们已经给我们寄来了火车票,这些火车票可有趣啦!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如果你拿到了画有圆形的火车票就要上圆形的车厢,如果——
2、师:现在,请小朋友上火车吧!(幼儿持票上不同的车厢),列车员要检票了,请把火车票举起来吧!(教师检查幼儿的对、错)
3、师:小朋友!我们的火车出发啦!(放音乐幼儿走出教室)
老师:你想不想把自己的牙齿变成这样呢?那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呢?中午吃饭后漱口,不多吃甜食,早晚要刷牙。
2.出示牙齿模型,学习如何正确刷牙。
老师:对了,你们早晨刷牙了嘛?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你是怎么刷牙的?
马老师也带来了一个牙齿哦,当然是假的,模型!看,这是上面的牙齿,这是下面的牙齿,上面的牙齿与下面的牙齿能碰到的地方叫咬合面。上面的牙齿要往下刷,跟我一起来,刷刷刷,下面的牙齿要往上刷,跟我一起来,刷刷刷,咬合面要来会刷,刷刷刷。
3.复习巩固怎样刷牙。
老师:怎么刷牙呢,我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会不会哦?
师:唰唰唰,上边的牙齿怎么刷?
生:唰唰唰,上边的牙齿向下刷。
师:唰唰唰,下边的牙齿怎么刷?
生:唰唰唰,下边的牙齿向上刷。
师:唰唰唰,牙齿的咬合面怎么刷?
生:唰唰唰,牙齿的咬合面来回刷。
四、结束活动
老师:现在你可以考考你身边的朋友,看看他会不会刷牙好吗?
小班《圆圆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通过触觉感知圆形的特征,知道圆形没有边,没有棱角。
活动准备:
1、 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小饼干若干,托盘若干。
2、 活动前,请幼儿把手洗干净。
3、 自制圆形卡片(可以用硬纸板剪成圆形)
活动过程:
1、 出示圆形卡片,请幼儿触摸,感知圆形的特征。
——圆形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圆形摸起来没有愣,没有边。(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圆形的特点)
2、 请幼儿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看图,找出圆形。
——盘子里有许多好吃的饼干,请用笔把圆形的饼干圈起来。
(让幼儿在学具上操作,然后老师用ppt演示对照)
3、 将小饼干分到若干托盘,请幼儿找出托盘中的圆形饼干。选择正确后,可以让幼儿吃掉该圆形饼干,本环节可以重复进行。
提示:
1、 活动结束后,让幼儿把剩下的饼干吃掉,给幼儿提供温开水。
2、 将玩具卡《形形色色》投放在益智活动区,请幼儿找出各种颜色的圆形图片。
3、 在日常活动中,请幼儿找一找教室中的圆形物品。
小班《圆圆的》教案篇7
活动背景:
在开展活动“篮子里的菜”时,教师让家长带孩子去超市或菜场认识蔬菜,并让孩子挑选两三种自己喜欢的蔬菜带到幼儿园来。在引导孩子们“玩菜”的过程中,教师渗透了认识大小、外形、色彩等内容。孩子的已有经验:活动已进行一段时间,孩子们能说出常见蔬菜的名称:有用肢体动作表现滚动的皮球的经验:玩过“手拉手走成一个大圆圈”的游戏。
活动目标:
1.尝试比较圆形蔬菜的`大小,并在教师引导下初步体验大小的相对性。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圆形蔬菜。
活动过程:
一、说蔬菜
1.从大篮子里挑选自己喜欢的蔬菜,说出它的名称。
2.滚滚、玩玩手中的菜。说说:为什么它们都会滚。(都是圆圆的。)
二、比蔬菜
1.找同伴或教师比一比谁手中的菜大。
2.谁的菜最大,把它放在最前面,谁的菜最小,把它放在最后面。
3.老师的菜该放在哪里呢?(引导孩子观察教师手中的菜比最大的小一点,比最小的大一点。)
4.给这些圆圆的菜排排队,你们的菜应该放在哪里呢?
三、扮蔬菜
1.我们试着让自己的身体变成一棵圆圆的菜。
2.我们一起变成一棵大大的圆菜。(引导孩子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是分组进行的,也由三个环节构成,其中比较自然地整合了许多因素。在“说蔬菜”环节中,教师鼓励孩子们说说自己喜欢的菜是什么菜,什么味道,什么颜色等,然后带领孩子们让菜在地上滚、转等。这个过程除了可以让孩子表达生活经验以外,还可以感受球状物体的一些特性。
在“比蔬菜”环节中,教师主动与个别孩子比一比菜的大小,以引起孩子们比大小的兴趣,然后引导同伴互相比较。教师引导大月份的孩子将手中的菜按大小排列,小月份的孩子只要能两两比较就可以了。
“扮蔬菜”这个环节主要是帮助孩子迁移已有经验.用肢体动作表现圆圆的菜,并从个体表现向群体表现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