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完整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时间,合理分配各个环节,不少人在写教案时,缺乏对教学过程的全局把握与思考,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帮手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帮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2.在老师的指导下,勇敢的展示并讲解自己制作的宣传卡,体验互相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有关环境方面的视频及图片,卡片,彩笔等。
活动过程:
1.播放环境保护的儿歌。
2.导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来历。
(1)教师:"我们生活的环境怎么样呢?"可以从空气、水、树木等方面引导幼儿回答。
(2)提问:小朋友们知道6月1日儿童节,那么6月5日是一个什么节日?为什么世界上要确定这样一个节日?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上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讨论了保护全世界环境的行动计划,为了纪念会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做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主要是让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我们人类必须生存的环境。
3.观看视频,教师提问,幼儿讨论。
(1)教师:"在环境日到来的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幼儿讨论。可建议幼儿为环境保护做一件事,如一人拣一袋垃圾、种一盆花或节约水、粮食等。
(2)教师出示环境保护宣传图片并讲解内容。
(3)教师:"看到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呢?"幼儿讨论。
(4) "有的人不知道这个节日,怎么保护环境? "鼓励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办法,引发动手制作宣传卡的欲望。
4.制作宣传卡。引导幼儿写上要说的话,画出被污染或自己心中美丽的环境,把6月5日世界环境日写上。
5.幼儿制作宣传卡,教师个别指导。
6.请幼儿展示宣传卡并讲解,教师在一旁助幼儿。
7.儿歌结束。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后告诉父母和周围的人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并且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2.在教室的活动墙上,每个孩子名字后面写上或画上他们所做的保护环境的事情,适当时机进行鼓励,鼓励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兵。
小帮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帮助家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激发幼儿关心他人并有一定的责任意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编排情景表演;录音儿歌。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起幼儿回忆自己的家人、长辈工作和劳动时的情景。
二、情景表演。
1、小朋友帮奶奶擦桌椅板凳;
2、小朋友帮老师分发物品;
3、思考。
小朋友是怎样关心奶奶、老师的?
我们应该怎样让家人少辛苦一些呢?(启发幼儿不仅要自己的事自己做,还可以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幼儿讨论自己可以帮助做的家务事。
四、欣赏儿歌《小帮手》。
爸爸妈妈真辛苦,妈妈摘菜我扫地,
样样事情都要做。爸爸洗衣我放水。
我当爸妈的小帮手,洗衣洗袜洗手帕,
一样一样帮忙做。自己的事情先做到。
妈妈洗衣我端凳,常帮爸妈把事做,
爸爸看书我开灯爸妈乐得笑哈哈。
延伸活动:
做一张“小帮手记录表”,记录幼儿做家务及坚持情况。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里,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教育幼儿做好一些力手能及的事情。而我们往往是怕麻烦和害怕家长的不理解,极少展开这样的活动。通过这一次的活动,让我明白作为幼儿教师,不单单是对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还要传授给他们生活的本领及增强动手的能力。
小帮手教案篇3
一、设计思路:
前一阶段围绕"我家的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孩子们了解了爸爸妈妈的工作、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故事,特别是恰逢母亲节,通过夸夸我的好妈妈,为妈妈制作礼物等活动提升了孩子爱妈妈的情感,孩子们萌发了一种想为妈妈做事的愿望。同时,"预防非典"也是当前孩子们的.一个热点,他们对幼儿园、班级、家中"防非"的简单措施有了初步了解,对于预防、消毒的物品也产生了兴趣。结合以上两点,我预设这次活动,以帮妈妈选购消毒、预防用品为前提,以游戏实践为途径,帮助幼儿认识了解消毒、预防非典的物品,扩展防非知;同时满足孩子为妈妈做事的愿望。
二、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了解消毒、预防非典的物品,扩展有关"防非"的知识。
2.在购物过程中尝试解决简单的数量问题。
3.满足幼儿为妈妈做事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防非物品、其他食品包装盒。
2.每一物品上贴上价格标签(5以内)
3.购物篮,自制纸币。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母亲节"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为妈妈做事,现在"母亲节"过了,我们还要为妈妈做事吗?为什么?
(二).启发游戏
1.以妈妈的烦恼(妈妈想买预防非典的消毒等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可是妈妈上班没时间)启发幼儿帮妈妈购物。
引导:妈妈为什么要买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幼儿领钱。
要求:每人拿5元钱(老师准备1元、2元、3元、4元面值的纸币)
引导:你用什么办法拿到5元钱的?
如:xxx拿了1元钱,还要拿多少钱才到5元?
3.讨论购物注意点。引导:买东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买什么?(预防非典的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怎么买?(价钱、礼貌用语、买的东西少于或等于5元钱)
(三).幼儿操作
1.观察幼儿在挑选物品时出现的问题,启发幼儿间相互检查。
2.了解幼儿交易情况,引导幼儿了解所选物品价格与自己拥有钱数的关系。
(四).交流
1.相互检查所购物品。
2.说说买了什么,有什么用,注意什么?(抓住有价值的话题,扩展讨论;帮助幼儿区分食品和用品两类)。
(五).延伸
我们帮妈妈买好了东西,妈妈很高兴,接下来我们可以帮妈妈做什么?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小帮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礼貌待人、乐于助人,能较为熟练地使用礼貌用语"谢谢"、"我来帮助你"进行交流。
2、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意见。
3、体验被帮助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4、使幼儿掌握一些生活基本常识。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两位教师熟悉相关的情境表演并扮演其中相关角色。
2、医药箱(内装棉签、药水、纱布等实物)。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关于小白兔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师提问,了解情节
听老师讲故事,幼儿参与互动。
师: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小猴子对小兔说了些什么?他是怎么帮助小兔的?
三、学对话,模仿动作。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模仿出“我来帮助你”“谢谢”“包扎伤口”的动作步骤。
四、共讨论,说出感受
师:你觉得小猴子好吗?他好在什么地方?
师:你是怎样关心同伴的?
师:你帮助别人以后,心里感觉高兴吗?
师: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和帮助过别人吗?
小结:遇到困难时应该及时提供帮助,帮助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五、带头饰,情境表演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两人一组带上头饰进行情景表演。
六、齐跳舞,结束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真好,既懂礼貌又乐于助人。现在一起来跳支快乐舞吧!在跳快乐舞中感受愉悦氛围,结束活动。
附故事:
有一天,兔妈妈让小白兔去采蘑菇,小白兔蹦蹦跳跳的上山坡跑去,“诶呀”小白兔摔倒了,它哭了起来“呜呜呜呜,好疼啊?”这时候小猴子看见了,赶紧上前问:“小白兔,你怎么了?”小白兔不理它还再哭,小猴子摸摸小白兔的头继续说:“你怎么了?我来帮助你吧?”
小白兔抬起头说:“我摔倒了,我的腿好疼啊”小猴子看了看说:“你在这等我,我一会就回来。飞快的跑回家取来了医药箱,飞快的跑到小兔子身边,拿出棉签,药水,纱布。帮小白兔包扎好伤口。小白兔笑了:“谢谢你,小猴子”小猴子扶着小白兔一起回家了。
小帮手教案篇5
设计意图"帮手"这一话题内涵广泛,包罗万象,孩子们画画用的笔,吃饭的筷子,上幼儿园坐的各种交通工具等等都是我们的好帮手,生活中吃、住、穿、行,样样离不开帮手。
?纲要》中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根据这一原则,我从孩子身边最熟悉的活动入手,选择孩子们爱不释手的螺丝玩具、每天接触到的图书、多种绘画用具等,巧妙组合设计生成本节活动。让孩子们身边常用的生活用品成为他们认识生活、动手操作、探索秘密的重要教育资源。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日常用品,知道这些日常用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通过发现、讨论、验证,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工具组:组装玩具汽车,冒钉的小椅子,螺丝刀,锤子;修补组:破旧图书,订书器,剪刀,胶带,固体胶;装饰组:白裙,印章,彩纸,水彩笔,油画棒;课件,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火车车箱,螺丝,绳子,夹子等。
活动过程1.教师情境表演,引出工具(1)师扮演"小工人"出场,引起幼儿兴趣师拎着工具箱边走边唱:我们苗苗爱心队,最爱帮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难,我们来帮忙。(拿起一张椅子,师表演钉子轧了手,掏锤子,钉;拿出一个掉了螺丝的玩具,用工具拧紧。)(2)出示工具,帮助幼儿认识师:哎,你们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忙吗?(指箱)我这里有许多宝贝,一准能帮上你的忙。你们想不想知道我箱子里藏的是什么宝贝?(想)师:箱子上有铅丝拧着打不开,怎么办?可以请什么来帮忙?(启发幼儿说出请钳子来帮忙,同时师操作钳子拧开铅丝,打开箱子。)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形象的情境表演,并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很自然地演示锤子、螺丝刀、铂子这些帮手的作用,.让幼儿产生跃跃欲试的情感态度。
2.参观"动物新村",幼儿寻找、发现动物们遇到的困难(1)师生乘坐小火车边唱边去动物新村参观师:听说动物新村的一些动物遇到了困难,你们愿不愿意去帮助它们?好,坐上我们的小火车出发!
设计意图:本环节所提供的小火车的车身是用一只只纸盒通过螺丝连接而成的,车轮是用螺丝将陵弃光盘固定在纸盒下方,既暗喻工具的作用,又为接下来的活动埋下伏笔。
(2)通过创设的场景,引导幼儿发现动物遇到的困难场景一:这是小狗的家,小狗遇到什么困难?(凳子冒出钉子,玩具上的螺丝掉了。)场景二:熊猫家里图书怎么了?(图书破了。)场景三:小鸭碰到了什么难题呢?(小鸭的白裙子不漂亮。)设计意图:将动物的家布置成相关问题场景,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并发现小动物遇到的困难,调动他们的动手操作热情。
3.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动物所需的工具,并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1)利用课件,讨论动物遇到的困难及帮忙所需的工具师:小狗家汽车坏了、凳子上的钉子冒出来了,我们怎么帮助它?
师:熊猫遇到什么困难了?怎么帮助它?
师:小鸭碰到什么难题了?用什么来帮它?
设计意图:将帮助小狗、熊猫、小鸭所需的工具通过f|asn课件一一呈现在屏幕下方,让幼儿进行选择。幼儿在选择相应"帮手"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形成工具组、修补组、装饰组,帮助幼儿建立了分类概念。
(2)幼儿分组,根据动物所遇困难选择相匹配的工具操作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工具都在这三只盒子中呢,待会请大家用这些去帮帮小动物,你想帮助谁就选谁的照片贴在身上,贴好之后,到这边选上你认为合适的'工具去帮忙!
设计意图: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原因,不会自由分组,采用选贴动物照片的形式能帮助幼儿自由、快速地分组。
4.借助课件,幼儿交流、总结自己的好办法师:请你们告诉大家,你们用了哪些工具帮助小动物的?
借助课件画面配音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用锤子、螺丝刀、订书机、彩笔、印章这些宝贝当帮手,帮我们修好了汽车、图书,还让白裙子变成了彩色的漂亮裙子。你们的这些好帮手真是太神奇了,谢谢你们!
设计意图:通过小明友的实际操作及讲述,帮助幼儿巩固"帮手"与物品的匹配经验。
5.合作修理火车,拓展经验,体验成功快乐
(1)检修火车,引导幼儿讨论修理的办法师:我们苗苗爱心队今天又帮助了别人,真开心!(看表)工作了一天,该下班了,苗苗爱心队的队员们,坐上我们的火车!
师:哎呀,我们的火车怎么了?(好几节车箱都掉了,还少了几个轮子。)师:好险哪,怎么办?用什么来修呢?(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提供幼儿所需的"帮手",鼓励幼儿合作修理火车师:这边有你们需要的夹子、螺丝、绳子、胶带,我们大家一起动手赶紧修好。
火车修好后,师生坐上小火车返回。
齐唱:我们苗苗爱心队,最爱帮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难,我们来帮忙。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需要不断的情境刺激,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特定的修理情境中完或了操作,看着自己修理好的长长的一列火车,孩子们欢呼雀跃,再次体验勤了成功的快乐。
教学反思
这是我实施的一课多研教学研讨活动,这一稿为集体研讨后形成的比较完善的第四稿。在前三次的教学实施后,研讨中分别指出:
1.目标过散,整节活动难度提升不够;
.幼儿看似一直在操作,但操作目的性不强,大多只是在摆弄工具;
3.环节之间缺少上下串联的脉络等。于是在第四稿中结合幼儿兴趣点,将重点放在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
组织教学实施后证明,经过前三稿的设计、教学组织、反思、修改到最后完善的第四稿方案,目标清晰,环节上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活动过程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幼儿一直在操作过程中主动获取科学知识。
1.取材方便,材料简约。本节活动选用的材料为幼儿建构区的螺丝玩具,损坏的图书,彩笔,印章等,在幼儿的生活中随手可得。
2.活动设计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有相关经验,才容易引起活动兴趣。经常看到成人使用钳子、螺丝刀等工具,但成人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反对孩子操作这些工具。而在本次活动中,却鼓励孩子们大胆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了使用钳子、螺丝刀后取得成功的快乐。
3.整节活动始终贯穿着孩子发现问题、猜测解决方法、验证解决难题这条主线,孩子们始终在探索的氛围中,在自主活动中习得相关知识。
小帮手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主动探索,了解各种刷子的名称和用途。
2、通过亲身体验与相互合作,感受劳动的乐趣以及刷子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把刷子(鞋刷、洗衣刷、奶瓶刷、茶杯刷、马桶刷、地板刷、床刷等)。
2、娃娃家场景。(内有一篮筒状积木、棕榈叶、花瓶、小床及画有白油画图案的白色栅栏等。)
3、彩色颜料及人手一把墙刷。
4、《粉刷匠》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明确任务。
师:“宝宝们,你们都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做事情吗?好,我们今天一起来打扫房间,好吗?”
2、自主探索,动手尝试。
师:“打扫的时候会有很多灰尘的。宝宝们每人戴上一顶清洁帽再去拿一把刷子,开始打扫吧。”(幼儿自己选择刷子和地方,大胆尝试打扫。)
3、互相交流,分类总结。
师:宝宝们,快到妈妈这儿来歇会儿。先把刷子放到篓子里。通过认识大蒜、种植大蒜,使幼儿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并乐意吃大蒜。(幼儿坐到小椅子上。)
师:告诉妈妈,刚才你用什么刷子刷什么地方的?(交流讨论,了解各种刷子的名称与作用。)
师:小结:这么多刷子,它们的样子部不一样:有的柄很长,有的柄很短,有的刷子没有柄;有的刷子大,有的刷子小。样子不一样用处也就不一样。
4、继续打扫,再选交流
师:宝宝们,我们继续打扫吧。这一次你们再选一把刷子试试,用它打扫哪儿最合适?(根据不同的地方选择合适的刷子。)
师:宝宝们,和你的好朋友换一把刷子再试试。(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刷子打扫。)
5、互相合作,动手制作。
师:宝宝们,打扫好了吗?我们一起来检查检查吧。屋顶上还有许多蜘蛛网呢,怎么办?快点帮妈妈想办法去试一试吧!(观察房屋上的蜘蛛网,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打扫与清理,尝试合作用筒状积木、棕榈叶制作成长柄刷子,打扫蜘蛛网。)
6、看清标记,分类送回。
师:“宝宝们真能干,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刷子也累了,我们把它送回家吧。”(按刷子的不同用途分类摆放。)
7、拓展经验,粉刷栅栏
师:“宝宝们,你们还见过哪些刷子?”(说说生活中见过的其他刷子。)
师:“你们见过这把刷子吗?它有什么用?”(用墙刷蘸上水粉颜料,合作粉刷栅栏。)
师:“跟妈妈到外面去,把小手和刷子洗一洗。”(幼儿手提小桶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1、题材选择贴近幼儿生活。
刷子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打扫卫生的好帮手,幼儿几乎每天都能看得到,用得着,于是,我结合中班主题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在快乐的操作中探索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刷子,感受到刷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课题贴近幼儿生活,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容易接受、掌握,而且操作安全,符合新《纲要》精神,与“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出发”这一瑞吉欧教育理念相吻合。
2、情境创设激发探索兴趣活动始终,通过宝宝帮妈妈打扫房间、和妈妈一起粉刷栅栏等游戏情节的创设,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在游戏中劳动,在游戏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温馨的环境、游戏的情节、亲切的教具、欢快的音乐、青趣的动作以及美丽神奇的栅栏刷画……幼儿在玩中学,乐中学,分享了他人探索的智慧,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给幼儿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体验。
3、多次操作引发主体参与。
?纲要》中强调:“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活动中幼儿由自选刷子自由打扫,到匹配刷子、与同伴交换刷子再次打扫,交流自己的发现,检查分类结果,最后粉刷栅栏……丰富多样的实物教具,宽松温馨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对生活中的刷子产生了兴趣和探索欲望,懂得了以物代物,拓展了视野,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