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大班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25-04-30 作者:Youaremine

教师的探索精神是制定出优秀教案的重要保障,利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可以使教案内容更加生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科学活动大班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精选5篇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对时间已有了一定的概念。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星期,了解星期的顺序和周期性,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为了使星期这个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形象,我采用了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地掌握有关星期方面的知识。

活动目标:

1、初步形成星期的概念,知道一个星期有七天。

2、了解星期的顺序性和周期性。

3、体验游戏的乐趣,并愿意与同伴交流。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一个星期有七天,及星期的顺序。

难点:了解星期的周期性,乐于与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卡片、游戏币、手偶玩具、ppt。

活动过程:

一、游戏情境导入。

1、听国歌,交流幼儿园的升旗仪式在星期几举行。(星期一)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交流。

师:星期一是星期妈妈的一个孩子,你还知道星期妈妈的其他孩子吗?

二、游戏活动准备。

1、教师引导幼儿给七个星期宝宝排队,重点强调星期日在前,并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2、星期宝宝自我介绍。(教师对星期宝宝进行描述,幼儿猜。可让幼儿上前扮“星期宝宝”自我介绍,其他幼儿猜)

3、认识工作日和休息日。

三、游戏活动过程。

游戏:猜猜我是星期几

1、第一关:

玩法:播放星期一——星期四这4个星期宝宝的图片,找4名幼儿上前,站在一条直线上,教师从后面给每名幼儿的额头贴上一个星期宝宝的图片,并强调卡片上星期宝宝的范围,幼儿围圈,根据别人的卡片,从而猜出自己是哪个星期宝宝。

规则:(1)不能取下卡片,也不能向其他幼儿提问。(2)其他幼儿不能直接告诉他是哪个星期宝宝。(3)若哪位幼儿未能猜出,其他幼儿可想办法提示,直到猜出为止。

2、第二关:

播放星期二——星期六这5个星期宝宝的图片,玩法与规则同上,教师再次强调规则。

3、第三关:

游戏玩法及规则:

(1)共五组幼儿,每组7人,分别代表星期日——星期六。且每组幼儿拥有5枚游戏币参与游戏。有人猜错就要被收回一组游戏币作为惩罚。

(2)游戏过程中保管好自己的游戏币,掉落作废。

(3)“星期妈妈”点名检验游戏结果,未能成功猜出的`幼儿,其他幼儿可“施救”,若“施救”成功,可为本组赢一枚游戏币作为奖励。

(4)游戏结束以后,所剩游戏币最多的一组即为冠军。

(5)冠军队的幼儿按照星期宝宝的值班顺序排队。

四、游戏主题延伸。

1、户外活动时,其余组的幼儿也为星期宝宝排队。

2、和家长一起观察并记录一个星期的天气。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影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本活动旨在和幼儿一起探索光影变化的奥秘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幼儿在观察、发现、操作、探索等活动中了解科学现象;感受科学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到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乐;从而形成积极探索、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科学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让幼儿了解影子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引导幼儿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活动,积极有兴趣地探索发现“物体挡住光,就会出现影子”。

3.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

【活动准备】

多媒体、台灯、小熊、各种形状纸、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积极有兴趣地探索影子的产生,通过演示发现影子与光和物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只小动物,看看是谁?(小熊)

演示1.(开灯)看墙上有什么?(小熊的影子)。关上灯,还有影子吗?为什么没有?(没有光,就不能有影子)。

演示2. 开灯有光了,我把小熊放在台灯后面,看墙上有小熊的影子吗?为什么没有?怎样让它有?为什么?(只有小熊在前面挡住光,才会有影子)。

小结:没有光就不会有影子;只有光,没有东西挡住光,也不会有影子。影子是怎么来的呢?只有物体挡住光,才会有影子。小熊挡住光就有小熊的影子,小朋友挡住光就有小朋友的`影子,老师的手挡住光就有手的影子。

请小朋友站起来,找一找自己的影子,伸伸手,跳一跳。请小朋友说一说,还有什么光能照出影子。(太阳光、月光、烛光、火光等都能照出影子)。

二、改变光的位置,或者改变物体的位置与姿势,观察影子的变化。

(出示小熊)先在背后照,看到影子了吗?我再举得高一点照,影子变了吗?为什么?在离他近一点地方照,看到影子了吗?我在离他远一点的地方照?影子变了吗?为什么?

小结:光的位置变了,影子就变了。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感知许多物体(或图形)可以分成相等的几份,理解等分的含义;

2.尝试运用等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3.喜欢等分物体的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使用过刀具,能安全使用刀具。

物质准备:红、绿两色同样大的圆片人手一份;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纸片人手一份;剪刀、小刀、小盘子、笔若干;萝卜片若干;、米、红枣、花生仁若干;工具:塑料刀、剪刀、自制量杯果冻杯“分数圆片与数字连线”的作业单人手一份。记录表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让幼儿用过操作初步理解等分的概念。

引导语:今天,老师把你们带到魔术城里,让大家变魔术,好吗?

1.介绍玩法:魔术城里的这些东西,老师请小朋友去找一样东西来分成一样多的几份,等下告诉老师。

师介绍材料:你想想看怎么分可以分得一样多?你想把它分成几份?这是什么?你怎么分可以分得一样多?

幼儿操作材料:

第一组:红、绿两色同样大的圆片、等边三角形纸片

第二组:正方形纸片人手一份

第三组:花生仁若干,小袋子若干

第四组:绳子和剪刀若干

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2.分享交流:你找到了什么东西分?分成几份?怎么分?

3.师梳理等分的概念:把一种东西分成一样多相同的的几份就是等分,有的小朋友是分成二份就是二等分,有的小朋友分成四份就是四等分。如果分成三份那会是几等分?

二、幼儿分组再次操作,巩固等分的概念。

引导语:魔术城好玩吗?那现在我们再去魔术城玩一次,这次玩的材料和上次会不同,请大家要把玩的过程记录下来!

1.介绍记录要求:

2.介绍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3.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幼儿自由选择小组操作活动)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能否根据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等分方法。

4.操作材料:

第一组:分米

第二组:分糖果、花生

第三组:分饮料(颜料水)

第四组:切豆腐干、萝卜片等分现象

幼儿分享交流等分的做法:你用什么办法?你分成了几份?小结:小朋友用了目测法、计量法、数数法等方法对这些东西进行了等分,想想看平时的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也可以用等分也可以用这些方法去操作。(提示:客人来了分东西、小朋友班级里面分书本、橡皮泥等)

3.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每桌的小朋友准备一块饼干请大家也来用等分的方法一起来吃掉!

-----分享等分饼干(华芙饼)

延伸活动:小朋友平时遇到什么事可以用等分的方法然后记在班级的这张记录表上告诉大家。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孩子的好奇心重,喜欢探索身边事物的奥秘,我们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设计了这个活动,取材于身边常见事物,让孩子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简单的科学道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践,发现不同物体掉落过程的不同,进而得出结论:轻的东西掉下来时比较慢,重的东西掉下来时比较快。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记录、表达能力及交流、沟通、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纸条、积木、树叶、沙包、布、鸡毛若干。

2、可供幼儿记录操作结果的纸、笔若干。

3、黑板一块、有关识字卡。

活动过程:

1、逐一出示六种物品,交代游戏名称及规则。

2、请幼儿玩游戏“掉下来了”,教师参与引导,要求幼儿观察物体掉落时的状态。

3、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来表达观察到的结果,并得出结论:轻的东西掉下来时比较慢,重的东西掉下来时比较快。

4、请幼儿再次游戏,要求幼儿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并把记录情况讲给同伴、客人们听。

5、请个别幼儿在集体中讲述他们的记录情况,小结活动过程,引出活动延伸。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实验相同质量、相同材料在不同形状时掉落情况的不同。

2、引导幼儿理解物体掉落时受外力影响造成的结果的不同。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的重量,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体轻重,并能大胆地用语言讲述:xxx轻,xxx重。

3、学习整理操作材料,保持桌面整齐。

活动准备:

1、教具:玩具天平一个。实物:大小橡皮泥,棉花,积木,玻璃球。

2、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观察实物,感知轻重。

出示大小橡皮泥,引导幼儿观察并猜猜: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哪个重,那个轻?请个别幼儿上来掂一掂,摸一摸,正确感知棉花和玻璃球的轻重。

(2)观察天平器的变化,认识物体的轻重。

出示天平器,告诉幼儿天平器市衡量两个物体轻重的一种工具。然后,在天平的两边分别放上大小不同的橡皮泥。让幼儿观察天平的 变化,并说说:天平器有什么变化?天平翘起的 一边表示什么?天平沉下去的一边又表示什么?也可以先让幼儿说一说谁重谁轻,再在天平器上演示验证,从而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物体的轻重。

出示棉花和积木,让幼儿比较。

2、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 什么?想一想:哪个重?哪个轻?你是怎么知道得?请你圈出重的动物。

(2)观察天平和水果,想一想,连一连使天平的两边一个重,一个轻,以及一样重。

(3)小熊和小老鼠要秤体重了,想一想,谁重谁轻,请你圈出重的小动物。

3、教师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