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参与者的角色和任务分工需要清晰,以提高协作效率,一份优秀的活动方案应具备创新性,能够吸引参与者的兴趣并创造深刻的体验,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端午大班活动方案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端午大班活动方案篇1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了解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起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发展成集游戏节庆、体育锻炼、健康预防于一体的民间节令。
创造领域:学会利用身边易得材料有创意地制成自己喜爱的端午节用品:用纸折叠造型;纸盒、纸板、竹片组合等综合造型;碎花布、彩色线缝制造型。
情感领域:通过实践和体验,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丰富的想像力过着有深远意义的端午节;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热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利用身边易得材料以多种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端午节用品:创造性的节目表演和游戏;用纸折叠造型做一些彩粽;纸盒、纸板、竹片等综合材料做大龙舟;碎花布、彩色线缝制一些香袋等。
【教学难点】
a·对端午节民间传统文化渊源的了解、探究和继承。
b·设计制造出有意义、有创造性的节日用品。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没计】
第一课时 对端午节民间传统文化渊源的认识
【课前准备】
教师:悬钟植像;挂艾叶莒蒲;赛龙舟;饮雄黄酒;吃粽子;佩香袋等有关端午节起源的资料 (实物、图片或课件)。
学生:学生自己收集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1)导人:教师出示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咙夺目的彩色纸粽子、布香袋(有十二生肖造型、有"五毒"、还有卡通造型),还有课件里赛龙舟、挂艾叶莒蒲、饮雄黄酒 ("青蛇传"片段)、悬钟植像;把学生带人端午节,感受端午节的气氛。
a、端午节识纪念谁的节日?有何意义?根据你收集的材料,你知道的还有哪些说法?(屈原、伍江而死、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理、纪念龙的特殊节日。)
b·每年的端午节,你是如何度过的7你包过粽子吗?佩带香袋吗?你玩过碰鸡蛋、鸭蛋、鹅蛋吗?你参加或观看过赛龙舟吗?饮过雄黄酒吗?你洗过艾叶莒蒲水澡吗?
(2)认知:
a·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与端午节由来有关的几位历史人物(屈原: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伍子百: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曹娥:东汉孝女;秋谨:现代革命女诗人)。
b·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课文中给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民间采用了哪些方式来纪念这些传说中的历史人物(赛龙舟、挂艾叶莒蒲、饮雄黄酒、吃粽子、悬钟帽像、玩碰鸡蛋、鸭蛋、·鹅蛋、佩带香袋)。
(3)实践:
a·学生4一6人一组对端午节传说中的故事进行编排并表演。要求对故事情节了解,表演充分、形象合埋。
b·学生个人或分组对端午节纪念活动(赛龙舟、挂艾叶莒蒲、饮雄黄酒、悬钟道像)进行 "模仿秀"表演。
(4)感悟:
学生通过讨论课本、多媒体课件,迸一步了解涉及端午节由来的几位历史人物 (屈原: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伍子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曹娥:东汉孝女;秋理:现代革命女诗人)。中国民间节日纪念的特殊性:集游戏节庆、体育锻炼、健康预防于一体的民间节令。
(5)创新:
结合课本知识及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还可以设计出哪些更好的方式或者别具一格的形式过端午节。
表演独特的故事新传和用游戏的方式给自己设计的故事新传及游戏命名。
(6)拓展:
a·去图书馆、网络查找资料了解涉及端午节由来的几位历史人物;中国民间采用了哪些方式来纪念这些传说中的历史人物。
b·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诗,用诗会的形式过端午节。
(7)总结:
教师从学生编导、表演的节目和游戏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指导性评价。也可以举办"端午节模仿秀",集体评选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彩粽、香包,彩蛋的制作
【课前准备】
教师:端午节用品的图片或课 件资料。
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实物、图片。制作纸制彩粽、彩蛋、香包的各种彩色纸 (稍微硬一些)、彩色布、香艾叶草和各种彩色线。美工刀、颜料、铅笔。
【教学过程】
(1)导人:教师点评学生上节课"端午节模仿秀"优秀作品,并提出:希望在道具上有所创新。如:挂饰"香包、彩粽",彩蛋游戏的装饰与创作。
(2)认知:
a·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通过教师示范了解用彩色纸制作彩粽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了解彩线绕结方法及串接方法。
b·让学生口述彩粽的制作过程,分小组讨论用彩色纸制作彩粽的一般方法;讨论彩线绕结方法及串接方法。
(3)实践:
进行彩粽制作:学生2一4人一小组,先讨论如何制作出形态可爱、五彩续纷的彩粽,再动手制作。
要求分工合理,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
(4)感悟:
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了解涉及端午节其他用品的制作技法,讨论制作彩蛋和香包的制作小技巧。
(5)创新:
a·结合课本知识,设计制作出形态新颖的彩粽,教师可提示在彩粽的棱角上变化,在各面上进行变化或更简易地制作出形形色色的彩粽。并能够加人自己的创作风格设计香包、彩蛋。制作过程中可放民乐烘托气氛。
b·小组讨论,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制作出别具一格的彩粽、香包和彩蛋?给自已设计制造出的彩粽和香包、彩蛋命名。
c·将自己设计制造出的彩粽和香包做出各种申结造型,小组l间进行交流,组织一个交易会,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开展相互赠送彩粽和香包、彩蛋活动。
(6)拓展:
a·参观博物馆或是网络资料了解中国民间各地彩粽、香包的制作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b·让学生尝试一下在计算机上设计制作形态各异的彩粽、香包和彩蛋,通过网络发送传情。
c·让学生对自己设计满意的作品,用简短的文字进行说明。
(7)总结:
教师从学生作业中选出有创新的作或交易会。
第三课时 赛龙舟"游戏制作
【课前准备】
教师:中国民间端午节 "赛龙舟"体育活动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制作"赛龙舟"的各种材料:纸箱、硬纸板、一次性纸杯、小木夹、纸棍、美工刀、铅笔、粘胶等。
【教学过程】
(1)导人:通过影视资料了解赛龙由来及其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2)认知:
a,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和多媒体课件,了解龙头的结构及如何与教室环境有机结合,设计制作出自已的龙丹。
b·让学生口述龙舟的制作过程,集体讨论制作方案。
(3)实践:
a·学生自行分组,讨论如何制作出有创意,能与身边材料巧妙结合的龙。
b·对龙头、龙身。龙尾及桨分别进行设计制作。可以参考教材上提供的方法,也提倡同学设想出不同方法,还可以结合体育活动,将同学排成两组以上的队形,在操场上进行"赛龙舟"竞技比赛。将龙舟的头尾进行美术装饰设计,同学的队形组合是龙身。要求分工合理,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
(4)感悟:利用老师提供的有关各地赛龙舟的风俗、风情的差异,体悟赛龙舟及其体育活动除纪念价值外的教育价值——集体要前进必须齐心协力。
(5)创新:
小组讨论,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造出更加有气势的龙舟,并将制作的龙舟在教室里进行实地组合。
将设计制作的龙舟组接好进行赛龙舟游戏。并能够全面地介绍龙舟各部件的功能和制作技巧
(6)拓展:
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中国各地龙舟的特色。
让学生尝试龙头和龙尾、龙身各处所担任的职责有何不同,树立在一个集体中大家要前进必须“齐心协力”的信念。
让学生欣赏自己设计的作品,用简洁的文字进行创意说明。
(7)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合作制作过程和游戏过程,从构思和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对在游戏中能顾全大局,具有较强的协作精神的学生给予肯定。
端午大班活动方案篇2
一、背景材料: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五、活动安排:【略】
六、安全注意事项
七、费用预算
端午大班活动方案篇3
一年一度植树节即将到来,我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植树节活动方案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在就要到了,我们也为孩子准备了一系列关于植树节的活动,为的是让孩子能够真正程度上的意识到植树节到底是什么?它是多少号?它有什么样的意义等等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谈话、种植、游戏等活动,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晨间谈话
植树节的时间以及意义,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二、利用午餐后时间
1、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2、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四、种树
激发幼儿参与种树的兴趣
1、教师要告诉幼儿那些东西我们种植在外面,不要去轻易动它,每天来幼儿园早的小朋友可以给自己的种植物浇水,比比看谁的种植物长的最高,最好
2、教师带领班上的幼儿,一起去种植地,要注意些什么?
3、师生共同参观大班年级组的种植地。
端午大班活动方案篇4
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我园将于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抒发爱国主义情怀为主题,以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幸福生活,增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二、活动时间:20xx年6月20日
三、活动内容:
1、开展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结合端午节的特点和内涵,组织开展“粽叶飘香”包粽子、炸糖糕、端午歌谣传唱、观看端午节系列视频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依托“道德讲堂”组织端午节民俗讲座,开展以爱国名著、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用心体会端午节蕴涵的意义,激发爱国爱乡情怀。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端午节期间,积极组织学生和志愿者进社区、养老院,开展清洁、节日慰问、培老人聊天、为老人洗脚等志愿服务,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等送去糖糕等,陪他们共度端午佳节。
3、开展校园洒扫活动。从科学角度分析悬艾草、挂菖蒲、佩香囊、饮雄黄酒等端午传统习俗,普及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大扫除,整理个人卫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4、制作节日小报。积极组织学生将端午节的内涵、民俗及参与端午节活动的感悟制作成节日小报,并开展节日小报评比和展示活动。
四、活动要求:
充分挖掘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把端午节主题活动与“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的活动项目,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体现人文关怀,倡导文明新风;全部活动过程确保安全、有序开展。 五、活动中期:
1、确定参加的人员,并告知本次活动的流程,确定服务车辆。
2、确定去敬老院所要表演的节目:如:与老人进行交流,慰问困难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与老人一起下棋、与老人一起过生日、观看文娱节目。
3、购买物品:如水果、零食、生日蛋糕等。
4、制定统一的服装。
六、活动进程:
1、上午8点半点在校门口集中出发 ,老师清点人数,生活部清点所需物品是否带齐,所有参加人员着统一服装,带校徽。安排专人举旗。
2、9点前到达敬老院9点10分开始逐个慰问老人并与老人聊天并分发慰问品,注意语言、态度、声调。
3、关注老人情绪变化,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老人们聊天、下棋等。
4、9:40打扫院子和义工服务。
5、打扫结束后为六月份过生日的老人过生日,并给老人们表演手语舞。文娱节目结束后全体人员与老人们及敬老院工作人员合影留念,打扫好现场后乘车离开。
七、注意事项:
1、切勿乱动老人房间内的东西。
2、不懂的地方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
3、打扫完房间后及时将老人的东西归位。
4、 举止要大方得体,注意措词用语,切忌在敬老院内大声喧哗并注意活动中老人的情绪变化。
5、 及时准备各种道具,同时注意往返及活动中的安全。
6、 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端午大班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
(一)知识分享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①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②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③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
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⑤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三)动手操作
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摆放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端午大班活动方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体验端午节特有的习俗。
3.感受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
4.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1.flash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2.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活动的相关材料。
活动过程:
(一)了解端午节的名称及时间。
1.出示粽子实物,引发幼儿兴趣。
师: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的时候我们会吃粽子呢?
教师小结:五月五,是端午。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1.观看端午节的故事。
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
2.提问帮助理解。
师:刚才故事里说了什么?
教师小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还要吃粽子呢。吃粽子,忆屈原。
(三)集体感知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这两种主要习俗。
1.从幼儿自身经验来感知吃粽子的风俗。
从粽子的味道、形状、粽叶等方面让幼儿体验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教师小结:看来粽子的味道不同,形状和颜色也有很多种呢。
2.玩赛龙舟游戏,体验端午赛龙舟的快乐。
师: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人们还要进行一项很热闹的活动。
幼儿玩赛龙舟游戏,并分享游戏的感受。
教师小结:看来呀赛龙舟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呢!
(四)自主探索,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了解端午节的其他一些习俗。
1.提供实物、录像等,幼儿分组探索端午节的常见习俗。
2.幼儿交流探索结果。
教师小结:这些活动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着人们希望一家团聚,生活美满的心愿呢!
(五)结束活动,儿歌总结。
1.教师念儿歌总结。
2.去教室里继续寻找端午节的其他活动。
活动延伸:
美工区:用彩色纸折粽子,尝试编蛋网兜。
生活区:继续学习包粽子,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
语言区:讲讲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与传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