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课堂时间,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很多时候教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猫课件教案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猫课件教案篇1
一、教学活动目的:
1、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火灾扑救常识,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2、学会正确使用液化气,煤气,电器,掌握灭火方法,自救与逃生的方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3、加强日常生活安全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谜语
红彤彤,一大蓬,见风它就逞凶狂, 无嘴能吃天下物,单怕雨水不怕风。 (打一自然现象)
师生开展猜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谜底:火)
师导言: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可是如果利用不好,它会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毁于一旦。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了解“火与火灾”。
2、 教师讲述 “火灾案例”以引起学生注意。
5日凌晨3时30分许,福利院护理员在巡房时发现儿童部一楼2103房门有烟冒出,随即开门,见室内一床上棉被在阴燃,室内有4张床,每张床各睡2名儿童,门窗紧闭,充满烟雾,随即呼唤值班员、保安员将儿童抱出抢救,并自行用水把阴燃的被褥扑灭。市、区两级民政、公安、消防部门接报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工作。由于受烟熏时间过长,8名儿童经抢救无效死亡。
教师出示一组数据:1993 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年均10亿元之多,年均死亡2000多人;20__年1至7月份,全国共发生火灾144217起,死亡963人,受伤883人,直接财产损失46359.4万元。
(二) 提问
(1)一旦发生火灾,你知道怎样报警吗?模拟打电话。
(2)抢答:发生火灾时,是盲目开窗开门,还是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先断电还是先救火?
(3)你能说出几种逃生方法吗?表演。(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
(4)校园防火应注意什么?
(5)如何使用液化气、煤气?
(6)如何使用电器?
(7)火灾扑救有哪些方法?
(8)人身着火时如何自救?
(9)楼房着火如何逃生?
(三) 宿舍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1)不准携带易燃易爆有毒及其他危险品进入宿舍;
(2)不准乱搭接、拆改电线电路;
(3)不准在宿舍使用电炉、电饭煲、电褥子、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
(4)不准在宿舍楼道、寝室内焚烧废纸垃圾等;
(5)不准在宿舍内点蚊香、蜡烛、生火;
(6)不准开长明灯;
(7)不准在宿舍里抽烟。
(四)总结
1、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都收获了很多防火常识,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防火意识,珍爱生命,永葆健康、平安。
猫课件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初步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
2、幼儿不玩火,避免发生火灾。
3、复习火灾发生后如何逃生的方法。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蜡烛,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
2、有关灭火的图像。
活动过程:
1、游戏:灭蜡烛
教师出示蜡烛,点燃蜡烛。并提问幼儿:“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把蜡烛熄灭呢?”
(引导幼儿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幼儿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幼儿到前面试一下。
教师:现在打灰机点起来了,小朋友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灭了打火机的火?
幼儿:可以把打火机关掉。
教师:如果打火机的开关坏了呢?
幼儿:可以用水来灭。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都为老师想出了可行的办法,我们可以把打火机关了,也可以用水来灭。
2、讨论
教师:“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现在是秋季,天气干燥,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
幼儿: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先报警。
幼儿:可以用沙子。
幼儿:可以用水。
幼儿:可以用湿布。
幼儿:可以用灭火器。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火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 话。
3、请幼儿观看图片。
“前几天,有个地方着火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和我们想出的办法一样不一样?”
看完图片,提问:“他们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些办法是我们没想到的?”(开窗,捂着嘴、鼻跑出烟火区)。
小结:火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灭火器等灭火,火很大的时候,我们拨打119电 话,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烟火区,学会保护自己。
4、请幼儿尝试捂住口鼻逃生的方法。
5、怎样避免火灾?
“一旦发生了火灾,对我们的危害特别大,房子没有了,人也受伤了。那我们平时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呢?” 幼儿讨论回答。
猫课件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为全面推动安全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防溺水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3、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4、学习后,能改变自己在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了解防溺水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防范能力。
教学过程:
一、防溺水知识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二、遇到溺水时如何施救
1、大声呼救。向附近的.成人大声呼喊,尽量引起大人注意,请大人开展营救。
2、简明扼要地向施救人员讲清落水人数、地点,便于开展营救工作。
3、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三、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猫课件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体会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2、学习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和生动准确的语言。
学习方法:朗读、交流讨论
课时计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二、阅读主场
(一)学习小组集体利用工具书,消除文字障碍(正音、释词),熟悉课文内容。
(二)在学习小组内尝试朗读。
边朗读边议论:本文该怎样朗读?
在老师指导下提出朗读建议:语速要稍慢,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要读出喜爱的.感情。
(三)听课文录音,按上面的要求进行朗读训练。
(四)合作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分别与北平、伦敦、热带对比。说明济南是个宝地,突出它冬天“温晴”的特点。“温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2、学习第二段。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有山有水”/“晒”“睡”“醒”“小摇篮”“安静不动”“低声”“含笑”
3、学习第三段。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交流,再在班上发言。
这一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围绕哪个字?突出哪个字?是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的?哪些词句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是怎样的印象?
“妙”/“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那点薄雪好像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猫课件教案篇5
教学意图:
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工具,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参与语言,人类生活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至关重要。幼儿期虽然具备了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基本潜能,但最终语言发展的水平却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后天的学习、锻炼、应用。幼儿语言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活动,是幼儿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尝试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一些量词。
2.感受大小,粗细,多少的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张 有趣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图片
提问一:
第一幅图片上画了谁?比较西瓜和枣有什么不同?(大小不同 )经验回忆:你们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哪些东西很大哪些东西却很小?
提问二:
第二幅图片上有什么?比较一筐苹果和一只桃子有什么不同?(多少不同)再观察第四幅图:比较一包糖果和一块糕有什么不同?(多少不同)经验回忆 :在我们班级里你看到的哪些东西很多哪些东西却很少?
提问三:
第三幅图片上画了谁?比较黄瓜和葱 有什么不同?(粗细不同 )经验回忆 :你们平时在菜场里 看到的哪些东西很粗哪些东西却很细?
三、欣赏儿歌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可以分成小组,个别多种形式朗读)对对歌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一边多一边少,一筐苹果一只桃一个粗一个细,一条黄瓜一根葱一边多一边少,一包糖果一块糕一边唱一边跳,比比说说记得牢学习创编: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男女分组问答。
活动总结:
孩子们,我们今天的收获真大,学了词,读了对对歌,还编了对对歌。其实我们的身边处处都藏着反发现和积累反义词,并把它们编成对对歌写下来,背出来。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图片,引导幼儿创编与各种形状有关的对对歌。
教学反思:
?对对歌》的内容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反义词儿歌,在儿歌中作者把一些常用的反义词穿插其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亲身体会到反义词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孩子进一步学习反义词的兴趣。把在身边找到的反义词用自己的方式编成儿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幼儿更加明确的认识反义词。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猫课件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通过尝试活动感受音乐的强弱。
2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感受歌曲的乐趣,培养幼儿尝试打击歌曲的强弱节奏。
教学难点: 能够使幼儿准确的演奏歌曲中的强弱拍。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律动,幼儿已经认识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鼓励语:淅沥沥,哗啦啦,小朋友表现顶呱呱。
物质准备:录音机,大雨和小雨图两幅,各种乐器。
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
(一)、律动导入
小朋友们让我们放松一下自己的身体,做个律动吧!
导语: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外面天气真好,小草发芽了,大树妈妈也开始变绿了。前几天老师去旅行给春天拍了照片,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拍的照片吧!(出示图片)
教师:图片美不美啊?那小朋友们在图片里都看到了什么呢?小朋友知不知道花草树木都需要什么才能长大呀?(水)水从哪里来?(天上)是啊,看,外面现在就在下雨。小朋友们知不知道大雨是什么声音?(声音大)小雨是什么声音?(声音小)
总结:恩,这些花草树木都需要雨水才能长大。大雨的声音是哗啦啦的,小雨的声音是淅沥沥的。现在老师为大雨的小雨配上音乐。
二、 基本部分
(一)、听歌曲感受大雨和小雨的强弱力度。
导语:下面我们请王老师放音乐。(播放音乐)
(二)、试唱歌曲
1 、提问:这首歌唱到大雨声音怎么样?(声音很响很大)小雨的声音怎么样?(声音很轻很小)
2 、导语:小朋友们回答的真好,那想不想学这首儿歌吗?现在我们先请王老师先唱一遍,再带小朋友们唱。
3 、教师:小朋友们学会了吗?我们现在跟上音乐一起唱。
(三)、自由选择动作、乐器来表示歌曲中的大雨和小雨的强弱变化。
小朋友们唱的真好听,我们来鼓励一下自己吧!
1 、导语:现在啊,小朋友们要用相应的动作把大雨和小雨表现出来。老师先来做一个示范,老师用拍手表示大雨,用拍腿表示小雨。(因为拍手的声音大拍腿的声音小)现在哪位小朋友告诉老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大雨和小雨的?(个别幼儿回答)
2 、教师:现在我们跟上音乐来表示一下吧!(播放音乐演奏)
3 、导语:小朋友们唱的可真好听,我们的乐器宝宝都等不及要和大家一起唱了,小朋友们看这里有许多的乐器宝宝,我们要用哪种乐器宝宝表示大雨,哪种乐器宝宝表示小雨呢?为什么?(让幼儿摇一摇,再选择乐器。演奏 1 遍,交换乐器,演奏中注意突出强弱)
要求:当唱到“哗啦啦”时,拿大雨乐器的小朋友演奏;当唱到“淅沥沥”时,拿小雨乐器的小朋友演奏。
(四)、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大雨和小雨的乐器宝宝,还学会唱“大雨和小雨”的歌曲,今天回家后把这首儿歌交给邻居的小朋友们好不好啊?(下课上厕所洗手)
附儿歌:
?大雨和小雨》
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大雨小雨快快下。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大雨小雨快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