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教案编写的重要依据,必须注意细节,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稻草人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稻草人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稻草人的用处,产生爱护农作物及稻草人的情感。
2、感受故事中稻草人的情感。
3、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学习合作并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稻草人一个,制作稻草人的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用谈话引出课题
1、在《秋天多么美》的音乐中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
2、谈话:秋天到了,看着成熟的稻谷,农民伯伯可开心了,可是有一天来了好多的小鸟吃谷子,农民伯伯很着急,你们有什么办法农民伯伯赶走小鸟,保护粮食呢?为什么要请稻草人呢?
二、结合课件,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稻草人的朋友》
1、出示图片一,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后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欣赏课件
2、稻草人没有朋友,它感到怎么样?
3、稻草人先请谁忙?兔子忙了吗?它是怎么说的?稻草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4、后来稻草人又请谁忙?小功了吗?稻草人满意吗?
5、正当稻草人歪着身子难受的时候,谁来了?它是怎么做的?
6、谁成了稻草人的朋友?小猴是用什么办法使稻草人快活起来的?
7、你们喜欢稻草人和小猴吗?为什么?
三、扎稻草人,体验合作的快乐
1、平时,稻草人都是一个人在农田里看护,好孤单,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它找个好伙伴,你们看,金老师也做了个稻草人,让他们做个伴,你们想不想也来做几个去陪伴它?
2、小组合作制作稻草人。
要求:
(1)先和小组里的好朋友商量一下谁负责做稻草人的头、手、身体、脚。
(2)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制作。
(3)装扮稻草人。
3、教师来回巡视,指导。
四、幼儿作品展示
教师:小朋友做的这些稻草人真漂亮,下次我们一起把这些稻草人插到稻田里,这样,他们不仅不会觉得孤单,而且还能保护更多的庄稼。
稻草人教案篇2
教材简介: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5、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动。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稻草人的图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a.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合的?
b.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a.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b.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c.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
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教案设计
a.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区类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b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b.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c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授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
a.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
b.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d.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
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
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
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
a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表现肉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
b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
教案设计
是什么原因?
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七.总结全文
八.学生通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九.语段仿写:
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
b.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
板书设计:
1、稻草人
稻草人飞蛾下子老妇人
(善良)焦急、担心、愤恨、悲伤(可怜)
作业设计
一、
1、辨字组词
带 戴
穿衣()帽 一衣()水领() 拥()
竭 褐 渴 喝
()色 ()力 ()望 ()彩()水 口()
2、照样子写词语
沉甸甸
安安静静
3、认真读课文,再回答问题
1)什么情况下稻草人替他的主人高兴?
2)什么情况下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
稻草人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3.帮助学生认识“肤、怠、穗、瘪、搓”5 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掌握“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祸事、挽救、沉甸甸”等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在稻田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稻草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怎么
做的,结果如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抓对比→突出责任感情朗读课文第1、2 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是怎样介绍稻草人的样子的?请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你觉得稻草人美吗?
2、稻草人的责任是什么?你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写牛和狗有什么作用?
二、抓飞蛾→突出善良
感情朗读第3—5 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
1、稻草人看到新出的稻穗一个挨着一个,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2、哪些事让老太太笑不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3、稻草人看到蛾子飞来,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4、从描写稻草人的内心和动作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抓祸事→突出忠诚默读课文第6—8 自然段,自学并讨论
1、老太太“看一切事情都很好”,“一切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想一想:老太太此时心情怎样?(指导观察插图)
2、主人要走了,稻草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4、从稻草人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抓肉虫→突出悲惨朗读第9 自然段,思考
1、稻草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么?
2、想一想:稻草人为什么而“痛心”?为什么而“哭了”?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稻草人的感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五、抓变化→突出中心再次默读全文,找出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1、结合课文,仔细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想一想:《稻草人》这篇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想要告诉人们什么?
3、课堂练习。
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
模仿第2 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注意用上中心句。
板书设计:
稻草人
稻长新穗 高兴
小蛾产子 惊恐
警告无效 愁闷
吃光稻叶 痛心
(尽职、忠诚、善良)
稻草人教案篇4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a.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合的?
b.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a.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b.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c.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
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a.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区类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b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b.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c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
a.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
b.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d.“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
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
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
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
a“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表现肉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
b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是什么原因?
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七.总结全文
八.学生通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九.语段仿写:
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
b.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
稻草人教案篇5
设计意图:
从6月26日秧苗的移栽到10月8日秧苗的抽穗,我们种植水稻的活动已经持续了3个月有余。孩子们总喜欢去看看,因为秋天里稻穗一天天都在变化着,颜色由青色渐渐转为黄色,稻谷越来越粒粒饱满,一天天走向成熟,五块“稻田”黄澄澄的,仿佛是五块黄地毯,空气里散发着稻花香味。10月9日,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来到了种植园,细心的桐桐发现:一根稻穗上的稻谷少了几颗,稻谷怎么少了?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询问着。是不是掉到地上了?是不是虫子吃了?是不是鸟儿吃了?面对眼前稻穗的惨景,孩子们可伤心了。经过大家的蹲守观察,发现是麻雀偷吃了稻穗,我们结合《指南》精神,把保护水稻的自主权教给孩子,通过大家的讨论统计,统计结果是做稻草人保护水稻的小朋友最多,于是我们就生成设计了这节大班美术活动《稻草人》。活动我们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的主体性,旨在让幼儿在看看、玩玩、做做中感受操作的.乐趣,同时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
活动目标:
1.看步骤图、学会用捆、扎、贴、画等技能制作装扮稻草人,增强动手能力。
2.能与同伴商讨分工制作任务,体验分工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干稻草若干、装扮材料若干、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稻草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用稻草来做稻草人吧!
二、介绍做稻草人的材料。
三、了解做稻草人的简单步骤图。
师:那稻草人怎么做呢?
你哪一步看不懂,谁来帮他解答一下?(出示:做稻草人的步骤图)
第一步:将稻草分成两份,一份多一点、一份少一点。选多一点的稻草对折,在对折上的地方用扭扭棒固定,分出头与身体。
第二步:选少一点的稻草对折两次,做稻草人的手臂。
第三步:分开身体,将做好的手臂夹在身体中间,再用扭扭棒把手臂固定在身体里。
四、出示范例作品,拓展幼儿的创意思路。
师:稻草人扎好了,这样好看吗?现在就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装饰稻草人。
五、小组分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引导帮助能力弱的小组,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五、欣赏点评小组的作品。
六、整理材料,活动结束。
稻草人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肤、怠、穗、憋、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积累“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等词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
3、理解稻草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老师检查并指正;
2、听录音,整体感悟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学习作者的表现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指名读第一单元《导读》),你能说一说《导读》告诉我们什么了吗?谁能说一说,咱们都学过哪些童话故事?(生:《神笔马良》、《小红帽》、《白雪公主》……)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新的童话故事《稻草人》。
二、新授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指定三位学生朗读课文。播放wav音频朗读。比较学生朗读和wav音频的不同之处,同时指导朗读方法。
注意以下生字词语,尤其是画线的`字。(幻灯片展示)
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
在练习本上边读边写一写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思考。
1、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2、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四)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1、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2、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3、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更甚)
(五)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1、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哪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什么的感情?(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2、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3、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4、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三、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jī ròu pí fū dào suì miǎnqiǎng
( ) ( ) ( )( )
bái hóu gēng zhòng hè sè
( )( ) ( )
wǎn jiù huò shì chén diàn diàn
( ) ( )( )
(二)改写句子。
她以前哪里笑过啊?(改为陈述句)
课后小结
文章通过对稻草人外貌、心理、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形象。
稻草人教案篇7
设计思路:
正值金秋时节,我班开展了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带领孩子走进田野感受秋天的美丽、丰收的喜悦,如观看农民伯伯们收黄豆、摘棉花、收割稻子等等。因为是大班的孩子,思维特别活跃,在活动中我们的孩子有许多问题,如孩子问我“老师,稻子收好了,那些稻草要它干什么呢?”于是我和孩子们谈了很多关于稻草的话题,特别是给孩子们看的一些稻草制品,发现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根据孩子的兴趣点预设了本次活动,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
本次活动“稻草人”,我为孩子选择了他们熟悉的材料——稻草,让孩子在谈话交流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稻草的作用,并让孩子们商量、合作、分工共同用稻草制作稻草人,在制作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习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谈话交流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稻草的作用,通过制作活动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学习合作并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稻草、绳子、竹竿、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已有经验再现
(出示稻草)
师:稻草有什么用呢?请你们把知道的答案和边上的好朋友说一说。
幼儿讨论
(幼儿自由讲述)
师:现在请你们把知道的答案告诉大家。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知道稻草有这么多用处,可以做成草帽、草鞋、草绳……
二、示范制作稻草人
师:今天请来的一位客人朋友听见了,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稻草人)
1、幼儿观察稻草人,讨论稻草人都由那些材料制作而成,稻草人的用处。
2、教师示范制作,讲解制作步骤和要点。
三、小组合作制作稻草人
1、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稻草人?
要求:
①先和小组里的好朋友商量一下谁负责做稻草人的头、手、身体、脚。
②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制作。
③装扮稻草人。
2、教师来回巡视、指导。
四、幼儿作品展示
师:小朋友做的这些稻草人真漂亮,我们一起把这些稻草人去送给我们的农民伯伯,来保护我们的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