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讲卫生教案7篇

时间:2024-06-23 作者:pUssy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规范教学流程,保证教学有序进行,教案需要具备逻辑性和系统性,以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讲卫生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7篇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如今社会,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生活上关注比较多,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照顾的无微不至,所以导致孩子在生活能力上较弱,有的孩子甚至还养成不爱洗澡的坏习惯,因此设计了《养成爱洗澡的卫生好习惯》,让幼儿的自理能力,讲卫生的习惯有所提升。

【活动目标】

1、知道勤洗澡可以保护皮肤。

2、通过迁移生活经验及音乐表演,初步学习自己洗澡。

3、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猪小弟》《洗澡歌》。

小猪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猪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它的名字叫"猪小弟",我们一起来听听在它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听音乐《猪小弟》。

提问:

1、开始小猪没有朋友和它游戏?为什么没有?(因为它身上全是泥。)

2、后来有朋友和它做游戏了?为什么又有朋友了呢?(因为小猪它洗澡以后变干净了。)

三、组织幼儿讨论:

你爱洗澡吗?为什么要经常洗澡呢?

【教师小结】

1、洗澡可以使我们干净,这样人很舒服。

2、运动后会出汗,皮肤上就有污垢,污垢就容易产生细菌,对皮肤不好。

3、经常洗澡,干净的皮肤可以放出"溶菌霉"消灭细菌,保护我们的皮肤。

四、讨论:你是怎样洗澡的?

五、即兴表演:

冲水--擦肥皂--搓泡泡--冲水--再搓一搓--冲水。

六、幼儿随音乐表演,体验洗澡的乐趣。

你洗干净了吗?还想洗洗哪?(幼儿自由地创遍:头、胳膊、肚子、屁股、腿等等。)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篇2

目标:

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幼儿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培养幼儿用肥皂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准备:

各式各样的肥皂及肥皂盒若干;各种旧玩具、旧手绢等;吹泡泡玩具瓶(与幼儿人数相等);“我爱洗澡”音乐及磁带、录音机;盛玩具的小筐若干;干净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盛水的大水盆六个,小方布一块,剪好的小红星若干。

过程:

1、《我爱洗澡》音乐,老师与幼儿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老师吹泡泡引起幼儿兴趣。

3、出示肥皂并请幼儿描述。(请幼儿自由发言)

4、出示多种多样的肥皂,让幼儿观摩。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肥皂形状、颜色、气味,并用手摸摸,说出感觉。(幼儿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

5、幼儿自由玩肥皂、脏玩具等,老师引导幼儿寻找肥皂的小秘密。

(幼儿在玩中发现肥皂的.小秘密:用手搓能产生泡沫,能溶在水里、能使脏东西变干净……)

6、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老师适时奖励。

7、引导幼儿正确用肥皂洗手,教育幼儿讲卫生。

老师:孩子们,谁来告诉我你平时是怎么样洗手的?

幼儿讲述自己洗手的方法。

老师:“想想怎么样才能把我们的小手洗的更干净?”(与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

8、幼儿自由吹泡泡,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把各种玩具用清水冲洗干净。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幼儿对“玩肥皂”极感兴趣,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了肥皂好多小秘密,能溶在水里,有的有香味,有的有药味,搓在手上会起很多的小泡沫,能除菌……玩玩乐乐中了解了肥皂的用途,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用肥皂洗手。

活动过程中发现:

(1)个别幼儿只顾玩玩具而忽视了探索肥皂的小秘密,对此,教老师应适时引导;

(2)用肥皂洗塑料玩具不太合适。其次,活动中,要引导幼儿尽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洒到地面上,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附:洗手歌

小朋友,来洗手,

卷起袖,淋湿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

清清水里洗呀洗,

再用毛巾擦一擦,

我的小手真干净。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篇3

活动背景:

木偶剧是我国一种流传的民间艺术,它流传广泛,历史悠久。它用木偶的形式生动而形象地刻划各种人物。托大段幼儿正处在语言(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对色彩鲜艳、有声响、会动的物品感兴趣。新异事物能引起他们极大的注意。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知道饭前洗手,饭后洗脸。

2、丰富词汇:洗脸

活动准备:

1、木偶:小熊、熊妈妈各一个

2、《讲卫生》音乐磁带一盒

3、草莓,蛋糕、蜂蜜、糖等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吃饭前该做什么?(洗手),吃完饭后应该做什么?(洗澡),对,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个木偶剧,名字叫《小熊洗脸》

2、木偶剧表演《小熊洗脸》。

3、以小熊问幼儿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问题:(1)小朋友你们猜猜是谁爬到我的脸上来了?

(2)蚂蚁为什么会爬到小熊的脸上?

(3)要怎样做蚂蚁才不会爬到脸上呢?

4、结合日常生活,教育幼儿保护牙齿。

(1) 小熊检查幼儿的脸,看看哪个幼儿的脸又于净又漂亮。

小熊:现在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的脸又于净又漂亮。

(2) 小熊:小朋友,你们以后可不能向我学了,要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洗脸的好习惯,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好吗?(好)我们一起来唱“讲卫生”的歌吧!

5、歌表演《讲卫生》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篇4

一个民族的卫生状况,不仅关系到这个民族的健康水平,也标志着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同样,一个人有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关系到他的身体健康,也是文明礼貌的重要标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也提出要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卫生。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不太注意个人卫生,有饭前便后不洗手、早晚不刷牙、不爱洗澡等不良卫生习惯,需要反复督促才能勉强做到。这是因为他们尚未意识到讲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更不知道爱清洁还是一个人文明礼貌的标志。因此,对幼儿进行讲卫生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保持身体清洁的重要性,知道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

2.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情境歌曲《找朋友》《洗手歌》《讲卫生》;课件《小猪变干净了》;水盆 (内有适量水)、香皂、毛巾等,数量与幼儿相等。

2. 经验准备:会说儿歌《刷牙》。

活动课程

1. 激发兴趣, 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听!什么声音?(播放音乐《找朋友》)是谁在找朋友呀?他找到朋友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分析:此环节有效的利用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猜想的兴趣和观看的愿望。

2 看课件《小猪变干净了》

(1)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前半部分

师:小猪找到朋友了吗?(没有)

为什么小兔子和小白鹅都不愿意跟小猪玩?(因为小猪太脏了)

小猪该怎么办呢?小朋友帮他想个办法吧。(自己玩、在去找别人、小猪应该洗干净了再去找朋友玩……)

咱们来看看小猪是怎么做的。

(2)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后半部分

师:小猪是怎么做的?(洗澡)

小猪变干净后,小兔子和小白鹅愿意跟它玩了吗?(小兔子和小白鹅都愿意跟小猪玩了, 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你喜欢跟什么样的朋友玩?脏的,还是干净的?(我喜欢干净的朋友)

小结:小兔子和小白鹅愿意跟干净的小猪玩,我们喜欢跟干净的朋友玩,

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

分析:在这一环节,教师采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动画课件,视听结合,调动幼儿的`感官参与,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利用幼儿乐于帮助别

人的特点启发他们帮小猪想办法。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使活动充满了情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 师幼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洗澡

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小猪用洗澡的方法变干净了,我们也来洗洗澡,做个干净的孩子吧。 从哪儿开始洗呢?(洗脸、洗胳膊、洗头发……)

洗澡时先洗头发。 请跟我一起,咱们从上往下洗。

(播放音乐,幼儿自由做洗澡律动)

小结:洗个澡真舒服呀!我们要勤洗澡,勤换衣服。

分析:“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激发了幼儿做干净孩子的愿望,教师就迎合他们的愿望,安排了“洗澡”这个环节。活泼的律动形式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洗手

师: 每天,我们的小手用的最多,最容易脏了。手脏了会有什么害处?(小朋友不和我拉手了、会把衣服摸脏、用脏手拿东西吃会生病)

哎呀!手脏了有这么多危害呀!我们快来想办法保持小手干净清洁吧。(不摸脏东西、上厕所回来洗洗手、吃饭以前洗洗手)

你们说得真好!吃饭前,上厕所后我们必须把手洗干净。

学习儿歌《洗手》。 (教师先边做动作边逐句教诵,然后师幼一起边做动作边完整朗诵)

来到幼儿园以后,我们的小手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了。现在,我们就用水把小手洗干净吧。

教师和孩子洗手动作同步进行,教孩子在洗手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洗手 方法:卷衣袖一温湿手一抹香皂一搓手心、手背、指缝、手腕一洗掉香皂沫一甩甩水一使用毛巾擦干手。

小结,小手表面的脏车西容易洗掉,藏在指甲缱里的脏东西就不那么容易洗干净了, 所以,我们还要勤剪指甲,不让脏东西住进去。小手干净了,就会少生病,我们一定记住,饭前便后要洗手。

分析:此环节教师直接从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入手,由于每个孩子部有相关经验,所以互动性很强。其间,教师利用儿歌使枯燥的洗手方法变得富有趣味性,真实的洗手活动又进一步加深了幼儿的记忆。 同时,教师还注意适时使用表扬,让孩子们更乐于参加活动。

(3)刷牙

师:手脏了,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害处。牙齿经常嚼字西,它们也会变脏。牙齿脏了会有什么害处?(嘴里有味,不好闻;牙齿会变黑,不好看;会生蛀牙……)

哎呀,牙齿脏了真可怕!怎样让牙齿变干净?(漱漱口、睡觉前不吃东西、刷牙)

齐说儿歌《刷牙》,并做律动。

小结:保护牙齿,保持口腔卫生,要故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分析:幼儿对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总是很关心,而且,他们巳经有了保护自己的初步意识,所以此环节激发了幼儿保护牙齿的愿望。

4.教师用动作引导幼儿,师幼共同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知道了人们都喜欢千净的孩子。我们要勤洗澡,勤换衣服,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做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分析:在总结时,教师一改往常单纯老师说孩子听的方法,而是将这 课的重点内容在教师的提示下,由孩子们自己总结出来,不仅检査了孩子们_ 的接受情况,也再次加深了孩子们对良好卫生习惯的了解。

5.结束

做律动《讲卫生》,带幼儿出活动室。

分析:律动《讲卫生》,紧扣主题,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师自评:

本活动的环节比较清晰、紧凑。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把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注意动静交替,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幼儿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因素都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能在充满兴趣的心理状态中接受教育,积极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篇5

活动准备

小河(绿色皱纹纸)草地(绿色方块)垃圾场、沐浴棉、香皂。

活动过程

1、 教师结合表演道具帮助幼儿回忆歌词,“怎么样才能让身体长得好?”

2、 激发幼儿利用表演道具进行表演。

(1)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表演各角色的动作、语言、作什么动作?” 表演在大家不喜欢他时是什么表情?看见这么脏是什么表情。”

(2) 请4位能力强的幼儿在教师事先布置好的`游戏场地中示范表演。

(3) 引导幼儿评价同伴的表演。“你觉的他们表演的怎样,为什么?”

3、 学习分组

(1)(教师事先将场地划分、布置好)引导幼儿讨论分组表演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教师指导。(重点观察幼儿分组常规情况、与同伴合作表演情况、故事情节表现情况)

4、 评价活动反馈: 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醒下进行表演。扮演在垃圾堆旁吃东西,拣起东西放进嘴里,并在地上打滚。走在小河边,随便往河里扔垃圾,破坏环境。在草地上乱扔吃的皮,瓶子等,不洗手吃东西,脏手擦嘴。教师提醒后,幼儿能分清角色与表演的不同。

活动对策: 在下次活动时提醒幼儿只要表现出来即可,不用真的吃。与幼儿一起讨论什么是表演什么是事实。表演时怎样演的真实但又卫生。

活动结束:引导幼儿也要做个爱干净的孩子。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知道手上有细菌,饭前便后要洗手,经常剪指甲。

2. 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教学准备:

显微镜、载玻片 多媒体课件 白板

教学过程:

1. 谈话

你觉得你的手干净吗? 你的`手上有东西吗?干净吗?(我们用手写字、画画、拍皮球...手上沾了很多细菌)

2. 播放课件

幼儿观看课件,了解细菌。

3. 观察

请一位手脏幼儿摸一摸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让幼儿轮流观察。

4.讨论:

怎样保护手的清洁? 如何正确洗手?

幼儿园讲卫生教案篇7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服务的能力。

2、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活动准备:

娃娃家:给娃娃洗脸、刷牙、梳头。

手工区;:卡纸、海绵纸、等材料设计各种生活用品并且还可以进行绘画。

阅读区;各种生活类的图画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是个讲卫生的孩子吗?(是的)那你们平时是怎么讲卫生的呢?(请个别孩子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讲卫生的)

刚才小朋友都说了自己早上起来会刷牙、洗脸,讲了很多很多,今天我老师就要来看看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是怎么来表现的。

二、介绍各个区域。

1、娃娃家。

娃娃家里都有很多的娃娃宝宝,今天就要来让我们的小朋友怎么跟我们的娃娃洗脸、刷牙、梳头。

2、图书区。

今天老师在图书区准备了各种生活类的图画书,待会小朋友可以看图书和朋友一起讲讲,看完后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说说。

3、动手区。

在手工区老师准备了:卡纸、海绵纸、等材料设计各种生活用品并且还可以进行绘画。

三、组织幼儿进区区域。

1、提出区域规则。

在进区的`时候,你先要想好来你要进什么区角。但是我们进区域时我们先要拿好进区卡,只有拿到了进区卡的小朋友才能到区角里面去活动,如果你去的哪个区角里的卡插满了,你就不能再进这个区了,只有把卡插在哪个区里,你就在哪个区里活动。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