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跑的教案推荐8篇

时间:2024-05-25 作者:pUssy

编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清晰地传达知识和技能,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跑的教案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跑的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跑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不受长度的曲直、横竖等形式的影响,感知长度的守恒。

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每人两根一样长的细铁丝、四根一样长的毛线、八根火柴棒。

指导要点:

提出问题:

1.两根铁丝一样长吗?让幼儿比一比、说一说这两根铁丝是不是一样长。

使其中一根铁丝弯曲,另一根铁丝保持原样,改变铁丝的排列位置后,再让幼儿观察并说一说铁丝是不是一样长,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理由。

2.出示两根一样长的毛线,一根伸直,另一根团成一团。提问:这两根毛线是否一样长?你怎么知道它们是不是一样长的?为什么一样长的毛线看起来不一样长?请幼儿自己验证它们是不是一样长。

3.将八根火柴棒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摆出直线和曲线,比较不同排列形式的图是不是一样长,为什么。引导幼儿通过数火柴棒的数量来判断长度。

活动反思

优点:

1、目标制定明确,各环节能围绕活动目标来进行。通过有效策略来突出活动的重点、难点,使活动过程更加顺畅。

2、在活动过程中,关注了幼儿的学习特点,运用多种的策略,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实验感知量的守恒,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

3、从幼儿参与活动的表现上来看,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老师以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超市场景的设置,另外课件的巧妙设计与运用,也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4、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关注每位幼儿的发展,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尝试。

不足:

相对于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课程设计内容相对单一,不够丰富,略显容易,欠缺难度。

在课程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幼儿理解“量的守恒”,明确守恒的概念。

对幼儿的启发,引导不够,应该在提出更多不同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幼儿园跑的教案篇2

一、活动背景

?可爱的蛋宝宝》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去发现、探索、去寻求更有趣的奥秘。“我给蛋宝宝穿彩衣”是这一活动中的一个小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剪贴的方法大胆地为蛋宝宝进行装饰。

2、在情景式的游戏活动中发展综合能力。

3、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鸡妈妈头饰一个。

2、大蛋五各,贴在展示板上,放于教室四周。

3、刀,彩条,小篓子每人一份,放于教室四周。

4、红、黄、绿彩纸,圆形、方形、三角形彩纸。

四、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在音乐游戏中参与活动,产生兴趣。

1、跟着“鸡妈妈”随音乐入室。

2、跟着“鸡妈妈”找个地方坐下来。

(二)在游戏的情景中学习使用剪刀。

(1)“彩条宝宝说小朋友好聪明哟!它可以变成……,它还可以变成花片片,怎么变呢?”

(2)“也可以请剪刀宝宝帮忙!”幼儿用小手跟着老师学一学。

(3)幼儿坐下来剪彩条。

(三)在爬一爬,找一找的游戏中,发展综合能力。

(1)把彩片放到篓子子里。

(2)教师拿好彩片片向教室空中一撒,激起幼儿游戏的.热情。

(3)爬一爬,找一找指定彩色的片片。

(三)用穿彩衣的游戏,掌握贴的方法。

用彩片片为蛋宝宝穿彩衣,这儿有好几个蛋宝宝,你自己选择一个蛋宝宝,可以用地上的彩片片,也可用你刚才剪的花片片,也可将彩条直接贴上去。

五、反思与评析

1、在活动中注重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动手能力、思维反应能力等。

2、针对刚入园幼儿的年龄特点,营造游戏氛围,孩子在游戏中动手,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积累经验,形成概念,掌握技能,体验愉悦。实现真正的“动手做,游戏乐”。

幼儿园跑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垫步动作,能跟随音乐舞蹈。

2、感受新疆的欢快旋律,体验跳新疆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走进新疆ppt、新疆的歌曲、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一、开着小车去新疆。(播放ppt)去过新疆吗?新疆有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1、如何去新疆--幼儿讨论去新疆的方法。

2、开着小车去新疆--幼儿探索垫步的要领。

(1)教师示范开小车屈伸(给汽车加油)--脚掌单一垫地(踩油门)--垫步(开车)

(2)幼儿说说开车前的准备及开车中脚是怎么动的'。

(3)教师再次演示垫步,炎症幼儿说的要点的正确性。

(4)集体尝试模仿开小车(垫步)

(5)请个别幼儿示范xx请幼儿说说为什么他的小车能够开到新疆?

(6)集体再次尝试开小车(垫步)师:新疆很远,小司机可要跟上了。我请铃鼓来帮忙,听到鼓声我们就踩下去代表踩油门。这样,我们就能更快一些到新疆了。

二、新疆葡萄沟摘葡萄。(播放ppt)

1、参观新疆美景xx来到葡萄沟,看到最多的是什么?

看,新疆阿姨来摘葡萄了!

2、摘葡萄xx新疆阿姨在什么地方摘葡萄

(1)幼儿探索用动作表示摘葡萄。

(2)师生共同创编摘葡萄的儿歌。

(3)师生共同用动作摘葡萄。

xx师:这边的葡萄摘完了,要到另外一边怎么办呢?(垫步过去摘)

三、新疆朋友大联欢。(观看视频)新疆的阿姨、叔叔们跳起了快乐的新疆舞。

幼儿园跑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认识量词。

2.通过自己创编量词歌,进一步巩固使用量词。

3.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量词歌

2.一封信(内装图片)

3.幼儿用各种图片,胶棒,白纸。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信件导入

1.配班老师送来一封信:寄给大一班的一封信。

2.教师打开信:我看看是谁给我们班小朋友写的信。

读信:

亲爱的小朋友,我是红红,周末,妈妈带我到城了去了,给我买了一个衣服,一个裤子,还有一个鞋子。妈妈还买了很多好吃的呢,有一条鸡腿,二只鱼,三两黄瓜,四把苹果,请你们到我家来一起吃,好吗?

3.听了这封信,你想笑吗?为什么?它可笑在哪里?把什么词说错了。(量词)

二、课件:量词歌

1.我们一起来帮红红纠正一下吧,指导幼儿正确说出量词。

一件衣服

一条裤子

一双鞋

一根鸡腿

两块鱼排

四根黄瓜

三个苹果

一枝香蕉(解释:一枝)

2.量词能不能说错啊?说错了会怎样?(量词千万别说错,说错就要闹笑话。)

三、学习量词歌

1.说量词

(1)你们会不会也把量词说错呢?让老师来考考你们。

(2)出示量词歌里涉及到的物品, 请幼儿逐一把正确的量词说出来。

2.谁来想个好办法帮助红红也学会说量词呢?现在,我们用这些图片来编一首量词歌吧, 请小朋友听好了。(教师示范念儿歌)

3.老师编得好吗,你们听清楚了吗?老师编的`儿歌里用到了哪些数字,

四、创编量词歌。

1.量词有许许多多,我们刚刚念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想学会更多的量词,就要编更多的量词歌,你会编吗?

2.请小朋友说说看,是怎样编的?要把数字1-10都要放进去,最后结尾时要加上一句什么话?

3.桌子上准备了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合作创编一首量词歌。可以两人商量一下,然后把图片贴纸上。编好了,就把你们编的量词歌老师听。

五、幼儿创编量词歌,教师巡回指导。

自然结束。

幼儿园跑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途径和不同的表现方法,感受大雨和小雨。

2.尝试用油画棒画长短、轻重不同的直线表现下雨天的情景。

3.会正确使用画画工具,能和它们做好朋友

活动重点:学习画大雨和小雨

活动难点:用长短不同直线表现大雨和小雨

活动准备:

组织幼儿观察雨天的`情景。油画棒、a4纸(画面上设计两片大小不同的云)、课件大雨小雨,大雨小雨的音效文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听录音,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下雨)雨下得大不大呀?哦,原来这是下大雨的声音。再来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这种声音和刚才的声音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播放两种声音比较)引导幼儿注意倾听。

2.老师小结:原来是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大雨下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呢?小雨呢?师幼共同模仿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并且做做模仿动作。

二、教师范画,幼儿徒手模仿。

1.提问:你知道大雨是什么样子的吗?小雨什么样子的吗?(看课件大雨小雨,让幼儿形象地感知)

2.老师边总结边示范:小雨小雨,嘀嗒嘀嗒,一点、一点往下落。大雨大雨,哗啦哗啦,一竖、一竖往下落。

3.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徒手练习画长线和短线。

三、幼儿绘画,老师指导。

1.用短线和长线画小雨、大雨。

教师边画边说:小雨小雨,嘀嗒嘀嗒,一点、一点往下落。大于大雨,哗啦哗啦,一竖、一竖往下落。

2.老师提示语:一会儿大雨,一会儿小雨,雨下个不停。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尝试用短线、轻重不同的直线来表现大雨和小雨,尽量每个地方都画满。

四、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

提问:今天小朋友把下雨天的样子画下来了,有小雨,嘀嗒嘀嗒,也有大雨。哗啦哗啦,你最喜欢哪一张?

幼儿园跑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想象中自己自由飞翔的情景。

活动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1.展开双手与孩子们模仿小鸟飞行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都是什么动物有翅膀?

(幼儿回答)

师:我们来看是谁飞来与小朋友一块玩耍的?(出示小鸟、蝴蝶图片)如果小朋友有一双翅膀,你们想飞到那里去呀?

(幼:飞到月亮上、飞到白云上……)

2.通过读诗歌括展孩子想象力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个这么好的想法,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名字叫《如果我能飞》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块读“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蓝天,变成一颗小星星,闪闪发光。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大海,变成一朵小浪花,随风舞蹈。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森林,变成一只小鸟儿,快乐歌唱。”诗歌里的我都飞到了那里,变成了什么?

(幼答)

师:对,飞到蓝天、飞到大海、飞到森林。蓝天上除了小星星还有什么?

(幼:还有白云、太阳、月亮……)

师:飞到大海上,小朋友们想一想都有什么?

(幼:还有小船、小鱼……)

师:如果小朋友们会飞,飞到森林还能变成什么呢?

(幼:小猴子、蝴蝶、大象……)

师:小朋友们地想象力太丰富了,我们可不可以让我们的想象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呢?把你们长上翅膀飞向蓝天、飞飞向大海、飞向森林、飞向城市的想法我我们的画笔表现出来好不好?

(幼答)

3.孩子根据想象作画

师:小朋友们画的时候要保持画面干净、涂色均匀。想一想你长翅膀的样子,把你们的画面画完整,涂色要漂亮。看哪个小朋友能画一幅既干净又漂亮的图画。

幼儿园跑的教案篇7

一、设计理念

通过观察发现———实践验证———交流探索———再发现系列贯穿的活动,让幼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了调色的方法及两种颜色的调和会产生第三种颜色等知识,充分体现以幼儿学生的主观探索为本,如调色让幼儿学生实践后总结,而不是直接告诉幼儿学生调色应怎么样调,再如老师提问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时发生了什么事,从而引起幼儿学生的好奇心,幼儿学生会主动观察发现色彩交融后的变化,提高了幼儿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提问到除了吹画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让三个好朋友一起玩耍,从而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如幼儿学生让蘸色的玻璃球在纸上滚动的游戏。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三、教学重点

幼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认识色彩的变化,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四、教学难点

幼儿学生将颜色调到适合的浓度。

五、教学准备

1、幼儿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等管状材料一根,毛笔,水罐,铅画纸,玻璃球三个,小抹布一块。

2、教师除需要准备与幼儿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还需准备几张范作(每小组一张)。

六、教学时间

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欣赏范作,交流讨论: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作用?让幼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找到本次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使下一阶段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2、发展阶段:

(1)教师根据幼儿学生交流总结的方法做一次范画,让幼儿学生明白使颜色流动的条件——调好颜色是关键。

(2)幼儿学生练习调色(告诉幼儿学生在调色时,只能用一种颜色),小组总结怎样调色,调到什么程度在纸上吹最合适。

(3)鼓励幼儿学生大胆吹画,分别调出红、黄、蓝三色,滴落在纸上吹画。

3、探索阶段:

(1)引导幼儿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获小组作品,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交流观察到的色彩变化情况,教师帮助幼儿学生一起总结。

(2)其思妙想做一做,对画面进行添加,使其构图、情节更完美,也可根据画面效果进行裁减。

(3)除了吹画的方法,你还能想出什么样的方法,让三个好朋友一起玩耍,拿出三个玻璃球,想一想,做一做。

4、收拾与整理:

幼儿学生将作业放在通风的窗台或地面晾干,保持作业整洁。然后,用抹布擦净桌子,最后将水罐及毛笔洗净。

幼儿园跑的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开火车通过不同难度的隧道,发展合作钻爬能力。

2、能与同伴动作协调地通过障碍,体验游戏快乐。

教学准备

1、音乐

2、竹梯、凳子、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念儿歌活动身体

小火车,跑得慢,一、二、三,跑得快,三、二、一,左跑跑,一、二、三,右跑跑,三、二、一,跑到很多地方去旅游。

呜呜呜——,我们火车开到了北京,看到长城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登一登,一、二、三。呜呜呜——,我们火车开到了海南,看到大海了吗?

让我们来游游泳吧,一、二、三。呜呜呜——,我们变成一列长长的火车,呜呜呜——,我们变成两列火车。

二、基本活动

1、直线钻爬(钻爬凳子)

(1)教师:你们试试看,你们通得过这些隧道吗!(自由尝试过凳子)

(2)教师:你们能开小火车通得过这些隧道吗?(以小火车形式钻爬过凳子)

(3)提问:过这些隧道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小结:小火车要注意安全,头和身体要低一些才能不撞到隧道。

2、宽曲线钻爬(钻爬垂吊彩带)

(1)教师:你们能开小火车通过这些隧道吗?试试吧。(以小火车形式钻爬过垂吊彩带)

(2)提问:小火车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地钻爬过隧道呢?

教师小结:小火车的眼睛要看着前面的'小火车,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距离如果太近,

要撞车的,不安全,如果太远,时间就浪费了。

3、窄曲线钻爬(钻爬梯子)

(1)教师:让小火车试试能不能通过这些隧道吧!(以小火车形式钻爬过梯子)

(2)提问:你们是怎么通过这些隧道的?

教师小结:通过这些狭窄的竹梯通道,要收缩身体才能顺利地通过。

三、放松活动

1、乘着小火车旅游去,小火车钻更有难度的山洞。

2、整理活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