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有助于教师准备好教学材料和教具,提高教学的能力,教师准备好教案可以更好地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学习路径和选择,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画动物中班美术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画动物中班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提高观察智力、模仿智力、构思与想象智力。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电脑制成的动画:螃蟹、金鱼、蝴蝶的动态及留下的痕迹并配上儿歌。
2、幼儿每人一支勾线笔,画有背景的画纸,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3、每组一盒浆糊,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1、放电脑动画,引起幼儿兴趣。指导语:今天有一些小动物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朋友,你们开心吗?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来的?放电脑画面:小金鱼,尾巴大,摇摇尾巴游呀游;花蝴蝶,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2、引导幼儿用手描绘各种小动物留下的不同痕迹。提问:来了哪些小动物呀?它们是怎么来的?(请幼儿分别讲述,并进行模仿各动物的动作)"看花蝴蝶飞来的时候,在后面留下了一条痕迹,是怎样的呀?"(一圈一圈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螺旋线。"那金鱼游来的时候,会在后面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弯一弯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波浪线。"那螃蟹来的时候又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折一折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折线。
3、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指导语:还有好多小动物都来了,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它们画留下的痕迹,你们愿意吗?你想帮哪些小动物画呢?等会儿小朋友可以自己去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先帮它粘在画纸上,然后想想它们走路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用勾线笔在动物的后面画下来。提醒:手脏了,用毛巾擦一下。
4、欣赏作品,评价。
请幼儿说说:你选了哪些小动物?哪个最快乐,是一折一折的,一弯一弯的或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在跳舞的?
活动延伸:
1、你还想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会留下什么样是痕迹呢?请你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或到书上去找找。
2、继续培养幼儿的理解智力、发现慧力等。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提问法,发现法,引导孩子积极动脑。多数孩子能积极参与,大胆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和同伴交流。由此孩子的活动兴趣很高,活动效果明显。但有个别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经过老师的暗示才能认真回答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着重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画动物中班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双手交替的方式将彩色纸撕成长条、大小块,进行粘贴造型。
2.能较大胆合理的运用鲜艳的颜料进行点画、印画装饰。
活动准备:
1.一组一张大的没涂色的小动物图片。
2.红、黄、蓝彩色纸和彩色颜料若干,浆糊、棉签、大花衣服的实物或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漂亮的衣服",感受服装上的条纹、色块图案之美。
师:这里有这么多漂亮的衣服,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呀?你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幼儿个别介绍或相互介绍。
2.出示空白的小熊、小兔等小动物底图,交代活动内容及要求。
师:小动物们没有漂亮的衣服穿,真伤心,你们愿意帮他们做一件漂亮的衣服吗?。
(1)示范双手交替撕纸。鼓励幼儿撕出长条或小块。(幼儿徒手模仿撕纸动作)
(2)教师将撕好的长条和块状的纸片贴在小动物的身上。
(3)示范手指点画或纸球印画方法,并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3.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分成两组操作,一组撕贴画,一组手指点画。
(1)撕贴画组:桌子上放一个小筐,请幼儿将撕好的彩纸放在小筐里,不要随地乱扔。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将纸条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往下或从左至右粘贴,并注意颜色的搭配。(教师可将纸折成长条后再让幼儿撕,减轻难度)
(2)手指点画组:指导幼儿蘸一种颜料点画后把手擦干净再蘸另一种颜料点画,并注意色彩的搭配。
4.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活动延伸:
美工区中可提供材料继续制作。
活动反思:
撕、贴、粘——小手动起来
美术活动对于班级的幼儿来说是比较喜欢的。在之前的活动中,幼儿对撕贴活动有过几次尝试,而在这一尝试中幼儿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偏差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撕。首先要撕出大小相近的彩色纸片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在表现上,幼儿要么撕的很小,要么一大块。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让小朋友用大拇哥和二拇弟捏住轻轻的撕扯下来。在撕的过程中,我们小朋友在能力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针对这一些差异,我们也请能力强的小朋友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共同合作。在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所以我们利用撕纸这一项工作让我们小朋友共同合作,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2、黏。黏贴在我们几个活动中也都有涉及,而我们小朋友会出现胶棒的使用上不够熟练。同时在黏的时候不能充分全面的将要涂的部分涂好。所以针对这两个问题,在胶棒的使用上和黏的时候再次强调讲解,让个别幼儿也上来尝试,并且指出其相应的问题。“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黏的过程也是小手指手部精细动作的一个锻炼。
3、粘。粘在小动物身上,我们小朋友在这一步上,大部分小朋友粘的比较好。但有一个小朋友将小白兔的脸上也站了彩色的纸,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它的脸也是白白的。”这一方面我在提要求的时候,要将白白的粘贴上,本身问题还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其次幼儿在黏贴的时候也有自己的想法。指南中说:“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所以在幼儿发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不能否定幼儿的想法,我们也需要询问幼儿的原因,并帮助幼儿寻求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美术活动,在这一个活动中,更多的是发挥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我们将多熟能生巧再接再厉,提升幼儿的手部动作。
画动物中班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感受动物的形态美。
2、会用拼接、粘贴的方法表现动物造型。
3、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和愉悦。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各色大小不一的气球,各色动物五官、四肢等半成品。
2、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
1、音乐游戏“小动物走路”,唤起幼儿对各种动物形象的回忆,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
2、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样的。
二、欣赏各种气球制作的动物。
提问:这里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三、教师示范用气球制作小狗
1、用一个大气球做头,两个小气球贴在两边做耳朵
2、用剪好的即时贴贴上五官
3、用折扇子的方法折一个红色领结贴在小狗的下巴下面
四、幼儿创作
操作要求:
1、能力强的可用多个气球拼接后再贴五官、四肢
2、能力弱的幼儿可在一只气球粘贴五官、四肢
五、幼儿作品展
举行“动物party”,请幼儿带着自己制作的小动物参加“party”。
画动物中班美术教案篇4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说的习惯和能力:吐字清楚,说清特点。
2、提问的习惯和能力:问要有礼貌,问得要明白;补充要等别人说完,要征求对方同意。
3、初步感受“说清楚,问明白”是良好的说话习惯,愿意在生活、学习等不同场合中努力实践,并在交际中恰当运用。
4、认识动物的特征,对奇妙的动物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时间:l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猜谜游戏,理解题意
1、游戏:请你猜猜它是谁。
(1)猜猜,这是什么动物:教师出谜,学生猜谜。
例如:头戴红缨帽,身穿小绿袍;学习人说话,小嘴真乖巧。
(2)再猜,这又是什么动物:教师出谜,学生猜谜。
例如:钩钩嘴儿巧,身穿彩色袍,鸟类里面找,学舌逗人笑。
2、揭题,理解“有趣的动物”的意思。
(1)比较:谜面不一样,可是谜底却一样,都是鹦鹉。人,会说人话。可是,鹦鹉竟然也能说人话,实在太有趣。
(2):会说人话,这是鹦鹉不同于其他鸟类的特点。别人身上没有,自己身上有,这就是这个事物的特点。许多动物身上都有有趣的特点。
板块二设置情境,互动问答
1、设置情境:动物园里,教师为讲解员,学生为游客,讲解员为游客介绍动物。
2、讲解员介绍:这是长颈鹿,脖子很长。听了讲解员的讲解,你们知道长颈鹿的特点了吗?作为游客,你对讲解员的介绍满意吗?
要点:虽然介绍了动物的特点是什么,但没有把动物特点说清楚,说有趣。
3、如果不满意讲解员的介绍,我们该怎么做?可以提问。该怎么提问呢?请同学来试一试。
提示:请几个学生尝试提问,教师作指导,提问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要有礼貌,要有称呼,例如“讲解员叔叔”;要用“请”等礼貌用语,例如“讲解员叔叔,请问……”第二,要问明白,例如“脖子有多长?”等。
4、讲解员再介绍:游客们请看,这是长颈鹿。它的脖子很长很长,可以够到大树上的树叶。这样介绍,你们满意吗?如果觉得解说得好,大家可以给我掌声。
要点: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5、要介绍清楚长颈鹿脖子长的特点,你们还有办法吗?谁愿意来补充?
提示:请几个学生尝试,教师指导,补充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要有礼貌,例如“要等对方把话说完之后再补充”;要征求对方同意,例如“讲解员叔叔,我能做点补充吗?”第二,要围绕特点说清楚,例如“长颈鹿脖子实在太长,我仰起头看它,头上的帽子就掉了下来。”“长颈鹿脖子长,个子高,姚明站它身边也成小矮人了。”
6、讲解员再介绍其他一种动物。
提示:介绍的语言稍简单一些,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练习“提问”与“补充”。
板块三角色反转,介绍动物
1、设置情境:学生为讲解员,教师为游客,讲解员为游客介绍动物。
2、哪位讲解员想介绍大象?
提示:教师以游客身份进行提问,例如“大象的特点是什么?大象的特点有趣在哪里?”
3、老师来帮一帮你们,出示大象图:你能不能根据图片把大象的特点说清楚,说有趣?
提示:教师可出示各种大象图片,例如“大象用鼻子吸水浇花、用鼻子卷木头,小动物坐在大象鼻子上,游客坐在大象身上,小动物抱住大象腿”等;先逐张出示图片,请学生逐个说,再鼓励学生连起来说。
4、做好这个讲解员不容易,请你自己在小组内练一练。等会儿选出小组最佳讲解员来为我们作介绍。可以是介绍大象,也可以是介绍其他自己感兴趣的动物。
提示:讲解员介绍的时候,游客可提问,主要在于引导讲解员把特点说清楚,说有趣。
板块四迁移运用,介绍伙伴
1、假设你来到了一个新班级,如何介绍自己,才能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
提示:引导介绍的同学说清自己的特点,其他同学有礼貌地进行提问。
2、看看身边的同学,他们身上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你发现了吗?能用刚刚的办法,夸夸你的同学吗?
提示:主要说优点;说话时要清楚明白;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者进行补充。
画动物中班美术教案篇5
目的:
1.尝试运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2.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新鞋。
准备:
1.鞋样范例七张(两双相同,三只不同),兔子、松鼠等动物玩具若干。
2.水彩笔、记号笔、油画棒。
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森林里将召开运动会,小动物们都将穿上运动鞋参加比赛,可是一不小心它们将鞋子混在一起了,这可怎么办呢?
2.为什么只有小松鼠找到了自己的运动鞋?它的鞋上有什么记号,什么花样?
3.小白兔只找到自己的一只萝卜图案的鞋子,请大家一起帮它找另一只鞋。
4.讨论:为什么其余的鞋子都不是小白兔的?
二、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启发幼儿替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找鞋。
2.启发幼儿按动物的生活习性在鞋上画出相关图案。
3.启发幼儿用左边、右边同步绘画的方式,画出左右对称的图案。
4.及时介绍色彩鲜明、有创意的`作品,引导幼儿大胆创作。
评析:
活动一开始便将幼儿对左右对称装饰的观察、思考放在一个充满童趣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师出示单个的范例鞋样,引导幼儿用排除法观察、判断鞋子的对称装饰特征。由于活动内容十分贴近幼儿生活
因此,当教师提出“还有许多动物因找不到鞋而不能参加运动会,请小朋友帮助他们寻找”时,幼儿关注动物朋友的情感油然而生,他们愉快地投入到了对这一故事情节的延伸创造之中。教师只有在安排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教育内容上下功夫,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