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事迹促使我们关注弱势群体,推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我们在整理事迹材料时,要注意时间线的准确性,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爱国的事迹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爱国的事迹篇1
明朝的时候,从日本过来的海盗不断从海上入侵我国的东南海疆,杀人放火,抢夺财物,甚至把大批男女抓走当奴隶。人们痛恨这些日本海盗,叫他们是“倭寇”。明朝派了许多优秀将领到沿海平倭,戚继光是最杰出的一个。
戚继光17岁就继承父业,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青年将领,立志为保卫祖国献身。刚到前线的时候,有一次他率军去迎击倭寇,有些士兵竟不敢迎敌,见倭寇来了,回头就跑。戚继光大喝一声:“站住!”随后跳上一块大石头,连发三箭,射倒了三个倭寇头目,又带头冲上去杀敌,终于取得了胜利。从此,他的声威大振,倭寇都叫他“戚老虎”。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他重新组建了由矿工和贫苦农民组成的能征善战的新军,严格训练、严明军纪,人称戚家军。戚家军连战连胜,把入侵浙江的倭寇消灭了。
戚继光又率军到了福建。他决定先拔除倭寇在海上的最大据点横屿岛。为了接近横屿岛,戚家军将士冒着巨大的危险,赤膊匍匐前进在海滩上。戚继光亲自擂响战鼓。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盘踞在岛上的大批倭寇被歼灭。戚家军又乘胜前进,把福建沿海的倭寇一一扫平。在戚继光和其他将领的共同努力下,危害我国沿海达300年之久的倭寇被彻底平定了。伟大的统帅、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为祖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爱国的事迹篇2
xx,女,xx小学三年级二班班长,大队委。她学习刻苦、善良真诚、乐观自信。从小就怀有一颗善良感恩之心!
在xx小学三(2)班,xx的善良是出了名的。开学时,她会悄悄将亲手抄的课程表分发给同学们。每天晚上整理书包,她都会多带两只铅笔或削笔刀,方便没带的同学。身为班长,她经常帮助和鼓励他们。有同学向她请教做题,她总是耐心地讲解。
校园里的xx在一年级就与众不同。她爱学校,爱老师,爱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她宽容、无私、有爱心、肯帮人、肯吃亏,很快,她的真诚和善良就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赢得了广泛的人缘。她做事专注认真,学校的大型活动中,总有她忙碌的身影。她是学校的主持人,大会上发言,国旗下领操,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演出。
xx年“五一”假期,xx去xx看望奶奶。看着沿途干旱的皖西大地因为缺水,农民插不下秧,昔日碧波荡漾的大水库,已干涸见底,鱼儿大片死亡,庄稼缺水,xx心情沉重地写下了保护环境、呼唤绿色的环保文章——《水、童心、世界》,文章在网上发表,受到高度好评!
去年暑假,xx代表xx赛区参加了北京举办的xx“童声台奖”全国少年儿童英语全能风采大赛,赴赛前,她得知大赛上有募捐活动,特地买了新书包、铅笔盒,还有最心爱的玩具熊,从千里之外的xx带到北京,当她获得大赛金奖,颁奖晚会上留下了xx孩子xx向弱势群体捐物的感人场面!并受到美国前总统的法律顾问、环球时报总编哈维先生的高度赞扬。
xx不仅品学兼优,她的孝顺懂事,早就赢得了邻里的口碑!她经常将楼道里邻居门外的垃圾带下楼,别人夸奖她,她礼貌地淡淡一笑,并说是“举手之劳”!她会记住父母的生日。劳累的妈妈临睡前,常被枕头上她留的字条:“妈妈辛苦了,我爱您!”而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学习之余,她总会帮助妈妈做做家务,减轻妈妈的负担!
感恩和爱,始终伴随着xx成长的每一步!xx电视台
频道曾播放过xx去福利院送米送油,和残疾儿童互动联欢的画面!在“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活动中,去敬老院为老人们主持、表演节目,献爱心,送温暖。
就在去年底,xx又以一个小记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孤独症儿童和聋哑孩子捐资助学”活动,捐款600元,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获得了大江晚报颁发的xxxx市“爱心小记者”称号。从小到大,她一直和妈妈喂养小区里的流浪猫,从没间断过。
这就是xx,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美丽女孩。
爱国的事迹篇3
文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人。蒙古族侵略南宋时,他曾率领兵士保卫京城临安。临安失守后,他转移到南方,与各将领抵抗敌人,保卫国家。后来兵败被俘,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终于壮烈牺牲。
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它的意思是:“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人不会死去呢?死要死得有价值,让我们把红心留在史册上吧!”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
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爱国的事迹篇4
是谁,给了我们幸福,给了我们今天,给了我们快乐又是谁,给了我们美丽的家园是我们的祖国母亲,可爱的祖国母亲!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动了,我顿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对于辍学的房淑花小朋友,我们默默地祝愿、祈祷着……房淑花是因家庭经济困难才辍学的,但她的爱国之情永不改变,一个人不管自身有多大的困难但对祖国的热情不能变。因为祖国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关心我们。
我是一个热爱祖国的初中生。在今年的一个冬天,天气格外寒冷,我带上了我暖和的小手套,上学去了。“叮——”只听早晨升旗歌响了,我连忙放下书包,排好队伍,走向操场。“站立,向前看齐……”升国旗了,我这里才想起我戴了一副手套,不能戴着手套升旗,这样对祖国不礼貌。我赶紧脱下手套,庄重地敬了队礼,唱起了国歌。“礼毕……”直到听到这两字,我才放下手。专心站在那里唱国歌。
你们说,我是个爱国的初中生吗
同学们,让我们胸怀爱国之心吧,让我们把世界打扮得更漂亮,让我们共同创造美好明天吧!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多少文人墨客把他久久吟颂。例如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屈原的《离骚》、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陆游临终前不忘交待妻儿,祖国统一后要到他的坟前告祭;岳飞在背上刻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短短十四个字,字里行间无不表现出文天祥浓浓的爱国情怀。早在1295年,元军入侵宋朝,文天祥毫不犹豫把全部家产充当了军费。他领兵作战十分勇猛,但还是因为力量悬殊太大而失败。担任右丞相后,在和元军丞相伯颜谈判时被抓。在关押期间,他宁死不屈,在路过零丁洋时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这令我想到了5.12汶川大地震。在震后的第一时间,人民子弟兵冲锋陷阵;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社会各界慷慨解囊……,社会各界的爱心如潮水般地涌向灾区。
邱光华机组,他们为了灾区,一趟趟运送伤员、一趟趟送医送药……,因为恶劣天气的原因,飞机撞上了悬崖,他们把自己的热血撒在了抗灾的前线。
以前我一直以为爱国离我们很远,也不是我们平凡的.人的事情,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现在我对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了更深的认识,虽然它不象战争时代那样波澜壮阔,那样惊天动地,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现在认真学习,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长大以后报效祖国,就是最好的爱国,我要让这种爱国情怀永久地刻在我心中,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中。
爱国的事迹篇5
关德兴,艺名新靓就,开平赤坎镇莲蓬塘村人,生于1906年(清末光绪三十二年)。他是一位品德高尚、艺术造诣极深的粤剧著名“小武”、“须生”,又是电影名演员。他与薛觉先、马师曾齐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在美国旧金山,原与一家戏院签订三年演出的合同,但刚演了一年时间,即向院主请辞,决心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参加当地侨胞掀起的支援祖国抗战的演出捐献活动。院主为他的爱国热诚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关德兴通过各种方法,奔走海外及省港各地,为抗日救亡开展宣传义演,把募得的金钱、食品、棉衣、药品等等寄回祖国,支援抗日。他不仅义演募捐,连自己心爱的小汽车也卖掉,全部献给抗日战争,人们都称赞他是“爱国艺人”。
抗日战争期间,关德兴参加“胜寿年”剧团在美国三藩市演出,忽然传来淞沪之役我十九路军将士重创日本侵略军的喜讯,当地华侨即掀起了一个为抗日勇士捐献“一碗饭运动”(每人少吃一碗饭,支援前方士兵,救济难民)。关德兴为了响应此举,便与“胜寿年”剧团同仁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他制造了一只直径达两米的特大饭碗,由两人扮成难民,抬着大饭碗走在前头,演员们分别扮成凶残的日本兵和中国的'难民,关德兴则化装成一名山东大汉,肩挑两个大筐,筐里坐着几个难童,啼哭呼救,以此宣传抗日,结果获得了巨额捐款,而关德兴则为了这次活动而劳累致病。
抗战八年,关德兴为抗日募捐而不断举行义演,因此影响了自己的入息,难以养家,他的太太因为债务过期无法清还,被人控诉而关进监牢。慈善会的友人,都主张从他所募得的款项当中提取一、二成替他还债,但关德兴严词拒绝。那债主听闻此事,深受感动,自动请求华民政务司把关师奶释放,撤消原诉,暂不追索欠债。
1942年,关德兴随剧团转移到广西梧州,因为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深得当时******第七战区司令官的好评,受委托组建广西动员委员会粤剧宣传团;随后又调到韶关,改称广东动员委员会粤剧宣传团。
关德兴的演技和武功,名不虚传。他在演出《神鞭侠》一剧中,形象十分威武,手操一条丈多长的软鞭,在舞台中间点燃三支白蜡烛,他站在舞台右侧,距离蜡烛丈余远,喝一声,“啪”的一声,鞭随声到,就打熄左边的烛光。要左打左,要右打右,百发百准。烛光熄了,而蜡烛依然不倒。接着,他又叫人把三支蜡烛重新点燃,声言要一挥鞭打熄三支蜡烛。这时,台上停锣息鼓,台下鸦雀无声。只见他那长鞭飞起,矫若游龙,“噼啪”一声响,三支烛光同时熄灭,但三支蜡烛依然不倒,观众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关德兴擅长演关公戏,尤其是扮演关云长,惟妙惟肖,享有“生关公”的美誉。他不但扮相酷似关云长,而且具有北派的功架,又有南派的唱腔。他曾长期与名演员高飞凤合作(高飞凤是著名粤剧花旦),演出《岳飞》、《戚继光》、《神鞭侠》、《水淹七军》、《大侠甘凤池》、《武松杀嫂》等名剧。关德兴还有一门绝技是使用“金鸡独立”武艺。他可以表演单脚站立一两个小时;还可以在“金鸡独立”时,叫高飞凤快速跳扎,关德兴再用脚背把她接住承起。
1946年,关德兴率团赴上海演出,当时京剧大师梅兰芳和京剧著名演员麒麟童、林树森等均亲来迎接。京、粤两大剧种进行艺术交流,剔除门户之见,双方都演得很成功。
关德兴不仅粤剧艺术水平很高,电影艺术的造诣也颇深,他是香港武打片的始创者。他曾拍了数十部很成功的影片,武打片尤其轰动。
日本投降后,关德兴仍奔走于海内外,为孤儿及残疾人募捐。后来移居香港和美国,只要是筹款善举,他必然参加。1991年7月我国华东、华中地区十八省、市发生了特大水灾,政府向世界各国发出呼吁,希望援助灾区灾民,80多岁高龄的关德兴先后参加7月17日、7月20日香港翡翠电视台和亚洲电视台的筹款活动。他唱了一曲以后,向观众叩了九个响头,以致前额受了损伤,还声泪俱下,说:为救灾民于危难,肌肤受损何足惜。闻者深为感动。